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社会发展交通设施地理情况经济发展

北黄浦板块是指延安东路以北的黄浦区域,东临黄浦江,西至成都北路,北靠苏州河,南至延安东路,两面邻水,地理位置优越。北黄浦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坐拥南京路和人民广场两大CBD商圈;同时也是上海市政府所在地。另外,板块内齐聚了最具上海特色的旅游景点,如南京路步行街、外滩等,使得板块也同时成为了旅游的热点区域。上海美术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大剧院,这些城市地标成为上海这座既年轻又古老的城市的文化符,也是北黄浦作为大上海文化中心的重要标注。

北黄浦板块内高档商务楼集聚,单是人民广场周边,已建、在建、拟建的商务楼宇就达27幢之多,总建筑面积约173万平方米。在拥有如此众多的商务楼宇,还有为数众多的购物广场,如第一百货、新世界、百联世茂国际广场、东方商厦、置地广场等,为消费着提供了丰富的购物、休闲、娱乐资源,使得板块内的商业氛围更加突出,并由此形成了以南京路人民广场为中心的两大商圈。

南黄浦板块是上海市当地文化的浓缩之地,兼容包并的市井生活中透射着现代时尚的摩登气息;是上海的城市标签。南黄浦拥有城隍庙、董家渡、老西门等各个耳熟能详地方,当地人传统的生活方式、特色的弄堂、街道、石库门,统统都述说着海派文化的深刻烙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黄浦区内的南京东路外滩滨江板块、北黄浦板块均被打造成为外滩旅游观光区;金融银行系统区域;以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广场为中轴的商业中心区;市政府等职能部门所在地,仍旧保持上海传统生活风貌的只有南黄浦板块。南黄浦作为700多年历史的老城厢随着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正逐步被高楼大厦、绿地大桥、隧道、地铁等现代化设施所代替。现代城市的摩登生活开始与老城厢的传统文化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呈现出一派新的海派风格。

南黄浦板块就是以前的“南市区”,曾经一直都是老上海人心中的下只角。但随着近两年,区域建设力度的加大,人们对于海派情节的怀念,南黄浦渐渐成为人们重点保护的上海传统区域。随着黄浦江、城隍庙等上海市地标越来越被重视,这种属于上海本地文化产业大有扩张、以及向低年龄层延伸、和传递的趋势。如今的南黄浦板块生活氛围极其浓郁,沿江的新建小区可以轻松的观看黄浦江江景。此外,南黄浦的很多街道如建国东路、丽园路、江阴街仍旧保留很多棚户区的特色,沿街二层的木质小楼,成为南黄浦的一大特色。

由于上海房地产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一些南黄浦起初的居住格局。如今,以金陵路为界、西藏路以南的区域,基本呈现出“北旧南新”的居住格局。比如从淮海东路至复兴西路、复兴西路之间的这块区域内,历史遗留的老房子很多,不少老棚户区、动迁老大难区域都分布在这一块,比如太平桥区域、城隍庙周边区域、上海老街沿线。而从老西门往陆家浜路段,这一段基本上属于新社区、留有历史印迹的老房子与棚户混居之地;再往后是,从陆家浜路往中山南路内环线高架的这一段,基本上是以新社区为主。此外,处于上海门户的形象考虑,南黄浦区域内所有的主要干道,如西藏南路、河南南路沿线基本上分布的是次新小区,而非沿街区域内有大片的棚户和老公房社区存在。

浦西滨江板块是以中山南一路以南,海潮路-柳市路-府谷街-中华路-人民路-四川南路以东的黄浦东部沿江区域,深处黄浦江的大拐角。该板块为传统的市中心,百年积淀的外滩、上海最早的老城厢都在这个区域,这里已经成为浦江两岸开发的重点区域。作为百年外滩的自然延续,这里也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而其地理优势更是得天独厚,不仅紧临北侧的外滩金融贸易区和规划金融贸易区延伸的南外滩地区,而且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隔江相望,西侧还紧邻串联着豫园、大境阁等众多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的老城厢环城绿带,它成为上海新的滨江高级住宅区。此外,复兴东路隧道和南浦大桥更是大大缩短了它与浦东的距离。在世博会和一系列滨江改造建设规划的作用下,浦西滨江建设成为陆家嘴和世博会的“双景”观礼台。

上海老街浦西滨江是上海传统的老城厢特色城区。区域内老房子居多,居住人群多、杂、乱;公用设施落后,生活配套主要以夫妻老婆店为主,比起现代化的大型卖场和购物中心还是有差距的,大型的饭店、卖场基本要到豫园才可以找到。总体感觉整个地区的配套有些陈旧,带有一种浓厚的老上海市井文化韵味,很多配套的外观和经营模式脱离了一个时代。这里的小街弄依然沿用着旧时的名字,面筋弄、老太平弄、外咸瓜弄、豆市街、吉安里,这些里弄有着极具地方特色的老上海民居建筑。

