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内容(7篇)

为快速、有效处理事故,减少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于可能引起群死群伤甚至导致社会灾难的生产系统必须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但目前许多企业,甚至许多地区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不知道如何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现根据多年从事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的体会,对建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搴的管理体系进行一些探讨,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上述背景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需要参照iso9000、iso14000、ohsasl8000的做法,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方能使事故应急教援预案落到实处。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体系要吸收iso9000、iso14000、ohsasl80003个管理体系的优点进行一体化整合建设,统筹处理、交叉、融合各要素间的关系,确保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选到如下要求:

(1)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建设模式是以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为轴心,以满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框架的“三位一体”组合模式。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整合建设工作必须进行系统策划,循序渐进的现代管理体系建设,做到相互协同,有目标、有计划、有程序、有培训、有演练,并能持续改进。

(3)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成功建立与有效实施的关键是领导重视和积极参与,一体化管理整合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领导层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企,一切行动严格按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规定执行,方能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可增强体系的时效性。

(4)保障和强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审查员队伍的建设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水平持续提高的基础,必须明晰审查员的职能,以及与标准条款对应的职责分配关系;充分提高审查员的自身素质,在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中要赋予审查员相应的权限。

(5)广泛宣传、加强培训、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有效的培训,营造组织(即企业)的安全氛围,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导向怍用,让员工知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做好本职工作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作用,增强员工参与的责住感和主动性。适时地引入现代管理知识和工具,有助于推进体系建立与运行,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

(6)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生命线,建立并强化对管理体系运行效果测评、审查员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是促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有效运行的保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应具有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持续改进。

(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方针和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总体目标相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必须是遵循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的客观反映。

(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体现了当代先进企业的管理水准,它涵盖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它对组织(即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导入必将进一步扩展管理范围、提升管理水平,适应组织(即企业)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减少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有机构整合、文件整合、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整合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整合有赖于组织(即企业)有关方面经验的积累,以及推行管理体系整合的决心和效果。

2.1组织机构与职责的整合与建立

2.1.1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范围的划分

生产经营企业必须设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指挥部人员职责范围的划分。总指挥:组织指挥企业的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安全科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保卫科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生产科长(或调度长),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信联络和对外联系;设备(机动)科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卫生科长(包括气防站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总务科长,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供销科长,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环保科长,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2.1.2培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审核员

审核员是组织(即企业)内部建立、整合、维护管理体系的主要力量,审核员必须具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资格,能够同时参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并承担事故应急教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的内部审核工作,以及接受外部认证机构的一体化审核。并配置必要的人力资源,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2.2应急教援预案一体化管理文件体系的整合与建立

文件整合是作业整合的基础,由于有了文件化体系的整合,就有可能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现场管理、改进活动等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2.2.1管理手册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文件体系的管理手册,通常要以iso9001—20xx版标准为基本模式,按照pdca循环的规律和标准各个条款的功能,插人环境和职业腱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应要求,组合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手册。管理手册的具体内容依据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来编写。

2.2.2程序文件

参照质量、环境、职业犍康安全管理体系3个标准的要求,编写一套“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程序文件”。也就是将3个标准中管理要求相同的条款进行整合(大约有11个条款),编写出一套“三合一”程序文件,因此,应该结合本组织(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据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程序文件。

2.2.3第3、4层次文件

建立有效的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生命线,建立并强化对管理体系运行效果测评、审查员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是促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有效运行的保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具有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方能持续改进。

3.1管理策划的协调一致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标和指标都需要定期更新。随着组织(即企业)的活动、产品、服务的变化、机构和职责的调整、新的法律法规颁布等情况的发生,组织(即企业)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或修订其过程控制方法、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或不可承受风险等。为了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组织(即企业)还需要不断地提出更高的经营目标,其中也包括与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目标有关的内容,例如:原辅材料消耗定额、不合格品率、重大工伤事故发生率、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率、重大财产损失率、劳动生产率等,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整合应体现在管理体系策划(方针、目标、管理对象)的协调一致,以及与组织(即企业)经营目标的协调一致。

3.2审查员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

建立审核员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审核员必须具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资格,能够承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的内部审核工作,以及接受外部认证机构的一体化审核。审核员可以从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中进行严格培训产生,以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3持续改进共同提高

持续改进是管理体系提出的要求,也是组织(即企业)内部管理和自我发展追求的目标。持续改进的含义是:通过改进和强化管理体系达到提高组织(即企业)各种绩效的目的。因此,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使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位一体,这就要持续改进。组织(即企业)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可能使管理体系从合并变成兼容,从兼容变成融合,从一时的融合达到长久的融合,实现3个管理体系的共同提高,以及达到质量、环境、安全、卫生绩效的不断提高。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的几个方面来考虑:即过程控制的优化、管理职能的简化、管理人员的多能化、文件构成的简约化、记录设置的合理性、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性、自我完善的推动力等。

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xxxx危险品运输公司颁布日期:xxxx年x月x日

目录

一、基本情况......................................1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原因及后果................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四、应急保障系统..................................五、交通事故的预防和预警..........................六、应急处臵方法与程序............................七、应急培训与演习................................八、预案的管理....................................

