数字化时代作为亿级移动出行巨头滴滴做到了吗?
从27日晚开始到28日
全国多地网友反映称
滴滴出行App崩了
不显示定位且无法打车
出的故障也是五花八门
滴滴『崩了』12小时
或损失千万订单、4亿元交易额
打工人出行严重受阻
很多人午夜时分找不到回家的路
上班迟到『这个月全勤奖没了』
拥有不小市场份额的出行软件突然宕机
让人始料未及
这一突发状况
也给『风险社会』这一概念
添加了深刻的注脚
这不只是滴的故障
这是城市生活节奏的信号杆
是一场对现代城市依赖性的直观剖析
是对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一次警钟
随着互联网应用深度嵌入大众生活
网络或某个应用系统突然『中断』
所可能引发的风险正在明显上升
风险社会好比充满风浪的大海
而我们是船舰上的旅客
寄希望于风平浪静不太可能
需要提升的是船舰的抗击打能力
从27日晚开始到28日,不少网友反映滴滴崩了,出的故障五花八门:有App网络异常的,有结不了账的,有点击不了到达的,有多扣钱的……更离谱的是,还有用户开玩笑说“打车打到欧洲去了”。滴滴这是怎么了?
>>滴滴回应
系统故障,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
针对滴滴出行App故障一事,27日晚,滴滴称,“非常抱歉,由于系统故障,今天晚间滴滴App服务出现异常,经技术同学紧急修复,目前正陆续恢复中。”
28日一早,滴滴再次发文表示,11月27日晚间因系统故障导致App服务异常,影响了一些用户出行和司机师傅们接单。
“经技术团队连夜修复,滴滴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用户可下载滴滴App使用打车服务。骑车等服务还在陆续修复中,所有可开锁或未关锁的青桔车辆均可免费骑行,希望能为缓解早高峰压力努力多做一点点。”滴滴表示。
滴滴还表示,因系统故障导致的费用支付异常、多扣费等问题,请大家不用担心,耐心等待,会在事故处理结束后统一结算补偿;个别司机师傅反映接到乘客后无法开始行程和计费,请司机师傅们正常接送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平台后续会根据行程计算和补发车费。
但根据记者实测以及网友反映的情况来看,滴滴出行在28日早上依旧存在大量无法使用的情况。
>>影响巨大
交易额损失过亿订单损失千万单
这次突发事件无疑将带来巨大影响。
滴滴此前在官网发布的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滴滴核心平台总交易额915亿元,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总交易额725亿元,按照三季度92天来计算,日均交易额约为7.88亿元。
从订单来看,滴滴在第三季度的核心平台总单量达到35.79亿单,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总单量为28.78亿单。以此计算,中国出行业务第三季度日均单量达到3130万单。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滴滴若系统崩溃12小时,损失的交易额约4亿元,损失订单量约千万单。
相比之下,乘客、司机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
>>乘客抱怨
“滴滴打车打不到”冲上热搜第一
在深圳市互联网大厂工作的郭女士吐槽,27日晚自己已发现“叫车叫到崩溃”。她表示,滴滴出行是其公司指定的免费差旅平台,27日晚11点左右,打算从公司打车回家,但是滴滴出行App无论如何都打不开,在尝试叫车半个小时后依旧无果,“因为当时根本不知道是它的App崩了还是自己网络问题,幸好最后公司负责人通知说先用其他App叫车,可以走报销。”
郭女士还表示,28日上午10点左右,她再次尝试用滴滴出行叫车,依旧没成功。
杭州上城区一位用户表示,28日上午九点半上班打车的时候,滴滴根本打不了,“能定位,就是在叫车的时候,一直显示网络异常。”
有上海乘客表示:“早上上班用滴滴叫到了车,但无法取消订单,司机也无法开始行程。”该乘客进一步表示,看叫到的车子很远,大概要等15分钟,所以想取消,但页面提示“取消订单失败”。
>>司机避险
部分司机进入平台提现
他表示,随后,在司机群里就出现了大量“滴滴崩了”的消息,“全国的都有,不是几个城市的问题,崩了的情况还五花八门的。有人打不开地图,有人地图光能看还没声音,有人莫名其妙被取消十几个订单。许多司机紧急避险,休息不接单了。”
刘师傅表示,最为夸张的是,司机群里流传着一张余额截图,显示一名司机的账户余额高达693亿元。
北京兼职滴滴司机付师傅表示,28日上午,西安、重庆、上海、南京等地都陆续有人可以使用了,但唯独北京一直没有进展。
对于本次滴滴系统崩溃带来的影响,付师傅说:“其实司机个人损失应该不多,最多就是影响出勤分,但就是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付师傅还补充说,“今天(28日)的滴滴平台上,可能都出现挤兑的情况了。不少司机都在提现,怕系统出问题自己的账户出问题或者被注销。”他还提到,系统提现也有问题,“我可以提现,但好久了一直没有到账。”
马上评
滴滴崩溃12小时
重新认识“风险社会”
拥有不小市场份额的出行软件突然宕机,让人始料未及。很多人也是从这一次的宕机中,第一次领会到,“网约车作为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真切含义。这一突发状况,也给“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添加了深刻的注脚。
根据现代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社会中的风险,与我们过去所理解的社会风险,有几个重要区别。从性质上看,它区别于以往的自然风险,更多属于人类在“进步中”所衍生出的新风险。
这方面的一些代表性现象,如大面积停电、堵车、地铁停运等带来的风险,很多人已有所体认。而随着互联网应用深入嵌入大众生活,网络或某个应用系统突然“中断”所可能引发的风险,正在明显上升。就在前不久,阿里云也发生重大故障,导致全线服务宕机长达3个半小时,对用户购物、企业运营、公共服务等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以此次事故为例,关于起因,目前仍只有一个模糊的“系统故障”的说法,但有资深IT技术负责人分析称,滴滴这种复杂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服务,不同的业务板块之间应该是有隔离的,打车、共享单车等多个系统全挂,说明问题出在更加底层的基础设施上,“攻击者一般只能访问到应用层,基础设施访是问不到的。要么是被攻击者打穿,要么是自己系统操作不慎挂了。即便是前者,也算是一种系统缺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App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新型基础设施”,也对网络风险的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效预防和管控互联网时代所伴生的种种技术性风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还是平台要在系统安全、运营安全等基础安全保障的投入与研发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正所谓“体量越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不仅是对用户,对社会负责,也是平台获得社会信任乃至安身立命的基础。据澎湃
内部业务调整导致的?