新旧两重天的格局在这里尤为明显,左边可能还是历史悠久的老房子,右边却是高楼林立的高档豪宅。穿过南浦大桥后,就是世博园区。浦西宾江的传统格局也得到了改变,大量的商业金融进入和商务办公建筑崛起,使得区域内的居住及配套服务设施产生了旺盛的需求。若干年后,这块位于外滩风貌区和世博会址之间的区域,建设成为集金融、贸易、办公、商业、居住为一体的繁华闹市地带。

此外,这里还有个叫董家渡的小地方,这一带建成滨江高尚聚居区。它位于该板块中部,北接十六铺滨水旅游娱乐中心复兴东路,中华路、桑园街以东,南至南浦大桥地区陆家浜路,黄浦江以西,总用地面积143公顷。根据区域规划,以中山南路——董家渡路为界,董家渡聚居区分为两部分:西北侧以居住功能为主,中山南路以西的地区规划为中高档居住区,中山南路以东董家渡以北地区规划为高档居住区,居住区内安排了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其中商业中心位于中山路西侧与董家渡两侧,并沿董家渡向西延伸;中山南路以东董家渡以南地区结合已建的办公区,规划形成以商业、办公、文娱、展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地区公共中心。居住区商业设施以沿街布置的形式由中心广场沿董家渡向西延伸,与小南门商业中心相衔接,并沿中华路向两侧延伸至复兴路和陆家浜路,形成地区商业中心。

北卢湾板块,近百年来一直是上海尊贵和时尚的坐标。这里曾经是旧上海的法租界,也许正因为如此,它也被赋予了欧陆风情的典雅与法式浪漫。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北卢湾用一份独特的包容与和谐使之融会贯通。它西起陕西南路,东至西藏南路,北临延安路高架,南边则与南卢湾以复兴中路为分界线。依托于淮海中路与新天地两大中心商业地段,以及诸多具有老上海气息的历史人文古迹,使北卢湾焕发出东西方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作为浦西内环以内的最黄金板块之一,北卢湾商业属性与历史人文属性的融合与交流表现得淋漓尽致。上海,也许正是有了北卢湾,才有了“东方巴黎”的美誉。既有巴黎春天、伊势丹等国际著名高级百货店,又有连卡佛、迪生等著名的高级时装店、专卖店,以及体现都市休闲消费特征的娱乐、酒吧、咖啡馆和西餐厅,还有贴近居民的便利店、购物中心、超级市场。淮海中路商业街的东段,更是集中了2000余家国内外著名公司机构,成为上海六大中心商务区之一。

南卢湾板块位于徐家汇路以南,西沿陕西南路、瑞金南路靠近徐家汇区域,东接制造局路沿线为界与南黄浦板块接壤,南至黄浦江与浦东大三林板块隔江相望。南卢湾作为上海旧城改造最早的地区,由于地处淮海路商圈和徐家汇商圈的夹角,在这两大商圈的辐射下,生活配套相当丰富,既保证了购物、休闲的便捷,又不会被嘈杂的商业环境所影响。该板块的居住氛围成熟,相当吸引自住客。加上板块内本身成长起来的打浦桥商圈,更是为南卢湾地区的生活和商业带来了较多的便利和发展前景。同时,南卢湾由于受到世博会的辐射,板块内不论是交通还是商业建设都已得到大力的发展。

相比北卢湾板块,南卢湾的聚居特征相当明显,汇集了一大批知名的中高档社区。从居住层次上看,南卢湾可分为二个层次。徐家汇路以南、瞿溪路以北的区域以次新社区为主,白领置业较多,改善型居住的特征相当明显;瞿溪路以南以及打浦路沿线则混杂着次新房、大楼房和老公房,居住层次不一。由于有很多老式小区,是非常成熟的居住区,生活氛围特别浓郁,居民则以上海人为主。此外,板块内还有南园公园、丽园公园。公园虽不是那么的大,但是对于附近的居民,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绝对是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淮海中路购物街

