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定义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国际教育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公共外交;文化传播;孔子学院

第一章公共外交的概念

美国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曾将公共外交定义为“公共外交通过向外国民众解释美国的政策、向他们提供有关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情况、使他们许多人亲身体验我们国家的多样性以及为美国驻外大使和美国对外政策决策者预测国外公众舆论,来补充和加强传统外交”。②

无论哪一种对公共外交的解读都没有离开非政府,文化,交流,互通这几个方面。对于中国的公共外交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下的文化传播扮演者越来越总要的角色。

第二章汉语国际教育与公共外交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要实现和平就必须加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要了解各国人民,首先要了解它的文化。因此文化交流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在这个渠道中,汉语国际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节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传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只是单纯的讲解每个单词,每个句子的意义,而是要在讲解的过程中加入历史文化的背景知识介绍,这样教语言就和传播文化紧密的结合起来了。在海外的汉语教师及志愿者,应当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加入文化的传播,通过平时的交流让汉语学习者能够深刻的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单方面的输出,更要让汉语学习者从内心真正的接受我们的文化。

第二节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公共外交实例――孔子学院

我国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促进文化传播是为了加强其他国家对我们文化的了解,从而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也为我国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正试图通过汉语和华夏文化的力量在国际社会中构建一个更加柔和的国际形象。

从公共外交的角度来看,“孔子学院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认可,这本身就是公共外交的成功”④。相对的,孔子学院也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公共外交责任。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通过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帮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一个真正的全面的中国。

第三章汉语国际教育与公共外交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加强和影响力的加大,“中国”也甚嚣尘上。使得外国公众对中国产生误解,鉴于此,必须通过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帮助外国公众更好的了解中国。还原中国最真实的国家形象。因此面对负面的国际舆论环境是我国文化传播和公共外交要面对的首要挑战。

机遇和挑战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接受挑战的同时也会有机遇的大门向我们敞开。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外国人想要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学习汉语成了一个新的风潮。而这又直接促成了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兴盛。短短几年,孔子学院已经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公共外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往开启了一扇窗,成为了一个知名度极高的推广中华文化的国际名片。汉语国际教育的不断发展,孔子学院数量的不断扩大,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加大。鉴于此我们应好好的把握这一机遇,大力传播中华文化,但也要注意不要盲目扩张孔子学院,以免带来负面的舆论,应当注重孔子学院办学的内涵和理念,提高质量,选派合格的优秀的汉语教师及志愿者,从而吸引大批的国外汉语爱好者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国际教育通过汉语的教授,进而传播文化,为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沟通建立理解、和平的桥梁。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其背后是我国璀璨的历史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我国文化最终会凭借厚重的底蕴和有容乃大的气度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因积极发展汉语国际教育,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沟通与交流,使文化魅力成为我国新时期公共外交的一个特色。

注解:

①周启朋、杨闯等编译:《国外外交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页。

②韩召颖:《输出美国:美国新闻署与美国公共外交》,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制定并颁布的《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0)

基于官方文件中给出的定义与描述,我们不难可以总结出专业硕士的一些特点,例如: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

提起专业硕士,很多人经常与学术型硕士混淆,在此为了让大家更清楚认识专业硕士,我们有必要对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加以区分,其实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1.学制长短不同,学术型硕士三年,专业硕士多为两年;

2.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硕士重视实践,是以培养符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为导向,制定其教学大纲的。但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日后致力于本学科研究的偏理论性人才为导向。

二、应用型为导向的民办高校现存问题

现下我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民办高校趋势有所攀升,民办高校与公立型大学相比而言,若想要有所创新,突破,从而异军突起,吸引学生报考的确面对很多问题,以国内排名前十位的几所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高校为例,它们的学科负责人曾多次表示,民办高校在生源方面很是担忧,一方面,专业若想办下去,招生是民办高校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一方面,若对生源严格把关,那么也许会面临生源减少,某高校的负责人甚至说,报考其学校的学生都是调剂的,学生们往往把民办高校作为退而求其次的保险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民办高校略显尴尬。

基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现实,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日益火爆的局面,我们开始思考如何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突出民办高校优势,使考生们对民办高校有所青睐,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尴尬局面。

三、应用型为导向的民办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几点建议

这里我们并不是认为开设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类课程不好,毕竟我们培养的是面向国际市场的汉语教师,当今的教师不仅应该知道教什么,也应该懂得怎样教,更应该明白站在学生的角度,怎样学,甚至如何学,可以学得更好。但是不能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突出实践性,应用型,完全抛弃了理论知识,这是不正确的,也是极端的。我们需要的从来不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换言之,如果汉语教师连最基本的汉语本体知识都不懂,那么他们绝不可能胜任教师一职。

李泉曾经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有过深刻的阐述,他提出不以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李泉(2010)。笔者十分认同他的观点,结合近几年的生源情况,我们也不难看出,加强汉语本体知识的学习是刻不容缓的。举例来说,笔者调查了三所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源本科专业,令人遗憾的是,其中高达60%的学生,其本科专业并非汉语国际教育,简单来说,学生们都是跨专业考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十分薄弱的,几个月的突击复习是无法代替四年的系统学习的。

2.多提供见习与实习的机会。民办高校若想异军突起,就要在实习环节进行创新与突破。换言之,如果民办高校可以与国外一些高校或国外初高中进行合作,保证每年可以全数派出其硕士生出国任教,那么将会大大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认可度。毕竟现今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公立高校有上百所,他们的知名度与吸引力大多高过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唯有靠“后天努力”来弥补一些“先天不足”。所谓努力就是创造多一些实习的机会,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就读期间,有学校公派出国的实习机会。其实除了国家汉办外派志愿者外,很多国外高校十分愿意与国内高校合作,现下也有很多人质疑国家汉办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外派汉语教师这条路,这是非常不健康的,呼吁外派教师权利应该不断下放,让国内外各高校可以自由结合,促进汉语教师外派市场不断发展。

3.导师指导,生生互助。很多公立学校的导师,对学生完全不进行指导,很多学生指出,一年都见不到一次自己的导师。似乎导师制只是形同虚设,在读期间,没有被教师指导过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民办高校若可以将导师制贯彻到底,使学生们真正意义上被指导,被带领,将导师制落实到实处,则会对自己学校专业的口碑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助,交流也十分重要。很多西方国家的著名高校特别强调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就是说,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甚至在一些方面,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更重要,更高效。

