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春节过后,多地举行就业招聘活动,为求职人员和用工企业搭建供需平台,帮助返乡务工人员等各类求职者就业。小编为您带来权威招聘网站大集合。
春节过后,多地举行就业招聘活动,为求职人员和用工企业搭建供需平台,帮助返乡务工人员等各类求职者就业。
权威招聘网站大集合
【毕业生看过来!权威招聘网站大集合】中央有关部门主办的全国性就业信息网站,以及各地有关部门主办的就业信息网站,都在这里了↓↓转给有需要的同学吧~
网络求职注意事项
3、不要盲目地发送自己的简历,网上的信息量很大,自己要有准确的定位,根据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目标、有方向地向招聘单位求职,否则会让你疲于奔命,应接不暇。
4、不要同时应聘同一单位的数个不同岗位。不少大公司的软件系统会直接删除应聘信息含糊不清的简历。这样做容易给招聘单位留下随意、不专业的印象,甚至认为你缺乏必要的诚意和诚信。
5、不要以同一份简历来应聘不同的公司或不同的职位。简历针对不同的要求,略微地改动一下,写几句量身定做的求职语句,表现出你对该行业的了解,对该工作的重视。
6、不要申请不符合自己实力的职位。衡量自己所申请的职位是否和自己简历中的描述相称,如果学历、工作经验、等仅有一至两项符合的话,很可能第一轮就被按照条件设置进行检索的HR们刷了下来。
7、不要以附件的形式来发送自己的求职简历。某些招聘单位的电脑无法打开附件,有的附件会感染病毒也不会打开。最好按公司网站招聘区域的要求发送,或者用纯文本格式。
10、不要因为没有回音而过分焦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耐心坚持,更好地把握机会。
网络求职陷阱盘点
网上兼职刷信誉
网上有一些所谓“刷信誉”的兼职,写着“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每天2小时,轻松过万”等信息。按照上面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往往发来一份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工作可能是买各种充值点卡刷信誉,信誉值达到某个标准,即可返还现金,另有佣金提成。但当你大额支付后,佣金和本金便不会到账。
面试遭遇“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皮包公司”合伙诈骗
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收取服务费后故意刁难
一些中介部门在醒目地点张贴相当诱人的招聘启示吸引应聘人员上门,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招聘的职位已满,只能安排应聘者到偏远、工作环境差的岗位,或承诺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其根本没法兑现,然后寻找各种理由敷衍、刁难应聘者。一般应聘者求职心切,无暇长久等待,只能另找工作,且被骗钱财金额不大,也就自认倒霉了。
临时租用办公场所办公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帜,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其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上当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待应聘者等不到上岗通知找上门来时,才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或物是人非了。
网络设好陷阱要求转帐
网络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也就乘虚而入,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诈骗。
吹嘘有关系要求钱财疏通
诈骗分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疏通关系需要花钱,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群发招工信息骗取费用
监控面试要求收取押金
通过“男女公关”连环行骗
如何警惕职场骗局
1、要了解清楚自己所求职的公司或者中介机构是否合法,合法职业中介机构持有《职业介绍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等合法证照。判断公司是否合法,多方面、多渠道详细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看看公司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单位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是否有不良记录等。
2、要搞清楚所应聘职位的具体内容,询问工作细节,仔细分析。对于职位高,不要求工作经验的岗位尤其要注意,求职前要仔细调查,谨防上当。
3、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或公安局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但由于劳务诈骗往往涉及公安、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求职者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投诉部门,若被投诉对象为合法机构,求职者可以找劳动部门;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大,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