淮海路是与南京路齐名的旅游、购物街。从上世纪30年代起,淮海路以霞飞路之名,与繁华、典雅及俄法情调联系在一起而驰名海内外,是一条繁华而又高雅的大街,一条堪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纽约的第五大道、东京的银座、新加坡的乌节路媲美的大街,号称东方香榭丽舍。1949年后,为纪念淮海战役而改名为“淮海路”。这里有茂密的法国梧桐、极富艺术气息的建筑;这里广纳世界精品,巴黎春天、美美百货、华享伊势丹以高雅的姿态展现着国际顶级名牌,它就站在时尚的前沿……每当入夜的时候,淮海路华灯齐放,不锈钢拱型跨街灯组成的灯光“隧道”形成火树银花的景象。流光溢彩的淮海路延续着旧时霞飞路的风情倩影,飘落的梧桐叶诉说着隔世的繁华。上海六大CBD之一的淮海路商务区主要是东起淮海东路、西藏路,西至淮海中路常熟路、宝庆路口,南起肇家浜路,北至延安中路范围内的公共区域。其中办公楼主要集中在淮海中路及淮海东路沿线,淮海路东段是集商务和商业于一体,包括瑞安广场、中环广场、企业天地、香港新世界大厦、香港广场、力宝广场等顶级写字楼,是众多国际知名公司进驻上海的办公首选。该地区已建成写字楼有50余幢,顶尖办公楼包括瑞安广场、中环广场、力宝广场等。

历史的印迹

北卢湾板块内的历史文化建筑有很多,香山路上的孙中山故居和兴业路上的中共一大会址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两处。此外还有《新青年》编辑部、淮海坊、君王堂等。纵横交错的林荫道无疑渲染了历史沉淀的风貌。这里曾经吸引了巴金、梅兰芳、柳亚子、郭沫若、许广平、徐志摩、郁达夫、刘海粟、丰子恺等近代几十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文化人、艺术家在此生活、工作。历史建筑与历史名人描绘出了北卢湾深厚的文化底蕴。孙中山故居在上海繁华的淮海路以南,思南路东侧的香山路上,坐落着一幢欧洲乡村式样的小洋房,这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1918年至1925年间在上海的寓所。

曾是旧上海法租界的北卢湾区域内花园洋房、梧桐幽径,依靠淮海路与新天地两大商业中心地段的优势,集中了一大批豪宅,吸引了许多成功人士、社会名流在此置业。以新天地为中心辐射区域的社区由于自身品质较高、地段上佳、交通便捷,再加上新天地的影响力,独有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其价格极为昂贵。新天地板块已经成为上海外籍人士居住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北黄浦板块既有林立的现代化办公商务楼,又有成片的老公房区,新旧夹杂的特点很明显。板块内的购物场所主要集中在南京路,第一百货、新世界、百联世茂国际广场、东方商厦、置地广场等商厦,都是日常购物的好去处,除了这些购物广场,板块内多数就是沿街的商铺,满足居民的日常琐碎的生活需要。人民公园、大大小小的电影院、网吧、桌求俱乐部、休闲餐饮店、黄河路美食街等,也给板块内的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南京路CBD

人民广场CBD

南黄浦的商业布局与居住布局形态呈相反态势,板块靠近淮海中路地段的商业以大宗商场为主,那里有大型的商业建筑如阑生大厦、汇通大厦、恒积大厦、香港广场等写字楼,上海广场(无限度广场)、大上海时代广场、亚龙国际广场等购物中心;而往南前行,南黄浦的商业设施规模则渐渐变得小了,街边超市、药店、饭店、美容中心逐渐成为这里的商业形态,如果再往南到了内环线高架附近,则是以纯生活日用品商业门店、地段银行、旅社、饭店、露天菜场为主。而南黄浦板块靠近滨江板块一带由于靠近城隍庙、商业形态偏向旅游业,地区特色产品、饮食、娱乐、观光在这里成为主角。

未来5年内,十六铺临江片建成大型水上旅游总站(包括游艇码头和水上巴士站),与青浦大观园、东方绿舟和环淀山湖的度假村等市郊景区联手,开辟水陆衔接的辐射型都市旅游线,开展近海水上旅游、长江旅游、环太湖旅游等,最终使十六铺成为上海的水上旅游集散中心。而内陆片则致力于建成高档商业中心和生态滨水聚居区,延续陆家嘴的都市图景。建设发展十六铺游艇码头着眼于从构筑整个上海的水上旅游带的角度出发,把十六铺游艇码头作为“点”,以淀山湖——淀浦河——黄浦江——长江——东海沿岸作为“线”,从而构筑十六铺水上旅游新天地。

上楼是生活,下楼是繁华要说购物,这里有引领世界时尚风向的新天地商圈和淮海路商圈,要说娱乐,这里有风情无限的新天地。各式各样的小便利店星罗棋布,银行、商场、菜场、广场应有尽有,生活在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与繁华零距离。而且,这里杰出的商业属性也吸引了各大银行在此设点,完全可以满足居民需要。