5.为学生建立学生一套档案袋评价机制。档案袋评价机制源于美国,最被大家熟悉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档案袋评价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从学生入学起,到该生毕业。学校为其量身制作成长评价档案。档案中详细记录学生的表现,包括其课业表现,每一次与导师交流提出的问题,自我反思,学生实习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平时作业与重要考试的试卷等。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机制有以下几大优势:(1)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记录无疑是自己在读硕士期间最好的证明,对于自己每一次犯下的错误,自我反思,教师的指导,包括每次作业与考试的表现,相信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翻阅,从错误中总结自己,不断进步。(2)对学校而言,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成长轨迹,从而不断调整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方案等,力求将本校的硕士专业办得更好。

四、结语

通过对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特点的分析与总结,笔者提出了以上几点建议,以求使民办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异军突起,脱颖而出,吸引广大考生报考。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垄断,极端,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兼容并包的,各取所长的。民办高校虽然在一些方面的确不如公立高校更有吸引力,更具优势,但是这并不等于民办高校永远在公立高校的“阴影下”发展,相反民办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比如办学的自由度,灵活度,多参考国外高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国内高校的办学经验,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们了解到,读书并不只是求得一纸文凭,而是真正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多样的实习见习机会,为社会服务,体会到读书的价值,与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委员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三种)[S].北京: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2010.2:5-6.

二、国际教育服务质量概念的界定

三、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质量特性分析

(一)无形性

无形性是服务质量与商品质量的最基本的本质性区别。任何产品或服务都不是绝对有形或无形的。有形商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时要依靠于无形服务的帮助,无形的服务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时要借助有形的设备和设施来完成。美国学者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认为教育服务具有很高程度的无形性。高度无形性使国际教育服务中的一些具体指标的量化变得十分困难,也就给国际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及管理带来了更多的难题。要想准确的评价国际教育服务质量,应先寻求一种方法使这种无形性在最大程度上量化,以便为评价者提供更多、更具体的信息。虽然国际教育服务具有很强的无形性。但是国际教育服务的提供要依赖诸如教学场所、生活场所及各种与教学有关的设施等有形实物,因此,在进行国际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时既要考虑无形因素、也应考虑有形因素。

(二)国际性

“国际性”也可被称为“跨文化性”。与其它形式的高等教育不同,生源文化背景的多样性是留学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国际性是国际教育服务质量最根本的特性之一。杨军红(2005)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研究中强调了跨文化适应因素在留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该研究以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为研究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从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人手,从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语言障碍、人际交往、学术状况、心理压力等几个方面了解来华留学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适应状况。该论文还研究了影响留学生适应程度的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的适应状况的差异性极大。因此,在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当中,必须注意到其质量的国际性。尽量满足不同国别的留学生对教育服务的需求是国际教育服务质量保障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需求的差异性

目的决定需求,不同的目的导致不同的需求。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接受的一般是学历教育,即通过教育取得学历。取得学历证书是许多大学生学习的首要目的。而我国目前国际教育中生源构成的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就是非学历生的比例远大于学历生。来华留学生教育中许多学生并不接受学历教育,而是接受各种长、短期汉语及中国文化的进修班。通过实际工作中的了解笔者认为,除了取得学历,我国国际教育服务中顾客的目的还体现在体验中国文化、学习汉语和寻找商业发展机会等方面。在西方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留学生的学习主要目的是取得学历,学历生的比例远大于语言生,而在我国情况则正好相反。因此,学习目的的差异性也就成了我国留学生教育服务中的独特特征之一。学习目的的差异性导致需求的复杂性,也就给国际教育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到国际顾客(留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以便完善教育服务,尽量满足学习目的不同的留学生对教育服务的需求。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跨文化交际;习俗

一、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二、跨文化交际案例的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很多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可以就简单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常会告诉学生告知学生某些事该怎么做,这通常是教师关心学生的体现,但学生常会很明确简短的回答:“我知道。”就像一位汉语教师在很认真的给一名俄罗斯的学生讲应该怎样去银行换钱,可还没有讲完俄罗斯学生就很直白的回答道:“我知道。”这多少会让老师感到尴尬不自在。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习惯于直接清楚地表达,而中国人更习惯于委婉地表达,也更容易接受委婉地拒绝。同时学生直白的拒绝教师的关心帮助,会让教师感到学生很不耐烦,也是学生对教师不礼貌不尊敬的一种体现。很多留学生都很奇怪为什么中国朋友见面总会问道:“你吃了么?”当他们很认真地回答“没吃”时,中国朋友已经走了。这让他们无法理解,有些学生还以为中国朋友要和他一起吃饭。想这些语义无法解释的现象教师要多加注意,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讲清楚,这样学生在实际交际中才不至于闹笑话或是影响交际。

由此可见,文化对交际行为的影响有多重要,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进行有效的交际,很多时候语法或是字面的错误并不会影响意思的传达和理解,并不会影响或者说致使交际失败。交际失败更多的是文化方面深层次因素造成的!跨文化交际还有一个原则,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交际活动用四个字概括为“入乡随俗”最为贴切准确!遵照这一原则更能达到交际效果。就如,一个班级中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是俄罗斯学生,只有少部分的韩国学生,而俄罗斯的男学生见面问好习惯于握手,这让韩国学生有些不习惯,刚开始时也不知道如何与俄罗斯学生相处,知道他鼓起勇气尝试与俄罗斯学生握手问好后,才逐渐融入男学生当中。

三、跨文化交际对对外汉语教学意义的思考

无论我们是学习一种语言还是讲授一种语言都应该考虑文化因素。要想达成交际目的就应该注重了解所用交际语言的文化,这样才能避免冲突和误解,达成交际目的。完全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重视将语言教学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要适当的导入文化习俗与规约,这样才能到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表层因素,文化习俗是深层因素,沃尔夫森(Wolfson)说过,“母语国家的人在与外国人交谈时,对外国人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往往采取宽容的态度;相反,对违反谈话准则的行为一般则认为是态度无礼。”

有一个留学生汉语说得挺标准,但见到一位五十多岁的女知识分子,竟然称之为“大妈”,使对方及其女儿很不高兴。他不知道“大妈”在城市里主要用于称呼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或在居委会干一些工作的妇女。可见,如果不懂汉文化交际习俗与规则,汉语说得越标准,在交际中越容易造成文化冲突。