1145588

xxxx危险品运输公司专业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公司拥有符合资质的大、中、小型罐车、箱柜货车等不同类别的危险品运输专用车辆xx部,能够xx、xx、xx等危险化学品。

(一)事故类型:交通伤亡事故、物料泄漏事故、着火和运输罐爆炸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中毒事故。

(二)事故原因:

1.驾驶员、押运员安全意识淡薄,酒后驾驶、超速行驶,强超强会等违章行为。

2.对运输罐体的检查不到位,违章操作。

3.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突然失灵、车胎突然爆裂等造成车辆失控。

4.道路状况差,视线不良,转弯半径、宽度及坡度不符合规定。

5.环境因素的影响:雨、雾、冰雪等恶劣气候。6.其他因素:行人、骑车人违章和其他车辆违章。(三)事故可能后果:人员伤亡、车辆损毁、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等。

(一)成立公司交通运输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xx副总指挥:xxxx成员:xxxxxx

(二)职责

总指挥:远程或现场指挥二级交通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协助集团公司指挥一级交通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进行应急救援指挥行动,当总指挥不能亲自赶赴现场时,代替总指挥进行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成员职责:

(1)积极响应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参加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事故的应急行动。

(2)配合地方公安交通部门或环境保护部门现场处理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2.应急救援车辆

3.应急消防器材

(一)应急分级与启动

公司交通运输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两级。

1.发生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和化学品车辆无控泄漏、着火等超出本公司处理能力的险情,属一级事件,启动集团公司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2.发生重大以下交通事故以及公司现有资源可以处理的险情,属二级事件,启动本预案。

(二)发生一级交通运输事件,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后,无法控制应向上级应急办报告请求救援,向社会救助团体发布求助信息。

(一)公司安全科负责对以下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将有关信息和应急措施告知全体驾驶员、押运人员。

1.上级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及专业新闻单位发布的地震灾害、洪涝灾害、恶劣气象信息、公共卫生和流行疫情信息的通报、通知等。

2.灾害现场的动态信息。

(二)定期召开驾驶员、押运员的安全例会、组织安全活动,对驾驶员进行经常性的交通法规和驾驶技能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三)认真落实车辆定期检验制度,严格执行出车前、行驶中和返回后“三检制”,及时发现和消除车辆安全隐患,严防带病车辆上路行驶。

(四)利用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结

1、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运发[1993]1382号文),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目的

加强对lng运输事故的有效控制,规范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建立健全“指挥统一、协调有力、决策科学、资源共享、反应迅速”的应急机制。确保社会、企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事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预防为主、自救为防、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工作原则。公司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指挥、协调lng事故应急处臵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紧密配合的原则处理突发事件。

4、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宁夏承庆源公司lng运输车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

天然气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极易发生燃烧、爆炸,属于易燃易爆易扩散,如果发生大面积泄漏会导致人员窒息。由于lng事故具有突发性,一旦发生事故,因为其严重的危害性,会造成环境污染、人体中毒,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将是严重的社会灾害性事故,因此,lng在运输、储存及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把安全关,防止泄露及其他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1.安全第一原则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常伴随许多重大危险隐患,因此,必

须在坚守岗位安全第一的条件下进行应急抢救。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险情进一步扩大。

2.速战速决原则

1.当公司车辆在运输中发生碰撞、翻车、泄露等事故,车辆驾驶员、押运员必须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和当地政府及公安消防部门报案,并想办法自救。

2.应急救援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通知应急小组成员马上到达现场(不能立即到达现场的,应急小组负责人与现场人员保持联系,随时了解现场情况并指挥自救),lng事故应急救援组按职责分工开展救援工作。

3.应急后勤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集合人员,调集车辆,准备各种救援必需品,接到出车任务,迅速出车。到达现现场,根据泄露的范围设臵警戒线,封锁有关道路,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指挥各种清酒车辆,有秩序地进入抢险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围观。

4.抢险组接到报警后,应火速赶到现场,视情况进行紧急处臵,迁移可燃物品,围堵可燃液体,控制事态发展。

5.事故处理完成后,对现场情况进行记录,恢复交通。

6.现场处理后返回指挥部,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就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一)控制阀门、压力表正常磨损失效,引发天然气泄

1.发生漏气的原因

(1)误操作引起的泄漏;

(2)密封老化失效引起泄漏;

2.发生漏气的预防措施

(1)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2)加强对阀门、仪表的日常检查,定期校验;

(3)加强运输、装卸车过程的检查;

3.采取的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泄漏,听到啸叫声,立即停车熄火;

(2)打开应急灯、设臵警示标志、拦截双向行驶车辆;

(3)设臵半径100米的警戒范围,严禁任何人员靠近;

(5)通知本单位设备抢修应急队伍,立即赶赴现场;

(6)抢修完毕,检测现场天然气浓度;合格后车辆起动驶离现场;

(7)清扫路面,车辆放行;

(二)车辆发生事故,导致控制阀门、压力表失效,引发天然气泄漏

(1)车辆发生事故,控制阀门损坏,引起的泄漏;

(2)链接管路断裂,引起泄漏;

(1)加强对驾驶、押运人员的安全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车辆和设备;

(2)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严禁超速行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公里/小时;

(3)加强对车辆得日常维护,确保刹车、灯光、方向机构等完好;

(4)加强管理,严格作息制度,保证睡眠充足,不疲劳驾驶车辆;

(5)严格按照公司车辆管理办法“安全十八法”管理和调派车辆,选配技术好、责任心强的驾驶人员。

(6)保持车况完好,不带病出车;

(1)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停车熄火,向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报警;

(2)打开应急灯、设臵警示标志、拦截双向行驶车辆;

(3)如果发生天然气泄漏,立即设臵半径100米的警戒范围,严禁任何人员靠近;