南卢湾板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休闲商圈,唯一的打浦桥商圈也是以餐饮为主。区内居民日常生活购物主要依靠打浦路上的农工商和斜土路上的世纪联华两个大卖场,世纪联华购物环境较好,货品种类、层次较为丰富。而农工商大卖场就要差点,主要服务鲁班路、中山南路一带的小区。

区域内的学校有紫霞路幼儿园、复兴路第三小学、多稼中学、尚文中学、市八初级中学、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等。或许是跟地域性质有关,作为老聚居区,这里现代化区市级医院比较少,最近的是董家渡地段医院,除此之外还有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弄堂里仍然留有私人中医,多治疗跌打损伤、拔火罐、推拿等。

黄浦天际线作为上海的城市原点、交通枢纽中心,黄浦区拥有十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延安高架路、南北高架路、内环高架路在境内交汇相连;轨道交通1、2、4、8、9、10、13号线经过境内;区内有南浦大桥、卢浦大桥,打浦路、延安东路、人民路、复兴东路、西藏南路5条隧道,金陵路、东门路、复兴东路、陆家浜路、董家渡路5条轮渡线和轨道交通2、4、8、9、13号线连接黄浦江两岸;境内地面道路总长约221公里,有卢浦大桥、南浦大桥、武胜路、外滩新开河、沪军营路5处地面公交枢纽站集散点。

黄浦区境绝大部分地域在唐代中叶已成陆,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全境地势平坦,浦东略高于浦西,海拔4.5米以下。

黄浦区境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浦西境“热岛”、“雨岛”效应显著。

解放前,上海是全国的金融中心,也是远东的金融中心之一;黄浦区则是金融机构密集区,素有“金融区”之称。至1949年上海解放时,除一家银行和一家保险公司不在区境外,其他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及钱庄均设在境内,全市唯一的证券交易所亦设在这里。解放后,国家银行市级分行仍都设在境内。至1992年底,境内各类金融机构达116家。设在境内的还有全市的融资中心及外汇调剂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黄浦区办事处于1952年成立。同年底,公私合营银行黄浦区办事处并入,成为全区统一的区级银行。1984年,在人民银行区办事处基础上改为中国工商银行区办事处。1990年12月5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成立。自1991年开始,工商银行黄浦区办事处在浦东的机构、人员及业务均划归浦东分行。1992年8月19日,工商银行黄浦区办事处改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黄浦支行。由于区境商业发达,支行业务兴盛,现金回笼量长期居全市各区、县之首。1964~1992年,净回笼现金421.97亿元,1992比1964年现金净回笼增长25倍。储蓄存款亦长期为全市区、县之冠。1990年底,余额超过18.17亿元。浦东地区划出后有所下降,居全市区、县的第二位。1992年底,余额为18.97亿元,为1964年的10倍。自1980年经管全市第二轻工业局系统信贷业务后,贷款的增长幅度更大,1992年贷款总额比1964年增加84倍。

解放后,人民政府按当时的政策没收了国民党官僚资本工业企业,分别处理了外商遗留的工业企业。1956年初,市属工业企业一度下放区管理,同时有898家手工业全部实行全行业合作化,有134家私营工厂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完成了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0年代初,在大办工业、发展高精尖工业的号召下,境内腾出部分办公大楼办工厂。1964年4月,原市属工业企业和一些规模较大的区属工业企业上交市各工业局管理。

区属工业,包括区集体事业工业、商办工业、校办工业、民政福利工业,是1957年以后逐渐形成的。其主体是街道工业(包括集体事业管理局系统的工业)。它起源于1958年“大跃进”年代,当时号召广大家庭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组织里弄生产组,开始设备简陋,规模很小,经过艰苦创业,于70年代初期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街道工厂。1977年,按照市的部署,规模较大的28家街道工厂连同人、财、物无偿上缴市手工业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留区管辖的里弄生产组,依靠改革、开放政策,以市场为导向,逐渐发展成为区集体事业工业。商办工业是商业企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部分前店后工场的商业企业实行工商分工、独立核算而形成的。校办工业是1958年学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创办以勤工俭学为主旨的校办工厂起始的。民政福利工业是民政部门以安置盲聋哑人就业而形成的。

三年困难时期,境内工业企业有职工3195人被精简回乡;有36家工厂、生产组和合作社被迁往江西、浙江、山东、甘肃等12个省市和地区。“文化大革命”初期,境内工业企业的生产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扰;1969年以后,生产逐步正常,产值、利润有所上升。1979年后,境内工业企业实行体制改革,推行经济责任制、承包制等措施,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区境浦西地区商业繁荣,人口稠密,宜于发展第三产业。为发挥浦西的地域功能,在市、区政府的统一组织和部署下,1985~1992年,市属工厂迁出浦西地区的有中国钟厂、上海钟厂、上海无线电十二厂等30家;区属工业经过改组,实现“西厂东移”(即从区境浦西地区移至境内浦东地区)的有23家。