【关键词】语法意义;偏误情况;偏误原因;教学策略

一、副词“差点儿”的语法意义

(一)已有的研究

“差点儿”,也可以说“差一点儿”,是汉语中一个很有特点的词,之所以有特点,是因为“差点儿+没+VP”可以表示肯定和否定两种意思。

熙先生对“差点儿+(没)+VP”句式进行了研究,他的结论是:凡是说话的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A式),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B式);凡是说话的人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肯定形式(C式)还是否定形式(D式),意思都是否定的。①

上述情况可概括为下表:

大家把这个观点叫做“企望说”。对外汉语教材在解释“差点儿”的用法的时候也基本上采用了“企望说”的观点。

(二)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说不清楚某个动作到底是不是企望发生的,表示肯定意义还是否定意义,该用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有时甚至把自己都绕懵了。主要是因为:首先,熙先生对“差点儿+(没)+VP”句式进行研究时,没有解释说明“说话的人”的具体所指,所以我们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来判断企望与否。

例如:抢劫犯差点儿被抓住了。

如果说话的人是“抢劫犯”,那么“被抓住”是这个抢劫犯不企望发生的,这句话就表示否定;如果说话的人是“读者”或“作者”,那“被抓住”一般来说是企望发生的,那按照定义,应该表示肯定。

其次,“企望”的判断标准不明确。企望还是不企望某件事情发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立场不同就会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企望。朱先生也承认,“把这类句式里的VP所指的事件划分为说话人企望实现的和不企望实现的两类”,“这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其实有些事情是中性的,就是说,在说话的人看来无所谓企望与不企望。”这样就不能解释那些在说话的人看来无所谓企望不企望的事情。②

二、副词“差点儿”的偏误情况

(一)“没”和“了”同时出现

例如:我差点儿没迟到了。

“没”表示否定,“了”表示动作的完成与实现,“没”和“了”语义矛盾,不能同时出现。“差点儿迟到了”和“差点儿没迟到”意思一样,但是二者不能叠加在一起使用。

应该改为:我差点儿没迟到。或者:我差点儿迟到了。

因此,当庆幸不企望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时,“差点儿”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意思相同,但应注意“没”和“了”不能同时出现。

(二)该用肯定形式,却用了否定形式

例如:今天买火车票的人太多了,我差点儿没买到,只好明天再去买了。

(三)该用否定形式,却用了肯定形式例如:HSK考试很难,我差点儿就通过了,幸亏我认真准备了。

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我通过了HSK考试,表示企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所以要用否定形式。

应该改为:HSK考试很难,我差点儿没通过,幸亏我认真准备了。

(四)语义理解错误

例如:大林考上了北京大学,高兴激动的亲戚朋友差点儿没把屋顶掀翻。

留学生以为该句表达的是:大林考上了北京大学,亲戚朋友太高兴太激动了,把屋顶掀翻了。

结合上下文,它的意思应该是:大林考上了北京大学,亲戚朋友很高兴很激动。并不是说亲戚朋友真把屋顶掀翻了,实际上这个语段的主要内容和屋顶没什么关系,只是表达亲戚朋友一种高兴激动的心情,是表达一种极高的程度。

三、产生偏误的原因

(一)语际迁移

英语里面“almost”与“差点儿”接近,因此,学生容易受“almost”的影响,不区分“差点儿”不同的使用条件,尤其是“差点儿+没+VP”还可以表示肯定和否定两种意思,什么时候否定,什么时候肯定,学生很难分清。

(二)语内影响

汉语语法本身的复杂性及研究不够深入,我们对汉语语法本身的研究在许多领域还不够深入系统。这一点我在前面“存在的问题”已有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语释误导

“差点儿”的语法意义解释不清楚。教材《汉语新目标》③的编写者没有给学习者讲清楚“差点儿”的语法意义。在解释“差点儿”的用法的时候,所举的例子后却总有一个附加的说明。

例如:今天我差点儿迟到了。(没有迟到)

教材编写者想通过附加的说明来告诉学习者“今天我差点儿迟到了”表达否定的意思。但学习者并不知道“差点儿”的语法意义,因此很容易把“差点儿迟到”和“没有迟到”对应起来,以为“差点儿”等同于“没有”,这是很大的误导。

【注释】

①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②韩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差点儿”与“差点儿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7).

③汉语新目标编写委员会.汉语新目标(第三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④杨玉玲.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构词类词缀

一、类词缀的界定

关于什么是“类词缀”(或者“准词缀”),马庆株(1995)曾提出如下标准:(1)真词缀的意义是虚化了的,准词缀的意义是实在的或抽象的(词典不单列词条或不是第一、第二义项);(2)真词缀是成词语素或绝对不成词语素,准词缀是相对不成词语素(在基本义项上可成词);(3)真词缀基本都轻音化了,准词缀通常不轻声。

因此,我们可以将“类词缀”定义为:意义没有完全虚化,或多或少和词根有一些联系,语音形式上又与词根相同的构词成分。现代汉语中,类词缀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它们通常比传统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词缀更为活跃,有更大的能产性,并且在整个现代汉语阶段中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发展变化样态。比如:“党性”“刚性”的类后缀“性”;“美化”“电器化”的类后缀“化”等。此外近几年新兴的类词缀也是不少的。例如:

1.-热:琼瑶热,寻根热,反思热,股票热

2.-度:知名度,透明度,开放度,能见度

3.-坛:体坛,棋坛,影坛,诗坛,画坛

4.-风:吃喝风,抢购风,条子风,宴请风

5.-姐:房姐,空姐,款姐,富姐,的姐

6.多-:多渠道,多方位,多侧面,多视角

二、类词缀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地位

赵金铭指出:“汉语词汇研究与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较为基础环节”②。在对外汉语词汇的教学中,类词缀的教学往往为人们所忽略,一直以来不受重视。但是,由类词缀自身的特点所决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又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类词缀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