(5)通知本单位设备抢修应急队伍,立即赶赴现场;

(6)抢修完毕,检测现场天然气浓度;合格后车辆起动驶离现场或吊装事故车辆;

(7)清扫路面,车辆放行;

4.灭火人员应戴防毒面具;应先将未着火的气瓶迅速移至安全地带;对着火的气瓶应用大量雾状水浇在气瓶上,使其冷却。在火势尚未扩大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灭火器进行扑救。

(1)为了保证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公司各应急救援队伍根据需要,将各个专业队伍的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2)应急救援组织,必须在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组织落实,根据责任制准备各种防护、消防、指挥、通讯、报警、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和药品急救医疗器材,并定期检查保养。

(3)凡我公司运输lng的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重大事故,应立即出动救援力量,协助消除重大事故。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版本号:**〔xx〕01

签发人:

发布日期:xxx年xx月xx

编制单位名称:********公司

单位公章:

批准书

各单位、部门、岗位及人员:

为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高公司及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对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了《xxxxx有限公司xxx事故应急预案》。希望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各岗位人员学习,并认真贯彻落实执行。

本预案自***年**月**日起正式批准、颁布并实施。

总经理:

***年**月**日

****公司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论证

1综合应急预案......................................................1

1.1总则............................................................1

1.1.1编制目的.....................................................1

1.1.2编制依据......................................................1

1.1.3适用范围......................................................2

1.1.4应急预案体系..................................................2

1.1.5应急工作原则..................................................2

1.2事故风险描述....................................................3

1.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3

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

1.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

1.3.1应急组织体系..................................................5

1.3.2指挥机构及职责................................................6

1.4预警及信息报告..................................................6

1.4.1危险源监控....................................................6

1.4.2预警行动......................................................8

1.4.3信息报告......................................................9

1.5应急响应.......................................................10

1.5.1响应分级.....................................................11

1.5.2基本响应.....................................................11

1.5.3响应程序.....................................................12

1.5.4应急结束.....................................................12

1.6信息发布.......................................................13

1.7后期处置.......................................................14

1.8保障措施.......................................................14

1.8.1通信与信息保障...............................................14

1.8.2应急队伍保障.................................................15

1.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5

1.8.4经费保障.....................................................15

1.9应急预案管理...................................................15

1.9.1应急预案培训.................................................15

1.9.2应急预案演练.................................................16

1.9.3应急预案修订.................................................16

1.9.4应急预案备案.................................................16

1.9.5应急预案实施.................................................16

2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7

2.1事故风险分析...................................................17

2.1.1事故类型.....................................................17

2.1.2危害程度分析.................................................17

2.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17

2.3处置程序.......................................................17

3.1响应分级.......................................................17

2.3.2响应程序.....................................................18

2.4处置措施.......................................................18

3现场处置方案.....................................................21

3.1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1

3.1.1事故风险分析.................................................21

3.1.2应急工作职责.................................................21

3.1.3应急处置.....................................................21

3.1.4注意事项.....................................................23

3.2电气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3

3.2.1事故类型.....................................................23

3.2.2应急工作职责.................................................24

3.2.3应急处置.....................................................24

3.2.4注意事项.....................................................25

3.3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5

3.3.1事故类型.....................................................25

3.3.2应急工作职责.................................................26

3.3.3应急处置.....................................................26

3.3.4注意事项.....................................................26

4附件.............................................................27

4.1应急领导小组通信联系方式.......................................27

4.2应急设施、器材和物资清单.......................................28

4.3厂区平面图.....................................................29

居于高风险行业之首的煤矿行业,生产条件十分差,工作场所又处于不断地变化和移动之中,水害、火灾、瓦斯、煤尘、有毒有害因素、顶板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安全因素,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针对这些重大事故隐患需要制定相应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法。笔者通过多年的煤矿事故控制的实践经验,从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目的、范围、法律依据、编制要求、编制步骤、编制内容及格式等六个方面,阐述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原则和要求,对煤矿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目的,就是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煤矿重大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完整、有效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搜集资料到预案的实施、完善,需要经历一个多步骤的工作过程。整个过程包括:编制准备;预案编制;审定、实施;预案的演练;预案的修订与完善五个大的步骤。

3.1编制准备

(1)成立编写组织机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安全、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方面专业人才或专家参与。因此,需要成立一个由各专业方面人员组成的编写组织机构。

(3)搜集整理信息。搜集和分析现有的影响事故预防、事故控制的信息资料,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

(4)初始评估。对煤矿现有的救援系统进行评估,找出差距,为建立新的救援体系奠定基础。初始评估一般包括:明确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审查现有的救援活动和程序,对以往的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等。

(5)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危险分析的目的是明确煤矿应急的对象,存在哪些可能的重大事故,其性质及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辨识、脆弱性分析、风险评价。要结合国家法规要求,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进行。

(6)能力与资源评估。通过分析现有能力的不足,为应急资源的规划和配备、与相临单位签订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

3.2预案编制

编制预案是一项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预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施的效果,即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损失的程度。编写时按照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应急响应程序、预案的内容以及预案的级别(六级)和层次(综合、专项、现场)要求进行编写。

3.3审定、实施

完成预案编写以后,要进行科学评价和实施审核、审定。编制的预案是否合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救援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新的危害等,都需要经过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评定。

3.4预案的演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对应急人员进行教育、应急训练和演习必不可少。应急演练应包括基础培训与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及其他训练等,通过演练、评审为预案的完善创造条件。

