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什么情况下报考者可以更改报考职位?
17.《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何时提供?
答:所有报考者均需填写《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所填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主要信息填报不实的,按弄虚作假处理;信息填报不全导致未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后果由报考者自负。纸质《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一般在面试前向招录机关提供。
18.社会在职人员是否需要填写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
答:社会在职人员一般不需要填写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个别招录机关有专门要求的,从其要求。
19.资格审查工作由谁负责?
答:资格审查工作由招录机关负责。报名期间,招录机关对报考申请进行集中审查,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一般应当在报考者报名次日起2日内提出审查意见。
资格审查贯穿录用工作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者存在不得报考的情形或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招录机关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20.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招录机关根据有关公务员录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公布的报考资格条件、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审查意见包括“审核通过”、“审核不通过”、“退回补充资料”3种情形。
21.对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有疑问的,如何咨询?
扫码领取,历年国考报考分析/进面分数线/备考资料
国考职位如何选择
报考建议
1.关于职位选择
在意向职位中选定最终报考哪个职位,考生往往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选职位要考虑哪些因素
√是选有前途的职位,还是选分数低的职位
√哪些地区的公务员薪资待遇好呢
√哪些因素决定分数线
√哪些职位晋升快呢
要想选出一个好职位,建议大家至少从这四个方面考虑:考上概率、薪资待遇、职业前景、兼顾生活和家庭。
薪资待遇,同一级别基本工资在不断缩小差距,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福利待遇差别较大,津贴补贴在不断规范之中。职业前景,每个系统、每个部门都有容易晋升的职位,也有晋升较慢的职位,相对来说发改委、纪委、团委、两办秘书、组织部晋升较快,而自身工作出色、勇于去艰苦偏远地方和基层工作更加重要。兼顾家庭和生活,一份长久稳定的职业选择,必须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提前考虑到工作可能给家庭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作出选择,对自身和报考单位负责。
所以,除了提前了解上述信息外,在具体选择岗位时,大家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1)结合自身条件,筛选可报考职位
考生首先从当年职位表中的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等硬性条件精准筛选出自己可以报考的职位。接着,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在职位选择时就淘汰了一批竞争对手。比如自身是研究生或者是党员,应最先考虑选择要求研究生或研究
生以上学历、党员优先的职位。尽量避免跳入任何限制条件都没有而导致考生扎堆报名的“万人坑”。
(2)明确自身工作意向
有的放矢有些考生存在“为了考上公务员而考公务员”这样的心态,对职位不在乎。但是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不同城市、不同部门的公务员的工作职能、职业前景大有不同,职业的选择关系个人的未来人生方向。因此考生在具体报考时,在城市和部门的选择上应做到理智思考,最好有一定的职业规划。
(3)最后,考生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仔细查看职位表中的限制条件,包括“其他条件”和“备注”里的文字说明,因为有些职位会存在一些隐性要求,如更倾向于某个专业、共产党员或者男性报考更有优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