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丨郭建梅从受侵害者身上看到了力量人性之光~南方人物周刊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作者:黄剑日期:2019-11-23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那种处于巨大的艰难下,内心所迸发出来的一种力量;看到了人生最光明的地方。我遇到困难时会想,跟他们比,这算什么呀。从他们身上,我也得到了一种滋养,他们提醒了我,不要光看那些灰暗的角落”

本刊记者黄剑实习记者王佳薇

编辑周建平rwzkjpz@163.com

她希望借领奖之机,弄清楚自己获得的这个奖项的意义,也了解为全世界、为人类作出贡献的那些人。

这一奖项在欧洲被称作“诺贝尔替代奖”,也有人称之为“诺贝尔环境奖”。但它与诺贝尔奖无关,尽管在一些人看来,它与诺奖同等分量。它于1980年由瑞典人雅各布·冯·于克斯库尔创立,为了奖励那些对生态、社会、生活作出贡献的人。

1960年,郭建梅出生于河南滑县。祖母43岁时饿死在去卖馍的路上。“她又冷又饿,就是不敢吃馍啊。”祖母之死,让她开始思考中国妇女所处的位置。

1995年12月,这名北京大学法律系曾经的高材生成为一名公益律师,为中国女性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一直坚持至今。

郭建梅的丈夫是知名作家刘震云。在这个由公众人物组成的家庭里,郭建梅一直在践行其男女平权的理念。她说刘震云一直尊重并支持她的想法,“只要你快乐就去做。”

有这位“会赚钱”的作家支持,郭建梅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做24年专职公益律师。这样的后盾,其他公益律师可望而不可及。

中国需要公益律师

人物周刊:正确生活方式奖是对你和你所做工作的一次褒奖,你怎么看公益律师的价值?

郭建梅:我觉得,对国家、政府、社会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首先,社会需要安定,公益律师是在化解社会矛盾。我们好多当事人,权利被侵害,走正常渠道解决困难,司法途径有时候又不好走,很多情况下,它解决不了。他们来找我们,我们解决了以后,很多人给有关部门送锦旗,给法院送锦旗。而且,我们完全是免费。

第二,国家讲依法治国,我们作为法律人,应该用法律武器保护公民的权利,真正地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这就是公益律师的功能和贡献。

另外,你要考虑中国的国情,毕竟还有一些穷人,上不起学、买不起房、看不起病的现象还有。一个人得了重病,全家受影响。比如,我哥哥四年前去世了,得了胃癌,做各种化疗。我哥还是河南省滑县的一个法官,有一点收入,单位还能报,但全家积了一辈子的钱还是一下子都没了。我们家给他付出了大概二三十万,我跟老刘(刘震云)。

因为我在农村长大,太清楚中国农村是什么样。不要老看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些大城市,真正的中国在广大的农村基层。你去山区、西北看看,然后贵州、广西、四川,有的地方老百姓还很贫困。这么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受侵害怎么处理?权益受侵害的普通老百姓挺多的,甚至有冤假错案。没有公益律师,他们怎么办?所以,我觉得公益律师在中国的意义和价值,真的是非常大。世界上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么需要公益律师。

人物周刊:中国公益律师群体有多大?你们统计过吗?

郭建梅:像我们这样专职做公益律师的,现在除了佟丽华他们,还有我们,其他有几个兼职的,基本上就没了。十年前我们最鼎盛的时候,办公室里有十几二十人,现在就几个人。

人物周刊:律师一般不是都会做法律援助工作吗?

郭建梅:1994年,国家司法部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慢慢地,自上而下,全国各省都有法律援助中心。但是,它们有两个缺陷: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只负责刑事案子;另外,一些有利于司法倡导和推动的典型案子,他们不大会代理。

人物周刊:你们公益律师和那些做法律援助的律师有何区别?

郭建梅:公益律师和法律援助律师其实不是一个概念,公益律师不同于官方的,他们属于民间。虽然在激励机制和资金、人员、平台等方面有不足,但他们也是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如果和官方司法援助力量并驾齐驱,共同保障中国弱势群体的权益,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一个发展方向,民间与政府两条腿走路,何乐而不为呢。虽然,佟丽华那边和我们都是专职,但是不一样。他们属于司法部门的一个名片,经费基本上来自政府帮助,我们需要自己筹集资金。

人物周刊:国内公益律师和发达国家公益律师生存状态有哪些不同?