汉语属于孤立语,与属于屈折语的印欧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汉语的语法结构比较简单,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以复合为主、派生为辅,缺少严格意义上的词缀。因此,同印欧语相比较,类词缀可以说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同时“存在这种类前缀和类后缀可以说汉语语缀的第一个特点”。此外,汉语词缀与印欧语中的词缀又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印欧语中的词缀不等同于汉语中的词缀。比如,英语的词缀“in-”“a-”译为汉语的“非”“再”,虽然它们在英语中是词缀,但是译成汉语后,语义没有完全虚化,所以不可以归入词缀,而只能作为类词缀。因此,作为汉语特有现象的类词缀,对于母语是非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这就要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加以重视。

2.类词缀的自身特点

(1)构词的类化性

(2)词汇意义的虚化性

词汇意义的虚化程度是判断词缀、类词缀的必要条件。由于汉语属于孤立语,所以我们在辨别词缀和类词缀时不能靠单一的语言形式,还应从意义方面入手。不同于词缀的词汇意义,类词缀的词汇意义不是完全虚化的。吕叔湘指出:类词缀“还得加个‘类’字,是因为它们在意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

我们认为,所谓类词缀意义的不完全虚化是指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原来的意义,但是已大部分虚化了。但是何为词汇意义的大部分虚化?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在一些组合中,类词缀的词汇意义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二是,所构成的词内部无明显的句法结构关系;三是,类词缀语音稍有弱化,不读重音。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明白类词缀词汇意义的虚化性,以及分清词缀、类词缀词汇意义虚化程度的差别,自然是一个难点。

(3)构词的能产性

构词的能产性是指语素的构词能力较强,能够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具有类化性的新词。词缀和类词缀在构词上都有一定的能产性,但是相对于词缀来说,类词缀构词的能产性更强。如今,类词缀正处于能产的活跃期,因此,任何一部词典,即使是大型词典也不可能穷尽地收录类词缀搭配的所有情况。另外,不少类词缀组成的词语的复现率极低,它们是根据需要而临时创造的,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从创造之日起稍纵即逝,有的渐渐进入人们生活,为世人所接受。类词缀的这种特性就更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何种情况下产生了某个类词缀,该类词缀又通过类化机制产生了哪些派生词,这些在教学中都是难于捕捉和把握的。

三、对外汉语类词缀教学方法探究

(一)注重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总结类词缀的构词规律,这是做好类词缀教学的前提条件。对外汉语课堂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精讲多练和以学生为中心。因此,理想的情况是,构词的规律并不是由教师讲出,而是由学生通过实例,自己总结出来。以类词缀“-家”为例:

第一步,罗列学过的词语,找出相同部分。

教师需要事先总结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简单的带有“-家”词缀的词语,如“船家、渔家、农家”等,在课堂上将这些词语罗列出来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相同点,也就是都有一个类词缀“家”。

第二步,通过罗列词语,总结“-家”类词缀的词汇意义。

了解了这类词语结构上的相同之处后,接下来需要介绍的就是词语意义上的联系,总结出这些词语在意义上的相同之处,得出结论,即都表示“经营某种行业的人”的意思。因此可以推出,这就是“家”类词缀的一个意义。

第三步,引导学生进行操练。

既然前两步已经让学生对类词缀“家”的词汇意义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更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找出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含有类词缀“家”的词语,或者让学生结合生活和交际实际来自己“创造”一些含“家”的新词,并让其解释自己所创新词的含义,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可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实际运用,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一些没有学过的“家”缀词,引导学生猜测词语的意思。或者教师说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对应的“家”缀词。也可以如前文所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试着创造一些带“家”类词缀的词语;加大一点难度的话,可以让学生用带有类词缀“家”的词语造句,教师仅在此过程中指点纠正。

(二)注重通过类推机制来讲解类词缀

以“软”为例:

“软”的本义指“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它的反义词为“硬”。

首先,“软”的本义上有了虚化义:由“柔软、易变形”转化为“不固定、无形的、触摸不到的”意思,如“软件、软实力、软资源”。

第二,在本义的基础上抽象出“灵活、弹性”的意思,如“软方法、软手段、软指标”。

接下来,“软”在其引申义上的虚化变成类词缀:

第一,“软”引申出“和缓、平稳”的意思,如“软着陆”。

第二,“软”由本义的“柔和”引申出“因缺少某种物质而比较平和、刺激性小”,如“软饮料”的意思是“没有酒精的饮料”。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要是“软”的某个意义和某个语素的意义相容,就可以构成词。这就是通过类推机制来进行教学讲解。对“软”掌握以后,不但以后遇到含有类词缀“软”的词语可以预测其含义,而且也可以将它的反义词“硬”,利用这个方法进行类推学习,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如“硬环境、硬实力、硬指标”等等。

(三)注重将类词缀教学与时代相结合

注释:

①吕叔湘.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0.

②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70.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王洪君,富丽.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语言科学,2005,

(18).

[4]张小平.当代汉语类词缀辨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3,(5).

[5]张慧娜.当代类词缀发展探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

学版),2006,(5).

[6]杜旭东.论对外汉语中的类词缀教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1,(1).

[7]冯灿.以“化”为例浅析现代汉语类词缀在对外汉语中高级词汇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全英文授课研究生教育;多元化交流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朱红(1957-),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应用语言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文化和认同、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为加强在全球人才市场竞争的实力,各发达国家正努力促进本土高等教育与国际教育发展接轨,按照国际化标准培养人才,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加强以国际学生和学者为主体的学术和文化交流。为此,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教育部宣布到2020年,在中国的国际学生将达到50万人。庞大的留学生队伍将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CAFSA,2010)[2],并促使中国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之一。然而,目前中国的国际学生教育主要还是依照对来华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留学生的传统思维和管理办法,面对当前多元化多层次背景的学术研究型学生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很多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国际研究生学位教育,以中国首例教育研究方向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班过去四年的实践为例,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人才培养、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新思维下国际型人才培养教育等三个方面来讨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及策略。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人才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一直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1994年迪·威特·汉斯(DeWitHans,1995)[3]等学者在对比分析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的大学发展后的总结报告中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意识与本土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其中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课程的国际化以及学者和学生的国际间互动,以此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氛围。反思过去二十年中各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回顾整合过去二十年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种理论以及批判性解释,Knight(2004:11)[4]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将国际跨文化和全球视野融入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以及实施中去的全面过程。

无论从何角度出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之一就是缩小国际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5],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可以说,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是一种提倡国际理解和世界团结和平的教育事业。20世纪70年代末,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教育走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现本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1983年国家提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标志着中国的教育开始自觉主动地向国际化迈进。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逐步对外开放、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经验、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找寻中国高等教育生命力的探求过程[6]。