3.5预案的修订与完善

预案的修订与完善是实现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持续改进的重要步骤。应急预案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同时又具有法规权威性,通过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之进行评审,针对煤矿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中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煤矿事故救援应在遵循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分类、分级制定预案内容,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煤矿必须对以下潜在的重大事故建立应急救援预案:a.冒顶、片帮、边坡划落和地表塌陷事故;b.重大瓦斯爆炸事故;c.重大煤尘爆炸事故;d.冲击地压、重大地质灾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e.重大水灾事故;f.重大火灾(包括自燃发火)事故;g.重大机电事故;h.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事故;i.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急性危害事故;j.其他危害事故。

预案编制应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的编制要求。在全面调查基础上,实行领导与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严密、统一、完整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应符合本矿的客观实际情况,具有实用性,便于操作,起到准确、迅速控制事故的作用;预案应明确救援工作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管理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制定的预案经相应级别、相应管理部门的批准后实施。

预案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不能损害相临单位利益。如有必要可将本矿的预案情况通知相临地域,以便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取得相互支援。

预案编制要有充分依据。要根据煤矿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评估等方面调查、分析的结果。同时要对预案本身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

切实做好预案编制的组织保障工作。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需要安全、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他们应熟悉所负责的各项内容。

预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文件体系。应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指导书)、记录(应急行动的记录)的四级文件体系。

预案编制完成后要认真履行审核、批准、发布、实施、评审、修改等管理程序。

5.1方针与原则

应急救援预案要有明确的方针和原则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要体现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同时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5.2应急策划

应急策划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础,是应急准备、响应的前提条件,同时又是一个完整预案文件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煤矿的基本情况以及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分析等结果。

(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煤矿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

(2)危险分析、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分析结果应提供:a)地理、人文、地质、气象等信息;b)煤矿功能布局及交通情况;c)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d)重大事故类别;e)特定时段、季节影响;f)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2)危险目标的确定。可选择对以下材料辨识的事故类别、综合分析的危害程度,确定危险目标:a)重大危险装置、设施现状的安全评价报告;b)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c)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d)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e)其他。

(3)资源分析。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以及应急救援所需资源;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上级救援机构或相临单位可利用的资源。

(4)法律法规要求。法律法规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列出国家、省、市及应急各部门职责要求以及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应急救援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作为编制预案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都作了相应规定。

5.3应急准备

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下列内容:

(2)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配备是应急响应的保证。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预案的资源配备情况,包括应急救援保障、救援需要的技术资料、应急设备和物资等,并确保其有效使用。

1)应急救援保障。分为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内部保障确定以下内容:①确定应急队伍,包括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人员;②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煤矿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存放地点、保管人;③应急通信系统;④应急电源、照明;⑤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⑥煤矿运输车辆的安全、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⑦保障制度目录;⑧责任制;⑨值班制度;⑩其他有关制度。依据对外部应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结果,外部救援确定以下内容:①互助的方式;②请求政府、集团公司协调应急救援力量;③应急救援信息咨询;④专家信息。

3)应急设备。应确定所需的应急设备,并保证充足提供。要定期对这些应急设备进行测试,以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应急设备一般包括:a)报警通讯系统;b)井下应急照明和动力;c)自救器、呼吸器;d)安全避难场所;e)紧急隔离栅、开关和切断阀;f)消防设施;g)急救设施;h)通讯设备。

(3)教育、训练与演练。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确定应急培训计划;演练计划;教育、训练、演练的实施与效果评估等内容。

1)应急培训计划。依据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评估和社区或周边人员素质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a)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b)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c)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向应知识的宣传。

2)演练计划。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a)演练准备;b)演练范围与频次;c)演练组织。

3)教育、训练、演练的实施与效果评估。依据教育、训练、演练计划,确定以下内容:a)实施的方式;b)效果评估方式;c)效果评估人员;d)预案改进、完善。

(4)互助协议。当有关的应急力量与资源相对薄弱时,应事先寻求与外部救援力量建立正式互助关系,做好相应安排,签定互助协议,做出互救的规定。

5.4应急响应

(1)报警、接警、通知、通讯联络方式。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a)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b)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c)事故通报程序。

(2)预案分级响应条件。依据煤矿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分级响应的启动条件。

(3)指挥与控制。建立分级。向应、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的程序。

(4)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根据煤矿安全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应急方案;确认危险物料的使用或存放地点,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方案;重要记录资料和重要设备的保护;根据其他有关信息确定采取的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5)警戒与治安。预案中应规定警戒区域划分、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的程序。

(6)人员紧急疏散、安置。依据对可能发生煤矿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7)危险区的隔离。依据可能发生的煤矿事故危害类别、危害程度级别,确定以下内容:a)危险区的设定;b)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c)事故现场隔离方法;d)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8)检测、抢险、救援、消防、泄漏物控制及事故控制措施。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和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a)检测的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b)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c)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d)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e)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f)事故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9)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依据事故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接触人群检伤分类方案及执行人员;b)依据检伤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抢救方案;c)接触者医学观察方案;d)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e)患者治疗方案;f)入院前和医院救治机构确定及处置方案;g)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10)公共关系。依据事故信息、影响、救援情况等信息发布要求明确以下内容:a)事故信息发布批准程序;b)媒体、公众信息发布程序;c)公众咨询、接待、安抚受害人员家属的规定。

