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网红店”门口大排长龙,有的楼盘一开盘就人声鼎沸,有的相亲现场火爆异常……这样的场景想必不少人都见到过,当然感慨之余不免会有疑问,类似的场面都是真的吗?其中有没有“主动营销”吸引眼球的可能呢?近日,记者在网上加入了这样一个可以组织各类活动的“兼职群”,亲身体验了一番。
【网红餐厅免费取号转手竟被加价卖出】
记者:“你也是来兼职的啊?”
兼职人员:“对啊,在附近找点活。”
十几分钟后,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充场”组织者,拿出手机让大家扫码进群。这位组织者称,最终报酬结算以实到群统计为准。
记者:“待会干点什么啊?”
“充场”组织者:“就取个号,用餐号。不用排队,一会儿直接取。我让上去再上去。”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这名男子回来开始派发任务,要求兼职者从不同路径前往三楼的“西塔老太太”烤肉店领取五点半的号。
“充场”组织者:“去取一个两个人的号就行了。问你几点钟吃,你就说五点半到六点吧。”
记者:“我取完就能走了吗?”
“充场”组织者:“取完你从直达电梯下来就行了。”
记者来到“西塔老太太”烤肉店看到,尽管此时才下午四点出头,但店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些人。
记者:“取个号,两个人。”
“西塔老太太”店员:“两位,现在有位置。”
记者:“六点,大概六点过来。”
记者:“现在可以吃,是吗?”
“西塔老太太”店员:“对,现在可以直接吃,有位置。待会排队就不一定要等到几点了,因为今天周五。”
店员给的号票显示,前方有35桌排队,之后记者将这张号票交给了那名组织者。
“充场”组织者:“可以了。”
记者:“生意也不差哎。”
“充场”组织者:“哪有人啊?门口还有人啊?”
记者:“好多人在排队。相当于做这个事情,就是帮他们暖暖场子吧。”
“充场”组织者:“对。”
记者:“你好,现在有位吗?”
“西塔老太太”店员:“现在要排队哦。”
记者:“大概要排多少桌?”
“西塔老太太”店员:“前面还有106桌。”
黑衣男子:“几个人?”
记者:“两个人。”
黑衣男子:“有快点的号要不要?”
记者:“多少钱啊?”
黑衣男子:“80元。”
记者:“行哎。”
记者跟着他走到商场一拐角处后,没想到又遇见了组织“充场”的那个人。
记者:“那个号票给你了,要不你直接还给我吧。”
“充场”组织者:“我都给人家了,那个票都过号了,他给我取票的。”
记者:“你给我便宜一点。”
黑衣男子:“你给他拿号,下次你找他买优惠一点。我们是同行,我们也有同行的规矩。他不问我,我也不问他。我今天成本就划60元钱一个,今天号死的太多了。前面把我号叫过的太多了,我成本就上来了呀。”
原来,这些人利用“充场”方式招集兼职人员提前大量收集免费号票,再加价转卖给那些不愿在用餐高峰期久候排队的消费者,说到底还是“黄牛”行为。最终,记者花费80元从对方手中买了一张号票,扫码显示前方等待7桌。十分钟后,记者拿着这张号票顺利进入该餐厅。
当然“充场”也不限于排队取号这么简单。记者在兼职群看到这样一则“天保地铁站室内充场100人”的招人信息,要求“男女不限,45岁以下”,甚至标明“有茶歇点心,表现好的有伴手礼”,报酬30元。记者再次报名。一大早,记者赶至南京市雨花台区天保地铁站出站口,此时已有几十人在此集合。组织者现场按照30人一组拍摄合照,有经验的兼职人员表示,这是作为最后发放报酬的凭证。等扫码进群后,记者才得知这次“充场”地点在越秀天萃售楼处。
记者:“我们第一次来,还有什么要求啊?”
“充场”组织者:“要求啊,就是当看房一样就行了。”
记者:“不要做其他事情了啊?”
记者:“你准备买啊?”
业主:“我已经买完了。”
记者:“你就买的这个啊?”
业主:“我买的一期。”
业主:“这一面柜子会交付吗?我记得当时你楼上样板间只有这一面柜子会交付。”
【百人参与的相亲会也要“充场”添热闹】
相亲会参与者:“都是过来到那边玩的,充场。”
记者:“玩的?”
相亲会参与者:“本来就是玩的,就是人多热闹嘛,没见过这个场面来玩一下嘛。”
活动正式开始后,在主持人带领下,台下观众大致按照男女配对的方式坐在一起。
记者:“你是来相亲的吗?”
相亲会参与者:“我是来凑热闹的。”
记者:“那你是单身吗?”
相亲会参与者:“不是。”
相亲会参与者:“这就是一个广场活动,相当于要找男男女女来充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