1992年,境内有工业企业457家,工厂位于浦东的有290家,浦西的167家。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归中央有关部(公司)管辖的有5家(包括部队工厂2家);归市有关工业局(公司)管辖的97家;归川沙县有关部门管辖的74家;归区管辖的281家。此外,还有私营工业企业23家,个体工业122家,全境共有各类工业企业602家。

1992年,区属工业有职工总人数26584人,占全区工业从业人员总人数103907人的25.58%;厂房建筑面积28.14万平方米,占全区工业厂房总面积225.59万平方米的12.48%,固定资产原值1.81亿元,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3.53亿元的13.37%;年产值9.78亿元,占全区工业年总产值56.26亿元的17.4%;利润6361.25万元,占全区工业利润3.61亿元的17.59%;上缴税收5621.26万元,占全区工业上缴税收22629.67万元的24.84%。1992年区属工业总产值占全市12个区的17.7%,为全市的第四位。区属工业中有中外合资企业11家,沪港沪台合资企业3家,外贸出口加工企业36家,出口产品84种,产品获国家优质奖的8个,获部级优质奖的43个,获市优质奖的44个。

1992年区属各类工业的规模、效益占区属工业的比重:集体事业工业的职工人数占59.96%,固定资产原值占44.4%,厂房建筑面积占43.66%,总产值占60.57%,利润占54.77%,上缴税收占33%。商办工业的职工人数占13.86%,固定资产原值占32.93%,厂房建筑面积占26.09%,总产值占22.24%,利润占17.33%,上缴税收占26.7%。校办工业的职工人数占6.25%,固定资产原值占2.94%,厂房建筑面积占8.17%,总产值占3.08%,利润占9.93%,上缴税收占6.65%。其他工业的职工人数占19.93%,固定资产原值19.73%,厂房建筑面积占22.08%,总产值占14.11%,利润占17.97%,上缴税收占33.65%。

1992年,区境私营工业企业,从业人员429人,年工业产值789.93万元;个体工业从业人员149人,年工业产值142.2万元。

1945年时上海市共分设30个区,设立的第一个区因濒临黄浦江,即以“黄浦”命名,这是黄浦区得名之始。上海解放后,区划几经调整。2000年7月1日,原黄浦区、南市区“撤二建一”成立黄浦区。2011年6月8日,黄浦区、卢湾区“撤二建一”再次建立新的黄浦区。外滩、新天地、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城隍庙等闻名中外的上海地标从此珠联璧合。新区地处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的西南端;东界和南界均为黄浦江,与浦东隔江相望;西界与静安区接壤;北界为苏州河,与虹口与闸北相望。区内的国际饭店、海关钟楼国旗杆位置等先后被认为是上海市的绝对中心。黄浦区是当今上海的经济、行政、文化中心所在地,亦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前,区境除浦西老闸、新闸附近,浦东一些渡口及洋泾镇等外,只有零星村落,人口较少。租界开辟后,外国人开始进入,并逐渐增多。19世纪五六十年代及20世纪30年代后期,受战事影响,外省市移民大批涌入,区境内逐渐成为人口密集的近代典型移民城区。

50年代出现过人口出生高峰期,以后随着卫生保健水平提高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出生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曾出现4年负增长。区人口再生产呈“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态势。

全区人口的性别结构,解放前男性大大多于女性,解放后逐步趋于正常。

人口的年龄结构,解放初属年轻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已跨过成年型进入年老型的行列。

2014年全区户籍人口90.63万人,常住人口67.87万人,人均期望寿命为83岁。

2011年6月调整后新的黄浦区辖10个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外滩街道、半淞园路街道、小东门街道、豫园街道、老西门街道、瑞金二路街道、淮海中路街道、打浦桥街道、五里桥街道。共192个居委会和1个社工站(新天地社工站)。

黄浦区境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除浅层地下水外,在近300米厚的第四纪疏松沉积层中,含5个承压水层,其中以第四承压水层储水量最丰,水质最好。所有含水层中的水,均蓄于岩砂的孔隙中。

黄浦区境是全市最早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地区。早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在今中山东一路的美商旗昌洋行院内,就开凿了全市第一口深井。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区境南部建立上海县署;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区境北部先后开辟为英租界和法租界,开始有“南市”、“北市”之说。1927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后,南市老城厢地区划入沪南区管辖。在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的沦陷时期,沪南区改称为南市区。外滩民国旧影

