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废气治理将有技术标准了!环保部正在征求意见

这是国内首次对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管理提出技术要求。意见要求企业应结合废气特性、排放规律及排放要求选择相应的治理工艺,对于陶瓷废气治理工艺要求如下:

喷雾干燥塔烟气治理宜选择脱硝+除尘+湿法脱硫工艺。除尘应采用旋风除尘+袋式除尘,脱硝可采用SNCR法或SCR法,脱硫推荐采用石灰-石膏法。

窑炉烟气治理宜选用脱硝+湿法除尘脱硫工艺,脱硝可采用SNCR法或SCR法,脱硫推荐采用石灰-石膏法,兼顾氟化物、氯化物和重金属氧化物的协同脱除。

含尘废气有组织排放污染源治理宜采用袋式除尘系统。

湿法脱硫烟气末端处理可采用湿电除尘技术或同类效果的处理技术。

以下为《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全文:

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工程

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工程的总体要求、工艺设计、检测控制、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及陈设艺术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电工陶瓷工业生产过程(不包括燃料煤制气系统)的废气治理工程,可作为陶瓷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可行性研究、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管理的技术依据。

除电工陶瓷之外的其他特种陶瓷可参照执行。

不适用于陶瓷涂层材料、釉料等生产过程的废气治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719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3691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GB15562.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25464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51烟囱设计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9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52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5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JB/T11638湿式电除尘器机械行业标准

HJ/T7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T76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HJ179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湿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

HJ/T251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罗茨鼓风机

HJ/T283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HJ/T28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湿式废气脱硫除尘装置

HJ/T319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花岗石类湿式废气脱硫除尘装置

HJ/T32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

HJ/T330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

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562火电厂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HJ563火电厂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HJ2000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HJ2016环境工程名词术语

HJ2020袋式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

HJ2028电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

HJ2050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HJ2523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通风消声器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环监[1996]470号)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28号令)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计建设[1990]1215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第34号令)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3术语和定义

GB25464的术语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陶瓷工业ceramicindustry

指用粘土类及其他矿物原料经过粉碎加工、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各种陶瓷制品的工业,主要包括日用瓷及陈设艺术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特种陶瓷等。本标准涉及的特种陶瓷仅指电工陶瓷。

3.2电工陶瓷electroceramic

指以铝矾土、高岭土、长石等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类应用于电力工业系统的瓷绝缘子,包括各种线路绝缘子和电站电器用绝缘子,以及其他带电体隔离或支持用的绝缘部件。

3.3喷雾干燥塔烟气spraydryingtowerexhaustgas

指在建筑陶瓷生产中,通过热风炉由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风在喷雾干燥塔内将料液喷成极小的雾状液滴,料液与热空气顺流接触,并迅速干燥成粉料后,排出的高湿度、高粉尘浓度的尾气,含有的污染物来自燃料燃烧过程和料液的干燥过程。

3.4窑炉烟气furnaceexhaustgas

3.5含尘废气dustexhaustgas

指陶瓷工业除窑炉、喷雾干燥塔以外的其他生产设备、场所产生的含颗粒物的废气。

3.6氧含量oxygencontent

指燃料燃烧时,废气中含有的多余的自由氧,通常以干基容积百分数表示。

4污染物与污染负荷

陶瓷工业废气主要包括窑炉烟气、喷雾干燥塔烟气和含尘废气,陶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及污染物种类见表1。

4.2污染负荷

4.2.1喷雾干燥塔、窑炉烟气治理系统设计所需废气量、温度、压力、氧含量和湿度等参数一般由生产工艺设计和设备生产单位提供。

4.2.3含尘废气治理系统风量,应根据颗粒物的种类和特性、集气罩的形式、设备产尘点的控制风量等,按照GB50019、GB13691或同类工程设计经验确定。

4.2.4有组织含尘废气治理前源强数据可参考表4。

4.2.5废气治理系统设计负荷应充分考虑工艺设备在最大负荷、原辅材料变化等情况下处理系统的适应性,确保其稳定运行。

5总体要求

5.1一般规定

5.1.2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应满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的规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陶瓷企业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格式、深度可参考HJ2050的要求。