郭建梅:公益律师在国外很受重视,待遇和保障也好,他们后来在很多领域都非常出彩,一些知名人物都曾做过公益律师,比如奥巴马。但在国内做公益律师,待遇要差很多。像我们目前最大的困境是经费和人力。

经费方面,目前比较困难。包括其他公益组织也是,很难筹集社会资金去做运作。没有经费啥也做不了。人力方面,最高的时候,我们十几个专职公益律师,现在很少。一个社会里面,律师一般包括三类,第一类政府律师、政府法律顾问,帮助政府依法行政。第二类就是社会律师,给公民个人、企业和社团法人打官司。第三类就是公益律师,这一类现在一般的人不愿意做,我们也能理解,毕竟拿很少的工资,很难养家糊口。像我们最年轻的律师,研究生毕业,37岁左右,在北京一个月只有六七千块钱,他还有家庭,要养孩子,住在燕郊很小的房子里。现在如果我女儿要做公益律师,我也会劝她不要做,太难了。完全就是靠理想在做这个事。但是,一个社会最可怕的事,不是缺钱,而是缺理想、缺精神。我特别想呼吁,建立对公益律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郭建梅律师在农村办案时,倾听当事人诉说案情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之光

人物周刊:你为什么要做公益律师?

郭建梅:我就是愿意做。我自己出生在一个特别贫穷的家庭。这还不是主要原因。我觉得我是个法律人,需要担当社会职能和职责,这就是我的一个特别单纯、良好的愿望。我对物质也没有什么要求,从来不穿名牌;另外,有家里这样的一个(刘震云),也不需要我去为孩子的生存、上学等等疲于奔命。所以,我做公益就觉得有成就感,因为那些老百姓需要我,需要我们这些公益律师。

你看我从最初一个月800、1200元的薪水,到现在24年过去,也才拿一万多点,可能跟你们记者差不多。你再看看那些商业律师赚多少?但是我宁愿去做这样一个事情。我觉得,我最适合做的两个职业:公益律师和记者。

人物周刊:你做公益律师24年,遇到过各种案子,这些对你有什么影响?

郭建梅:我刚开始从事公益律师时,除了来自有关部门的压力,最大的压力来自人们的误解。那个时候,大家觉得我做这个也没有钱,为了出名和投机,靠做一些有影响的案子把名气抬起来,然后再去做别的。用一种非常庸俗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但这么多年过去,同学、朋友从不理解、不接纳、不认同,到现在尊重我,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所以,我觉得变化就是,一个人在追寻自己目标、理想的过程中,逐步地由脆弱、不经摔打的状态,历练成为一个比较坚强、开怀的一个人。虽然我现在对未来还是有点焦虑,但比以前豁达得多。这么多年做公益律师,不光是帮助了一些弱势群体、辐射了更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也引起有关部门来重视,包括促进法律的改变。

人物周刊:有哪些对立法的促进和改变?

郭建梅:比如,一些大学女生录取分数比男生要高,通过我们这两年的呼吁,现在国家教育部门出台了专门的规定。最起码在法律立法的层面上有这样一个变化,这是推动性别平等的一个努力。包括,中国出台了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还有“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当然,这并不仅仅是我们的功劳,这是NGO、媒体和社会学界共同的努力。我们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觉得很欣慰和自豪。

人物周刊:24年中,最让你触动的是什么?

郭建梅:上天是不公平的,总有些苦难落在某些人身上。我们那么多当事人坚持打官司,有的从黑发告到白发,锲而不舍,有的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坚决地维护自己的尊严。比如,2009年,一名老太太来找我,她已经维权12年。12年前,她的儿子在河南的一座看守所里死去。她找到儿子尸体的时候,发现他断了两根手指。她就一直维权,寻求法律援助,在北京靠捡垃圾维持生存。还有人民大学的李宁,为自己的母亲讨说法,打官司,蓄发明志,她说胡须鬓发是父母所生。她的母亲李淑莲在2009年被人殴打致死。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力量,那种处于巨大的艰难下内心所迸发出来的一种力量;看到了公民的觉醒;看到了人生最光明的地方,就像你上次说的“人性的光辉”。我遇到困难时会想,跟他们比,这算什么呀。从他们身上,我也得到了一种滋养,他们也提醒了我,不要光看那些灰暗的角落。

郭建梅律师在农村调研时,与村民在一起

抑郁与调整

人物周刊:你之前在媒体上说压力大?

