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为什么上头:算法逻辑和弦套路与模板歌词新闻中心

活到了这个神曲时代,也将活过这个时代

制造神曲

对于近年来的中国流行音乐而言,这绝非唯一的伤悼。

似乎,鸟儿在继续下坠。就在2021年岁末,歌手杨坤又发了一条微博:“我曾经说过,这个时代在进步,可是音乐至少倒退了十年,昨天,我忽然发现我错了,说得太保守了。”尽管有些语焉不详,但“昨天”这一指向已足够明确——前一天,腾讯音乐刚刚举办了第三届TMEA音乐盛典,中文互联网一夜之间被又一波“华语音乐完了”的哀鸿之声全面占领。

热歌就是短视频的BGM

争议的焦点来自盛典揭晓的年度十大热歌。这十首歌,无一例外地全部来自网络,有着典型的短视频底色。十首歌以串烧方式组合,总时长4分36秒,每首歌只截取不超过15~20秒的片段,像是一次短视频合集的现场展播。

在“年度十大”的名头下,榜单的信息权威与价值含量被放大得远远超越本来的意义。但实际上,这所谓“十大热歌”的产生主要源于数据的统计。从2020年开始,TEMA就把热歌从原本的金曲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差异明显、互不干扰的两个评选。只是最终成为焦点的,永远都是话题容易发酵的那一个。

李皖很清楚流量是怎么回事:“过亿的数据代表一个热度,但绝不代表上亿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乐评人郭小寒也向《中国新闻周刊》阐述了同样的逻辑:“大部分情况下,你只要听了这些歌,算法就会给你推一堆这样的歌,然后你就在这个系统里反复循环贡献点击量。在一个流量变现的时代,音乐内容生产者会再去生产这样类型的音乐,投到数据池里喂养更多人。这基本形成了一个闭环。”

作为当下互联网的通用工具,算法自然也是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基本运营手段。网易云音乐的前员工刘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通常一首新的非头部歌手的歌曲,如果上线之后的一周内可以达到10万~50万次的播放量,这首歌就会被放到一个更大的曝光池里,如果反馈再好就再叠加更多的曝光。这个过程中有时也会有人工的参与,比如某首歌的反馈没有达到预想效果,编辑会用专题推荐等方式再尝试一下,但基础仍然建立在数据筛选的结果之上。

在企业和资本的全方位把持下,唱作人只是整条产业链的最末端,除了少数可以掌握话语权的头部个体,大多只能遵循和适应已经形成的规则路径。2019年TMEA年度最佳新人女歌手陈雪凝的经纪人柯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音乐创作是很主观的,受众是很落地的,媒体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就是这样,整个渠道都会下沉。抖音肯定会是重要的平台,它已经是一条巨鳄了,避不开的。”

其实只要稍加回溯便不难发现,网络歌曲的诞生和发展始终与中国互联网的成长轨迹关联紧密。2000年,随着网易、搜狐、腾讯、新浪、阿里、百度的陆续成立,中国互联网的基本格局形成;次年一首诙谐上口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通过电子邮件在网络流传,并逐步在BBS和大型网站中受到追捧,有人还将其制作成FLASH动画,蔓延成一时风潮,这首歌后来被公认为中国网络歌曲的起点。2002年,门户2.0时代开启,百度开始有了音乐频道,千千静听播放器诞生,数字音乐开始取代实体唱片成为主要的听歌方式。也在这一年,还是一位程序员的唐磊把自己创作的《丁香花》传到网上,之后迅速蹿红;2004年,酷狗音乐上线,成为中国第一个P2P在线音乐网站,同年《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等歌曲流行开来,网络歌曲迎来第一次爆发。2009年,互联网进入第三次发展浪潮,智能手机逐渐普及,互联网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这一时期《爱情买卖》《伤不起》等一批网络歌曲再次掀起传播高潮,2010年龚琳娜的《忐忑》成为第一支被真正赋予“神曲”定义的作品。