5.1.3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后排放应达到GB25464及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并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的规定。

5.1.4废气治理工程技术水平、设备配置、自动控制和检测应与生产工艺、装备和管理水平相适应,不得采用已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

5.1.5陶瓷工业废气治理过程要防止二次污染的产生。

5.1.6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工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施工、安装和调试工作。

除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程质量、安全、职业卫生、消防等强制标准的规定。

5.1.7喷雾干燥塔、窑炉烟气治理工程应安装合格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监测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系统,在线监测设施应按要求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联网。按照《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设置规范化排污口,设置符合GB15562.1要求的废气排放口(源)标志。

5.2源头控制

5.2.1陶瓷工业企业应积极采取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控制污染物产生。应遵循综合治理、循环利用、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

5.2.2陶瓷工业企业应使用无毒、低毒或少害的辅料替代含铅、镉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色、釉料及其他辅助添加剂,应采用低硫、低氯、低氟、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的原料和添加剂。

5.2.3陶瓷工业企业应积极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窑炉应采用保温、密闭性好的设备,高温废气宜采取热交换技术回收热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5.2.4废气治理工程应根据企业生产工艺,选择安全、环保、节能的废气治理工艺和设备。

5.2.5干粉状物料的输送设备宜密封并处于负压状态运行,减少污染物外泄。

5.2.6原料、成品和固体废弃物运输应遮盖防止洒落,堆场应设置围墙和顶盖。

5.3建设规模

5.3.1废气治理工程规模由喷雾干燥塔烟气、窑炉烟气、含尘废气各个部分的设计总风量构成。

5.3.2依据4.2确定的各废气治理系统的风量确定治理系统的建设规模,此外,还应考虑脱硫吸收液循环系统、副产物处理系统和除尘器过滤面积等因素。

5.3.3脱硫系统的吸收液循环系统循环水量、副产物处理系统脱水能力、除尘器的过滤面积也是建设规模的组成部分。

5.4工程构成

5.4.1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工程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构成。

5.4.2主体工程包括喷雾干燥塔烟气治理系统、窑炉烟气治理系统和含尘废气治理系统。

a)喷雾干燥塔烟气治理系统

喷雾干燥塔烟气治理系统一般由烟气系统、除尘器、吸收剂制备和脱硝加药系统、吸收系统、副产物处理系统、浆液排放和回收系统、检测与过程控制系统构成。

b)窑炉烟气治理系统

窑炉烟气治理系统由烟气系统、烟气预处理系统、吸收剂制备系统、吸收系统、副产物处理系统、浆液排放和回收系统、检测与过程控制系统构成。

c)含尘废气治理系统

含尘废气治理系统由集气罩、管道及排气筒系统、除尘器、卸灰和运输系统、风机、检测与过程控制系统构成。

5.4.3辅助工程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与消防系统、采暖通风与空调、土建、化验分析等。

5.4.4公用工程包括供电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及循环水系统等。

5.5总平面布置

5.5.2陶瓷废气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应满足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和处理流程要求,废气治理设备应尽可能靠近污染源,且靠近回收物料的回用点布置,布置宜顺应流程、集中紧凑,并满足施工、安装与维护等方面的要求。排气筒应尽可能避免布置在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上风向。

5.5.3风机、空气压缩机、排气筒等高噪声源应尽可能远离厂界布置,并充分利用厂内建筑物隔声。

5.5.4易产生粉尘的原料库、成品库和固体废物暂存库等应考虑运输方便,避免布置在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上风向,采取室内储存的方式,通风口、运输通道的设置应尽量远离厂界。

5.5.5烟气脱硫工程应优先选用占地面积小、流程简洁的工艺。吸收剂制备系统与吸收塔相距较远时,宜在各吸收塔附近设置吸收剂中间罐。采用粉状脱硫剂时,物料装卸区的设置应考虑风向。采用碱性废渣如电石渣、白泥等作脱硫剂时,吸收剂制备系统优先考虑布置在便于物料运输的地方。烟气脱硫系统的总图设计应符合HJ179的要求。