(11)应急人员安全。预案中应明确应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等级、现场安全监测的规定;应急人员进出现场的程序;应急人员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

5.5现场恢复

5.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或应急救援后对预案进行评审,以完善预案。预案中应明确预案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的规定;应急演练、应急救援后以及定期对预案评审的规定;应急行动记录要求等内容。

5.7附件

5.8预案编制的格式

通常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格式为:封面包括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签发人(签字)、公章;目录;引言、概况;术语、符号和代号;预案内容;附录;附加说明等。

1范围

本预案规定了弘电业汽修厂厂区发生火灾情况时应迅速采取的各种响应措施和步骤。

本预案适用于本弘电业汽修厂可能发生的紧急状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预案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预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预案。

q/sjps-203.009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标准

3术语和定义:(无)

4应急现场基本情况

4.1周围情况:现场附近主要建筑设施(或部门、班组)有:报修室、仓库、结算室、机修班房、电工班房、沙板班房

4.2灭火材料情况:,手提式灭火器10个,

5事故假设概述

待修车辆或设备及各类易燃品(汽油、柴油、油漆等),引起火灾,并威胁其邻近的设备和车辆及工作人员的的安全,如不及时扑灭,油箱有爆炸的危险。

6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6.1总指挥:彭玉弘,全面领导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协调、控制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

6.2副总指挥:丁海龙,总指挥未到现场时,现场临时总指挥由第一个到场的副总指挥担任。

6.3应急处理的指挥者和调度人:当班班长,在总指挥及副总指挥到达现场之前全面负责指挥工作,在总指挥、副总指挥到达现场之后,将指挥权移交给最高职务者,并向其报告当前险情。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协助组织人员撤离并组织救火等工作,减小事故影响和后果。

6.4区域指挥者:各责任区负责人,具体负责指挥本区抢险队伍的指挥,以及应急救援、应急响应工作,同时负责落实本区人员及财产的清点及上报工作。

7应急报告程序

8应急处理详细步骤

8.1检查起火的位置,切断易燃气源,停止相应的电气设备运行及关闭所有电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配合消防队员将火灾位置隔离,对邻近火场的设备设置防火档板。

8.2保安人员:控制出入、疏导交通,并划分隔离区,实行警戒。

8.3消防队:立即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控制火源,防止火势蔓延到其它设备。同时用消防水枪向邻近火场的设备喷水降温,防止车辆及设备高温,发生爆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在确认设备电源已切断的情况下,可用雾状水灭火。

9应急处理注意事项

9.1防止容器内的易燃物品燃烧或受热产生爆炸。

9.2人员疏散时应逆风方向撤离到远离火场的空旷安全场地。

9.3人员疏散时应用湿水的布类掩护口鼻,防止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及烟气窒息。

10应急物资及人员准备

10.2交通工具:各部门自用车辆。

10.3照明装备:厂内正常照明、消防车自带照明。

10.4个人防护设备:无。

10.5消防设备:10个二氧化碳消灭器,

10.6医疗支持设备:救护车。

10.7其他设备:隔离带。

10.8应急响应的实施者:全体员工

11培训和演习

11.1每季度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应急预案进行学习、培训,每年组织演习,通过培训、演练,提高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11.2每次应急预案演习应填写“应急预案演练评审表”

1.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车辆,有汽车吊、叉车、洒水车、清扫车、装载机、载重汽车、机动三轮车、小轿车、货车等。

1.2危险源

汽车吊、叉车、洒水车、清扫车、装载机、载重汽车、机动三轮车、小轿车、货车等等车辆由于日常保养差、带病行驶、车灯不亮、安全装置失灵、刹车失灵、道路路况差等因素导致发生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撞固定物等事故。

1.3事故类型

1.3.1道路交通事故

1.3.1.1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碰撞、碾压、刮擦、翻车等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1.3.2生产安全事故

1.3.2.1作业车辆在作业场所内行驶或作业中引起乘员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碾压、碰撞固定物等造成人员伤亡。

1.3.2.2车辆在作业场所内及作业道路上行驶因宽度、高度不足,转弯半径过小、地基承载力不足发生的车辆沉陷、翻车、坠车事故。

1.3.2.3维修车辆时未采取防护措施,砸伤人或溜车压人、撞人等。

1.3.2.4车辆在作业时发生车辆沉陷、翻车、触电引发火灾、爆炸。

1.4危害程度及范围

公司内车辆有汽车吊、叉车、洒水车、清扫车、装载机、载重汽车、机动三轮车、小轿车、货车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意外,极易造成车辆损毁和人员伤亡。车辆事故直接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对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1领导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和职责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中第3条"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2.2工作小组及职责

3.1.1预警条件

3.1.1.1违章驾驶。如酒后驾驶、精力不集中、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

3.1.1.2车辆存在缺陷。如刹车失灵、转向灯损坏等。

3.1.1.3场地存在缺陷。如路况差、视线不良、厂内道路无减速带、无限速标志牌等。

3.1.2预警方式、方法

3.2.1作业班组长和生产值班调度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

3.3.1事故分级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ⅰ级为最高。

3.3.2应急响应分级

采取"分级响应"的原则,由现场负责人根据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判断突发事件的等级,汇报相应的领导,由相应的领导决定起动对应等级的应急预案。

3.3.3应急行动

3.3.3.1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3.3.3.2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3.3.3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抢修等有关救援工作,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救援办公室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3.3.3.4保障技术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3.3.3.5应急恢复完毕后执行应急结束程序,由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应急结束。