从我国留学生的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较快,但占全球留学生市场的比例仍不高。2005年我国留学生约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0.6%,而同为非英语国家的法国、德国的这一比例都超过10%。200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推出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有6所大学进入前200名,然而其留学生比例单项指标排名却都在150名之外,远低于各校综合排名。同时,来华留学生中高层次学历生的比例较低,2006年来华留学生中学历生仅占33.7%,其中还包括60%的汉语生。相比之下,日本的留学生中有约四分之一是攻读学位的研究生[6]。

相对世界发达国家国际学生教育的规模和培养形式,为争取达到“在2020年,在中国的国际学生将达到50万,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CAFSA,2010)的目标,我们的国际研究生教育任重道远。

二、中国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愿意到中国来学习,其中寻求学位学习的留学生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底,已有超过26万国际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其中约有40%(107432人)为学位学生(教育部,2010)[10]。这些国际学生获得学位后大多数回国服务,有些则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继续深造或谋求其他事业发展。而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在提倡学习英语并将它作为国家的第二语言或教育语言。因此,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实际需要。但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全英文授课的学位教育发展相对国际人才市场需求的增长比较滞后,令很多渴望来中国高校攻读学位而又不懂中文的国际学生望而却步。从目前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看,把握国际教育发展大趋势,在国内高校实施一定比例的英文授课并设置全英文授课的各个专业学位教育项目,无论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还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都实属必要。

由于本项目为首例教育专业全英文授课国际硕士培养课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开办初期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大学各部门协调,整合优势资源以及教育学部教职员的通力合作,在过去的四年里取得了初步成功,其中的经历、探索和反思对中国国际研究生教育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本文从语言、学术研究、社会学习等三个方面就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语言

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语言在跨文化学习过程中都至关重要。对大多数国际学生来说,在中国文化和全汉语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普通话是交流的主要媒介。但本项目中这些国际学生来中国之前没有汉语基础也几乎没有做语言的准备,语言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第一大障碍。

尽管如此,英文资源的缺乏仍是导致学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首先,在中国的大学里,大多数资源及其渠道都是以汉语为媒介,比如图书馆、电脑多媒体,对全英文授课项目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无法利用。其次,对于为国际学生提供的其他服务,如公寓管理办公室以及医疗服务等,缺乏能用英语进行最基本交流的工作人员,同时各种服务手册和标识信息也缺少英文版本。再次,英文授课存在障碍。由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所致,大学非英语专业中用全英文授课的教授不多。有些课程,特别是涉及到关于中国国情的课程,英文师资队伍较为薄弱。针对这些具体困难,学校专门指定了一位具有国际高等教育经验的双语教授全方位地指导协调国际研究生之间、学生与教授和校方之间的跨文化学术交流和论文研究工作。同时,为少数课程配备了课堂专门翻译。此外,招募具有双语能力的中国研究生志愿者为不懂汉语的国际学生在学习上提供课后全方位的帮助。这些策略适时地解决了国际研究生学业上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如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二)学术研究

论坛已经超越简单的教育课程学习,成为了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平台。同时,共同组织建设研究论坛的经历为项目本身建构了一种特殊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即倾听合作、接纳包容和独立创新。论坛作为多元学习与成长的桥梁把本土和国际的学者联系到一起,参与者从中体会到学术的无疆界和文化的交流融合,亲历到国际化高等教育的魅力。由于论坛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学习和社会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研究论坛已正式列为贯穿整个研究生学习过程的必修课程。

(三)社会学习

所有这些从语言、学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采取的各种策略和措施,都积极地促进了国际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以及文化适应,其中有些策略和措施对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但是,这些策略和措施都是基于过去大学办学思维和体系下的一时“补救”之举。为了全英文授课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远景,中国大学需要有国际视野下的新思维和改革举措。

三、新思维下发展全英文国际研究生教育的展望与策略

(五)应在努力完善自身课程和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对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的筛选和管理,提高对候选人学术标准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输出国推荐制度,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留学生来华留学,让中国高等教育的宝贵资源得到高质量的运用,有效地服务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和管理做出了新的尝试。全英文授课研究生教育项目看似从语言开始的变化,实际上是由外向内教育理念的彻底转变。英语作为沟通和交流、表达学术思想的工具仅仅是转变的开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正经历着跨文化交流学习培养世界性人才的新局面。来自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一股开放的新鲜空气,拓宽了中国教授及学生的国际视野,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完善大学资源管理、丰富大学文化乃至弘扬大学精神都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为中国大学走向世界高质量高等教育行列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持多元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理念认真研究全英文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2.28)[2011.5.20].

NewConceptsof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

AnExplorationintoFullEnglishInstructionofInternationalGraduateinChina

ZHUHong,MAYun-peng

关键词:汉语学习焦虑成因日本留学生

一、引言

日本留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的焦虑有什么特点,我们不得而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日本留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认真、学习刻苦,但比较谨慎、课堂活动参与度低。相比欧美留学生,日本留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所以,对日本留学生汉语习得焦虑因素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特点和心理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降低焦虑,更好地开展汉语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本文根据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以及调查对象的特点,设计了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原因调查问卷。该问卷共12题,包含六大类可能会引起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原因:课堂教学、汉语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汉语测试、竞争以及学生个人因素。问卷的选项分别为:“A=完全同意”“B=同意”“C=不同意也不反对”“D=不同意”“E=完全不同意”。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日本留学生汉语焦虑原因分类

题项类别序号

(1)(8)课堂教学1

(3)(5)汉语教学内容2

(2)(6)(7)(9)师生互动3

(12)汉语测试4

(4)(11)竞争5

(10)学生个人因素6

表2:日本留学生汉语焦虑原因量表

题项内容

1在课堂上,其他同学说的很多,我没有机会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2如果老师纠正很多次后,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会感到有压力。

3我不能完全明白课本上的注释。

4我觉得每个同学的汉语都说得比我好。

5我觉得汉语的发音很难,生词、语法又很多。

6老师使用的例句常常很难,我无法完全理解。

7很多情况下我不能确定对错。

8在全班同学面前说汉语时,我觉得很紧张。

9我不太适应老师教汉语的方法。

10我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

11当我的课堂表现没有同学好时,我觉得很没有面子。

12知道第二天要考试时,我会很紧张。

(三)统计结果分析

日本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一些焦虑因子甚至会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本节将探讨日本留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分析出最容易和最不容易引起焦虑的原因项。这有利于了解他们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是哪些因素阻碍了其汉语水平的提高,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有侧重地降低消极情绪的影响。