每天不断有大量的人来,全国各地的权利受侵害的一些人。有些人像祥林嫂一样,也有人把我们当救命稻草,一进门扑通一下,给你下跪。一方面,他们的确是有冤屈;另一方面,一些人在长期维权和诉讼过程中受到了各种打击,或者说精神打击,心理上是有问题的。有一些学生到我们那去实习,还有大学的老师,都受不了,陪着哭。当时影响得我们的律师都哭,到最后有两个人都没法干了,他们觉得要疯了。

负能量太多,就像垃圾桶,心理承受不了。从心理学上来讲——我当时不懂,后来看了心理学方面的书——还是有问题的,就是说,如果你长期处于压力中,这压力肯定会在你身体里出现焦虑的反应。第二,你要是老看到别人这种苦难,也会感染你的神经系统和精神系统。

人物周刊:自己也变得苦大仇深?

郭建梅:对!你在代理他们案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你就是他们。比如,你代理的张三这个案子特别苦,因为你是他的代理人,你不管是面对黑势力也好,面对地方保护、行业保护也好,不管面对谁,你都是他。整个过程中,你都能收到他的各种信息,他遇到的所有问题你都要面对。

有一个概念叫“受虐妇女综合症”,是说家暴中的概念,我们代理的那个李彦的案子你知道吧?她一直受到她丈夫的家庭暴力,最后杀了她丈夫。还有一个上访的妇女,她儿子被打死,包括她的丈夫也被打死,就来我们这求助,家里穷得叮当响,揭不开锅的那种。但是,她从心里说,我一定要打赢,一定要为我儿子、丈夫申冤。我们遇到一个从黑发告状告到白发的人,二十多年,但最后还是没结果。

再加上当时我们战略工作方针没有调整好,凡是穷的人我们都接,来者不拒。那时候一年,就我们四五个人,要求一个人最少办20个(案子)。我这个人是个完美主义者,我就要求他们必须要办,这些人都是特别好的人,还有我同班同学,他们也都是兼职在这做。所以,当时压力特别大。

郭建梅和丈夫刘震云

我(抑郁症)好了以后,反过来想,这一个小小的机构,中国这么大,需要援助的人这么多,你能够办几个?所以,我们确定了一个新的方针:第一,必须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子,这样的具有普遍性。

人物周刊:所以它是一个示范效应?

郭建梅:对,我就必须得抓住这样的一些案例,起到以点带面,做一种宣扬、倡导。就像国外的判例法制度,你通过一个案例,能够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通过研究,给有关部门提出立法建议。所以,我们就不是说谁来都接了。

第二种,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新出现的问题。中国的发展确实很快,但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出现了很多新的权益问题,但法律还没跟上去,处于滞后的状态。还没有来得及制定法律,或者有的法律还不完善,比如说,有了一个保护工人权利的规定,但是还没有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不完善。还有,在执法层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家政工问题,我们连续做了三四年的项目,结果就对国家立法产生了推动。全国总工会、人社部、人大、妇联等等很多部门,我们都去跟他们合作,希望能够把家政工纳入到普通工人行列里,给他们保障,上保险等等。还有包括流动女工、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好多这样的问题,包括性侵害、职场性别歧视。比如,大学生高考中,一些学校对女生的歧视。还有农村妇女土地权问题,这是我们主打的。

人物周刊:农村妇女土地权?

郭建梅:我过几天不是要去青海吗,就是这样的问题。因为城市不是要发展吗?它要拆迁、拓展。你作为城市户口,有拆迁房,但是农村就给你补一点,其中有一部分人——妇女——是得不到补偿的。国家给的很多钱,落到他们村里被截留了。我前一段去了我老家河南。周口淮阳有一个湖,近两万亩,特别漂亮,荷花美得不得了,那个地方要开发旅游区。结果,他们发的这些(补偿)钱,村民男的给了,但是女的不给,层层截留。我去代理这个案子,天天受的威胁挺多的。

权利意识觉醒

人物周刊:在你入行的这二十多年里,我们国内民众的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进展如何?

