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新华财经》发布的《纵论争议解决之“道”与“术”,第五届国浩民商事争议解决论坛在沪举办》,甫一推出,阅读量已超过38万。《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在4月24日发布的《发挥积极作用完善社会治理,专家在沪研讨民商事争议解决话题》,已获得了近20万次浏览。
2023年4月22日至23日,三百余名来自政府、高校及行业机构等法律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等精英人士齐聚申城,论剑于第五届国浩民商事争议解决论坛,共通洞见、共话良策、共谋争议解决之发展。本届论坛由国浩律师事务所主办,国浩发展研究院、国浩民商事诉讼与仲裁业务委员会暨法律研究中心和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联合承办,理购LCouncil、威科先行作为合作单位对主论坛提供支持,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和律商联讯作为合作单位分别对法律文书分论坛和知识产权分论坛提供支持。
开幕致辞
国浩首席执行合伙人吕红兵首先登台作开幕致辞。他表示,争议解决业务是律师服务的立业之本,应更好发挥解决争议、化解矛盾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法律的善良与美好,取决于法律人的选择”,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罗培新在致辞中,呼吁法律人应更多从道德出发作价值判断。
主旨演讲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在上海建立国际仲裁中心是大势所趋、正当其时,努力内外兼修是发展之关键。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徐明提出,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作用,完善资本市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国际仲裁中心(SHIAC)副主任马屹强调,仲裁机构应当坚持走专业性、商事性、国际化发展道路,从“当事人主义”出发、推动仲裁创新,发挥引领作用、共建仲裁法律职业共同体。国浩香港诉讼及纠纷解决业务主管、合伙人,香港太平绅士苏绍聪介绍了内地与香港民商事诉讼与仲裁相互协助机制的最新情况。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惠岭为律师拆解如何提高“自主解纷”能力。北京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王忠则倾囊相授“庖丁解牛”之法,论法官裁判之道,述律师诉讼攻防之术与思维进阶。
成果发布
在国浩研究成果发布环节,国浩执行合伙人、国浩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淳表示,首届国浩优秀案例系列评选达到了预期出“硕果、人才、标准、风范、精品”的目标,打造了国浩独有的风格和体系。
最后,国浩公益课程发布暨国浩与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签约仪式举行。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韩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金融学教授徐永林发表致辞。
次日上午,法律文书、案例分析、资产管理、知识产权、城投债五场分论坛同步进行。
法律文书分论坛
人工智能与律师法律文书的双向奔赴
人工智能时代,律师该何去何从?以“人工智能与律师法律文书的双向奔赴”为主题的第五届国浩民商事争议解决论坛法律文书分论坛热烈举办。
在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会长赵朝琴的主持下,国浩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杨娟,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宏俊先后作开幕致辞,国浩首席执行合伙人吕红兵,国浩执行合伙人宋茵等60余位来自国浩和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的代表参加论坛并沟通交流。
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奥委会体育仲裁院仲裁员、上海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炜,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会员、广东启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林慕清,国浩重庆合伙人蔡红志对上述演讲发表了精彩点评。
首届国浩优秀法律文书获奖名单
首届国浩优秀法律文书获奖名单在分论坛重磅揭晓,获奖代表一一上台领奖。
案例分析分论坛