5.5.6窑炉烟气SNCR脱硝系统一般布置在窑炉厂房内,其总图设计应满足HJ563的要求;5.5.7含尘废气治理系统总图设计应符合HJ2020的要求。

6工艺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陶瓷废气治理工程应根据现行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的要求,明确废气治理目标,并结合陶瓷企业的规模、燃料种类、原料种类、烧成温度、废气量、废气成份和污染物浓度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理工艺。

6.1.2陶瓷废气治理工艺应优先选用列入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中的废气治理工艺技术和装备。

6.1.3陶瓷废气治理新工艺及装备应取得中试试验数据后方可使用。鼓励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

6.1.4窑炉烟气应采取余热回收利用措施,设计时与废气治理系统一并考虑。

6.1.5废气治理工程设计应兼顾职业卫生防护GBZ1、GBZ2.1、GBZ2.2的污染物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6.2废气治理工艺选择

6.2.2喷雾干燥塔烟气治理宜选择脱硝+除尘+湿法脱硫工艺。除尘应采用旋风除尘+袋式除尘,脱硝可采用SNCR法或SCR法,脱硫推荐采用石灰-石膏法。喷雾干燥塔烟气治理推荐工艺流程见图1。

6.2.3窑炉烟气治理宜选用脱硝+湿法除尘脱硫工艺,脱硝可采用SNCR法或SCR法,脱硫推荐采用石灰-石膏法,兼顾氟化物、氯化物和重金属氧化物的协同脱除。窑炉烟气治理工艺推荐流程见图2。

6.2.4含尘废气有组织排放污染源治理宜采用袋式除尘系统。含尘废气治理推荐工艺流程见图3。

6.2.5无组织排放的原料库及其内部运输道路,应采取喷水降尘措施。

6.2.6湿法脱硫烟气末端处理,可采用湿电除尘技术或同类效果的处理技术。

6.3废气治理系统的划分

6.3.1应在充分调查生产工艺、设备布置及运行控制方式、设备检修维护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废气污染源性质、废气管道及净化设施布置、热回收利用、回收粉尘及脱硫副产物的性质、综合利用等因素,进行净化系统的划分。

6.3.2喷雾干燥塔、窑炉宜1台设备配备1套烟气治理系统。如确能保证2台及以上设备同时运行,也可将废气合并为1个治理系统。烟气净化系统中脱硫系统的吸收剂制备系统、副产物处理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共用或者单独设置。

6.4工艺设计要求

6.4.1集气系统设计

6.4.1.1集气罩的配置应与生产工艺协调一致,且不影响工艺操作,便于安装和维护管理。含尘废气集气罩应根据产尘点设备情况,尽可能设置密闭罩或者半密闭罩。产尘设备、集气罩设置位置及设计参数等应符合GB13691的规定。

6.4.1.2建筑陶瓷的自动成型压机推荐采用密闭罩将设备整体密闭。密闭罩应设置观察孔和人员进出门,设计最小风量按照设备散热要求计算后确定。吸风口宜布置在密闭罩的顶部,进风口位置应满足罩内气流不短路,气流控制速度0.5~1.0米/秒。

6.4.1.3含尘废气管道气流控制速度,一般采用水平管≥14米/秒,垂直管≥12米/秒。含尘废气治理系统设计应符合GB13691、HJ2020和GB50019的规定。

6.4.2脱硝系统设计

6.4.2.1喷雾干燥塔烟气脱硝,应根据热风炉的结构形式、燃烧方式、温度分布等确定脱硝剂的喷嘴安装位置。

6.4.2.2窑炉烟气脱硝剂的喷嘴安装位置,应设置在温度不低于850℃的高温段,喷射的脱硝剂尽量避免直接喷射到产品上。

6.4.2.3SNCR和SCR工艺脱硝系统的设计,分别参照HJ563和HJ562执行。

6.4.3除尘系统设计

6.4.3.1除尘设备布置在车间内的,净化后的废气应设计管道接到室外高空排放,且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15米,并满足环评批复的要求。