因此,“华语乐坛姓抖”固然是一句有所夸大的调侃,但短视频兴起对这个时代的网络音乐所形成的改变和塑造,却是毋庸置疑也势必如此的。

神曲的生产方式

“华语音乐完了”的叹息终究包含着一种价值判断,本质上是对于当下流行歌曲质量的不认可。通常的感受与描述中,网络流行歌总是与诸如简单、直白、空洞、口水、土味、洗脑之类的评价相连。

这不全然是一种偏见。回到网络歌曲初兴的时代,在那个唱片公司和传统媒介统治市场的最后岁月里,大部分网络唱作人都是被挡在音乐工业门外的所谓草根,个中原因固然不一而足,但嗓音条件、创作水准、音乐素养方面的不足毋庸置疑是主要的一些原因。时至今日,旧有工业体系的崩解、媒介的去中心化、制作技术的软件化进一步释放了音乐作品的生产权,野蛮生长的局面之下必然会更加泥沙俱下。据腾讯音乐人的数据显示,2021年平台总入驻音乐人数已超30万人,新增00后音乐人同比增长55%,新增校园音乐人同比增长239%。而在《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4位青年音乐人中,有3人都没有专业学习经历,完全是自学的吉他或声乐,只有一位从小接受了系统音乐教育。无独有偶,曾凭借一首《离人愁》爆红于各大平台的李袁杰,在《明日之子2》的舞台上因弹不出导师要求的六级和声,被质疑缺乏基础乐理知识。

与之对应的是,互联网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也给予着神曲以广阔的生存土壤。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网民群体的学历结构中占比最多的是初中水平,职业结构中排名前三的学生、个体/自由职业者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占据了50.6%的比例。尽管审美品位无法用明确的方式简单解释,但在普遍经验中它与文化程度、阶层身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对于网络音乐的先行者而言,或许谈不上有多少规律性创作模式的运用。早期网络歌曲无论是否粗糙、廉价,大体还带有明显的创作个体性,很难轻易地在彼此之间找到太多相似或雷同之处,一首作品的流行前景也基本上无法预知。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至少两个关键节点启发并明确了最终的“统一标准”:2003年彩铃引入国内,不仅为歌曲的片段式传播成功探索出一个模板,也极大地开拓了网络歌曲的商业空间;2014年5月,筷子兄弟发行《小苹果》,作为电影宣传曲的策略性投放为网络歌曲提供了可主观把控的市场思路。自此,神曲不再只是“天上掉馅饼”的随机事件,正式迈向了可以人为制造的新阶段。而且带着事后视角去看,如今短视频的传播特征其实在这两个节点处已雏形初具。

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开始逐步取代老式功能机,网络经济全面渗透进市场的每个角落。于是,已臻成熟的网络歌曲制作流程,在各种编曲软件、写词程序的辅助下,真正开始了工业流水线的批量生产。

音乐人张博文也表示,自己的公司同样囤积了大量的歌曲。“实际上你们现在能听到的歌曲有可能都是我们两三年前的歌,我们会积累很多原始的作品,适当的时候再拿出来选择和修改。”包括他自己的创作也不例外,《错位时空》虽然在2021年才发行,实际却是他四年前的作品了。

成立于2018年的青风音乐也是一家规模化制作网络音乐的公司,词曲创作人祝何前年因为创作的《一笑江湖》成为爆款,被这家公司挖来做了签约作者。在这一次十大热歌的榜单中,《踏山河》《千千万万》两首歌都是他的作品。他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了一个更为意想不到的音乐生产方式:“一般新型的公司都没有那种传统的音乐制作人把关,公司都是为了赚钱的,不是为了制造什么高品质的音乐,只是为了制造爆款音乐,所以不需要音乐人来把关。这些公司基本上都会用到一个人工智能的数据库,把歌放进去,它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这个歌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热度。它有评级,如果级数太低的话,这个歌就不会发出来了。”

这几乎与创作不再有多少关联了,而更像是定制加工。“现在就是批量生产,一种风格的歌给你一个样本,你照着它的感觉整就行,一个月就产出很多。然后抽彩票,抽中哪个就是哪个。”祝何说。即便如此,祝何觉得还是比自己之前的处境好多了,从前的公司要求他一天写一首歌,每首歌只有几百块的报酬,为了生存,他只能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硬堆到一起,但凡能听的就算一首成品。