1945年抗战胜利后,区境为上海第一区(黄浦)、第二区(老闸)、第三区(邑庙)、第四区(蓬莱)。当时上海市政府把全市分设30个区,第一区因濒临黄浦江,又以江名黄浦为区名,这是黄浦区得名之始。南市老城厢地区划为邑庙区、蓬莱区。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两区分别接管,并建立区人民政府,1959年12月邑庙、蓬莱两区合并为南市区。1956年,黄浦、老闸两区合并为黄浦区;1959年,邑庙、蓬莱两区合并为南市区;1993年,黄浦区、南市区原浦东地区划归浦东新区。2000年,黄浦、南市两区拆二建一,成立新的黄浦区。黄浦区委、区政府驻地:延安东路300号。

市中心扩大图“黄浦”的地名得名于“黄浦江”:黄浦江,南宋名“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淀山湖,流经十一区,至北部吴淞口注入长江,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1945年建区时,以境东河名命名为“黄浦区”。

黄浦区区境自唐天宝十年至宋代属华亭县,至元代隶属上海县。1843年上海开埠,境内地区被英、法等国强辟为租界。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以黄浦江名建立了最早的黄浦区。上海解放后,该区域区划几经调整,先后属于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卢湾、嵩山等区。1956年原黄浦区与老闸区合并。1959年,原邑庙区、蓬莱区合并成立南市区。原嵩山区部分划入卢湾区。1960年原新成、邑庙和卢湾区部分地段划入原黄浦区,1961年原浦东县部分街道划入原黄浦区、南市区。到80年代,原川沙县部分乡镇陆续划入原黄浦区、南市区。1993年原黄浦区、南市区境内浦东地区全部划归浦东新区,2000年原黄浦区、南市区撤销,建立新的黄浦区,2011年撤销原黄浦区、卢湾区建制,建立新的黄浦区。

福州路文化街

老城厢的豫园上海开埠时,福州路是黄浦滩旁东西向的土路,最初为外滩至界路(今河南中路)一段,筑成泥砂石子马路,因附近设有基督教伦敦会传教机构,当时名“布道路”、“教会路”。

外滩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上海开埠后,西方殖民者在黄浦滩沿岸修筑马路,筑成黄浦滩路。西方侨民其唤作“TheBund”,中国人译之“外滩”。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一段黄浦滩,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被习称为“外滩”。外滩历来是上海的旅游热点,除了能观赏到中外罕见的“万国建筑博览”外,还可领略外白渡桥与吴淞路闸桥的风姿,还可以夜游浦江。

豫园

豫园,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南面和西面与城隍庙和豫园商城毗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江南古典园林的瑰宝,被誉为“奇秀甲于东南”,蜚声中外,是上海著名的旅游胜地。

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上海市最中心的地域——人民广场,在解放前是众所周知的“跑马厅”。上海开埠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英租界第一次扩张时,今广场东部的现西藏中路为其西界。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是整个上海的政治文化中心。人民广场主体建筑共有七个,处于北面中轴线位置上的是市政大厦;西边是上海大剧院;东北侧,是地铁人民广场车站;南侧依次为地下商城、地下变电站、和上海最大的地下停车库;处于人民广场中轴线南面的是上海博物馆。

人民大规模的绿化设施广场与北边12万平方米的人民公园连为一体,成为上海市中心的两叶“绿肺”,大大改善了市中心的环境。人民广场成为具有上海新形象、新风貌的城市景观。在这片市中心难得的绿洲,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好场所,三五成群的小孩,在这里绕着喷泉逐水嬉戏,广场上方的天空,蓝得让人心醉。

上海美术馆

上海美术馆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机构,具有收藏美术精品、开展学术研究、举办陈列展览、普及审美教育、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等职能。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上海城市规划馆

外滩三号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于2000年年初建成,2000年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展示馆先后举办过举办申办世博会展览、“上海的明天更美好”重大工程规划方案展、俄罗斯绘画300年画展、达利画展、F1知识展、法国阿尔卑斯滨海省艺术精品展、毕加索作品展。

上海大剧院

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路步行街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033米。2005年末,沿街有商业企业65家,营业面积逾35万平方米。南京东路步行街是上海的一条地标性马路,享有“中华第一街”的美誉。这条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沧桑的大街,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街”,也是来上海观光旅游的必到之处。时尚的露天吧、抽象的雕塑会在街头抒情地伫立,在一种历史与现代的强烈对比中,年轻时尚群体与国际游客在这个老字号精品区都可以领略到南京路的独特魅力。500强企业在内的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先后入驻,使整个步行街的品位提升。届时,除购买传统零售商品外,消费者还能在步行街专门展厅,预订汽车和商品房等大件商品,或到动感影院看电影。

