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合同未约定准据法的适用规则探讨|高杉LEGAL

涉外合同未约定准据法的适用规则探讨

近年来,将意思自治原则作为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基础性原则已成为通说,在当事人对合同适用的法律未达成一致的情形下,适用何种规则作为补充则成为多年来困扰理论与实务界的难题。对此,司法实践可谓乱象频生,并直接导致大规模适用中国法的结果。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创新地将特征性履行规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补充性规则,然而对两者关系却语焉不详,法律适用上的混乱情形并未得到彻底解决。本文从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入手,试图就当事人未约定准据法情境下,如何确定法律适用规则的问题作一探讨。

一、司法实践中涉外合同准据法选择情况

近年来,在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领域,意思自治原则作为首要原则已得到学界及实务界的普遍认可。以作者曾任职的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例,2010年至2014年审结涉外合同纠纷269件,以判决方式结案的有127件。其中,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确定准据法的占58%,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准据法的占36%,直接适用中国法的占6%。可见,意思自治原则已成为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当事人有约定适用的法律时,法院基本以当事人意思自治选择案件适用的准据法。

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准据法时,有以下两类数据值得重视:首先,从连结点来看,法院裁判案件时主要考虑的连结点,依照适用次数由高到低依次是合同履行地(40%)、合同签订地(33%)、当事人住所地(25%)、不动产所在地(2%);其次,从最终确定的准据法指向来看,选择中国法的占96%,选择国际销售合同公约和香港法的各占2%。

从上述数据可知,中国法院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准据法时,存在以下问题值得重视:

1、单纯重视连结点的数量,将“最密切联系”认定为连结点数量的堆积,缺乏对连结点质的分析,这种情形往往导致中国法的适用。

【典型案例】:某银行钟山支行诉佳事得公司、创吉公司、石军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判决书中称“因钟山支行、石军之间所涉保证合同签订、履行于中国,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系与钟山支行、石军之间纠纷具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应作为本案的准据法。”但依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2007年最高院解释,该案审理时尚未失效),保证合同根据特征性履行规则应适用保证人住所地法(美国某州法律),合同签订、履行在中国并不能当然得出适用中国法的结论。

2、确定案件适用的准据法较为随意,说理论证部分较为笼统、简略,存在较为明显的适用本国法的倾向。

【典型案例】:厦门象屿公司诉印度尼西亚大丹宜化工有限公司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判决书中称:“因合同签订地、履行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故本院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为准据法。”在九洲公司和弘业公司诉香港阿迪艾斯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判决书称“因本案所涉合同签订、部分履行于中国内陆,故我国内陆法律系与本案具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应作为本案的准据法。”前一案件中中国公司是买方,后一案件中中国内陆公司是卖方,但两案均以合同签订、履行地在中国境内而适用了中国法,缺乏针对性分析。

二、对当前涉外合同未约定准据法时法律适用规则的解读

(一)规则的演进与现状

在意思自治这个一般性原则之外,我国立法对涉外合同未约定准据法时的法律适用规则经历了如下的演进过程:

1985年涉外经济合同法(已失效):最密切联系原则,特征性履行方法为补充。其第5条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六)项确定了13种合同的准据法。

1986年民法通则(生效):最密切联系原则。其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1999年合同法(生效):最密切联系原则。其第126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2007年最高院解释(失效):最密切联系原则,特征性履行方法为补充。其第5条规定:“当事人未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时,应根据合同的特殊性质,以及某一方当事人履行的义务最能体现合同的本质特性等因素,确定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据合同的性质确定了17种合同的准据法。

2011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及2012年司法解释(生效):特征性履行方法与最密切联系原则并列。其第2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依照本法确定。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本法和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第4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此外,《海商法》第269条及《民用航空法》第188条均规定: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的,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根据现行立法体系及法律位阶规则,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补充性规则可归纳为如下模式:

【一般规则】: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例外规则】:更密切联系原则(如果上述合同明显与另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有更密切联系的,适用该另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

