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东起西藏中路,接南京东路。西迄延安西路。1862年修筑,初名涌泉路(英文路名BubblingWellRoad),亦称静安寺路。1945年改今名。南京西路全长3833米,是南京东路二倍还多。
与南京西路相交的马路有西藏中路、黄河路(起点)、新昌路(起点)、黄陂北路(迄点)、成都北路、青海路(起点)、凤阳路(迄点)、吴江路(起迄点)、石门二路(起点)、石门一路((迄点)、泰兴路(起点,现南面延长一段)、茂名北路(迄点)、南汇路9起点)、江宁路(起点)、陕西北路、西康路(起点)、铜仁路、常德路、华山路、乌鲁木齐北路、永源路、延安西路。
(1)
今天第1集,主要聊聊南京西路从西藏中路到黄河路一带的变化。
《老上海百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网络照片三张。民国时期的南京西路西藏中路
南京西路西藏中路2019年。老建筑可见华安人寿保险公司、西侨青年会、国际饭店
网络照片,20世纪20年代,建成之初的新世界
网络照片,新世界南楼
网络照片,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新世界南、北楼
1948年8月新昌六县旅沪同乡会假南京西路1号开成立大会。会址六合路德裕里11号。会员292位。负债人陈茀章等。
跑马厅收归国有后,便开始改造。1950年3月6日发文,规定跑马厅为绿地范围,不准建造有碍于绿化的任何建筑。之后几个大型展览包括华东农业展览、妇婴卫生展览、以及上海市土产展览交流大会,在此地举行。
1951年8月27日,上海市军管会正式下令收回跑马厅土地。9月7日开始动工,在跑马厅中央开辟一条通道,将场地一分为二:先在南部修筑人民广场,作为游行集会之用;北部的一大块辟为人民公园,供市民休息、游玩之用。西面跑马总会的建筑,改成了上海市图书馆、美术馆及上海体育宫,后又建造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大楼等;黄陂北路西侧的马厩总会的大片马房,于1957年由新成区卫生机构辟为中心医院(现在已经拆旧建新)。那红砖砌成的拱券建筑,还留在我的脑海中。
《上海地方志》记载“1951~1953年间,将租界时期的跑马厅改建成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
跑马总会旧址1952年成为博物馆和图书馆相继对外开放。1959年博物馆迁出。1997年上海图书馆迁出。2000年上海美术馆迁入,2012年底迁出。。2018年改为上海历史博物馆。
南京西路4号3楼舞厅商业同业公会,负责人孙洪元。公会最出名的事,是鼓动了舞潮案(后面还会提到)。
南京西路34号中华医学会设事务所。伍连德、俞凤宾、牛惠生等组织中华医学会,于1915年2月5日开成立大会。选颜福庆为会长,伍连德为书记。11月,《中华医学杂志》第一卷第一期出版。1932年4月与中国博医会合并,仍称中华医学会,会员不限国籍。会长伍连德、颜福庆。后迁池浜路(今慈溪路)41号。1950年迁北京。(注:那时,新世界还没有创建)
万象百货公司(曾经是黄浦区名特商店)。1944年由张汉斌在重庆南路160弄2号开设,初名万象领带制造厂(旧址已拆)。1946年易名万象百货商店。1947年9月在江宁路10号增设第一门市部。1950年10月,又在南京西路60号开设第二门市部,在二楼开设羊毛衫工场,自产自销。1956年公私合营后,这里改名万象百货商店,“文革”中改名红都百货商店。1978年恢复原名。1993年联合上海卧室用品公司:、恒源祥绒线公司、华东不锈钢制品公司等组建上海万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西路70弄福源里,旧式里弄,砖木二层结构。建于1899年。有住宅58幢,建筑面积3985平方米。
1902年4月,蔡元培与章太炎、叶瀚等在上海发起筹建中国教育会,得犹太裔房地产大亨哈同的夫人罗迦陵赞助,借用福源里房屋创办爱国学社,由蔡元培担任总理(即校长)。爱国学社分寻常、高等两级和启蒙班,在此就读的学生不用交学费,教职人员都不取报酬。
弄内2号小都会舞厅,属于丙等舞厅。
弄内2号纱管工业同业公会,1946年正式成立。周启范为理事长。有会员厂19家。1948年改为纺织用品工业同业公会。
弄内6号中国制版公司,是综艺照相制版社(康际武创办)注册地。公私合营后改名上海照相制版厂。
弄内18号强生棉织厂。
弄内56号各各他堂分堂,召集人朱淇园。
1901年德国人阿尔伯特·起士林(Kissling)在天津创办“起士林西菜馆”。1938年,在此开设“起士林咖啡店”,。1956年公私合营,改名为喜来临食品厂。1959年,光明咖啡馆并入“喜来临”。
上海的“喜来临”(曾经是黄浦区特老大商店)已消失,而天津起士林大饭店依旧是当下最著名的西餐馆。
1956年公私合营后,中国照相馆迁至北京,9月25日,中国照相馆在王府井大街南口正式营业。当年从上海迁京的照相馆还有国泰照相馆,开在西单。
华安公司于1911年外滩30号开幕。徐绍桢任董事长,吕岳泉任总经理。是我国第一家近代寿险公司。华安大楼由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建于1926年。1939年香港华侨租下这幢大楼,开设了金门大饭店。1950年停业,为华东纺织管塑局所租用。1958年改名华侨饭店。1992年恢复为金门大酒店。(照片中金门大酒店东面第二间是中国照相馆)
南京西路130号美最时联合商场。有金国百货公司等商店。二楼有国际、国金两个大戏院,分别演出地方戏(沪剧、宁波滩簧)和滑稽戏。
1947年8月17日上海市播音协会在南京西路130号金国大戏院举行成立大会。会员总数222人,出席大会187人。会议通过简章,选举沈菊隐为理事长;钱无量为常务监事。
南京西路150号西侨青年会旧址。1920年前后,欧美侨民在上海达1.8万人。为了让西方侨民有个休闲和社交的场所,1928年菲奇·洛克菲勒建造一座现代化娱乐和体育为一体的联谊大厦即西侨青年会大厦。始建于1928年,竣工于1932年。楼内设滚球房和室内游泳、健身房、弹子房、棋牌室和交谊大厅、餐厅。游泳池常年保持池水恒温,是上海市最早的温水游泳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楼被日军接管,改为东亚体育馆。抗战胜利后又为美军活动的场所。1950年08月人民政府接管了大楼,上海市文化局曾在此办公。1953年10月,大楼划归上海市体委改为上海市体育俱乐部。
当时汽车行最集中的地段的延安中路茂名南路/茂名北路一带。而云飞的静安寺分站在第9集会讲到。
南京西路170号,四行储蓄会大楼-国际饭店。1934年建造,邬达克设计,馥记营造厂承建,现代派风格与装饰艺术派风格。店内还有家光艺照相馆。
1950年11月,为统一上海的平面坐标系统,当时的上海市地政局对全市进行了测量,测量以国际饭店楼顶中心旗杆为原点,由此,确立了上海城市平面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