这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的许多神曲听上去都极为相似。网易数读曾对50首抖音热歌进行过一次统计,发现平均歌词的重复率高达85%,而用万能和弦、卡农和弦、1645和弦写成的歌曲在神曲中占比达73.33%。张博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发现仅仅在网络歌曲的范围内做纵向比较,也可以发现相比以前,今天的音乐和声要更简单,唱法也更口语化。

对于个体创作者而言,行业性的机制首先是一种要求、一种强迫,但慢慢地也可能内化为一种自觉。据公开信息,2021年另一首爆款《星辰大海》的上线前夜,监制陶诗还在琢磨着后续营销方案,突然觉得原定歌词如果修改两个字,在短视频渠道会适配更多的应用场景。最终原本的歌词“会不会我们的爱,像星辰散落大海”,调整为了“会不会我们的爱,像星辰守护大海”,一个词的变化却精明地在歌曲原本的感情表达之外增添了一抹正能量的色彩。结果和计划的一致,短视频平台上的许多正能量内容都用了这首歌。

另一种复制则是带有侵权性质的“洗歌”,即一首歌爆火之后,迅速套用其歌曲结构,在某些段落对词曲表达方式做少许修改后变为一首“新歌”。比较知名的例子莫过于去年横扫各大音乐App榜单、衍生几十亿次短视频播放量的《删了吧》,在其上线之后的二十几天里出现了多达16个版本的同名歌曲,这些同名歌曲有的“词曲唱”全部换人但旋律、歌词极为相似,有的演唱者姓名与原唱“许佳豪”只有一字之差,有的则是毫无关联的“同题作文”。

一个更极致的例子是被称为“洗歌第一人”的宋孟君。2016年,乐评人邓柯曾在微博上公开指出其歌曲《一厘米的距离》抄袭周杰伦的《夜曲》并且进行了刻意降重,此事在网络发酵一时后不了了之。2017年,宋孟君拉来投资组建公司云猫文化,以月发行30~60首的速度批量生产音乐,其署名为词曲、演唱或制作人的《学猫叫》《123我爱你》《让我做你的眼睛》《私奔》《李白》《一百万个可能》等均疑似抄袭同名原版歌曲。据自媒体“娱乐资本论”报道,该公司实行24小时工作制,利用实时舆论热点检测系统不间断地为歌曲生产捕捉热点词,从写歌到上线最快仅需要4个小时。中国青年网的报道中则透露,2018年仅宋孟君个人歌曲在酷狗音乐的播放量就有9.2亿,下载量808万次,如果平均两元一首下载,可获得1600万的收益,其公司艺人有严格的KPI考核和打卡制度,工资十万保底,成绩好的可达数百万。

华语音乐真的完了吗?

1995年出生的祝何,大学本来学的是土木工程。这并不是一个就业前景很差的专业,只是他不喜欢那个行业。所以他决定转行做音乐。工作之外,他从来不会触碰任何短视频App,有意让自己与那个氛围切割开,“因为那个东西一旦上手很难停下来,没办法保持清醒。”他也很少去听华语音乐,更喜欢日本的摇滚,最近两年最常听泽野弘之和米津玄师。他想成为像周杰伦一样的音乐人,不光自己的本事过硬,也能让大众认识到新的音乐体系。不过眼下这只能算一个遥远的梦想。

张博文每天也在纠结。“我所会的音乐风格和我制作的音乐风格都有雷同性,我又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对我的资本不负责任,但同时如果我的作品同质化太严重,大家也会骂。”他说这是自己下一个十年要去挑战的问题,但无论怎样,作为职业音乐人还是得想办法挣钱,挣钱就得迎合市场。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因为《空空如也》而爆红的歌手胡66刚刚上完公司为她安排的声乐课。虽然很小就喜欢唱歌,还登上过家乡的电视台,但她从未接受过任何音乐训练,家里也没有支持过她,在酒吧做驻唱歌手的时候,父母还很排斥。所以她很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她笑着说公司对自己没有什么形象上的要求,只是想让她唱功更扎实一点。经历过《空空如也》和《浪人琵琶》的爆红,差不多两年没有再火起来的作品,她却觉得现在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挺好,反而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充实自己。接下来她的规划会更多侧重于线下演出,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至于能走多远她没想过也想象不了。“因为现在就是快餐时代,大家喜欢的东西可能很快不记得了。”