【特殊性规则】:针对劳动合同与消费者合同的特别规则。

对这一框架体系运用语义分析及关系分析法可作出如下推论:其一,特征性履行规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关系不明。通过“或者”一词可将两者理解为并列关系,通过“其他”一词可理解为特征性履行规则是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一种情况。但不管作何理解,两者在适用次序上并没有优先顺序。其二,法院可依据合同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更密切联系的理由,拒绝特征性履行规则的适用。但如何认定“更密切”,立法未表述。其三,消费者合同与劳动合同直接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2条、43条之规定,不适用上述规则。

(二)对现行涉外合同法律适用补充性规则体系的价值评价

二是考量要素日趋完善。将消费者合同与劳动合同单独规定是新法的亮点,体现了注重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实体价值,顺应了当代国际私法发展的潮流。

然而必须承认,现行的涉外合同法律适用补充性规则体系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1、《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前半部分表述的是特征性履行规则,后半部分是最密切联系原则,两者杂糅在一起,缺少优先顺序的规定,对更密切联系原则在何种情况下推翻特征性履行规则的适用、不适用特征性履行规则时如何确定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等问题未作出回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正是困扰司法实践的最重要问题。

2、对特征性履行规则的具体细化依赖于法官对2007年最高院解释的适用,但该解释目前已经失效,且其中列举的17种合同,只是体现了一段时期内的经济交往现状,不可能也无力对所有合同类型穷尽列举。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远程支付等交易手段的不断创新,更多的合同种类还将出现,一份合同糅合几种合同要素的情形也越来越多,当司法实践遭遇此类情形时,现行的特征性履行规则就失去了生命力。

三、特征性履行规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关系厘清

在现有规则体系中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厘清特征性履行规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关系,这建立在对两者价值的深入理解和适用范围的准确界定上。

(一)确定性与灵活性孰优孰劣?

合同领域是最密切联系原则最初应用的领域,目前来看也是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这绝非历史的偶然,而与其内在价值有关。首先,合同领域一直是民商事法律关系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领域。合同的法律适用方法绝不可能是单一、僵固、机械的,必须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这正是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合同领域颇受青睐的主要原因。其次,合同领域缺乏普遍认可的冲突规则,或已有的冲突规则无法满足当前国际民商事交往的需要。而在物权等法律关系领域,“物之所在地法”等冲突规则久已确立,且因能较好的适应新的时代条件而争议较少,在这些领域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意义也就相对微弱。

然而,必须看到,灵活性的另一面就是模糊性。最密切联系原则在诞生之初就披上了虚无主义的色彩,因其指向的不是具体的准据法,而是一个法律适用的原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第6条列举了法院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时应考虑的因素,第145条列举了可参考的连结点,但这两个条文仅仅局限于杂糅式的列举,并没有进行实质上的综合,也没有任何位阶上的次序,各项要素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就难以避免。

在这样的情形下,对法律适用奉行形式理性要求的大陆法系,迫切需要一个指向更加精确的冲突规则,特征性履行规则由此应运而生。它由立法者根据合同的分类,以直接创设特征履行地的方式确定适用的准据法,确定性一显无疑。最明显的例证就是2008年7月24日生效的《罗马条例Ⅰ》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完善了特征性履行规则,并作为当事人未选择准据法时确定法律适用的主要规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成为补充规则,证明该规则的价值受到广大欧洲国家的肯定。作出这一重大修改的原因就是为了确保欧盟领域内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和冲突法规则的高度可预见性。

当然,特征性履行规则的确定性也必然是以牺牲其灵活性为代价的。其缺陷最明显的体现在作为该项规则根基的合同分类理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合同的内容、形式、订立方式、履行方式等均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将合同种类固化、确定是难以想象也是难以操作的,在实践中也必将阻碍经济社会前进。《罗马条例Ⅰ》相比《罗马公约》新增了对八种合同的推定规则即是对此的佐证。

总之,孤立、僵化的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或特征性履行规则在当代国际私法领域都是不适当的,将灵活性与确定性通过立法技术和制度安排巧妙结合,才是司法实践中需要思考的命题。

(二)中国法官更加倾向于确定性

首先,在“先规则,再个案”的中国的法学教育传统下,法官被要求遵循先“找法”,再根据法律确定的规则对个案进行分析。但在国际私法领域,由于没有明文规定应适用的具体法律内容,只规定了适用法律的规则,导致法官屡屡产生“找法的困惑”,这就决定了中国现阶段法律适用规则应偏重于确定性、可预见性。

