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年的艰辛锤炼,在基础设施、课程建设、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特色规划等诸方面发展前提下,附属小学将以建设小学教育的先行校、示范校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重点实施“文化品位提升、星光课程建设、星光教学改革、星光教师发展、星光少年培养、智慧校园创建”六大工程,抓好19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建成一所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未来学校,构建中国优质教育的西海岸范式,获得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现就本学期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学校发展
(一)注重理论学习,全面加强了党支部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
(二)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学校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的重要内容,贯穿在教学和管理等工作中;通过完善制度、加强考核等办法,提高了党组织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力。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学校思政课教学,以道法课为统领,融合在班会、队会、教研组备课、学科德育等工作中。道法课重价值统领,班队会把德育任务分解落实,教研组会和学科德育覆盖全学科,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立德树人。
(三)抓实作风能力提升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坚持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相结合,学校开展作风能力建设动员大会,每月总结大会,开展“转作风、谋发展、争一流”主题谈心谈话活动,开展“建功有我·牢记嘱托”大讨论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化了思想认识,夯实了思想基础,锻造了“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作风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督促教师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学习。一是建立学习督促机制,及时通报学习积分情况,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二是鼓励采用碎片化学习方法,利用空闲时段上线学习;三是及时进行总结表彰。
(一)启动“强青蓝,筑高峰”教师队伍工程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名师的引领作用,全力打造全优课堂,“强青蓝,筑高峰—4+1”教师队伍工程,是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本年度学校成立了步鲁静名师工作室和魏宗香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优秀教师和班主任成长搭建了平台。两个工作室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还给陈潇等六位青年教师配上了指导教师,师徒结对,通过“传、帮、带”的方法,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二)外部借力、专家引领,提升教师水平
学校借教研员驻校的东风,助力教师全面成长。本学期各学科教研员驻校指导,深入课堂诊断把脉、座谈调研明确方向,解决了老师们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改善了课堂教学,助推了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抓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习课标,更新理念,明确方向
自2022年版新课标发布以来,各教研组多次组织集中与分散等形式灵活的学习培训活动,旨在让每一位教师都全面领悟新课标理念,并将之运用到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备课研磨,课堂展示,互评互促
本学期学校通过学科组备课磨课,全员课堂展示、评课议课等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语文组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能力,以刘燕老师的整本书阅读的汇报课完整呈现整个阅读的过程,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数学组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研究主题,从有效问题的设计到课堂的智慧引领、作业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使老师们看到了自身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英语组结合课堂教学展示,交流各自教学的特色,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综合组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为重点,加强课堂研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活动,重点推进管弦乐队工作,备战区艺术节。
(三)课题带动,以研促教,引领教学
学校注重教育科研,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助推学校内涵发展和教师素质提升。本学期,孙雷校长主持的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优化体育课程开发与推广运用策略研究》成功立项,并于6月16日下午举行开题论证会。
(四)搭建平台,拓宽视野,提升素养
四、做好课程建设,提升办学品质
学校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本学期主要致力于六大节日课程建设,先后成功举办了数学节、读书节和艺术节。多样化的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成长的要求,多姿多彩的课程让学生收获更多的成长和希望,深受学生喜爱。
数学节以“数学好玩,玩好数学”为主题,从学校、级部、班级三个层面分别展开了精彩纷呈的线上数学活动,借一系列的数学竞赛、趣味活动为载体,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发现数学的奥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现思维的风采。
读书节以“阅读·悦心·约未来”为主题,旨在“星光共读百花齐放”,分别在一至六年级开展了特色读书活动,一年级的星光朗读者,二年级的星光播报员,三年级的星光配音秀,四年级的星光演说家,五年级的星光荐读者,六年级的整本书阅读,为期28天的书香浸润,同学们沉醉在浓厚的书香氛围里,提升了素养,悦见了未来。
