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每年年底的复盘性报告,今年的《2020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在近日终于出炉,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兼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游戏产业年会上发布。
报告涵盖了2020年的手游、端游和页游市场的整体发展状况,同时对出海、研发等行业关心的问题也进行了调查探究。手游那点事对报告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今年游戏行业发展的10个要点:
1.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达2787亿,同比增长20.7%,保持快速增长。但用户增长持续放缓。2.移动游戏占比75%,达2097亿,同比增长32.6%。这是手游首次突破2000亿。3.端游页游则持续萎靡,其中端游规模下降9.1%,页游规模下降22.9%。4.出海收获颇丰,今年国产游戏出海收入同比增长33%,战绩喜人。5.流水TOP100的国产游戏中,12%是SLG游戏。6.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未来仍将持续加强,防沉迷措施也将继续深化。7.“走出去”依然是头部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中小企业寻求突破的重要手段。8.游戏企业加大“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和策略倾斜日趋明显。9.云游戏市场将在未来数年快速增长,电竞产业的发展势头将持续加速。10.跨界融合发展将成为游戏行业盈利能力提升的新途径。以下为报告具体分析:
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增加,用户规模增长持续放缓,自主研发游戏收益良好。在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478.1亿元,同比增长20.71%,保持快速增长。
游戏用户规模方面,2020年中国游戏用户数量保持稳定增长,用户规模达6.65亿人,同比增长3.7%。
自研力量在不断提升,今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401.92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506.78亿元,同比增长26.74%。
二、移动游戏年收入高达2097亿,但端游页游下滑严重
三、游戏产业未来的5大趋势
1.坚持落实国家指导要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持续加强从行业的整体发展来看,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始终是游戏行业的工作重点,也是游戏行业应当践行的首要责任。游戏行业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未来将持续加强,防沉迷工作会继续深化。尽管部分游戏企业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措施有待完善,但伴随着各项要求的逐步推进,游戏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未成年人保护的参与度以及自我审查的标准和要求势必会大幅提升。未来,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将汇集国家、政府、企业、家长、用户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底蕴丰厚、形态多元的实践阵地。
2.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精品化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创新和精品化发展仍是游戏保持竞争活力的关键因素,行业性政策的扶持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游戏产业在创新层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会更加明显。不仅体现在财政扶持、激励补贴方面,更会体现在人才培养、打造精品方面。受到地方性政策的鼓励,全国各地游戏产业的精品化、品牌化工程将更加深入,由集中到发散,形成一线城市引领创新创造,各地方因地制宜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技术加速产业换挡升级,云游戏、电竞、VR持续发展技术进步是游戏产业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着整个产业的演变和进化。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研发创新,加速了游戏产业换挡升级。随着5G商用正式落地,基站的不断完善扩展,高速便捷的网络基础将推动云游戏、电竞和VR产业的快速发展。云游戏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会快速增长,成本的降低,运营模式的成熟,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速度还需假以时日。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也将进入快车道,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程度逐渐深入。VR/AR游戏等对技术依赖性强的产业分支也有着相当的发展潜力。
4.跨界融合成为主流,“游戏+”实现多维市场共赢跨行业融合发展将成为游戏产业盈利增长的新热点。衍生品和文创产品的开发,教育产业游戏化思维的深入是“游戏+”跨界联动的重点。通过“游戏+”“IP+”去探索游戏产业新的边界,加速游戏与教育、旅游、影视、文创、体育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让游戏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在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同时催生新业态,增强产业活力。此外,多产业多平台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模式,也为多元融合和跨界合作提供平台支撑,实现双赢或多赢。
5.“走出去”战略持续发力,海外影响力持续增强中国游戏“走出去”依然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向,是头部企业发展的重要布局,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游戏海外出口将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覆盖区域将继续扩大,产品类型亦将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海外玩家将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为此,出海游戏企业要进一步提升游戏的内容品质、技术含量、文化水平、品牌优势,用中国的优秀游戏产品,赢得更多的海外游戏用户,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