1.最容易引起日本留学生汉语焦虑的原因

本文首先统计了日本留学生选择了“完全同意”或“同意”人数最多的前三项,它们是最可能引起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原因。

表3:日本留学生“完全同意”或“同意”人数最多的前五个题项

排名题目序号人数百分比

1(5)2965.9

2(4)1636.4

3(8)1227.3

从表3可以看出,最容易引起日本留学生焦虑的原因是第5题“我觉得汉语的发音很难,生词、语法又很多。”有65.9%的日本留学生选择了这一题。这说明日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普遍地会因为汉语本身的独特性而产生焦虑。对于日本学生来说,汉语的发音系统,特别是汉语的声调系统非常难,要想掌握汉语的发音,并不容易;汉语的语法系统与日语的语法系统相差很大,日本留学生,特别是成年人在学习时很容易将自己语言中的语法规则负迁移到中介语中来;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词汇系统非常发达,二语学习中,日本留学生要掌握大量的生词,这势必也会增加其学习汉语的焦虑程度。

有36.4%的日本留学生选择了第4题“我觉得每个同学的汉语都说得比我好。”一方面因为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不足,特别是在欧美日韩等各国留学生都存在的汉语学习班里,来自欧美学生的竞争也会造成日本留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同时,=日本留学生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做事认真、谦虚、重视别人的态度等民族个性,使之对自我要求高而克制自我认同,这也是其产生焦虑的因素之一。

第三个容易引起日本留学生焦虑的原因是第8题“在全班同学面前说汉语时,我觉得很紧张。”在课堂环境下,特别是口语课堂上,欧美留学生普遍比较活跃,相比之下,日本留学生则内敛、谨慎得多,不太擅长在群体面前自我表现。因而,当上台进行口语表达时,会产生不自信、觉得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2.最不容易引起日本留学生汉语焦虑的原因

本文还统计了日本留学生选择了“完全同意”或“同意”人数最少的前三项,它们是最不可能引起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原因。

表4:日本留学生“完全同意”或“同意”人数最少的前三个题项

1(11)12.3

2(3)12.3

3(6)24.5

由表4可以看出,最不可能引起日本留学生焦虑的原因是第11题“当我的课堂表现没有同学好,我觉得很没有面子。”可以看出,日本留学生的确存在语言学习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但是作为成年人的他们思考方式成熟、理性,并且注重人际交往的基本礼貌,并不会因课堂上同学表现不好而笑话别人;同时,也不会因为自身不好的表现而觉得没有面子。

只有一名日本留学生选择了第3题“我不能完全明白课本上的注释”。这表明,一方面,我们国内的汉语教材上的注释内容基本上可以满足日本留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预习、复习或是自学的时候都能借助注释内容学习;另一方面,汉语教材和教学内容本身不会对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并不是日本留学生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

同意第6题“老师使用的例句常常很难,我无法完全理解”的日本留学生只有两个人。这说明,绝大部分日本留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课本知识,如课文、生词的注释以及教师的教学内容(如课堂教学中的例句)。课堂教学中,典型例句的讲解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特别是精读课这种课型非常重要。

上文分别分析了最容易引起日本留学生汉语焦虑的原因和最不容易引起日本留学生汉语焦虑的原因。汉语教学的内容、课堂教学和竞争是最容易引起日本留学生焦虑的因素,特别是汉语自身的特殊性对日本留学生产生焦虑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汉语本体的研究以及汉日语对比研究,以期更好地解决日本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最不容易引起日本留学生汉语焦虑的原因中,相比较其他关于留学生焦虑原因的研究,我们有一个新的发现:日本留学生最不在意的还有“我的课堂表现没有同学好,我觉得很没有面子”这一项。这表明,日本留学生来自竞争方面的焦虑原因更多的是源自于自身的评估和认同不足上,而不是外在的消极评价和反馈。所以帮助日本留学生树立学好汉语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三、教学对策

通过对日本留学生焦虑原因的分析以及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和启发,本文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

(一)帮助日本留学生树立学好汉语的自信心

从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由于日本留学生在口语,特别是发音上面临很大的困难,在对自身评价方面普遍地呈高焦虑状态,所以在汉语学习上不够自信。对外汉语教师应使学生知道,自我认同方面的焦虑是所有学生都经受的问题,学生们普遍认为别人的汉语水平比自己的要好。同时,对外汉语教师应该经常地鼓励和夸奖自己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给予积极的反馈,从教师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度。

(二)积极营造一个低焦虑感的汉语课堂气氛

对外汉语教师作为课堂汉语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引起课堂环境型焦虑以及控制课堂学习焦虑起着重要作用(陈劼,1996)。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为成年人的日本留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学好汉语的愿望,这使得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值很高。这样,如果其自我期望没有达到或者其他因素都会引发较强的焦虑感,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低焦虑感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减轻课堂焦虑情绪,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帮助日本留学生获得更多的汉语交流机会

[1]Krashen,Stephen.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M].PergamonPress,1982.

[2]Arnold,J.AffectinLanguage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3]Ellis,Rod.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

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7.

[4]钱旭菁.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2).

[5]张莉.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与口语流利性关系初探[J].语言文

字应用,2001,(8).

[6]陈劼.英语学生课堂焦虑感与口语水平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

[关键词]颜色;颜色词;文化;色彩迷信

一、汉民族文化背景下颜色的生成

二、由《说文》看颜色字(词)的起源

上文论述了在中国传统五行观念影响下,颜色的生成。而概念形成后,是如何与汉字一一对应的呢?