6.4.3.2袋式除尘工艺的设计参照HJ2020执行。

6.4.3.3湿电除尘工艺的设计参照JB/T11638和HJ2028执行。

6.4.3.4含尘废气治理工艺的设计参照GB13691、HJ2020执行。

6.4.4脱硫系统设计

6.4.4.1脱硫吸收塔前的烟气温度超过170℃时,应设置烟气降温预处理系统。

6.4.4.2脱硫吸收塔出口的烟气通过排气筒排放应采取避免产生“石膏雨”的措施。

6.4.4.3脱硫系统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的设置和运行符合HJ/T75、HJ/T76的规定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

6.4.4.4石灰-石膏法工艺脱硫系统的设计参照HJ179执行。

6.4.5二次污染控制

6.4.5.1陶瓷工业企业应从工艺、制度和管理上防止二次污染的产生,并按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6.4.5.3除尘收集后不能利用的含重金属烟(粉)尘、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油等危险固废应按照GB18597要求收集、暂存,最终按管理要求送有资质单位妥善处置;其他一般固废按照GB18599要求暂存处置。

6.4.5.4原辅料、中间物料、各种泥、收尘灰等的转运、装卸、贮存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洒落、扬尘及渗水等泄漏情况。

6.4.5.5袋式除尘器卸灰宜采取粉尘加湿、气力输送或干粉密闭罐车等措施。

6.4.5.6废气治理系统的风机、空气压缩机等高噪声源宜设置隔声性能良好的独立机房,机房宜设计机械通风和消声系统,室内布置吸声体,噪声控制应满足GB/T50087和GB12348的规定。

6.4.5.7当风机及排气筒距厂界较近,且后端无废气治理设备时,风机出口应安装消声器,排气筒不得安装伞形防雨风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6.4.5.8脱硫装置的浆液、清液以及冷却水等应循环利用。少量外排废水应送全厂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

6.4.5.9吸收剂制备系统,应按照HJ179设计除尘系统。

6.4.5.10采用SNCR或SCR法脱硝时,应严格控制脱硝系统产生的氨逃逸,SNCR脱硝系统氨逃逸质量浓度应控制在8mg/m3以下,SCR脱硝系统氨逃逸质量浓度宜小于2.5mg/m3。

7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

7.1主要工艺设备

7.1.1废气治理设备的使用寿命应与工艺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匹配。

7.1.2窑炉烟气脱硫设备的选择除考虑脱硫效率外,还应兼顾陶瓷企业的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氯化物和氟化物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脱硫设备的制造应符合HJ/T288、HJ/T319的规定。

脱硫系统的吸收液循环系统、副产物处理系统的设备选择、制造应符合HJ179的规定。

7.1.3喷雾干燥塔烟气宜采用耐高温、高湿度的脉冲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的设计要求、制造应符合HJ2020、GB/T6719的规定。

7.1.4罗茨鼓风机应符合HJ/T251要求。离心通风机的选型,应满足所处理介质的要求。

7.2材料

7.2.3含尘废气治理系统一般采用碳钢材料Q235,应符合HJ2020的规定。

8检测与过程控制

8.1检测

8.1.1陶瓷企业废气治理工程应在喷雾干燥塔和窑炉出口烟道、除尘器、引风机、脱硫设备入口、排气筒等设备、设施处安装检测仪器仪表,并将分析检测数据引入控制室。仪表选型

应能适应废气温度、水分、含尘、含酸的环境。

8.1.3应在喷雾干燥塔和窑炉烟气排放口设置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并符合HJ/T76的要求;连续监测应按HJ/T75执行。

8.1.4脱硫设备、脱硫液及脱硝液储槽应安装液位计及配套的报警装置,安装密度计、pH计等在线监测仪器,吸收循环泵出口应安装流量计和压力表。

8.1.5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a)废气各处理工段主要工艺参数:温度、流量、氧含量、含湿量等;

b)主要设备运行状态:压差、电流、轴承温度等;

c)主要污染物浓度: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NO2计)、铅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氟化物、氯化物(以HCl计);

d)脱硫液:pH值、密度、流量、成分等;

e)脱硝液:流量、成分等。

f)氨逃逸质量浓度。

8.2过程控制

8.2.1在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宜设置控制系统对过程进行控制,宜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进行控制,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模拟量控制、顺序控制等;对参与控制的检测参数,应设报警上、下限值,设声光报警和必要的联锁保护;并配套必要的应急处理响应装置。应设脱硫系统旁路开闭路信号。