3.3.4资源调配

3.3.4.1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汕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3.3.5应急抢险

3.3.5.1当发生险情时,立即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迅速报告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迅速上报公司应急办。

3.3.5.2一般突发事件

3.3.5.2.1发生一般道路交通事故,对未造成人身伤亡的,驾驶员按照一般事故简易快速处理流程执行。

3.3.5.2.2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对造成事实、责任无争议的,且符合公司有关规定的轻微交通事故,报人力行政中心协商恢复赔偿事宜。

3.3.5.2.4车辆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员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150米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

3.3.5.3较大突发事件

3.3.5.5车辆发生翻车事故并有人员伤亡。应急办接到报警核实后,根据现场可能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调集救援人员、施救车辆(吊车)和急救箱、钢丝绳、千斤顶等物资赶赴现场,协助现场人员进行人员抢救和设备抢救,调查事故经过,保护事故现场,开展善后处理。如在现场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应及时请示应急领导小组扩大应急,启动公司级综合应急预案。

3.4.1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救援指挥部汇报;

3.4.2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3.4.3必要时公司应急总指挥部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3.5.1按照"积极主动公开"的要求,把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更多、更全面、更细致地告知社会公众,在满足群众知情权的同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5.2事故调查组应在2小时内将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对媒体、社会、居民公开,及时准确发布采取的事故处置举措、抢险救援进展,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疑虑。

3.5.3事故调查组应及时跟踪事故救援情况,将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及时公开发布。

3.6.1救援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恢复,对损失情况进行检查,确定设备损坏情况和抢修方案。

3.6.2对事故抢险人员、器材进行清点,并撤离现场。

3.6.3公司组织各方资源开展抢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3.6.4公司在事故发生后2日内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填写事故原因分析记录,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报请安委会批准后实施。

3.6.5安委会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3.6.6配合上级部门和政府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做好伤员及家属善后工作。

3.8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9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等应存放在现场医务室或办公室;

3.10抢救工具:一般公司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日常存放于现场仓库;

3.11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伏以下安全线路、灯具等存放在现场仓库内;

3.13交通工具:公司常备值班急用车辆,停放于小车库、办公楼门前;

3.14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充分准备、措施果断;先救人员、后保设备、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4.2.1监控方式

车辆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通过预测、预报和预警的方式逐级上报,分级管理。

4.2.2监控方法

4.2.2.2车辆使用单位应在车辆操作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

4.2.2.3车辆使用单位应对车辆运行危险区进行分级管理。

4.2.3预防措施

4.2.3.1严把司机进场准入关,司机须持有与其驾驶车型相符的合格驾驶证。

4.2.3.2行驶车辆车牌、行驶证和年度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

4.2.3.3每日出车前检查车辆的转向装置、刹车装置、信号灯具、喇叭和轮胎等,保持车况良好,严禁带"病"车辆上路。

4.2.3.5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违规驾驶。

4.2.3.6严格控制车辆的载重,禁止车辆超载行驶。

4.2.3.7道路须平整、通畅,减少急转弯,道路须由专人维护,及时清理车辆漏卸的物料,路面经常洒水,减少扬尘。

4.2.3.8超长、超宽的物件运输,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制定专项运输方案。

4.3.1车辆起火事件处置措施

4.3.1.1机动车辆若在停车场内发生自燃事故,第一目击者应大声呼喊,迅速利用停车场常备灭火器灭火,并立即通知值班员。

4.3.1.2值班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灭火,疏散相邻车辆;火情继续扩大的,拨打119报警,并安排专人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现场。

4.3.1.3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起火,驾驶员应立即靠右侧停车,使用车载灭火器灭火,并及时报告单位值班员;火情继续扩大的,及时拨打119报警,并向公司应急办报告。

4.3.1.4随车人员应迅速离开车辆,协助驾驶员灭火,并请求过往车辆和群众的帮助。

4.3.1.5发生机动车辆起火事件,应急办应在接到报告后,及时通知保险公司,核实损失;出现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应急领导小组按规定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4.3.2车辆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4.3.2.2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对造成事实、责任无争议的,且符合当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撤快处快赔办法规定的轻微交通事故,报车属单位安全员同意后,可以自行到快处中心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4.3.2.3未造成人身伤亡及情节较轻的,当事人对事实或成因无争议的,自行协商处理赔偿事宜;不能及时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至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事故现场按规定放置警示三角架,打开车辆警示灯,在交警部门人员未到场前做好其它车辆通过导流。

4.3.2.4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驾驶员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拨打110、120求救,保护好现场;同时应报告预警中心,因抢救伤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4.3.2.5如果受伤人员必须立即治疗,同时找不到其它车辆协助运送的情况,当事人可以用发生事故的车辆送伤者到医院救治,但在移动现场前,必须将因移动现场后无法确定的车辆、人员倒地位置进行表划。

4.3.2.6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3.2.7事故后在驾驶员生命受到威胁时,可视情况离开现场,但应保持与出警人员和应急办的联系。

4.3.2.8应急办接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应急处置。出现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应急办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4.3.3车辆故障应急处置措施

4.3.3.1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时,驾驶员应立即减速将车停靠到道路右侧安全地带,在道路来车方向距故障车50至100米(高速公路不低于150米)处摆放故障车警示牌,亮起示宽灯。

4.3.3.2妥善安置故障车后,驾驶员应初步判定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4.3.3.3驾驶员难以自行排除,应维护现场秩序,确保车辆、人员、随车物品的安全,同时报告公司应急办,等待支援。