我们分析最早用来表示颜色的字其字形字义和字体结构不难发现,古汉语中表示颜色的字往往与该颜色所附着的事物具有密切的联系,而并不是如现在的颜色词一样只表示抽象的颜色概念。如:

1、“白”字最早只表示日光的颜色,而用“帛”来表示白色,指“帛”这种材料所显示出来的颜色。

“白”金文中写作可见,与“日”具有密切联系,所谓“白借日光”。

2、“赤”,《说文》:“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可见“赤借火光”

3、“黑”,《说文》:“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古窻字”,即是说:黑,乃是火熏烟囱所形成的颜色。

4、“朱”,《说文》:“赤心木。”

5“黄”,《说文》:“地之色,从田从炗(光)”即是土地所发出的颜色。

在以上这些颜色词中,或借丝、巾,或借玉石矿物,或借火光,都是以具体事物衬托,再加借表音等这些办法来产生颜色词。

同时,《说文》对颜色词字形字义进行说解,突出了颜色这一重要区别特征,但在分类时则常把它们放在所属的物质类属中。

那么通过《说文》,我们可以发现,某种事物呈现出某种颜色或是某种材料是制造某种颜色的物质,这些就是颜色词的起源。(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

由上可见,古人造颜色字与事物联系之紧密。汉字颜色字的这种造字方式,一方面表现了古人较少抽象思维和概括思维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汉字的直观性及古汉字“名实不分”的特点。

三、颜色词文化内涵——即色彩迷信的产生

在分析了颜色的产生和颜色字的形成以后,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颜色词(或是颜色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某些色彩崇尚与禁忌所产生的根源。

首先,古人的颜色迷信应与祖先、自然及宗教崇拜有关。可以考证的是,不管任何一个民族,日神崇拜是人类最早、最大的自然崇拜之一。中国人对于红色的崇尚和以红为贵的思想应该源于日神崇拜。而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以农为本的中国人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地神崇拜,因此,以黄为尊应该源于古代的地神崇拜。而对于白色的禁忌则源于月神崇拜,因月属阴,主寒冷黑暗,故古人常将白色与悲凉哀悼及凶事丧事相联系。

第三,五行与五色的结合所产生的正色与间色的区分,正色是事物相生、相互促进的结果,间色是事物相克、即互相冲突、排斥的结果。由此,表示正色和间色的颜色词就产生了贵贱、尊卑等相互对立的文化内涵。从另一个角度看,赋予色彩以不同的文化内涵也是封建统治的需要。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五色逐渐成为天意和天德的象征并进而成为国运的象征,而使用颜色作为区分社会阶级的手段从而使颜色具有尊卑之分,这是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的以尊卑观念为重的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易经》中讲“天玄地黄”,因此周天子的装束为上玄下黄,可见商周时期,“玄、黄”皆为极尊贵的颜色。而五色五行的观念发展之后,玄色作为间色,已经不再被最讲究正色间色区分的儒家所提及。而由汉魏以后,封建制度已经确立,门阀制度正当盛行,社会关系逐渐复杂化,以颜色区别社会等级已经变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到了隋唐时期,对于颜色的应用更是有了严格的规定。“五品以上,通着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贾以皂,士卒以黄”(《隋书》),“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于殿省。”(《旧唐书》)。

四、总结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3).

[3]曹成龙.汉语颜色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

TPC课程是英语专业最重要的课程,是学生必须修学的内容。在我国全面推动教学改革的情况下,虽然英语TPC的教科书已经有所修正,但是整体教学的方法、内容等方面却没有大的改变,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具体要求,在盲目中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育者应仔细研究,对TPC课程的效果予以提升。

一、我国高校英语专业TPC课程现存问题

长期以来,在高校的英语专业实际教学环节中,基本上是偏重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尤其是TPC课程,其中包含着较多的理论知识,大部分教师在授课环节中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简单来讲就是照着课本向学生传授知识,其实学生对于一些英语方面抽象知识的实际理解,在该种教学方式之下仅仅是做到了一知半解。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地位,长期处于该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英语知识,更加无法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该种滞后的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急需更新。

二、关于高校如何提升英语专业TPC课程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整合TPC内容、更新教学思想

(二)巧设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

三、结语

总之,TPC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具备较好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正面作用,也是英语专业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各高校TPC老师要仔细研究,做好TPC课程教学环节的设置。除此之外,高校TPC课程使用的教科书也需适应社会发展,不断修正完善。

[1]陈艳新.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类专业建设中的传承与借鉴研究[J].现代交际,2016,07:158-159.

[2]周恒涛.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法研究――以英语语言学为例[J].企业导报,2016,14:117+119.