8.2.2除尘、脱硫、脱硝控制室可结合系统和现场情况设控制室,并入主工艺控制系统统一监控。对于除尘、脱硫、脱硝系统控制室的烟道中的废气温度、压差、含湿量、废气流量、主要污染因子等重要参数也应引入主工艺控制室系统一并显示。

8.2.3废气温度、含湿量、流量,除尘器压差、电压,引风机电流,电机绕组、轴承温度等废气检测参数发生异常,污染物分析检测值超过排放限值时,应及时检查物料变化、主工艺

工况、除尘系统、脱硫系统及脱硝系统等运行状况,并通过控制调整及时消除异常。

9主要辅助工程

9.1电气系统

9.1.1陶瓷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工程电气专业的技术要求宜与生产过程中电气专业的技术要求一致,工作电源的引接和操作室设置宜与生产过程统筹考虑,高、低电压等级和用电中性接地方式宜与生产设备一致。

9.1.2电气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052、GB50054、GB50055、GB50057和GB50194等标准的规定;照明设计应符合GB50034的规定。

9.2给排水与消防系统

9.2.1给水排水设计应符合GB50014和GB50015的规定,并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要求,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消防通道、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的设计和消防栓的布置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9.2.2消防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016、GB50116的有关规定,并配置消防器材。

9.3采暖通风与空调

9.3.1废气治理工程值班室、高噪声设备隔声室等建筑物内应有设计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并应符合GB50019、GB50243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9.3.2废气治理系统脱硝剂存储室等有可能逸出大量有害气体的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设施,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9.4建筑与结构

9.4.1构筑物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50007、GB50010和GB50017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9.4.2厂房建筑的防腐、采光和结构应符合GB50009、GB50033、GB50046和GB50191的有关规定。

10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0.1劳动安全

10.1.1劳动安全管理应符合GB12801的规定。建立并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消除潜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10.1.2工作人员应培训上岗,并配备必要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由专人维护保养。

10.1.3应按照GB/T16483等标准的要求管理脱硝药剂等化学药剂。

10.1.4陶瓷企业生产和废气治理系统的防火、防爆设计应符合GB50016等标准的要求。

10.2职业卫生

10.2.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符合GB/T28001的要求。

10.2.2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0.2.3涉及有害气体、易燃气体、异味、粉尘和环境潮湿的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10.2.4设置密闭罩的建筑陶瓷自动成型压机的检修工作,应在设备停机状态下进行。

10.2.5职业卫生设计应符合GBZ1、GBZ2.1、GBZ2.2的要求。严格控制颗粒物、氨气等无组织排放,在易产生废气无组织排放的位置应配套废气收集及净化装置。对高噪声的风机、水泵采取隔声降噪措施。

11施工与验收

11.1工程施工

11.1.1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应专项工程施工规范、施工程序及管理文件的要求。

11.1.2工程施工应按设计文件、施工图和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工程变更应取得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文件后再施工。

11.2工程验收

11.2.2生产性主体工程与废气治理工程应同时进行环境保护验收,现有生产设备或改造设施应单独进行环境保护验收。

11.2.3工程配套建设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应与工程同时进行环境保护验收。

11.2.4工程在生产试运行期应对废气治理工艺进行性能试验,性能试验报告应作为环境保护验收的技术支撑文件。性能试验内容包括:

a)耗电量测试,分别测量各主要设备单体运行和设施系统运行的电能消耗;

b)漏风率测试试验,测试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的漏风率;

c)风机运行试验,测试风机运行时风量、风压、噪声等参数,包括启动和运行时的参数;

d)满负荷运行测试,治理系统通入最大流量的废气,考察各工艺单元和设备的运行工况;

e)系统压力损失测试,测试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正常运行时系统的阻力损失;

f)废气成分检测,在工艺要求的各个重要部位,按照规定频次、指标和测试方法进行废气主要成分检测,分析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12运行与维护