4.3.3.4应急办接到报告后,应组织抢险救援组队伍,及时赶赴车辆故障现场,帮助排除车辆故障;现场无法排除时,可拖至专业维修厂修理。

4.3.3.5运料车辆发生和紧急任务车辆发生故障,应急办接到报告后,要立即派出备用车辆赶赴现场进行替换。

4.3.3.6发生车辆倾翻事故时,当有人员被压埋在倾倒车辆下面或驾驶室内时,救援队伍应立即采用扩张工具将被压人员救出。在实施救援时,各组人员应按职责分工合作,采取适当警戒预防措施,防止车辆倾倒、挤压事故的再次发生。

4.3.3.7发现事故车辆油箱内油料泄漏时,应紧急疏散现场人员,严禁烟火及严禁使用通讯工具,采取措施堵塞泄漏,将油箱漏油部位堵漏,用沙石、泥土等覆盖地面油污,同时将随车灭火器准备于现场待用,避免发生燃烧爆炸。

4.3.3.8发现有因车辆颠覆、变形被困于车内的人员时,及时调动、使用起重机械,撬捧、千斤顶等工具破拆车辆,解救被困人员,或协助公安消防部门破拆车辆,解救被困人员。

4.3.3.9如果有车辆压住伤者,应立即小心移开车辆,或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将伤者小心移出。

4.3.4车辆火灾或漏油应急处置措施

4.3.4.1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措施施救被困在驾驶室内无法逃生的人员,并应立即使机车熄火,防止电气火灾的蔓延扩大。发生油料泄漏时,立即疏散无关人员。严禁点火源出现,应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泄漏,避免发生燃烧爆炸。并根据下列情况,立即采取堵漏措施:

4.3.4.2油管折断时,可找一根与油管直径适应的胶皮或塑料管套接。如套接不够紧密,两端再用铁丝捆紧,防止漏油;

4.3.4.3油管破裂时,可将破裂处擦干净,涂上肥皂,用布条或胶布缠绕在油管破裂处,并用铁丝捆紧,然后再涂上一层肥皂;

4.3.4.4油管接头漏油时,可用棉纱缠绕于油管接头,再将油管螺母与油管接头拧紧;还可将泡泡糖或麦芽糖嚼成糊状,涂在油管螺母座口,待其干凝后起密封作用;

4.3.4.5漏油漏水时,可根据砂眼大小,选用相应规格的保险丝,用手锤轻轻将其砸入砂眼内,便可消除漏油、漏水现象。

4.3.4.6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通知伤者家属赶到就治医院,配合医疗救护人员开展医疗救护,开展善后处理。

4.3.4.7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办应在调查结束后一日内将事故发生经过、损失情况、处置过程和结果书面上报事业部及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4.4.1迅速将伤者移至安全地方,让伤者安静、保暖、平卧、少动。

4.4.3在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未到达之前,应根据事故现场的整体情况、位置和伤者的伤情、部位,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4.4.4伤者发生休克,应进行人工呼吸,或者根据部位的受伤情况做胸外心脏挤压法(但必须注意骨折的部位)。

4.4.5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早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4.4.6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覆盖,用绷带或布包扎;

4.4.7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覆盖,用绷带或布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上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的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4.8发现伤者手足骨折或其他部位骨折的,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4.4.9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姿势,并注意保暖;

4.4.10在施救的同时应尽快送往就近医院;伤者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4.5.1不要轻易移动受伤者,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4.5.2有出血时,应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4.5.3如果发生骨折,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活动并设置软垫,用绷带、夹板或替代品妥善固定伤肢;

4.5.4发生断指(肢)应立即止血,应马上用止血带扎紧受伤的手或脚,或用手指压迫受伤的部位止血。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棉布包扎,将断指(肢)也要用无菌纱布包扎,有条件的与冰块一起放入干净胶袋,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手术;

4.5.5如果伤者出现呼吸或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4.5.6现场自救和互救

4.5.6.1在抢救伤员过程中要做好周围倒塌物体的加固、监控工作,保证自身安全。

4.5.6.2在伤员救治和转移过程中,应遵循先重后轻的原则,采取固定等措施,防止加重伤员伤情。

4.5.6.3紧急情况下,可以动用肇事车辆运送伤员到医院救治,但要做好标记,并留人看护现场。

4.5.6.4要保持冷静,保护好事故现场,依法合规配合做好事件处理。

4.5.6.5若事件现场有危险化学品泄漏或可能产生爆炸时,应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将人员救出后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