其次,从法律适用的技术层面来看,美国绝大多数州采用普通法,同一种语言、相似的法律制度、统一的法学教育和便利的查询系统,使法官在能够很容易获得所需的外州判例及法规,并对此适用“政策定向”或“结果分析”判断是否“密切联系”;而在中国,因涉外合同法律冲突涉及多个国家,法律制度、语言、文化背景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要求法官熟悉他国立法政策和具体内容尚且十分困难,遑论对此展开比较和分析。

综上,结合中国实际,在当事人未约定时,建议以特征性履行规则作为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或主要规则,并以2007年司法解释规定的17类合同适用规则作为参考,最密切原则只能作为例外原则发挥补充作用。具体设计框架如下:

【一般规则】: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

【具体规则】:针对17种具体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参考2007年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因该解释已失效,不具有强制效力,不能在文书中进行引用),作为对特征性履行方法的细化。

【例外规则】:或者适用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

【特殊性规则】:针对劳动合同与消费者合同的特别规则(《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2条、43条)。

四、基于司法实务视角的适用流程规划

根据上述设计框架,从司法实务角度,对当事人未约定准据法时,本文从确定法律适用规则的流程、连接点分析方法和说理论证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具体情形下的适用流程

从合同种类的视角,可将司法实践中的情形分为四类:

情形之一:属于具体规则中的合同种类,且适用特征性履行性规则没有较大争议

【适用流程】:严格依据2007年司法解释规定的17类合同进行比照,如果不存在例外情形,就应适用具体规则明文确定的准据法。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法条仍然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

情形之二:属于具体规则中的合同种类,但明显与特征性履行规则之外的另一国或地区有更密切联系

【适用流程】:对“明显”的标准应从严掌握,至少应达到民事诉讼法中的“高度盖然性”程度。对此,需将最密切联系的连结点与特征性履行规则中的连结点充分比较分析,并在说理论证阶段详细说明理由。

情形之三:不属于具体规则、但属于特殊规则中的合同种类

【适用规则】:应直接适用特殊规则。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殊规则的要义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应从这一原则出发,充分比较各个连结点所指向法律的保护程度。

情形之四:不属于具体规则、也不属于特殊规则中的合同种类

【适用规则】:应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对合同进行准确的分割,列明与合同运行全过程有关的所有连结点,并从“量”和“质”的角度对连结点展开分析,最终确定与合同最为密切的准据法。

(二)连结点分析方法

在上文中的情形2和情形4中均提到了对连结点展开分析,对此必须坚持“量质并重”。

——对连结点数量的充分列举。法官要列明与合同有关的所有连结点,常见的可能包括:合同签订地、合同成立地、合同谈判地、合同履行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以及当事人的住所、居所、国籍、公司成立地及营业地等。以此为基础,分析该合同归于各国的连结点数量,作为分析判断的客观依据。

——对连结点作用的深入分析。在具体合同中,每个连结点的对合同成立并得以运转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法官要综合考量合同的性质(双务合同或单务合同)、合同义务的主要履行地(对特征性履行规则的类比推理)、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正当期待及合同可能产生的后果(实体价值判断)等因素,确定一个或多个作用相对重要的连结点,作为分析判断的主观依据。

(三)公示法官内心确信

法律适用过程主要运作于法官的内心,将内心确信的过程以判决书中的说理论证部分公示,不但是解决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的一道良方,更是当前我国法院倡导的司法公开的应有之义(注2:曾任江苏高院民二庭庭长、现任宿迁中院院长的汤小夫曾在全省法院涉外商事案件管辖培训班上提出,涉外合同裁判文书的说理应遵循“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全面透彻、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合法有据”等要求)。内心确信的公示步骤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充分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确认该涉外合同无法适用意思自治原则,这是适用补充性规则的前提。