12.1一般规定

12.1.1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工程的运行、维护、环保及安全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2.1.2未经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停运废气治理系统。

12.1.3废气治理系统运行应根据工艺要求,定期对治理系统的各类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及建(构)筑物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装置稳定可靠运行。

12.1.5加强废气治理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废气治理系统应与生产系统保持正常、稳定、连续运行。废气治理系统大修时应考虑和生产设施大修同步进行。

12.1.6废气治理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有参与过程控制的废气检测参数、监测数据和污染物排放参数,应有完善的现场历史记录,历史记录至少保存3年。

12.2人员与运行管理

12.2.1废气治理系统应设专业人员操作,同时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装置运行的监管。12.2.2运行操作人员,上岗前应进行以下内容的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a)必要的工艺技术知识、安全知识;

b)启动前的检查和启动要求的条件;

c)治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设备的启动和关闭;

d)控制、报警和指示系统的运行和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纠正操作;

e)最佳的运行温度、压力、脱硫效率、脱硝效率、除尘效率的控制和调节,以及保持设备良好运行的条件;

f)设备运行故障的发现、检查和排除;

g)事故或紧急状态下人工操作和事故处理;

h)设备日常和定期维护;

i)设备运行及维护记录,以及其他事件的记录和报告;

j)常用有毒有害化学品运输使用知识及防毒、防腐蚀、防火等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12.2.3应建立废气治理系统运行状况、设施维护和生产活动等记录制度,主要记录内容包括:

c)系统运行工艺控制参数记录,至少应包括装置进出口颗粒物含量、二氧化硫含量、

氮氧化物含量、废气温度、废气流量、废气压力、用水量、脱硫剂消耗量、脱硝剂消耗量等;

d)主要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情况的记录;

e)废气连续监测数据记录;

f)废水、废渣和副产物产生和储存、处置情况的记录;

g)事故及处置情况的记录;

h)定期检测、评价及评估情况的记录等。

12.2.5制定有毒、腐蚀性物品管理制度,并加强使用及装卸过程的监控。

12.3维护保养

12.3.1废气治理系统的维护保养应纳入全厂的维护保养计划中,应储备足够的备品、备件。

12.3.2维修人员应根据维护保养规定定期检查、更换或维修必要的部件,对维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设备应及时更新。

12.3.3维修人员应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12.3.4计量装置、压力容器及其配套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定期检验。

12.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2.4.1根据废气治理工程运行及周围环境实际情况,考虑各种可能的突发环境风险事件,按照2015年原环境保护部第34号令和环发[2015]4号文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预警、响应、指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并配备相应的人力、物资和设备等资源,确保环境安全。

12.4.2陶瓷企业应按应急预案要求,加强员工培训、组织演练,并在组织制度和结构上保证废气治理系统发生事故或其它导致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时,应急救援职能人员能够根据应急响应级别,按照预案要求,各司其职,及时有效地展开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12.4.3废气治理工程发生重大事故,应启动应急预案,并按规定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12.4.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及时修订、更新和备案,使之规范、符合、有效。