北京路生产资料街

2005年,北京路生产资料街和周边20余条支马路形成专业商圈,是上海市经营生产资料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经营范围包括机电设备、机械配件、各类工具等20余个行业60余个大类,集聚数万种机电、机构产品和专业零部件。而电子产品专业市场现已成为该区域新的特色行业。

上海老街

上海老街位于方浜中路,建于1998年,东起中华路、人民路,西至河南南路,全长825米,1999年被市商业委员会命名为商业专业特色街。

金陵路商业街

金陵路商业街自外滩到成都路全长2653米。共有网点300余户,主要集中在盛泽路至西藏路段。

为适应国际性公共卫生安全环境的发展需要,更好地促进我区学校公共卫生急救教育工作,提高我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服务技能水平,黄浦区教育局首次引进“美国心脏协会H...

6月18日,黄浦区教育局召开系统志愿者表彰大会,对曾经服务于黄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志愿者、全年定期服务于黄浦旅游景点的志愿者、在暑期40度的高温下服务...

2014年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于4月23日至2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市举行。共有来自中国、新西兰、加拿大、巴西、波多黎哥、巴林、新加坡、日本、...

4月18日,爱尔兰高级官员访问团一行在爱尔兰外交与贸易部亚洲政策司助理司长DeidreBourke女士的带领下访问了区内七色花小学和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

2014年4月16日,黄埔广附实验学校在学校操场举行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朗诵比赛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为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开展“我...

4月14日,由黄埔区教育局团委主办,86中学承办的2014“书香羊城阅读月”系列活动之“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重要性的比较”——中学生辩论赛在86中学隆重举...

草长莺飞三月天,又是踏春的好季节。3月21日,文船小学全体师生前往广州市中小学生陶艺培训中心、黄花岗72烈士墓、白云湖乐园开展春游踏青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下沙有你真好”的学校文化引领下,为进一步发挥家校联动的合力,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下沙小学4月14—18日举办1—5年级教学开放周活动。让...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百校扶百校”活动,不断推进学校与帮扶学校之间教育教学的交流互动,4月24日上午,文冲小学在梁惠娟校长的带领下,一行8人来到了萝岗区宏岗...