艺术节以”童心乐韵,星耀附小“为主题,开展了音乐类、绘画类、个人才艺类的系列活动。历时一个月的活动,附小的每一位学子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充分感受艺术之美,尽情展示艺术才华,艺术素养悄然提升。
五、落实教学常规,促进工作开展
教学常规工作是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加强教学制度的建设,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一)做好常规工作是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师服务中心坚持做到天天常规有检查,发现问题有反馈,反馈之后见效果,通过常看、常查、常督促,有效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考务工作做到规范科学有序。
为充分做到考务科学规范,教师服务中心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科学的考务方案,从制定考务手册,到考务工作会、监考、阅卷、统计等系列工作,工作任务复杂又细致,每个细节都决定整个考务的成败。尤其是一二年级期末无纸化测评的工作更是经过多轮研讨,最终确定出实施方案。
(三)做好特殊学生关爱工作。
(四)认真做好招生、托管、功能教室管理工作,做好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工作及图书征订、发放工作。
六、注重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
(一)线上教学三级评价机制的建立
今年3月12日,受疫情影响启动线上教学。学校成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线上教学工作小组,建立三级听课、巡课和反馈机制,校级干部承包级部,中层干部承包班级和学科,年级教研组长承包学科集备组和责任班级,深入各线上教学班级,每天抽查教师师德师风,学生出勤和上课状态等情况,每天对巡课检查情况进行反馈,严格规范线上教学管理。教师服务中心每天向年级组、学科组反馈线上教学、管理情况,纠正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线上教学。这一举措是线上教学的创新,效果显著,反响极好。
(二)低年级无纸化测评的创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积极探索低年级“学业乐考”的方式,对每个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与评价进行考评。特为一二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以“趣味游园欢乐‘童’行”为主题的游园乐评活动。本次活动以真实情景为依托,语文、数学、英语与音体美等学科融合于同一主题,每个场景区的情景用串联的故事线,让学生沉浸在故事情景中完成多学科融合任务。通过真实情景,引发学生自主行动,激活综合能力,让活动凝聚内在生长的力量,让活动成为梦想起飞的地方。本次测评活动深受学生喜欢,得到家长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七、创新实践活动,彰显德育特色。
(一)开学第一课
2月17日,“心怀梦想一起向未来”开学典礼如约而至,学生服务中心整体统筹,精心策划,周全安排。在开学第一课中,班主任们都对孩子们进行了礼仪礼貌教育,比如如何鞠躬,如何说“早上好”“下午好”,并在平时的课间和上学时,由大队部孩子进行监督检查,促进孩子们礼仪礼貌意识的形成。
(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一班一品
开学第一月,学校开展常规教育月活动。班级路队,快速安静整齐;班级内务,大方整洁美观;班级管理,和谐规范有序。人人讲规则,人人有事做,人人是标兵。
(三)学期家长课程及措施
5月22日,学校邀请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山东省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郑玲玲主任做《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家长培训会。
(四)第二届采摘节
6月份,学生服务中心策划了《杏子红了快来遇见你的小“杏”运》采摘节。队员们通过摘杏、品杏、画杏、诵杏、创杏等一系列活动,思考探索、实践创造,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成长的意义。
(五)节日课程
节日课程是丰富多彩的课程源泉。我们学生中心深入挖掘具有育人作用的节日课程,借助其深刻内涵,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本学期举行了学雷锋主题活动、清明节主题活动、劳动节主题活动、六一主题活动、端午节主题活动。
(五)交通安全教育课程
(六)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
(七)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课程
5月6日下午,学生服务中心组织各班进行“对校园欺凌说不”专题培训活动,对孩子进行了深入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
(八)少先队工作
为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引导其爱党当人民,拥护社会主义,4月份,学生服务中心联合教师服务中心,举行“党的故事我来讲做党的好孩子”朗诵比赛。
6月1日,根据“全童分批入队”工作要求,我们在这一天举行了隆重的新队员入队仪式,一年级21名新队员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在我们的组织下,这个规范隆重、神圣庄严的仪式在队员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
八、安全服务并重,确保稳健运行
(一)抓死疫情防控
1.组织管理,责任清晰。
开学伊始,校长王连明召集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明确校长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执行校长、分管主任、心理教师、卫生室教师、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社区书记(主任)、家委会主任、任组员,统筹工作进展、科学决策;成立协调监察、防控指导、教学指导、家校联合、物资保障、舆情防控、联防联治等七个工作小组(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学校、级部和班级三级卫生工作网络,明确各级卫生责任报告人。
2.制度管理,依规而行。
组织专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出详细规范的“五案十制”(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案、2022春季开学工作方案、线下教学课堂实施方案、缺课补课工作方案、学生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通风和消毒制度、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工作制度、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师生分餐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规范可行。
