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申报上市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法规和指引更加简洁明确,与审核员的沟通更加多元平等,审核与注册进度更加实时透明。”谈及全面注册制下的发行审核过程时,海森药业负责人3月30日说。海森药业是首批平移至深交所审核的主板企业之一。
过去几年,注册制通过试点先行、先增量后存量的改革路径,先后在科创板、创业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给发行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开、透明、高效”成为市场评价注册制成效的关键词。
伴随全面实行注册制渐次推开,近日,深交所开启“三阳光两促进”专项行动,用行动为改革保驾护航,以阳光为注册制赋予新光彩。“阳光”不仅意味着要把“客人”迎进来,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平台、有温度的监管服务;更要让“阳光”照进来,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造透明、廉洁、优质注册制。
深交所表示,为保障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平稳实施,深交所紧紧围绕改革目标,集中开展“三阳光两促进”专项行动,推出20余项具体举措,主要目的是深化阳光审核、阳光监管、阳光服务,促进审核质量效能提升、促进廉洁文化提升,打造透明、廉洁、优质注册制。
打造阳光审核工程,是深交所此次“三阳光两促进”专项行动的重头戏,这项“工程”旨在于创业板注册制探索建立的阳光化发行审核机制基础上,进一步畅通交易所审核部门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沟通渠道,持续提升审核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完善“预沟通”机制是实施这项“工程”的关键举措之一。
感受到便利后,越来越多企业选择通过“预沟通”机制咨询。从数据上看,2022年深交所审核中心接待的“预沟通”单数达到71单,今年一季度预计将达到60单,接近去年全年的数量。
破除神秘感坚持“应见尽见”
“阳光注册制”让审核更有温度。以往,市场对审核机构存在一种固有印象,即负责审核的监管主体是神秘的、冷冰冰的。深交所“阳光审核工程”旨在破除这种神秘感,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审核的阳光和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应见尽见”亦在阳光下进行。“根据规定,审核中心接待发行人或中介机构至少要有两名工作人员同时在场,而且要全程录音录像。”上述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持续强化接待来访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透明。
深交所同时明确,对属于礼节性拜访的,其将退回咨询沟通申请。此前,深交所发布《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南第1号——业务咨询沟通》,明确了不属于咨询沟通事项范围,包括无实质咨询沟通内容,属于礼节性拜访的;打听审核具体进度或者安排、内部会议讨论内容以及能否通过等情形。
阳光是破除神秘感的利器,是质量的保证,审核端阳光化工程的进一步深化,也将带动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提升。“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过程规范、公开、透明,大幅提升了发行上市审核过程的可预期性。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正式实施,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将加速到来。”中信证券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