THE END
1.南京涉外离婚婚姻律师咨询电话南京涉外经济纠纷律师涉外官司律师网汇集南京专业涉外案件律师和涉外官司律师事务所,专业提供涉外离婚律师,涉外婚姻律师,涉外纠纷律师,涉外经济律师,涉外继承律师,涉外刑事律师,涉外知识产权律师,涉外商事律师,涉外贸易律师,涉外专利律师为您在线解答相关法律疑问.http://www.nkuo.cn/nj/
2.南京专利侵权律师南京商标诉讼律师南京版权侵权诉讼律师南京知识产权律师网业务涉及商标、专利、版权三大知识产权领域,从事专利,商业秘密,商标,著作权(版权),技术合同,反不正当竞争,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反垄断等诉讼及非诉讼高端知识产权法律服务.http://www.tttr.cn/citynj/
3.维信金科服务强化应急保障能力,推出24H全国咨询百科新告示!租赁回过神来的杨先生一家傻了眼,当初买房子是为了方便孩子就近上学,现在花了1200多万,房子却住不进去……无奈之下,杨先生只好到法院求助。幸运的是,最终在南京六合法院执行法官的沟通下,双方达成了搬出和补偿协议。 法拍买来的学区房竟变成糟心房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家住上海的市民杨先生一家为了给孩子上一个好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4F0NC0556AYHP.html
4.在微信上催收借款能否中断诉讼时效?现在人们交流多通过微信、qq等方式,方便快捷,减少了时间成本,拉进了距离。那么借给别人钱,多次通过微信,咨询南京江莹莹律师http://17.nj64.com/open.asp?id=100233&tid=177
5.周润律师解答了你好我的微信零钱被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强问题周润律师解答了你好我的微信零钱被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强制冻结了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贷款逾期了冻结了问题,免费收听语音答案。https://www.faniuwenda.com/Ask/Index/detail/id/10258312.html
6.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能否被法院采纳?#律师咨询#南京律师#法律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能否被法院采纳?#律师咨询 #南京律师 #法律咨询 #企业法律顾问 #合同纠纷 举报 花开半夏 关注702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 千帆直播 人气主播 直播0 热舞玉米 知冷知热进退皆宜~ 点击观看 直播0 小肥沫吖 古筝国风仙女https://www.56.com/u94/v_MTYyMDEyMDQz.html
7.窦红律师南京北京市京师(南京)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窦红律师 江苏 南京 丨北京市京师(南京)律师事务所 民间借贷 婚姻家庭 刑事案件 人身损害 微信扫一扫 向TA咨询 马上询问律师 律师服务 图文畅聊 80.00元 电话咨询 60.00元 私人律师 300.00元 解答统计 律师简介 查看详细 服务案例 如何选择律师 律霸大数据帮您准确匹配 找个专业对口的 根据案情涉及专业选择,https://www.lawpa.cn/lawyer/209304.html
8.车辆挡道怎么办?教你用南京公安微信自助移车平台律师团队 擅长法律顾问专业 官方认证 咨询我 咨询我 对于车辆挡道怎么办?教你用南京公安微信自助移车的内容,最近很多人很困惑,一直在咨询小编,今天华律网小编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车辆挡道怎么办公安微信教你破】遇到车辆挡道怎么办市民无需拨打110报警电话,只要在“南京公安https://mip.66law.cn/laws/1010602.aspx
9.一张南京银行储物卡突然出现在微信上问题描述: 一张南京银行储物卡突然出现在微信上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229425 人·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你好,建议尽快报警 2023-07-15 22:41:58 平台法律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6291893.html
10.突破“面对面”打官司,南京这家法院试点诉讼全流程网上办律师认为更有利于矛盾解决和案件处理 传统线下开庭,需要当事人、律师前往法院与法官当面沟通、提供书面材料,开展电子诉讼试点工作后,当事人、律师从申请立案到完成庭审、接受送达、申请执行等全部诉讼活动都可通过线上进行,突破了“面对面”的传统方式。 通过微信送达判决书 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586631.html
11.南京市看守所家属送钱办法及规定南京市看守所、南京市第二看守所、南京市第三看守所家属如何送钱? 1.可以委托律师代送。 2.可以通过看守所公众号微信直接转账给看守所,方便快捷!具体程序如下: 2.1.关注“南京公安监管”公众号,可以通过微信加好友搜索,关注。 2.2.随后按照如下操作:进入首页>>用户注册》》提交审核》》审核成功后》》点击亲属寄钱》http://www.njlawyer.cn/lawnews/7957.htm
12.顾客通过彩票店微信出票,店里并没有出纸质票,但是可以正常兑奖结论:有可能是非法经营罪 解析:1、不合法,微信没有销售彩票业务的资格,所以是违法的。1、未经国家https://www.64365.com/ask/8115576.aspx