郭建梅:有进步。从权利和法律来讲,过去人们对于权利和法律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很多问题并不是不存在,只是人们没有更多地去思考个体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现在的维权通道和法律都比过去更加完善,社会各方也重视这些问题。

人们的意识在提高,一旦觉醒,思考得越多。大家意识到我是一个人,意识到我的独立、自由、权利和人性的东西,意识到要有尊严地活在这个世上。

第二方面的进步,就是法治。虽然执法有时有问题,但新的立法特别多,这些年发展了很多。就像妇女权益保护方面,还有物权法、反家庭暴力法、婚姻法,以及女职工保护等等很多方面。

人物周刊:现代人会因此变得更焦虑吗?

郭建梅:我觉得现在人变得更加焦虑、痛苦,有压迫感。现在很多人怀念80年代,那时候确实好,刚改革开放,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希望,很美好。但那时候的人像孩子,懵懂,处于儿童期,对很多东西不懂,但是一旦懂了以后,反而变得痛苦。

原因在于:第一,信息大爆炸时代,大家能认识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家暴、歧视、腐败、食品健康、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及房价和物价的变化,使大家觉得“我不快乐”。另一方面,人们的意识在觉醒,思考得就多了,思考越多越不那么轻松快乐。

人物周刊:国内常听一句话,“女性顶半边天”,我们性别平等已经做得很好?

郭建梅:这也是需要扭转的一个观念。现在很多人都说,男的怕老婆、家里财政权交给老婆,还有很多女强人等等,好像是女性强势。其实,第一,这样的人比例很低,不具有普遍性。第二,妇女地位,主要看她的社会地位,也就是她在政府机构、公司等所有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地方的地位。你会发现,很多单位的一把手并不是女性。一些女性在家庭中很强势,让老公把钱都交给她,“妻管严”,天天要看着你的手机,看你有没有小三等等,这些现象恰恰是因为女性地位低,她怕失去家庭的那根稻草,一定要拽着老公。你要是像董明珠那样,能够有自立的精神,自尊、自强、自信,在家里绝对是和丈夫平等的。作为女性,一定要自己自立,哪怕工作挣得少,不成功也没有关系,不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拴到丈夫身上。

人物周刊:你和刘震云都是公众人物,你们在家庭里是如何做到平权的?

人物周刊:现在一些女性是不是自己歧视自己,或者物化自己呢?

郭建梅:对,这和由来已久的中国妇女地位有关。我绝对不是说女性一定要和男性斗,而是大家要互相尊重。中国北方农村有句俗语叫:“娶来的妻,买来的马,任我骑,任我打。”这些都是文化中流露出的对女性的歧视,到骨子里了。我有时候看电视秀节目,有的就充斥着女性物化女性的东西。一些女性在择偶时,上来一个不成功却很棒的小伙子——她不一定嫁。这其实也和我们的社会有关,其中包括了“物欲横流”的价值观。她如果嫁,连一个房子和体面的生活都没有,怎么办?我只能靠嫁老公来达成这种愿望。自己看轻自己,有时却又没办法,生活逼的。但是在欧美地区可能就没那么严重,一个女性嫁给一个成功人,大家也会觉得很光彩,但她的价值观里没有自此一劳永逸的东西。

不过,我觉得这些也在变好,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这些女性有了文化,自然也就意识到了“我和男性是一样的”。

