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團市委緊密圍繞我市黨政工作大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團十七大的會議精神,積極地在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領域中先行先試,不斷實踐探索緊密聯系服務青少年的有效途徑,開拓性地成立了全省首個青少年事務中心、全國首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聯合會,走出了一條由團委主導、富有泉州特色的“網絡化覆蓋、專業化管理、多元化服務、社會化運作”的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路子,逐步形成黨政重視、群眾認可、青少年歡迎、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為各級團組織開展青少年事務工作提供經驗借鑒。
以人為本改革創新
提高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少年的能力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經濟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變革,生產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隨之產生分化和變遷,由此衍生出了許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其中青少年事務就佔有很高的比例和代表性。按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的界定,青少年事務涉及青少年生活的各個層面,涵蓋青少年生存、教育、健康、就業、社會參與、婚戀、住房、娛樂等方面的需求,也包括特殊青少年的特殊問題,如對超常青少年的培養,對殘疾青少年的關照,對違法犯罪青少年的矯治等等。
品牌推動實干實效
竭誠服務廣大青少年成長成才
在過去六年多,青少年事務中心在團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突出重點、工作前置、注重實效的工作原則和“傾聽青少年的呼聲,關注青少年的煩惱,維護青少年的權益,陪伴青少年的成長”的工作思路,大力調整和整合資源,突出青少年需求和服務項目的有效對接,建立了以“青少年事務中心”為龍頭,以“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泉州青少年成長成才工程啟明星計劃”、“泉州青少年成長基金”、“希望園工程”、“未成年人應急救助行動”、“青年志願者行動”為支撐的服務青少年工作體系。通過窗口常態化設置和安排,為青少年搭建一個便捷聯系的互動平台,有效地解決了一些反映青少年群體利益訴求的困難和問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做青少年直接而堅定的保護者和貼心人。事務中心運行以來,累計接聽求助電話6956多人次,接待來訪7069多人次,幫扶青少年個案402多件共908多人次。主要工作內容有:
深入社區,服務一線。09年以來“中心”廣泛開展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活動。共進鯉城、豐澤、洛江、泉港、晉江、石獅、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泉州經濟開發區等十二個縣(市區)73場活動,通過舉辦“輕鬆備考12355與你同行”陽光行動、“情暖泉州青春自護”普法教育進學校、“同一片藍天下健康與你同在”625禁毒教育宣傳走進青少年、“弘揚憲法精神服務科學發展”青少年法律宣講進社區(進學校)、青少年健康成長專家咨詢、青少年心理健康專家咨詢、社區少年兒童才藝展示、社區小衛士在行動、希望工程——青少年應急救助、“志願泉州共建和諧社區”等活動,服務於青少年多領域、全方位需求,豐富了社區青少年的業余文化娛樂生活營造了奉獻、友愛、服務的濃厚氛圍,引導和促進社區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茁壯成才的作用。社工在進社區時深入青少年中調查研究,發放家長、青少年、社區居民等三種調查問卷,每期進社區活動社工都結合調查摸底情況,在此基礎上匯集相關材料形成分析資料。
積極應對當前形勢,力促青年就業創業。聘請125名成功企業家組成青年就業創業導師團,全面培訓專職社工就業創業專業知識,開設YBC(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泉州工作站全天候對外工作窗口,為我市青年申請YBC扶持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和渠道。開展“泉州青年創業設計暨創業服務競賽”活動,篩選推報了近百個創業項目,並向社會、企業、金融機構發布和推介,幫助尋找合作機構或支持,實現創業項目與市場對接,並建立常態化跟蹤幫扶機制。全面開辦退伍軍人、下崗青工、青年農民工、待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培訓班,建立278多個青年就業創業基地,開展創業導師進高校、大學生到非公企業見習、青年職業規劃及就業技巧講座等活動,使受益青年達上萬人次,有力促進青年就業創業。
傾聽青少年的心聲,關注成長中的煩惱。2011年10月份,團市委成立了泉州市青少年心理咨詢體驗中心,組建了32名來自泉州市各高校、醫院的二級心理咨詢專家作為我們的志願者專家團隊,每天安排三名心理專家實行輪班制,無償負責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咨詢服務,及時解決青少年反映的學習問題、青春期敏感話題、人際交往、網絡成癮、厭學和考試焦慮等心理問題。定期組織心理輔導培訓班,有針對性地為問題青少年開展一對一心理輔導和幫助,兩年來舉辦了專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27場,聽眾達6000多人次。同時,依托泉州青少年心理體驗中心的心理咨詢輔導的專家為廣大青少年和家長父母們提供各種心理咨詢服務,進一步擴大了服務覆蓋面,有效強化青少年的心理輔導工作。