3.工作推进,高效进行。
4.疫情管控,重点突出。
5.疫情监测,落实联动。
6.注重宣传,家校携手。
7.健全各室、存储物资,确保物资充足,保障防疫。
学校卫生室(保健室)能够满足师生疾病防控、基本医疗服务;单独设置隔离室(观察室),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体温计、消毒液、医用酒精、口罩、休息床、洗手龙头、烧水设备、肥皂、洗手液,还贴心的为孩子准备了部分书;学校防控物资储备在满足全校师生本学期使用的前提下继续加大储备能力,全面、高标满足学校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标准要求,确保校园疫情安全万无一失。
8.健康服务,精细消毒常态化。
校园卫生消毒责任到部门、到人,标准化、流程化作业。消毒工作责任清晰:物业负责对值班人员使用的卫生间每日2次通风、消毒,保安负责对门卫室、电梯间、一楼大厅每日2次消毒,值班人员负责对值班室每日2次消毒。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消毒,每日每个教室配备消毒喷壶,统一在各年级中心办公室存放,避免学生误碰误动,出现安全隐患。各中心安排好消毒值班表,教师轮流负责每日2次消毒,做好记录。楼内公共卫生区域、卫生间、校园等区域由物业负责每日按流程消毒,食堂由健力源公司劳务派遣人员负责每日按流程消毒。
9.加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倡导科学防控。
10.精细管理,精准排查
12.校内外出入管理,严防严控
13.联防联控,防控舆情
后勤服务中心负责牵头上报因疫情延迟入学人员信息,做到逐一排查,精准上报,杜绝隐患。与灵山卫学区、所属学片居委会、附近医院保持密切联系,联防联动。
(二)图书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本学期图书共上架录入19000册,基本将一楼图书阅读空间、二楼毛毛虫空间、三楼茧宝宝空间填充完毕,对超星电子阅读系统的利用进行了有效整合,加上“墨水瓶”电子阅读系统,学生的阅读系统本学年更加完善与多样化,有效的增强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各楼层阅读空间管理员老师对于图书借阅管理工作认真负责,图书摆放整齐,卫生整洁,为全校师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
(三)校园卫生管理精细化
安全是校园最美的风景,也是一项持续的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安全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师生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大事,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积极将安全制度落到实处,注重常态化的管理,做好安全管理手册各项工作事宜的登记记录,确保安全办校。我们牢固树立“学校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实行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牢牢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工作者的管理理念,谁主管,谁负责,高投入、零缺陷,确保师生安全。从打造“平安学校”的高度,把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放到重要的位置。从开学到现在,学校在校内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1.学期初全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2.安全常规工作落实到位。
在全体安全保卫人员共同努力下,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安全保卫人员工作认真负责,遵纪守法,责任心强,能服从学校临时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放学后,坚持对校园内进行巡视,晚上检查“三关”情况(门窗、电源、水龙头是否关闭好),为学校的财产安全和师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学期,对水电进行了加强管理,对水电设施进行不定期排查,到目前为止,水电费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水电的使用情况基本正常。本学期,后勤服务中心老师定期对校舍及教育设施、设备的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排除。本学期,老师们充分利用学安平台,每天去各个安全隐患处进行巡查扫码。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应急疏散与逃生能力,本学期,后期服务中心每月对全校师生组织一次逃生演练,将安全工作常规化。学校顺利通过各部门校园安全联合大检查。
3.学校卫生工作有条不紊
加强了对校园和师生个人卫生的管理,为教育教学创造一个清洁、美丽舒适的环境。后勤不定期检查学校卫生,并及时清理。后勤服务中心不定期组织清洁人员开会,提高清洁人员的标准意识,校园内各个角落、卫生间等区域一尘不染。
九、师生共长,辛勤耕耘结硕果
一滴汗珠万粒粮,万粒汗珠谷满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师生共长,结出丰硕果实。
石春霞校长执教青岛市名师开放课堂;王振香老师荣获区融合课一等奖;徐倩老师制作的课件获区一等奖;吕环海主任参加区一师一优课获第一名。在2022年青西新区第二届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编程竞赛中,学校学生大放异彩,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在科技活动和美术活动中,学校共有十余位学生获奖,其中王广祺同学被评为青岛市“小院士”称号。区核心素养比赛中,王广祺荣获五年级数学一等奖,董镇玮分别荣获六年级语文、英语、数学二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本学期,学校荣获山东省平安校园荣誉称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七、回望反思,查缺补漏再出发
(一)“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落地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强青蓝、筑高峰”工程引领下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如何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开发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
(四)班主任培训还需更及时高效。
(五)继续挖掘家长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六)对班主任考核的力度不够。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工作有序进行,收获硕果,在下学期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开创新局面,推动学校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