13.南京市江宁区看守所地址电话律师会见规定刑事辩护,专业律师团队,值得信赖和托付! 电话:13951899110(微信同号) 南京刑事辩护团队,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诉讼技巧,专业处理复杂疑难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律师使命。 刑事案件范围,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刑事法律事务、刑事会见、取保候审、刑事诉讼、刑事辩护、刑事阅卷、提供无罪或罪轻辩护、调查取证等各方面的诉讼http://www.nj48.cn/lawnews/9158.htm
14.@律师和当事人,南京法院“联系法官”小程序上线啦法官法院当事据介绍,该功能的推出是南京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的“我为群众办实事”10项举措之一,将为当事人、律师与办案法官之间搭建起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如果是诉讼案件当事人,首先进入手机微信小程序“江苏微法院”,点击“诉讼服务”板块中“联系南京法官”,执行案件则点击“执行http://k.sina.com.cn/article_1653603955_628ffe730200143jj.html
15.南京市高淳区法院发布“群众身边的e法官”小程序,24小时提供法律·南京假冒注册商标罪律师_南京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标识罪的认定构成、量刑标准、司法解释、取保候 ·南京商标侵权赔偿 ·南京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律师_立案量刑标准、司法解释 ·六合欠款律师 专业律师 微信咨询 http://www.da64.net/m/lawnews/8925.htm
16.律师微信专栏张某某于2011年12月14日诉至法院。诉讼中,因肝内胆管癌死亡。根据张某某近亲属申请,依法变更张某某父母张某、许某、丈夫高某、女儿小丽为原告。同时变更诉请增加死亡赔偿金等相关费用。鉴于两份医疗事故鉴定书是在张某某生前作出的,根据案情需要,须查证张某某死亡究竟与医院有无因果关系,2012年8月7日委托南京医科http://m.lawbang.com/index.php/platform-home-show-id-1281659.shtml
17.公司公告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 关于南京商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 补充法律意见(一) 电话:021-58358013 | 传真:021-58358012 网址:http://www.gffirm.com | 电子信箱:gf@gffirm.com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泉北路 429 号泰康保险大厦 26 楼 | 邮政编码:200120 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 https://q.stock.sohu.com/cn,gg,300975,8741856828.shtml
18.微博发表了博文《南京执行律师江苏高院:到期债权第三人要求剔除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全部或部分债权的,执行异议中》 刘根森律师团队专注于涉及执行法律事务,无回款,不收费,15195841558(微信),南京执行律师江苏高院:到期债权第三人要求剔除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全部或部分债权的,执行异议中 南京执行律师江苏高院:到期债https://m.weibo.cn/u/6591526469
19.南京居民医保如何缴费律师普法南京居民医保如何缴费 普法内容 可以在网上缴费,流程如下: 1.下载我的南京 APP,进入社区-城乡居民社保-社保缴费 2.微信小程序:搜索“江苏税务社保缴纳”小程序进行缴费操作 3.支付宝:首页搜索“江苏税务社保缴费”,进入江苏税务社保缴费-服务”,进行缴费操作。https://www.110ask.com/tuwen/8342418615408011074.html
20.暨全国律协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委会2015年年会综述为积极探讨“互联网+”时代的热点法律议题,切实提高广大律师的新兴业务执业技能,全国律协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下称“全国律协信息委”/“信息委”/“专委会”)于2015年9月11-1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宾馆召开了“第四届中国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专委会2015年年https://www.hnlawyer.org/news/1975.html
21.新中国第一批执业律师章荣毕逝世,享年96岁中国政库澎湃新闻11月20日,南京市律师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章荣毕律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19日19时35分逝世,享年96岁。 公开资料显示,章荣毕,中共党员,1949年考入中央大学中文系,1951年成为南京市第一批人民检察官,先后做过农民、工人、调度员,1981年调回南京市法律顾问处(今江苏法德东恒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82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