積極關注社會民生,主動介入突發事件。創新性拓展了青少年事務服務范圍,建立志願服務社會應急救助聯席會制度,設立“未成年人應急救助專項資金”,用於救助遭遇突發事件傷害的青少年。三年來,先后救助了不幸女童小若蓮,安溪患尿毒症男孩小梓龍,身患血管瘤孩童周志偉,遭遇車禍無錢救治的黃偉勇,白血病患者黃思嬌、張順等。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已成為社會應急救助體系中的重要力量。
分類引導注重實效,引領青少年提升素質。深入實施青少年啟明星素質培養計劃,提供54項內容豐富的素質培養課程,全面增進青少年思想素質、道德水平。針對12355青少年事務熱線了解到的留守兒童心理及行為問題比較突出的情況,在華僑農場和留守兒童及外來工子女較集中的縣區學校中推動實施“希望園”工作,積極開創希望工程工作新模式。目前,已援建20多個“希望園”。“希望園”設立了希望書庫、綠色網吧、多媒體活動室等,為特殊群體、青少年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娛樂和課余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溫馨充實的精神家園,已使上千名歸僑子女、留守兒童獲得了直接幫助。此外,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高校教授、知名企業家、泉籍杰出青年人物作為主講嘉賓開展“市民文化大講壇”系列講座,全方位培訓、提升青少年的素質,受到了廣大青少年的歡迎。
青春活力健康向上,打造青少年交友平台。重點解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大齡單身青年婚戀問題,為青年溝通、了解、交友搭建平台,滿足青年婚戀需求,幫助青年正確樹立現代婚戀觀。連續兩年,青少年事務中心在團市委全力支持下,先后舉辦了“傳承奧運之光、點燃愛情聖火”匹克迎奧運火炬接力跑、“青春相約情滿西湖”、“活力機關青春家園”等多場大型單身派對活動,各種形式的聯誼活動也紛紛開場,有效的促進男女青年間的溝通交流和交友聯誼。每年在活動中評選20對新人新風獎,號召新婚青年從我做起,弘揚勤儉美德,反對奢侈浪費,提倡新辦婚事,簡辦婚禮,爭當社會文明青年,為倡導文明新風、建設和諧泉州作貢獻。
規范管理高效運作
健全和完善青少年事務工作機制
青少年事務中心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探索怎樣走進普通青少年,關照特殊青少年,與時俱進、持續高效地開展工作,進而打造一支“一流團隊、一流管理、一流業績、一流服務”的專業化、職業化服務團隊。經過實踐,我們認為應該確立“政府推動、團委主導、社團主動、多方參與”的協調與合作模式,並從三個方面入手加強隊伍建設,一是體系管理,二是機制建設,三是人才隊伍。
規范化承接和處理工作機制。我們將青少年事務服務流程分為四個環節,即咨詢了解、承接受理、協調處置、督促落實。首先是充分發揮青少年事務中心處於青少年工作一線,通過調查研究,快速了解青少年工作的第一手資料,掌握青少年發展規律,傾聽青少年訴求,總結青少年關心的熱點難點,為開展共青團工作提供參考,進而推動市人大、政協關心支持社區青少年事務工作和外來青年醫療、教育、就業等問題,為黨委政府做好青少年基本工作提供支持。同時建立受理登記備案制度,通過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前台窗口承接后,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現場解決或遞交分管領導審批提出處理意見,進入工作渠道。對於有涉及其他職能部門的事項,我們堅持做到不越位,轉請相關部門解決,並對移交事項進行全程跟蹤落實,及時了解情況,建立回訪制度。
創新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的方式。運用新媒體,創新工作方式,進一步推動12355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的影響力。事務中心先后組建網站、開通新浪“共青團泉州12355”官方微博、騰訊“泉州市青少年事務中心”官方微博等,進一步推動“中心”與青少年建立直接聯系,廣泛聽取青少年意願心聲﹔通過新媒體,大力宣傳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的意義、職能﹔拓展12355青少年服務台功能,促進服務台直接面向青少年收集權益信息,可在線咨詢,與青少年建立互動,充分發揮青少年心理咨詢輔導團、青少年維權服務團、青年就業創業導師團三支專業工作團隊職能,更好為青少年答疑解惑。同時,提升“12355”青少年事務熱線、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在全社會的知曉率、影響力,使社工服務作用更加受到青少年和社會的關注。
青少年事務中心的辛勤工作,得到了領導的高度稱贊。2008年7月,時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的楊岳蒞臨泉州青少年事務中心調研,聽取社工關於泉州青少年事務中心項目設置、運作情況的匯報,充分肯定了泉州青少年事務中心的成績。中共福建省委《八閩快訊》專報件幾次專報了泉州共青團的這一做法,省委常委、副省長陳樺先后兩次做了批示,同時這一創新工作也得到各媒體的宣傳報道。中辦通訊、中國青年報、中國共青團網先后報道了泉州市成立全國首個社工聯、成立福建首個青少年事務中心等創新做法。福建八閩快訊在刊登這一做法后,省委常委批示“全省共青團學習借鑒”。
然而,泉州青少年事務中心和青少年事務社工聯畢竟是一項創新的工作,仍然有不少問題和不足。比如,社工還沒從政府財政專項資金提供保障﹔事務中心在青少年當中的影響還不夠﹔隊伍剛成立缺少經驗和專業化不足等。我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團組織的指導下,在全社會的共同關心和支持下,我們必將能在協助黨委、政府處理青少年事務,強化共青團四項職能,服務最廣大青少年中取得新業績!(作者:泉州市青少年事務中心)
點評:泉州市青少年事務中心以開展活動的形式深入青少年群體進行調查研究,以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聯合會和專業導師團隊為保障,以青少年事務中心專職社工為先導,圍繞青少年成長發展的需要,探索活動載體,創新工作方式,對青少年進行全面有效的引導,為泉州市共青團探索青少年事務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