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及债务处理协议的法律效力

原标题:离婚财产及债务处理协议的法律效力

(图源网络侵删)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签订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的条款,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登记离婚后当事人因履行上述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款规定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1.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九条的前提条件是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并就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了协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九条规定所涉及的离婚财产及债务处理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不侵害任何一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夫妻共同财产作合理分割,给予生活困难的一方以经济帮助和妥善安排,特别是切实解决好双方离婚后的住房等问题。在不侵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对共同债务的清偿作出清晰、明确、负责的处理。对于已经达成离婚债务处理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必须要遵守这些生效的裁判或者协议的内容。

2.在双方当事人登记离婚后,其所签订的离婚协议已生效,故该协议中有关财产分割和债务负担问题的条款及协议,对离婚的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的男女双方,协议离婚中所签订的财产和债务处理协议,司法解释只规定了对双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而没有写成“具有法律效力”。目的是贯彻《民法典》关于民事行为法律效力的规定精神,倡导重合同、守信用的诚信原则。理解财产及债务处理协议和条款的法律约束力问题时,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根据合同相对性的原理,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中对夫妻财产分割及债权债务负担问题作出的处理决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夫或者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三十六条对此问题作出了专门规定。如果在双方签订离婚协议之前对第三人负有债务,除非双方向债权人明确表示债务由夫或妻一方承担且经债权人同意的,否则不会因夫妻双方财产分割协议的约定而使一方免于负担债务。债权人并不受离婚财产分割和债务处理协议的约束,其有权要求夫妻任何一方全部或者部分偿还债务,夫或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偿还。一方在对外就夫妻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有权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自己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十五条第二款对此作出明确规定。

另一方面,不同于离婚诉讼中形成的民事调解书,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的离婚财产和债务处理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虽然民事调解书中的财产和债务处理内容也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但由于其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形成的,其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合法性都已经过司法审查,因此,民事调解书中的财产和债务处理协议内容具有强制执行力。在行政程序的离婚中,由于法律并未赋予婚姻登记机关审查其内容合法性的职权,婚姻登记机关只是对财产分割协议形式上的合法性进行了审查。因其未经过司法审查,与其他民事合同一样,离婚双方当事人自行签订的财产和债务处理协议在因履行而发生争议时,必须先由司法机关进行合法性审查。只有在其合法性得到确认,并形成裁判文书之后,才能申请执行。①

3.离婚后,男女双方因履行离婚协议发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关于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的当事人一方不按照离婚协议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规定,在1994年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即有规定,该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离婚的当事人一方不按照离婚协议履行应尽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往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于在婚姻登记机关离婚后,是否还可以就财产分割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析产”诉讼并无十分明确的规定,因而各地人民法院在是否受理这类案件上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此,婚姻关系的当事人就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和债务分担问题达成的协议,作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当然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依法成立的离婚协议,另一方当事人有权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责令其履行上述协议。这也是我们规定登记离婚后,当事人因履行财产及债务处理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依据。

①陈爱武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精释精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第364页。

THE END
1.离婚财产分割的法院收费如何计算民法典规定离婚财产分割的法院收费的原则是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费用。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若是财产总额为30万,则只有10万需要按照0.5%交纳。关于离婚财产分割的法院收费如何计算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离婚财产分割的法院收费如何计算 1、民法典规定离婚财产分割的法院https://mip.66law.cn/laws/1864222.aspx
2.离婚财产分割法院如何收费标准?导读:离婚财产分割法院的收费标准主要是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离婚诉讼费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法院审理后,在判决中确定诉讼费的负担,一般由败诉方负担。 一、离婚财产分割法院如何收费标准? https://www.64365.com/zs/1032748.aspx
3.离婚财产分割法院收费标准法律知识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起诉离婚中,法院分割财产收费规定是: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法律依据: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828761974873961148.html
4.起诉离婚,法院分割财产怎么收费根据法律规定,起诉离婚中,法院分割财产收费规定是: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310511.html
5.诉讼离婚财产分割法院如何收费,离婚诉讼费财产分割费用在进行诉讼离婚财产分割时,法院的不超过收费是一个必须考虑的万元问题。一般来说,法院的另行收费包括立案费、送达费、财产查封手续费等。在新修订的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中,对于离婚财产分割案件,要求当事人提交申请时预交立案费500元,并根据案件调解、裁判的涉及次数、申请执行的超过情况等因素确定其他费用。所以,http://www.shjnet.cn/news/hunyin/14847.html
6.我只离婚不分财产,诉讼费能打折吗?(六)以及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其他费用。 案件受理费怎么计算? 案件受理费的交纳标准,分财产案件与非财产案件。 财产案件,非财产案件中的离婚案件、侵害人格权案件,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标的金额,按不同比例分段累计交纳;诉讼请求不涉及财产金额的其他非财产案件,按件收取。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1/04/id/5952016.shtml
7.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66号:离婚财产分割怎么判摘要:最高人民法院66号指导案例的公布,不仅明确了夫妻一方在离婚诉讼期间或离婚诉讼前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以及需要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也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离婚案件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法律标准。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34166
8.最高院法官解答: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5个热点难点问题(含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如涉及判决中已分割的财产,人民法院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进行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立案审理;如涉及判决中未作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按照https://www.wxrb.com/doc/2022/05/05/168142.shtml
9.离婚后又发生财产争议,法院怎么判?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70条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就是说,在已登记离婚的情况下,双方所签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协https://www.workercn.cn/c/2023-02-22/77425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