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南115.8万考生超13万人冲上一本线,比2019年多出3752人,仅理科700分以上就达169人。高考成绩公布后,志愿填报俨然成为另一个“战场”。根据安排,7月26日至8月8日,河南考生需在网上完成志愿填报。如果说高考考场上是考生在单打独斗,那志愿填报则需要团队协同作战。学校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录取规则……这些庞大繁杂的招录信息,催生的不只有考生和家长的焦虑,还有一个个以志愿填报指导为名的学业规划师、第三方咨询机构、网上App。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效果如何?这门生意火热背后是怎样的市场现状?
郑州某志愿填报机构工作人员展示咨询服务成果
【家长】
提前一年选学校
花1万多元报志愿填报机构
“考得好也要报得好。”这一点,鹤壁的华女士深有感受。
华女士的儿子高中就读于鹤壁外国语学校,2019年6月份参加高考。在此之前,华女士就经常在家翻看志愿填报类的书籍,并根据儿子平时模拟考试的浮动范围,开始挑选学校。儿子平时模拟成绩徘徊在600分左右,“正常发挥的话,应该能考个不错的成绩”。
随着高考临近,华女士担心儿子心理压力加大。“学科知识其实都掌握得差不多了,学到最后,拼的就是心态。”华女士说,苦读数年,不想儿子最后因此失分。
去年4月,华女士就给儿子报了一家志愿填报指导机构,服务范围涵盖心理疏导、志愿填报指导。这笔指导费,总共是1万多元。
当年6月底,高考分数出炉,华女士的儿子考了597分,超出当年理科一本线95分。但即便如此,华女士还是担心,河南是高考生源大省,如果报不好,这个分数有可能“滑档”,甚至是“落档”。怎样才能“分尽其用”,报个好学校?这时候,志愿填报指导机构派上了用场。
该机构向华女士提供了一本《高考志愿填报一本通》,号称“院校排名一网打尽,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其封面推介词是:“您不必是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但您依然可以凭借此书选到最理想的大学。”
“这本书里有每个学校近三年的投档分数线、专业分数线、保研率、出国率、星级排名、录取原则、转专业政策等各种数据,按照分数段、位次段、线差段标注特别清晰。”华女士也是明白人,“指导机构卖的就是这些信息。”
有了书面参考资料,华女士对于儿子的志愿填报多少有了些眉目,但这些数据具体应该怎么参考?6个平行志愿该怎么填?她依然会时不时咨询机构的指导老师。
不过,虽说早就选定了指导机构,志愿填报那几天,指导老师们非常忙,一天只能接待两小时,还需要预约。华女士说:“当时说的一对一,但是到后来也不是绝对的一对一。”
最终,在志愿填报老师的指导下,华女士的儿子报了合肥工业大学。对于这个结果,华女士很欣慰:“还算可以吧,也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属于‘双一流’层次,而且报的第三个专业就被录取了,没被调剂,(填报机构)的帮助还是有的,毕竟他们有专业的数据。”
【填报机构】
志愿填报从业者水平不一
沟通能力强是优势
但庞大的市场需求背后,实为水平参差不齐的从业者在操刀。
某志愿填报指导机构填报咨询现场,墙上黑板上写着2020年河南省本科录取分数线
26岁的刘宁(化名)在郑州一家志愿填报指导机构做兼职。她介绍,团队一共就6个人,“3个老师带我们3个实习生”。
刘宁说,3个专业老师,学历不过是本科。技术含量谈不上,可能主要在于有经验,一方面对学校和政策了解,另一方面擅长沟通,能让人认可提供的服务。
一个多月前,刘宁在BOSS直聘投递简历,6月15日,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她被这家机构选中,参加了面试。“讲了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程度,面试完就被告知第二天来上班。”刘宁说,招聘实习生主要是看沟通能力,毕竟这是咨询行业。
该机构的张老师介绍,实习生上岗前,机构会培训,让他们了解高校录取规则、近几年的投档线,知道哪个分数段有哪些高校、高校各专业录取人数等。培训是不间断的,隔几天就有闭卷考试。
即便经过培训,但遇到高分段考生,刘宁明显还是有些吃力,“高分段考生的家长,在城市、学校、专业选择上都已提前做足功课,他们比我懂得还多,明显就指导不了”。
【线上线下交融】
线下一对一指导收费近万元
线上App同质化严重
志愿填报机构是如何盈利的?刘宁说,机构会开发多种产品供选择。一对一专业老师指导收费最贵,大概是9800元,还有299元的一本通志愿填报书,399元的志愿填报卡,3800元的线上指导等。此外,他们还会组织一些关于“强基计划”的咨询业务。