THE END
1.[周年纪念服]双天赋的存在,会影响某些职业的求职难度NGA玩家社区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副T/酱油T,原本60部分场景需要多T的存在,而切天赋过于费钱费力所以有了MT 副T https://bbs.nga.cn/read.php?tid=42694089
2.尾矿库坝体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第十三章职业安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78 13.1 职业安康、安全和环境目标78 13.2 安全保证体系及岗位职责78 13.3 安全管理制度83 13.4 安全管理措施84 13.5 安全控制措施85 13.6 消防管理措施88 13.7 文明施工措施89 13.8 环境保护措施92 第十四章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94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726/08/79930059_1129701166.shtml
3.妖灵师介绍以妖神记手游为例的妖灵师职业详解妖灵师10.2收集妖灵 妖灵是妖灵师职业的核心,收集妖灵是非常重要的。玩家可以通过不断的进行招募和修行来获得更强大的妖灵,从而提高自己的战斗力。 培养技巧 11.1提升装备 好的装备能够大幅度提升妖灵师的战斗力,因此建议玩家不断提升自己的装备。可以通过不断的进行强化和升级来提高装备的属性。 https://www.9game.cn/yaolingshi/8600559.html
4.长城电工:天水长城果汁集团有限公司10万吨高端果蔬汁加工灌装9.2 职业安全措施 119 9.3 卫生措施 10.2 人力资源配置 124 10.3 人员培训 度、总计划员、副处长、厂长助理、主管企业管理与改革的副厂长等职 务。期间在兰州大学、清华大学参加了管理干部高级工商管理培训。2002 年调入兰州长城电工股份公司,2009 年一 2012 年任兰州长城电工股份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81500003108_48.shtml
5.海口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https://www.hainan.gov.cn/data/zfgb/2006/10/773/
6.10.2.1职业危害告知书(高温噪声工频磁场)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甲方)在与劳动者(乙方)订 立劳动合同时应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内容: (一)所在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及职业病防护措施: 所在部门及 岗位名称 职业病危 害因素 职业禁忌证可能导致的https://www.docin.com/p-2943051557.html
7.企业安全管理实施方案范文(精选8篇)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帮助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帮助企业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433268.html
8.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为有创新活水来要闻“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紧密联合,合作模式多种多样,有引企入校、前店后校,还有在企业办教学点、支持师生创业。”市教育局副局长赵宇表示,通过灵活的校企合作,阜阳理工学校、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与奇安信集团、瓦大集团、晶宫绿建、京东集团、中科宽智、纽龙船舶动力等行业领军企业紧密合作,推动校企共同培育技能https://www.fynews.net/article-258034-1.html
9.武志红的心理学课:10.创造:第一流艺术家们创造力的源泉是什么全然投入到自己的梦想中,现实层面的收获,会像副产品一样自然涌来。 梦想真正能与更大的存在相连,会产生匪夷所思的动力,创造力也因此而生。 10.2.2 你在,我才能流动 你稳定地存在着,会稳定地看见我、回应我的感受和想法,我的感受和想法如水流般,持续地流动着。 https://www.jianshu.com/p/828cdd2cef91
10.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律师精选17篇2.1.3 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和适用法律关于安全、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等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对承包人的设计、采购、施工、竣工试验等实施工作提议、修改和变更,但不得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1.4 有权根据合同约定,对因承包人原因给发包人带来的任何损失和损害,提出赔偿。 2.1.5 发包人认为必要时https://www.66law.cn/contractmodel/7297123.aspx
11.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1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11章 运行维护管理 11.1 运维服务体系 11.2 运维服务组织架构 11.3 运维服务流程管理 11.4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第13章 环保、职业安全、职业卫生 13.1 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 13.2 环保措施及方案 13.3 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 第14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人员培训 https://read.cnki.net/web/XinKeBook/Article/DZ2208300007.html
12.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详细整理)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看完这一篇就够了10.2 VPN的原理 10.3 VPN的实现方式 11.IPv6协议 五、传输层 1.传输层概述 1.1 套接字 1.2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3 因特网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2.传输层基本服务——复用和分用 2.1 复用和分用概述 2.2 套接字标识与端口号 2.3 TCP/UDP套接字(复用和分用) https://blog.csdn.net/leah126/article/details/131517101
13.湛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湛江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2019年按照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留学人员、外国专家、高层次人才、事业单位、人才引进、人事仲裁、劳动法规综合、劳动就业与职业介绍、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劳动报酬与经济补偿、劳动安全卫生与监察、特殊群体与政策保护、职业技术培训、社会保险与职工福利、劳动争议处理与监察、劳动保障政策法规汇编等服https://www.bidcenter.com.cn/newscontent-84143551-1.html
14.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202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10.2.3 员工职业生涯周期管理 172 10.2.4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操作程序 174 10.3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 176 10.3.1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176 10.3.2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 177 10.3.3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案 179 小结 180 参考文献 182 作者简介 周洁,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人事处副处长,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5%8A%9B%E8%B5%84%E6%BA%90%E5%9F%B9%E8%AE%AD%E4%B8%8E%E5%BC%80%E5%8F%91/5968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