一直把自己称作“爱音乐的小孩”的歌手陈雪凝,也不太能接受如今市面上的一些音乐,前些天跟朋友去KTV,她感觉自己可能已经跟不上最新的网络热歌了。不过她多少还是怀有对网络的一丝感恩,毕竟自己是从那里被大家认识的。在《绿色》《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火了以后,有专做热歌的公司邀请过她,被她拒绝了,“如果有一个人为了生存,跟着这些公司去创作,没有真心真感受的作品挺可怜的,作品也是冷冰的。”如今签约少城时代的她,在知名台湾音乐人廖伟杰的制作下已推出了多首新单曲,而且基本都坚持着自己写词写曲。最近,她喜欢上余秀华的散文和诗,说没准以后从那本《摇摇晃晃的人间》里找到某个灵感,做一回二次创作。未来,陈雪凝希望自己能在保持风格的同时,向其他音乐类型更多地去拓展,但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局限。“我从小都是听流行歌长大的,不可能写一些什么实验性的东西出来。”她说。

其实,网络歌曲和网络歌手皆非原罪。就像乐评人李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的,网络音乐只是一个传播渠道而已,所有音乐类型理论上都可能会在上面出现。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于价值追求指向哪里。

网易云音乐的前员工刘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即使围绕爆款的行业格局中也存在两种不同思路。“一种就是那种每个人被要求写几十首,看哪首能火;另外一种还是偏向做艺人,希望把流量引到人上。”他以做现场演出出身的SAG舞台艺术工作组为例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他们签了花粥、邵帅,也是流量代表。SAG签他们,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火,但他们跟艺人聊的时候不是为了爆款,而是要做更好的音乐。所以花粥他们当年特别火,之后就再没有爆款了,也跟这个公司有关系,就是你不火也没事,但是你接下来的歌至少得是他们认为有质量的。”

担心归担心,结果如何没人可以说得准。至少当人们的目光从单纯的神曲身上稍作抽离时,可以发觉一切没有想象得那么糟。况且,8.88亿的短视频用户规模占据了网民整体87.8%的比例,证明短视频的红利已经见顶,加上对算法机制日渐积累的厌倦,最终都将汇聚成下一次互联网变革的决定力量,到那时网络歌曲的面貌也必然会随之发生无法预估的变化。在这之前,张博文认为需要等待大部分听众的觉醒,当他们的耳朵越来越刁钻,资本市场就会开始思考新的碰撞了。

在网络空间之外,华语音乐也仍旧照常生长着,唯一不同的是流行音乐这一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里的“不知道”,是媒介变革带来的渠道分流的必然结果。乐评人郭小寒也认同分众是一个潮流,但她同时觉得这种分众里也开始慢慢产生了重合和合并,“比如一些偶像音乐人出现一些独立的气质,一些独立音乐人因为受众变大,也开始具有流行的气质。”

事实上,类似“华语乐坛完了”的论调始终伴随着中国流行音乐。如今被捧上神坛的周杰伦,当初因为怪异的风格而判定为乐坛的衰落;世纪之交乐坛迭代的前夜,青黄不接、失去活力成为彼时的焦虑所在;再之前的四大天王,一开始也被认为是乐坛对偶像化的投降……然而华语乐坛一直活着,活到了这个网络热歌时代,也将活过这个时代。或许有一天出现陈雪凝所想象的一种情况也未可知:“《流浪地球》里达叔的角色在未来世界听着《海草舞》,网络热歌有可能是会带给我们一些专属于某一个时段的情感记忆的。”