卖出一张志愿填报卡刘宁可以提成50元,报考季一天卖出四五十张。除了卖卡,刘宁的工作还有做填报志愿方案,这是指导填报志愿的核心内容。专业老师主要做一对一指导。“每个老师只带20个考生,多了带不了”。刘宁说,如果报名一对一指导,志愿填报卡可以免费送。
工作人员展示志愿填报卡
除了众多线下辅导机构外,线上还有很多高考志愿填报App,服务标价不一,App也提供线上一对一的专家咨询服务。
记者在安卓商店搜索“高考志愿填报”,搜到几十个应用,随机选取几款下载体验。App注册后,均需填写区域和年级,科目按照文科、理科来划分。
记者发现,输入高考分数后,几乎所有软件都包含一键智能选校、问专家、院校库、模拟填报等服务,但是,不同软件所提供的信息量和咨询价格有所差异。
在一款名为“优选高考志愿填报”App内,输入地区、高考成绩,系统会自动推荐冲刺院校、适中院校和保底院校。其中,冲刺院校为免费查看,适中院校和保底院校属于VIP项目,收费99元。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App页面截图
在另一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App内,有“一对一咨询”服务,8位老师收费均为480元。
还有一款App,VIP功能由280元优惠到168元,VIP有效期为一年,适用于普通类非提前批的文理科考生。VIP功能宣称有5项服务:分析考生能被院校录取的概率、专家解答、测性格选专业、根据2505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及趋势、专业应对的职业薪资水平等。此外,App内也有专家一对一指导服务,价格为8980元/人,优惠后为3980元/人。
此外,淘宝上也有商家推出志愿填报指导服务,50元即可下单,但是想要享受一对一咨询服务,还需要缴纳300元服务费。
【市场前景】
需求大
付费填报将成标配
报考App软件和线下服务差别很大,两者对学生的帮助究竟如何?从事6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的陈先生向记者透露了详细情况。
陈先生介绍,2015年之前仅靠经验指导,不像现在专门搜集数据指导填报,尤其是2017年之后,一对一指导填报增多。2018年之后,填报软件开始增多,从2019年起,志愿填报卡大量出现。
“这个行业门槛确实很低,高校的录取数据都是公开的,很多机构做的只是筛数据。”陈先生说,有了数据,就可以给家长做一些填报方案。
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电脑检索方式是人为设计的固定程序,相当于只有一种检索思维,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化诉求,系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报考机构开始两极分化,有的需要加入报考理念,比如帮学生规划本科学什么专业和未来就业,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
陈先生说,现在志愿填报卡越来越不好卖了,很多人愿意选择一对一指导,毕竟报考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
陈先生算了一笔账,开发一款App一次性成本在10万到15万,App上线之后,可以无限制售卡,而卡的成本低至几毛钱。陈先生介绍,志愿填报卡只有走量才会有利润,有的机构将志愿填报卡免费发给学生,从而将客户引流到一对一指导。
陈先生说,从近些年服务的不同年级学生比例变化来看,高一、高二用户呈明显增长态势,高考志愿填报不再是“一锤子买卖”。此外,家长跟专业机构的填报差距还是很大,付费高分段的家长相对多,因为高分段的家长更愿意在教育上投资。
陈先生估测,在郑州,这样的付费机构有上百家。而对比市场需求,这个量还不算多,因为咨询付费填报志愿的家长比例越来越高,以后这种付费填报一定会成为一种标配。
观点
“用大数据去分析应该有一定的可靠度,但主要看学生的兴趣和院校的往年录取情况。”郸城一高高三老师石玉龙说,每年变化的因素太多,要综合考虑。填报志愿咨询App服务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依赖。
“现在这类App太多了。”鹤壁高中高三老师王晨阳也认为,这种志愿填报App是基于大数据,只是一个预测,具体院校还需要自己去详细查询资料,或者核对App内的数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