4.5.6.6扑救车辆火灾时,人员一定要正确使用灭火器,且灭火人员一定要站在火源上风口。

THE END
1.审核专员是做什么的?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审核专员是指负责审核各类文档、资料、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合规性的专业人员。这个职位的职责是确保所有https://zq.zhaopin.com/question/9265670/
2.内容审核员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是做什么的)内容审核员是做什么的?有前途吗?工资待遇怎样?65.5%的岗位拿¥4.5-8K/月。招聘要求高吗?学历大专最多占45.1%,经验不限最多占73.6%。内容审核员岗位职责怎么写?为你汇总上海道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小雷人,新智力(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工作描述。https://m.jobui.com/gangwei/neirongshenheyuan/duty/ind0/
3.审查员岗位职责审查员工作内容审查员(岗位职责) 职位描述 认证工作介绍: 认证工作是根据人民银行的决策部署,经国家认监委审核批准,从事金融业的标准符合性认证与相关合格评定活动。作为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中国金融标准认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证工作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人民银行金融标准认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https://www.job592.com/bk/zhiwei/jd20390.html
4.和平精英审查员怎么申请审查员申请方法和平精英审查员怎么申请?不少玩家在玩这款游戏的时候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变成审查员,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和平精英审查员申请方法,还不清楚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和平精英审查员申请攻略: 1、首先玩家满足优异的历史竞赛表现(战神或王牌)和良好的行为记录条件。 https://www.3733.com/news/142106.html
5.请问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员待遇怎么样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员待遇怎么样?博士学位 http://m.qzzn.com/thread-15374038-1-1.html
6.ChatGPT中文调教指南。各种嘲使用指南。学习怎么让它听你的话作为技术审查员: 我想让你担任技术评论员。我会给你一项新技术的名称,你会向我提供深入的评论 - 包括优点、缺点、功能以及与市场上其他技术的比较。我的第一个建议请求是“我正在审查 iPhone 11 Pro Max”。 担任开发者关系顾问: 我想让你担任开发者关系顾问。我会给你一个软件包和它的相关文档。研究软件包及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203560/article/details/129814608
7.德牧的标准知识怎么去评价狼犬?根据什么去评价一只狼犬?当然是用“标准”。所谓的陌生,是指包括德国审查员与SV会长在内的所有犬界人士。谁敢说“我”所评审出的狼犬就是绝对的“标准”?没人敢。SV会长每年评审的成犬公组结束后,还要在指定的会议上说明评审和排名的理由,以尽量求得大家的共识。这说明了德国牧羊犬的标准只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25/09/14740753_428051446.shtml
8.国考审查员公务员考试经验交流小木虫论坛现在研二,中药学专业,年底想参加国考审查员,请问各位大神,国家知识产权局招收上海中医药大学这种非211https://muchong.com/t-13489228-1-authorid-2803956
9.外汇贷款审查员① 对外汇贷款者进行相关审查; ② 对已贷款者进行后期的监督、使之良好的运行。 【怎么样】 由中国农业银行举办的各种外汇贷款,主要支持生产出口创汇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的外向型农业和农村工业项目。 还有的外汇贷款用于留学使用,随着各方面的完善,外汇贷款正走向良性循环,这当然少不了外汇贷款审查员的功劳,此职业有https://www.ewt360.com/Career/Detail/486
10.专利局的审查员你伤不起啊!!!尼玛说的 是哪个位面的审查员啊!!! 参公的事业单位 有木有!!! 神马叫参公的事业单位啊!!! 就是公务员系统发钱时,说你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发钱时,说你是公务员啊!!! 离开以前单位时,老同事们说你以后就好了啊!!! 国家干部了啊!!! 跳出苦海了啊https://m.douban.com/note/139117685/
11.表观调控13张图之二相关性热图看不同样本相关性第一位视频审查员大家也许并不陌生了,早在2018-08-29我发布给学徒的ATAC-seq数据实战(附上收费视频)他就学完了全部课程内容,还写了笔记在简书,大家搜索二货潜,就可以看到。 以下是正文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https://www.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558787
12.哪个网站可以查看发明专利,审查员下发的审查观点通知书和答复文件直接搜索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的网站就可以 https://ask.zol.com.cn/x/6802012.html
13.命理实际分析经典案例5篇(全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1中的步骤S104的撰写存在问题,如果将该步骤写为:“使用对应于大于等于2个比特值的、由所述多个规则图形与黑白色的组合而形成的图形化码来替换所述黑白矩阵式二维条码中的黑白像素块,从而形成多图形化矩阵式二维条码”,那么,审查员也不会下发下文中的审查意见通知书,因此,作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4hygb9r.html
14.得大妈者得天下?中国大妈让“去中介化”成可能虽然没能战胜华尔街的资本大鳄,但中国大妈的力量仍然不容小觑。作为每一个小区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子,让大妈担任社区联络员,对接小区内的房东和租客,成为互联网房屋中介平台的新模式。 大妈是真实房源的审查员 昨日,房东房源网“快有家”对外正式发布了“十万大妈百万房计划”。快有家将招聘有威信、身体健康、善于交流又https://m.loupan.com/cs/news/201303/1423200
15.注册商标不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当然,对于商标的审查,国家商标局有制订《审查标准》对审查员加以指导和约束,防止错驳、误驳现象的发生。但《审查标准》只是列举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审查案例供审查员学习和参考,并不可能把所有的案例都列入《审查标准》且一一说明;再者,商标的审查实行的是“个案审查”。考虑到每个商标的知名度、显著性并不完全一样,https://mip.66law.cn/laws/288326.aspx
16.影视类的英语单词包括哪些25).censor n.(书籍、电影的)审查员 The censor decided to cut several scenes from the film. 电影审查员决定从电影里剪去几个镜头。 26).cast v.分配角色;n.(一部电影的)全部演员 Thanks to the wonderful performance of the cast. our film got the Golden Horse Prize. https://www.oh100.com/kaoshi/danci/458819.html
17.北京公司法人变更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变更登记流程: 申请人持相关材料向当地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服务窗口提出申请,经受理审查员初审通过,开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在当场或者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正的全部材料(出具告知单)申请人按要求补正后即应受理并开具《受理通知书》对申请人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在5个工作日作出https://m.64365.com/zs/882590.aspx?fd=ask&fi=479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