“飞鸟仍在飞,群鸟仍在纷飞,翅膀下的空气还在减少,变得就快要没有了。群鸟会完全地掉下去吗?不会。”

THE END
1.刷视频还能赚钱?假!儋州警方捣毁一电信网络诈骗窝点网络南海网12月1日消息(记者 梁振文 通讯员 陈丽艳)“想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刷刷视频就能获得金币赚钱吗?联系我们,每天赚两三百元不是问题!”看到这些广告你心动了吗?11月25日,儋州警方成功捣毁一个以“冒充某平台主播助理,能快速提升金币能力兑换现金”为由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缴获作案手机http://www.seoxiehui.cn/article-507401-1.html
2.防范兼职刷单电信诈骗案例速递:我市多名市民在上网时被陌生人拉进领红包群或高薪兼职群等,后在群里人员鼓动下参与刷单领红包或赚佣金,在小额充值返利后进行大额充值,账户余额虽有但无法提现,为解决提现问题在客服指导下又不断充值,甚至不惜进行网上借贷,直至额度大到个人无法承受才意识到被骗,有个别市民被骗金额高达几十万元。 https://www.hntv.tv/news/0/1867380002787549186
3.好运来刷视频赚钱是真的吗?不是那么真实,套路深不是那么真实,因为只能提个几毛钱,10元以上,想都别想,套路挺深,妨不胜妨。 刷视频软件比较多,知名的就是抖音、快手,像这个好运来,我根本没听过,打着刷视频能挣钱的口号,吸引了不少用户,但实际并非如此,挣钱不假,关键是挣不到钱,广告挺多,尤其里面的红包,无论怎样,你根本提不出来,感觉有点坑人。https://www.qumiwu.com/shouji/186.html
4.一女子花25万跨越千里学短视频直播带货,2个月点赞只有个位数刷到了一个“赵老师”的视频 这位赵老师教什么呢? 劝女性要独立 要自己挣钱,不要靠男人 王女士听了觉得很受用 甚至还花了3888元买了线下的课 专门从宁夏来到杭州听讲 看到这里我已经觉得很震撼了 宁夏距离杭州1800多公里欸 我是该夸王女士好学呢? 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1262230
5.抖音评论挣钱是什么套路(抖音评论挣钱是什么套路啊)一抖音快手视频点赞评论常见套路骗局 1 骗子通常会在或微信群中建立大群,吸引目标用户他们会在群中发布点赞和评论工资的截图,诱使用户上当同时,骗子还会在各大兼职群中寻找机会,群发招聘信息,如“招聘XXX个抖音快手视频作品点赞员工作内容薪资时间自由等信息描述相同,如同网络刷。 1 “赚钱”骗局一些用户将恶意链接http://wap.xlxxlx.com/post/77020.html
6.《我刷视频就能赚钱》最新章节目录更新首页 都市 我刷视频就能赚钱 展开 我刷视频就能赚钱作者: 最后的烟屁股 更新时间: 2021-11-01 11:16:48 莫名其妙的收到一个包裹,这个看上去像未来手机的玩意儿竟然可以刷视频挣钱,刷一个视频就一万块,唐小川吓坏了,直到银行理财专员打来电话问他要不要理财,他才确定刷出来的钱可以花。更让他惊喜的是那东西https://www.hongxiu.com/chapterlist/18441956808599104
7.“刷抖音3个月,送父母一套房”:抓住短视频红利,赚钱真的太太太太风口之上,猪也能飞,要想挣钱,就得顺应时代的方向。 那么,2020年的风口是什么? 毫无疑问,答案一定是短视频,再准确一点,一定是拍抖音短视频。 为什么这么说? 看看官方数据你就知道了:现在抖音日活3.2亿,相当于全中国5个人中,就1个在刷抖音,而且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16/14/1527883_1100404925.shtml
8.《警惕视频平台四大骗局》第二种是教开通橱窗做短视频带货。骗子说开通橱窗等于线上开店,睡大觉都有收入。但开通后根本没人下单,还会骗你学拍摄技巧,声称准备好原创视频能躺赚。一旦相信,交几千学费,最后却被割韭菜。 第三种是小程序推广骗局。虽能挣钱,但新手小白很难。看到的高收益都是假数据,小程序靠点击转化率挣钱,播放量不高根本https://www.jianshu.com/p/11dc9720406d
