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网站首页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帐号充值
2.可选择不同档位的充值金额,充值后按篇按本计费
5.登陆后可阅读免费专区的精彩内容
摘要;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在发展中过程中存在专业教师储备不足,难以应对突发状况;教材落后,无法满足学习者需求;授课方式受限,影响教学质量;内外因素影响,生源流失严重四个问题。结合国际大环境和乌克兰的国情、文化,本文提出四个改善问题的方案:固定教师资源,加大本土化教师培训力度;更新教材,注重与时俱进与多样化;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各类资源;优化内外环境,培养立体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孔子学院线上教学教师培训联合培养
安徽大学共建四所孔子学院,分别是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阿塞拜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和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大学孔子学院,2008年5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乌克兰大使代表国家汉办与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正式签署协议,合作设立“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2009年5月25日哈大孔子学院正式运营。
哈大孔院主要面向全社会招生,根据学生的年龄分为儿童班和成人班,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分为1—6级班,儿童班教学主要由乌克兰本土汉语教师负责,中方教师予以辅助,成人班由中方教师全权负责。哈大孔院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汉语综合课、文化特色班、周末汉语俱乐部。此外,哈大孔院不定期举办中国文化推介活动,包括中国传统节日庆祝,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和冬至节;大型文化汇演活动,如“东方文化嘉年华”,“亚洲文化节”,“探索中国”春季夏令营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如剪纸、学习编中国结、欣赏茶艺表演、品尝中国茶、练习太极功夫、体验中医文化等。
但2020年初至今的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迫使全球范围内汉语教学形式发生了几乎颠覆性的变化,乌克兰的汉语教学也受到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长期或短期的影响。后又受乌克兰当局军事冲突,哈大孔子学院的全体中方人员在有序安排下顺利撤离回国,自此哈大孔子学院开始全面的线上教学。为最大减少军事冲突对汉语教学的冲击,保证汉语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孔院教师一直坚持尝试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借助新媒体技术,将许多汉语课程和文化推广活动转为线上。
在十几年的汉语教学过程中,经过访问咨询,结合笔者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三年多的教学经历,发现哈大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教师储备不足,难以应对突发状况
(李姬花2010)认为推广汉语教学,宣传中国文化,最终还是要依靠所在国本土的力量,只有本土的汉语教师具备了较好的汉语水平,形成一支素质较好的汉语教师队伍当地的汉语教学才能很好地开展起来,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但哈大孔院本土汉语老师储备较少且水平不高,几乎所有到中国留学过的人都不愿意回乌克兰当汉语教师,一是因为薪资待遇低,二是因为社会地位不高;本土汉语老师缺乏授课技巧,语言课商城里理论讲座课,学生缺少开口的机会;教师设置的话题没有吸引力,无法激起学生开口的欲望和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大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良好的专业的相对固定的教师队伍是当前亟待完成的任务。
二、教材落后,无法满足学习者需求
哈大孔院儿童班和成人班固定使用的教材分别是《快乐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儿童班教师会以《长城汉语》或《汉语乐园》作为辅助教材,成人班教师会以《HSK标准教程》作为辅助材料。哈大孔院使用的教材均有汉英和汉俄两种版本。但自2019年以来,乌克兰政府不断推进增加乌克兰语的使用和促进乌克兰文化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在教育、出版和宗教领域。俄语现在虽在乌克兰境内普遍使用,但未来乌克兰语将是使用的大趋势。孔子学院的汉语教材,没有中乌版本,而且根据学习者反馈,课本的中俄翻译中有诸多错误,影响学习者对汉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且现在使用的通用性教材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所以遇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乌克兰语在乌克兰境内将会普遍推广和使用,中乌版本教材缺乏、缺少掌握乌克兰语的汉语教师将会直接影响到初级汉语教学。初级汉语教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很难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编著中乌版本的教材虽有困难,但刻不容缓。
三、授课方式受限,影响教学质量
哈大孔院的汉语初级学习者占总学习人数的65%,对外国学习者来说,汉字是汉语学习中最难的部分,线上授课不利于教授汉字书写,教师大多会采用视频讲解和汉字拆解的方式教学,但始终无法做到“手把手”教学,汉字书写不规范,不仅打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也会影响学习者在考试中的书写速度和质量。
四、内外因素影响,生源流失严重
哈大孔院二级和三级学习者占所有学习者的80%,六级学习者仅占3%—5%。因为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都以通过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获得国际中文奖学金去中国学习为目标,但近几年因全球疫情原因,外国学生想要来中国学习比较难,即使有一些学生之前已经通过HSK考试且申请成功国际中文奖学金也无法按时来中国学习。因一些规定和政策,学生无法跨国参加HSK考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继续学习汉语的兴趣,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孔院生源流失。
面对新挑战,应提出新方法。机遇与挑战并存,方法总比问题多。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结合国际大环境和乌克兰的国情、文化,笔者提出了改善问题的方案。
一、固定教师资源,加大本土化教师培训力度
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在于本土化发展,教师本土化是根本中的根本,吴勇毅(2020a)提出,“十四五”期间应该大力培养本土汉语教师(包括华人、华侨教师)在世界各国从事中文教育工作并成为主力军。将“流水的志愿者教师”变成“铁打的本土汉语老师”,想要固定教师资源、减少教师流动和流失,不仅需要完善本土教师培训机制,还应提高本土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安徽大学联合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培养本土教师,举行“线上+线下”的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提高本土汉语教师的汉语水平、教学质量和课堂管理能力。汉语教师在平时授课时重点培养人才,挖掘潜在师资。
二、更新教材,注重与时俱进与多样化
教材是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中心和关键,面向海外的教材更是需要仔细斟酌和研究。根据乌克兰当前国际中文教学的教材使用情况,更新教材是目前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当地的政治格局和文化因素开发更加实用的中文教材。专业人才做专业事,想要编著高质量的中乌版本教材,应联合中乌全国有能力之士,打造一套全新的适合乌克兰本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另外,目前使用的教材更适用于初级和中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的教材应更有针对性,比如多涉及中国文化和当今中国时事,也可适当增加现代流行语,让学生感受正在发展的中国,而非一成不变的中国。
三、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各类资源
孔院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例如中文联盟服务平台会不定期更新许多教学资源,包括成语故事、中国故事讲述和各种重点难点语法知识讲解。学会利用各种资源,提升自我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创新教学,吸引更多的生源。线上活动形式和内容也有待挖掘和创新,可以尝试直播形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结合乌克兰文化和中国文化各自特征,通过汉语教学与当地文化交融合作,提供满足当地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讲座、讲习班等。
四、优化内外环境,培养立体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姬花,叶建军.乌克兰孔子学院现状及发展前景[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郭英剑.疫情防控时期的线上教学:问题、对策与反思[J].当代外语研究,2020(01):9-13+25.
[3]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OL].中国电化教育,2020(03):106-113[2020-06-19].
[4]朱磊,韩润社,陈洁媛.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07):27-31+80.
[5]参见:《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大家谈》(2020)
[6]郭晶,吴应辉.孔子学院发展量化研究(2015~2017)[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