THE END
1.哪里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主题词: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机构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哪里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发布日期:2024-12-13 浏览次数:- 对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由申请人向办案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非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由申请人向争议处理机关所在地或者事由发生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主办http://www.baoan.gov.cn/bayljd/gkmlpt/content/11/11893/post_11893821.html
2.十大法律咨询平台排行榜律师咨询法律在线咨询平台哪个好2024年法律咨询平台十大排行榜最新发布,法律咨询平台排行榜前十名有华律、找法网、律图、法律快车、110法律咨询、律临、律兜、法妞问答、易法通、找大状。十大法律咨询平台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找律师咨询哪个平台好。https://m.maigoo.com/brand10/list_9389.html
3.法律咨询服务要钱吗法律问题大全你好 是可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吗? 可以免费咨询法律问题的机构有: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地方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各地的12348,这个是法律援助咨询电话,有律师值班接听,还有法院附近设立的法律咨询志愿者服务点。日常生活中,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但在网络上,提供法律服务的网站大多收费,或者是可信https://china.findlaw.cn/ask/jz/zt_101995/
4.“法治朝阳”智慧服务版块——您指尖上的“专属法律顾问”上线啦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优化整合域内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面向人民群众供给,持续织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近日,由朝阳市司法局依托“法治朝阳”微信公众号打造的“朝阳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手机服务端)”正式上线。只要您有法律需求,在手机上就能随时随地获得7x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5114
5.公益律师免费诉讼律师律师律师普法公益律师免费诉讼律师律师 普法内容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https://www.110ask.com/tuwen/2550557387938067350.html
6.公益律师常见问题·什么是公益律师? ·公益律师法律援助的一般范围? ·找公益律师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申请成为华律网公益律师? ·成为华律网公益律师有哪些义务? ·成为华律网公益律师有哪些权利? 一、什么是公益律师 公益律师是指受雇于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公益机构、非政府机构、非营利机构,免费为某类人群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 例https://www.66law.cn/help/detail/157.shtml
7.律师执业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6篇)我作为一名律师,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在“5.12”中抗震救灾活动中,多次捐款捐物,我积极参加了市、区司法局组织的法律进社区活动,法律宣传讲课x个次场次,完成法律援助件,被授予“xx”称号,义务法律咨询x次。 四、参加党组织活动情况 本人是中共党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法律为经济、为民服务的政治方向。积极参加了我https://www.ruiwen.com/gongzuozongjie/6351028.html
8.法律服务个人年度总结范文(通用25篇)本人积极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参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多起,同时积极参加法制宣传、提供法律帮助等公益活动,在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参加社会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方面表现突出。本人积极地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和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并为其主持婚姻家庭、劳动就业、民事侵权等方面的调解等工作。 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934335.html
9.律师个人总结(通用15篇)一年来,办理民事案件20件、刑事案件3件、破产案件10件、法律援助案件15件,案件办理的数量和质量较上一年度均有明显提升。 四、工作中的不足 针对工作中常用的更新较快的法律法规熟悉程度不够,如破产法、税法,由于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较快,要求我们律师也必须及时更新我们的知识,这样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需要。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30303140118_6578268.html
10.普通人如何寻找法律援助知识库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知识库- 网上搜索:查询“公益法律援助”或“法律援助NGO”等关键词,找到相关组织的联系方式。 - 社交媒体:关注法律援助相关的社交媒体账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获取最新的法律援助信息和服务。 5. 律师事务所 部分律师事务所会提供一定比例的法律援助服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http://www.jzx7788.com/html/zhishiku471/186329.html
11.2024律师工作年终总结(通用10篇)一、开展各项律师业务情况 1、思想品德方面。在工作和学习中,我认真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对照检查了自己的工作并写出了学习心得。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办理业务方面。3年来共办理民事案件 件,刑事代理(辩护)件,行政案件 件,非诉讼案件 件,法律援助案件 件,顾问单https://www.yjbys.com/gongzuozongjie/nianzhong/2859481.html
12.找法律援助要什么条件?8、其他经主管机关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对外声明不予受理的案件。 法律援助顾名思义,就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援助律师为经济有困难的人或者特殊案件的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对于人们并不陌生,但是具体的申请条件和申请方法大家还是不太了解,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内容,有需要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看https://m.64365.com/zs/1373611.aspx
13.公益律师:艰辛为伴向前行“公益律师在国内已经崭露头角,并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前来参会的全国律协常务理事、法律援助委员会主任佟丽华介绍说,从2005年起,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30多家公益律师服务机构,免费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农民工、未成年人等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目前职业化的公益律师200多人。在全国20多万律师中,公益律师的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20512/Articel06003MT.htm
14.佳木斯市法律援助佳木斯市律师事务所免费公益法律服务网佳木斯市法律服务网是中国一个公益性质的免费申请服务于本地区朋友的网站,为大家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和推荐优秀的佳木斯市律师事务所。http://erqi.vip/jiamu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