THE END
1.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详情: 汤泉街道位于南京主城西北,北枕滁河、南临老山,总面积10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2万人(户籍人口4.5万人),辖14个村(社区),其中5个村,9个社区。 [查看详情] 机构领导 工作动态 更多> 汤泉街道大黄村开展“写好中国字、翰墨润童心 为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大黄村开展“写好中国字、翰http://www.pukou.gov.cn/cypk/jdgk/tqjd/
2.黄浦这两条道路获评2024年度上海市户外招牌特色道路(街区)!黄浦区 瑞金二路街道 南昌路 黄浦区 小东门街道 董家渡路 浦东新区 南汇新城镇 城市书香街区 浦东新区 花木街道 碧云里街区 静安区 曹家渡街道 延平路 静安区 江宁路街道 陕西北路 静安区 江宁路街道 昌平路 徐汇区 徐家汇街道 蒲汇塘路 长宁区 新华路街道 上生新所 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476803
3.310101开头的身份证是上海市市辖区黄浦区的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名称 310101002000南京东路街道 310101013000外滩街道 310101015000半淞园路街道 310101017000小东门街道 310101018000豫园街道 310101019000老西门街道 310101020000五里桥街道 310101021000打浦桥街道 310101022000淮海中路街道 310101023000瑞金二路街道 https://www.tongchaba.com/areacode/code/310101000000
4.黄浦区行政区划代码查询——亿文工具箱行政区划代码查询 【更多工具】请输入行政区划代码或地区名称全国 > 上海市 > 市辖区 >地区名称:黄浦区全称:上海市市辖区黄浦区区划代码:310101000地区级别:县(市辖区、县级市)【所辖行政区划】地区名称 行政区划代码 南京东路街道 310101002 金陵东路街道 310101006 外滩街道 310101013 人民广场街道 310101014 半http://tool.51yww.com/shm/20/310101000.html
5.南京东路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地处上海市的核心区域,位于黄浦区西北部;东至福建中路,西至成都北路,南至金陵西路,北到苏州河;东与黄浦区外滩街道、南与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西、北与静安区交界; 辖区面积2.41平方千米,下辖20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66285人(2010年)。上海市的坐标原点位于本辖区内的国际饭店。辖区内的人民广场是上海的https://baike.sogou.com/v7852758.htm
6.上海市地名网上海市行政区划上海市地名网,上海市行政区划上海市地名网,上海别称沪、申。位于北纬31°14',东经121°29'。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左右。全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上海市行政区划,上海市行政区http://diming.qi18.com/shanghai/
7.永登浦区,行政区划(城市)图文简介行政区划2008年,新浦区辖7个街道、2个镇、1个乡:浦东街道、浦西街道、新东街道、新南街道、路南街道、新海街道、花果山街道、南城镇、浦南镇、云台乡。2009年6月,宁海乡划归海州区。参考文献来源2008年连云港市行政区划 查看全文 力浦区域 参考文献^朝鲜中央统计局,2008年人口普查结果,2009年。 https://www.zupu.cn/citiao/32349.html
8.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南西支行(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338号单位所属行政区划分类信息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南西支行所在地的行政区及行政区划代码详细数据见下方展示: 上海黄浦行政区划代码:310100000000 上海黄浦行政区划代码:310101000000 上海黄浦南京东路街道行政区划代码:310101002000 上海黄浦南京东路街道新昌居委会行政区划代码:310101002020 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shanghai/name/%E6%8B%9B%E5%95%86%E9%93%B6%E8%A1%8C%E8%82%A1%E4%BB%BD%E6%9C%89%E9%99%90%E5%85%AC%E5%8F%B8%E4%B8%8A%E6%B5%B7%E5%8D%97%E8%A5%BF%E6%94%AF%E8%A1%8C
9.上海市黄浦区详细介绍,行政区划人口面积交通地图地理位置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位置: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中部 政府驻地:外滩街道延安东路300号 行政区划:10个街道 车牌代码:沪A 著名景点:人民广场、南京东路、外滩、豫园、新天地 【地区概况】 黄浦区,隶属于上海市,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中部,黄浦江和苏州河合流处的西南端。北起苏州河,东、南濒黄浦江,西至成都北路、延安中路http://www.365135.com/shanghai/huangpuqu.shtml
10.上海市静安区南苏州路1393附近派出所 石门二路派出所 附近派出所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南苏州路1499号 附近派出所电话 021-62179110 附近街道办事处 南京东路街道 附近街道办事处全称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信封例子 在线地图 地图说明:下面是静安区南苏州路1393-1539(单号)所在位置的地图,供您参考。 区县:上海市静安区 地址:南苏州路1393-153https://cn.m.youbianku.com/%E4%B8%8A%E6%B5%B7%E5%B8%82%E9%9D%99%E5%AE%89%E5%8C%BA%E5%8D%97%E8%8B%8F%E5%B7%9E%E8%B7%AF1393-1539(%E5%8D%95%E5%8F%B7)
11.黄浦区截至20X10月,黄浦区辖10个街道。区X驻黄浦区延安东路300号。黄浦区行政区划类别 名称 街道 南京东路街道、半淞园路街道、豫园街道、五里桥街道、淮海中路街道、外滩街道、小东门街道、老西门街道、打浦桥街道、瑞金二路街道 参考资料,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12月12日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371/
12.黄浦区招商网招商网络新建成的南京路步行街是国内外的旅游者购物、休闲、观赏的好去处。黄浦区 - 行政区划黄浦区下辖6个街道:街道办事处:外滩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半淞园路街道、小东门街道、老西门街道、豫园街道黄浦区 - 经济新的黄浦区黄浦区万商云集、市场繁荣,是全国闻名的商贸购物中心。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华联商厦、新世界城https://sh.zhaoshang.net/huangpu/
13.上海市2019年上海市行政区划 2018年上海市行政区划 2017年上海市行政区划 2016年上海市行政区划 2015年上海市行政区划 撤销崇明县,设立上海市崇明区 将徐州市铜山区拾屯街道划归鼓楼区管辖 四川省撤销会理县设立县级会理市 云南省撤销禄丰县设立县级禄丰市 2021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http://xzqh.org/html/list/10011.html
14.上海黄浦区街道居委会一览表(官方最新版)2024年7月13日,黄浦民政发布《黄浦区街道、居委会行政区划一览表》,各街道、居委会信息如下。 2024年7月13日,黄浦区民政局发布《黄浦区街道、居委会行政区划一览表》,各街道、居委会地址、电话等信息如下。 1. 南京东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8913167?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5.黄浦区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310101000000 所辖行政区行政区划代码城乡分类 南京东路街道310101002000 外滩街道310101013000 半淞园路街道310101015000 小东门街道310101017000 豫园街道310101018000 老西门街道310101019000 五里桥街道310101020000 打浦桥街道310101021000 淮海中路街道310101022000 https://xingzhengquhua.bmcx.com/31010100__xingzhengqu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