正当大家仍对主论坛的演讲意犹未尽之时,王忠教授再次惊喜出现于案例研析分论坛上。他作为首届国浩优秀案例评委,担任本场论坛的主讲人就国浩律师承办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从法学理论到办案实务,从法官审判思维到律师业务技能,对青年律师办案进阶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本场分论坛大家重点研讨交流的案例包括:
资产管理分论坛
资管热点问题和纠纷化解之道
在国浩上海合伙人、国浩上海争议解决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崔庆玮主持的资管分论坛上,三十余名来自券商、公司和律所等资管和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围坐,共话“资管热点问题和纠纷化解之道”,探讨资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国浩上海合伙人周蕾首先提出了“资管业务投后管理前置化”,建议提前参与、提前安排、提前梳理,以降低交易相对方违约风险,防止进入诉讼程序后损害的扩大,并应对监管趋势,防范风险。国浩天津合伙人韦祎提示了“资产证券化项目的风险预设与化解”,建议注意产生基础资产的商业模式和交易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可持续性,基础资产/底层资产的分散度、商业合理性、资产评估价值的合理性,及增信、担保措施风险等。
兴业证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叶文结合券商业务的操作探讨了私募基金托管人责任,指出其具体职责主要是保管义务和监督义务,而常见的免责、不承担责任包括不承担保管义务、不承担投资监督责任、不承担预警止损责任等。国浩上海律师朱奕奕针对资管纠纷中当事人“起诉路径”与“抗辩策略”进行了司法实证分析,并建议投资者要树立良好投资观念,理性维权,重视证据的收集、保留,集体维权;建议管理人、托管人全面履职并完善配套留痕安排、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员工教育、谨慎选择代销机构、重视首次应诉。
国金证券法律事务部法务主管郭怀峰以合同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场外衍生品业务主要法律风险点及其控制》,重点强调了衍生品合约“当前订约、未来履行”的“未来性”特征,及其可产生盈亏、可计价性、“对赌”合约的三个特征。国浩香港管理合伙人黄宁宁快速就资管纠纷中的内地律师与香港律师如何合作进行了介绍,建议两地律师对仲裁条款的草拟必须做到准确、完整、可依赖,并建议在合作中综合考量专业意见和商业目的的平衡,为客户达成法律目的与商业利益的统一。
知识产权分论坛
商业秘密的诉讼攻防之道
知识产权分论坛在国浩深圳合伙人谢湘辉的主持下,知识产权领域的律师、专家、学者共论“商业秘密的诉讼攻防之道”,为与会人士提供了新思路。
多位国浩律师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商业秘密民事侵权诉讼和技术秘密合同纠纷的代理,畅谈执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心得感悟。国浩上海合伙人方诗龙重点阐述了技术秘密的保护强弱需考虑的因素,国浩南京合伙人邱奎霖则针对商业秘密诉讼实务中律师经常遇到的“秘密性与专利新颖性”“秘密性证明责任分配”等难题作详细阐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审判委员会委员、知识产权庭原庭长宋健为与会人员们带来了属于“法官”的新视角,表示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近年来各方面均进展显著,司法实践对于商业秘密保护已释放出积极强烈的信号。
在圆桌讨论环节,宋健法官、国浩上海合伙人叶茵茵、国浩长沙合伙人金笑、国浩北京律师粟晓南与方诗龙、邱奎霖律师共同就“商业秘密”的保护体系及证据提交措施等进行深度研讨,并详细答复在场律师提问,与会律师们均表示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城投债分论坛
城投公司非标债务问题研究和争议化解探讨
在国浩上海管理合伙人陈枫的主持下,来自评级评估机构、资产管理、律所等不同视域的专家以“城投公司非标债务问题研究和争议化解”为主题,共探当下实务前沿难题。
论坛最后的现场互动环节中,国浩贵阳合伙人曹皎、国浩杭州合伙人马骏等参会国浩律师纷纷结合自身一线实务经历和各位参会嘉宾展开交流,思想碰撞中共探城投债业务未来发展空间。
闭幕总结
“本届论坛是一种坚守与传承,是一次创新与提升,也是一个基础和起点。”于宁杰律师在闭幕总结中表示,国浩民商事争议解决论坛,一直承载着国浩人对争议解决“道”和“术”的尊崇与求索;作为疫情后首次复办的本届本次论坛,不仅有理论研究与技能交流,还融入了成果发布、公益课程等,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国浩律师争议解决业务的提升是一场“登山战略”,国浩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知难而进、“滚石上山”,如今在黄浦江畔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眼前无山峦,心中有高峰,“轻舟已过万重山”,更应志存“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廿五再出发”,在国浩25周年之际,愿大家再攀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