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的群众路线是“传家宝”,只有脚下沾着泥土,心里冒着热气,才能跟群众心贴上心。
作为“四下基层”和“四个万家”的孕育地,不论是线下面对面,还是线上“键对键”,福建在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上不懈怠、不松劲儿。
“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从群众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群众关切的难题改起。”“发扬‘冲冲冲’和‘实干实效实在’的工作作风,扑下身子、扎到基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如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这个问题上,福建一些区县的主要负责同志向记者留下了这样的心里话。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党的网上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借助互联网开展群众工作的新领域、新途径。走好新时代党的网上群众路线,就要求党员干部善于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八闽大地,网连民心、网解民忧、网聚民意,新征程上,一派新气象。
从“四下基层”到“线上接访”
“为了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和愿望,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将于2022年9月15日开展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活动……”2022年9月6日,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人民政府的官网上,挂出一条“信访接待日”的信息。接访人,是霞浦县委书记郭文胜。
霞浦县是“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的起源地,县领导接访正是当地“四下基层”工作作风的体现。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群众的事不仅要办,更要办好办实。郭文胜说,霞浦县委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发挥由县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优势,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分析形势,解决突出问题。
用心用情解决好民众的合理诉求,坚持“四下基层”的传统优良作风结出“硕果”——2022年5月25日至26日,在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霞浦县获评“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
“四下基层”既是工作制度,也是工作方法,更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传家宝”。如今,这一源自宁德的制度,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2022年3月,市民为宁德市信访局送来一面锦旗。宁德市信访局供图
群众在哪里,民意就在哪里;群众上了网,民意自然也汇聚在网上。这些年,宁德市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网、懂网、用网,对网民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领导信箱等各类网络平台及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反映的问题,根据问题紧急程度随时开展“线上接访”。
如何答好群众路线的“新时代之问”,不囿于宁德一隅,福建站在全省的高度谋篇布局。
2022年6月,福建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时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善于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7月,中共福建省委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表示,“要深刻体悟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对标对表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以制度护航“网连民心”
2022年6月,家住福建福州市鼓楼区于山社区水部综合楼的林女士发现沿街商铺正在违规占道施工,且噪音很大,非常影响自己和家人的休息。在一天早上再一次被施工的噪声烦扰后,林女士拿起手机,通过“鼓楼幸福通APP”留言反映了上述问题。
留言信息上传到“鼓楼智脑”后,很快被分流给事发地所在的安泰街道分中心,该中心接到留言信息后分析研判,随即呼叫了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到场会商处置。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执法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就赶到现场处理,责令违规作业人员停止施工,同时下发了整改通知书。随后,指挥中心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林女士。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用新技术、新手段解民忧、安民心。近年来,福州市鼓楼区探索建立社会治理“一线处置”机制,重点落在“快”和“准”二字上。
网格员正在用手机“随手拍”发现的问题。福州市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供图
如何既提速又增效?一方面是“硬支撑”打好制度底座,组建区、街镇两级城市运行指挥中心,15家区直单位派员集中办公,对涉及基层社会治理各类疑难问题、管理顽症和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一线处置。另一方面是“软支撑”的技术加持,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依托“鼓楼智脑”“鼓楼幸福通”平台,鼓楼区形成了集事项收集、智能派遣、呼叫响应、处置办结、监督考核为一体的问题处置完整闭环。
“一线处置”机制推动了福州市鼓楼区从“小马拉大车”到“基层有所呼,部门有所应”的转变。
厦门市湖里区干部接访群众现场。厦门市信访局供图
制度先行管长远。为了让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为代表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更好地发挥作用,福建以制度护航。
2022年3月,福建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共福建省委信访局、福建省政府信访局专门发布了《关于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进一步提高“领导留言板”一次性办结率、回复率和群众满意率的通知》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信访局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办理规程》,要求:要深化对“领导留言板”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群众留言办实办好;不断提升留言办理质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配备精通业务、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专人负责“领导留言板”办理工作;要强化留言办理考核评价等。
营造建言文化氛围
“专家、学者有专业方面的优势,但也会有局限性。”来自福州的古厝保护爱好者刘永杰因此提出建议,“成立福州古厝保护协会,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古厝保护爱好者加入,发挥出补充作用。”
2022年福建省“两会”期间,福建省政协办公厅联合人民网福建频道通过“领导留言板”开设“我请委员捎句话”栏目,不少群众通过留言的方式建言献策,与委员们“云互动”。就这样,刘永杰的建言被“捎”上了“两会”。
这条建言得到了福建省政协常委杨东平的认可,“成立福州古厝保护协会对古厝保护和开发非常有意义,协会吸纳古厝保护爱好者等民间力量加盟,能够对古厝的保护和开发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
“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在福建,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为代表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成了“问计于民”的“好窗口”。
厦门市信访局“青年讲师团”业务骨干下沉各区及市直单位进行“人民网留言板”办理业务培训及指导。厦门市信访局供图
泉州石狮市信访局工作人员办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事项。泉州市信访局供图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关键在“民”,倾听民声,凝聚民智。
2022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25项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努力把民生“痛点”作为施政“重点”、变成百姓生活“亮点”,让“为民办实事”办的是人民满意、社会称赞的真正实事。
报告中的新一年“25项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正是来自于福建人民的所想所盼。
2022年1月11日至16日,福建省政府门户网站开通“2022年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征求意见”专栏,公开向社会和广大网友征求项目意见建议。此次征求意见,共有6015人次参与投票,提出意见建议1189条。经过认真研究吸收,确定了2022年省委和省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扎下根知民心,沉下心解民忧。新征程上,福建正通过互联网不断发扬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