THE END
1.帮,帮字,帮字拼音,帮字部首,帮字笔画,帮字含义,帮字解释,帮字典故【帮补】在经济上帮助:我上大学时,哥哥经常寄钱~我。 【帮衬】<方> (1)帮助;帮忙:每逢集日,老头儿总~着小张照料菜摊子。 (2)帮补。 【帮厨】非炊事人员下厨房帮助炊事员工作。 【帮倒忙】形式上帮忙而实际上反添麻烦。 【帮冬】<方>在冬季帮工。 http://www.98655.com/show.asp?q=%E5%B8%AE
2.语音平台十强争霸榜!谁是中文汉字沟通的领航者语音平台十强争霸榜——探索中文汉字沟通的领航者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语音平台作为沟通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个声音的世界里,谁才是中文汉字沟通的领航者?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揭晓语音平台的十强争霸榜。二、语音平台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语音平台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ttp://m.yirunnuo.com/yirgl/46899.html
3.中文在线:12月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联想杨元庆童之磊知名企业高中文在线:12月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经AI快讯,中文在线(SZ 300364,收盘价:30.8元)12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五届第十一次董事会会议于2024年12月9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8号雍和大厦E座6层608号公司会议室召开。审议了《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等。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2N30J80512B07B.html
4.成全影视《好姐姐7中汉字》动作片简介:好姐姐7中汉字大卫是一位成功(gōng )的作家,他的灵感已经用尽。当(dāng )他的出版商要求他创作一部情色小查看 立即播放保存网址到桌面 排序 播放地址 线路一 好姐姐7中汉字 免费在线观看高清片电影_视频大全 剧情简介 《好姐姐7中汉字》是凡妮莎·帕里斯导演的作品,发行于2014年(台湾),由杰弗里·多诺https://www.free-tex.com.cn/index.php/vod/detail/id/13316.html
5.中文帮app下载中文帮v1.5.3安卓版专业中文学习平台。应用截图应用介绍 中文帮app下载,为小伙伴们提供专业标准的中文学习服务,在中文帮app不仅有优质的中文教师,还有各国的学友语伴,欢迎下载了解。 中文帮app介绍: 中文帮是专业的在线中文学习平台, 在这里,你既可以与经验丰富的中国教师学习中文, 也可以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语伴,进行语言交换,相互学习,https://www.qqtn.com/azsoft/166105.html
6.中文帮中文帮(Chinesebon)新版?中文帮是一款专门针对学习汉语的用户而设计的,它能够为外国用户提供专业的搜索服务,能为用户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遇到学习难题还可以在线提问。 Chinesebon 1458 ?国产软件 http://www.down123.me/android/7418/
7.中文帮安卓版下载中文帮app官方版下载v1.5.3中文帮作为一站式在线中文学习平台,为您的中文学习之路提供专业指导,让您在与世界各地朋友的语言交换中,不仅练习口语,更拓宽视野,增进文化理解。通过86ps软件园下载,拥有超过500门精心打磨的课程,覆盖从商务汉语到中国文化的30多个主题领域,无论您是出于职业提升,还是对中文文化的热爱,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路径http://www.86ps.com/soft/32526158.html
8.中文帮官网下载中文帮官网下载软件,中文帮官网下载下载https://m.crsky.com/mip/tag/zhongwenbangguanwangxiazai.html
9.中文帮教师端app最新版下载中文帮教师端手机版下载v1.0中文帮教师端是特别好用的在线学习软件,在软件内可以快速了解所有学生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课程,将课程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安排,而且还可以在线处理学生的作业或者一些试卷都可以,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 《中文帮教师端》软件优势: https://www.juxia.com/sjwy/ruanjian-456447.html
10.Chinesebon中文帮的微博ü 简介: Chinesebon中文帮 商务合作:010-88824192 商务合作邮箱:office@huayutime.com 媒体采访:pr@huayutime.co 更多a 微关系 她的关注(480) 读者·新媒体 超话社区 约克大学同学会 半只鲨鱼_ 她的粉丝(1390) 用户7754040121 手机用户2462817763 只留清气满前坤 沐子乐怡 查看更多 a https://weibo.com/u/5712083007
11.Matlab中文版帮助设置教程武汉格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格发许可优化管理系统可以帮你评估贵公司软件许可的真实需求,再低成本合规性管理软件许可,帮助贵司提高软件投资回报率,为软件采购、使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https://gofarlic.com/techArticleDetail?noticeId=176293
12.ChineseBon中文帮上线服务全球中文教师及学习者光明网北京1月29日电(记者温源)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ChineseBon中文帮”上线暨“iPanda”全球中文在线联盟成立发布会29日在京举行。“ChineseBon中文帮”旨在服务于全球中文教师和中文学习者,汇聚行业资源,形成中文网络教学模式与国际化教学产业链。平台上可以找老师、找学生、找课程、找语伴、开网校。 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JTyTa
13.中文在线学习迎来变革“ChineseBon中文帮”上线摘要 “ChineseBon中文帮”上线暨“iPanda”全球中文在线联盟成立发布会于1月29日在中国外文局报告厅举行。受邀出席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务院侨办文化司司长雷振刚、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何江川、央视展开更多 出处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2016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汉语教学 海外https://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9761892
14.全球在线教育平台“中文帮”:完善客户服务体系,认真落地ChineseBon(中文帮),是全球首个以C2C为核心业务的通过网页、移动设备等多终端的应用支持在线学习汉语的平台,旨在汇聚行业资源,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实时在线互动教学和大型公开课,解决国外优秀中文教师稀缺、优质教学内容匮乏、用户线下教育时间和交通成本高等问题,为全球中文教师、中文学习者以及学校提供安全、稳定、功能丰https://www.52by.com/article/15100
15.GXWORKS2帮助中文手册求武林高手传授。跪谢帮助文件中手册共7本,下载与帮助文件中相同的手册中文版7本);第2步:打开GX-Works2软件安装路径如C:\Program Files\MELSOFT\GPPW2,在此文件夹中有(sh080779engq.pdf等7个PDF文件即软件可打开的帮助文件,另外几个文件其中不同的数字分别是780、781、784、787、788、921);第3步:将下载的中文版复制到第2步http://www.ymmfa.com/read-gktid-1541556-keyword-gx|work2.html
16.linux命令帮助文档中文?Worktile社区Linux命令帮助文档中文 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因其稳定、安全、灵活等特点而受到广泛使用和赞赏。在Linux中,命令行是一个重要的操作方式,而命令行的使用离不开对命令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初学者来说,查看命令的帮助文档是学习和掌握命令的关键。 对于Linux命令来说,帮助文档一般是用man命令查看的。man命令https://worktile.com/kb/ask/342020.html
17.sas中文帮助文档SAS专版大家有中文版的吗,欢迎上传,共同进步~~https://bbs.pinggu.org/thread-293878-1-1.html
18.EPLAN中文离线帮助–电气CAD吧受小伙伴委托,今日分享EPLAN的中文离线帮助,这样无论你是无法联网的用户还是希望快速查阅的用户,都能在第一时间浏览官方帮助。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可在PC端登陆电气CAD吧后免费下载。 https://www.cad-bbs.cn/eplan-help/ 使用方法很简单,有两种方法: 方法1:桌面或任务栏快捷方式 https://www.cad-bbs.cn/eplan-help/
19.请帮帮我啊,在anywhere6.0中使用中文乱码的问题.问题自己以经解决了,只要安装anywhere7显示没有问题了,可能是老版本对中文支持不太好的原因. 2003-01-04 赞 ffjf 我是想做一个通用的显示数据的界面,通过select显示中文字段,不是建表时用中文字段,是查询时返回一个中文字段名,在家中的电脑没有问题,在单位的电脑上出现了问题,在BDE中的设置是一样的,怪,https://bbs.csdn.net/wap/topics/20235163
20.Unraid官方帮助中文版章节1 Unraid Server介绍 文章1.1 Unraid 官网及中文帮助索引大全 文章1.2 Unraid Server简介 文章1.3 Unraid Server 应用场景 文章1.4 Unraid Server 软件特点 章节2 Unraid Server组成部分 章节2.1 网络附加存储 文章2.1.1 奇偶保护阵列 文章2.1.2 用户共享 https://www.52help.net/book/unraid.mhtml
21.Javaapi1.8中文帮助文档各个翻译版本吾爱破解java 1.6 帮助文档中文 链接: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qw599186875/9608735 英文Java1.8 https://www.52pojie.cn/thread-6278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