滴滴崩了,到底是什么原因?滴滴官方尚未给出明确解释。360安全专家分析称,可能有几个方面原因:
升级时出错?
服务器故障?
可能性比较小
二是服务器故障:比如滴滴的核心机房,可能恒温恒湿环境出了问题,导致服务器过热、CPU烧了,或者核心机房所在地发生了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这种情况下,硬件需要重新更换,里面的服务软件也需要重新配置,恢复周期相对较长,但这个可能性比较小。
第三方故障?
估计不会委托第三方
三是第三方服务故障:滴滴的后台架构可能使用了第三方服务或者组件。如果第三方出了问题,也可能会影响滴滴的正常运行。但出于安全性考虑,滴滴可能不会将核心业务托管给第三方,这个可能性也较小。
黑客攻击?
四是攻击层面,如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黑客采用分布式拒绝服务的方式,抢占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导致用户无法访问,但这点的可能性不高,因为DDOS不会导致数据出错,而且滴滴从体量上来说,有足够的成本和能力去对抗。
或者其他网络攻击?比如某些黑灰产团伙可能会通过拖库盗取数据,然后在暗网上售卖,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会有误操作,破坏了数据库。
或者是黑客对滴滴的底层数据、业务代码进行了加密?据披露现象,用户的账单和打车数据都算错了,存在一定可能是滴滴为了避免更大损失主动暂停了业务。
员工违规操作或误操作?
别家出现过这事
但需注意的是,此次滴滴事故爆发后,滴滴体系产品全线崩溃,并未发生容灾设备及时响应进行辅助的情况。容灾是指在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操作破坏等的灾难发生时,在保证生产系统的数据尽量少丢失的情况下,保持生存系统的业务不间断地运行。
一位网络安全领域人士对记者表示,理论上技术平台会配有容灾设施,一旦数据中心、系统遭遇攻击或不可控外部问题,容灾系统应该自动启用,并继续提供不间断的服务。但从滴滴此次事故的表现来看,似乎云服务方面并没有提供充分的容灾支持。
自身业务调整引发?
好比楼房断电
孙甫对记者表示,容灾未能启动侧面验证他所猜测的主要事故原因——自身业务调整引发故障。因为灾备是在系统遭到破坏或攻击时,原有系统被迫停掉,灾备系统才得以启用。但如果是新业务接入,或是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结果就是整个系统都乱了,不知道从哪里进行恢复。打个比喻的话,就是大楼有备用电源,停电时是可以救急,但如果是维修工由于误操作或违规操作将一个楼层的电缆给剪断了,或者是正在对某个楼层的线路进行重新铺设——也就是所谓的企业业务调整,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将备用电源启动了,整个楼层照样停电。
更何况,孙甫强调称,灾备系统的切换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可以丝滑无缝。在很多情况下,灾备系统只能保证系统有救,但不是一定能瞬间得救。
另外,孙甫对记者表示,从已有报道所披露的信息来看,滴滴出现了很多系统“紊乱”状态,如价格混乱,一呼多应等,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崩溃或停服。这说明系统不是完全不能运行,只是运行得不对,之后又因为系统的校验机制导致大量出错被发现,从而又崩溃。如果是业务调整或新业务接入,其中没有做好充分的上线测试,或者上线后发生某些意外,就有可能造成上述情况。
除了主要猜测的自有业务调整原因,孙甫表示,滴滴事故不太可能涉及企业没做物理隔离或黑客只打应用层的原因。一方面,如果一家公司没做物理隔离,不用等别人攻击,网络蠕虫、扫描器等简易攻击就可以随时摧毁一家公司,对于一家这么大体量的公司来说,这么大的隐患不太可能一直隐藏。至于黑客攻击层面,孙甫表示:“黑客攻击哪里管你是哪一层,哪里有漏洞就打哪里。”综合第一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