9.做网上找的兼职花了八千元,你猜这是为什么?刷单+招嫖 套路3:骗子在网上发布大量色情信息,受害人经不住诱惑点进去时,便会有“客服”热情接待,称刷单才能看视频或与美女“约会”,受害人一旦转账,便会陷入刷单圈套。 04 刷单+网络赌博 套路4:这类骗局以跨境网络赌博平台伪装刷单平台,刷单就是下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ODU5OTEwMw==&mid=2247586173&idx=1&sn=0ba911fad730c22222be1855d86f9e91&chksm=eb05c731e79a4f2fd2dd321080b564489e697609e87515fd34e2e318d793accd56e784f9ee26&scene=27
10.20240105事业代号s亏钱踩坑启示录记录亏钱踩坑启示录百度云人性有多么经不起环境的影响,出来以后,彻底摸透了所有的套路,我也劝退了3个即将被拉进去的朋友,算是积德行善了。 亏钱启示录36—冒充班主任骗材料费 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但是真事。 孩子班级的qq群,平时用来布置上传作业文件,通知家长的,当然也有微信群。 qq群那边混进去一个陌生人,换成班主任头像,冒充班主任,挨https://blog.csdn.net/adofsauron/article/details/135399806
11.抖音极速版一天可以赚多少钱刷视频赚钱是真的吗很多网友看到一些咨询说抖音极速版一天可以赚多少钱,这其实并不靠谱,下面跟大家解释以下刷视频挣钱的套路。 点击游玩传奇霸主,超爽打金,无限制搬砖—开始游戏! 抖音极速版刷视频赚钱都是靠骗取流量的套路,至于刷视频挣钱其实是不太靠谱的。 刷视频赚现金软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次也就几分钱,不怎么多,刷视https://www.18183.com/ioscz/202001/2605359.html
12.号称学后“月入过万”的副业培训多少有诈?视频剪辑配音网红自媒体实为套路学员交费 这类培训班的另一个“必杀技”是承诺学成之后赚大钱。 “大众认知度较高的热门行业,比如影视后期制作、直播带货、个人IP等,都是副业培训的重点行业,基本上是与当下主流的短视频相关的技能课程。培训班紧跟时代浪潮开发相关课程,让人觉得可信度更高。”高女士介绍说。 https://www.gdzf.org.cn/zwgd/content/post_154514.html
13.享视短视频真的能赚钱吗?骗局揭秘享视短视频app每天在线刷10秒视频,即可自动赚取24小时享币收益,目前大概是一小时能产出19个享币,一天总共能得400个币左右,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模式是不靠谱的,属于零撸项目,免费玩的话也没有什么损失,最多就是浪费点时间。 使用享视短视频软件是能赚钱,但我们要搞清楚这种模式是不会长久的,不建议大家投资钱到平https://www.wuxianwz.cn/zhan/xiangshi.html
14.警惕刷手机赚钱套路老年人科技刷手机赚钱背后终归是套路,于老年人而言,应该增强防范,面对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喝水赚钱、睡觉赚钱、走路赚钱,须多留几个心眼,毕竟,如此轻松挣钱的游戏多是大忽悠。所以,老年人应少些贪图便宜的心理。遇到天降的好事,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依法维权、及时止损。 http://www.bbrtv.com/3g/index.php?action=show_news&contentid=633550
15.刷视频赚钱套路大揭秘,盘点8款刷视频赚钱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通过刷视频来赚取额外收入。本文将揭秘刷视频赚钱的套路,并为您盘点8款热门的刷视频赚钱平台,帮助您了解各平台的特点和优劣,让您在选择时更加明智。 文末获取app下载地址。 一、企鹅互助(ios/android) 指数:☆☆☆ 类型:https://jianshuapi.com/p/79f8f6270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