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和宣传群众身边的道德典型,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市文明委决定组织开展2020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经各区市、各单位和市内媒体初评申报,全市共推荐候选人224名(含13个团队)。根据评选标准,按照优中选优原则,经资格审查、评委会评审,产生正式候选人38名。其中正式候选个人35名(编号01-35),正式候选团队3个(编号36-38),排名不分先后。
正式候选人名单事迹(排名不分先后)
编号01
匡延珍青岛国棉九厂退休工人
87岁的匡延珍,有着70年党龄,退休后的10多年中,她依然坚持帮助华侨同胞寻找亲人,帮助40多个归侨、台胞、侨眷家庭重新团聚。侨胞们和亲人分别太久,提供的家人信息也都是多年以前的,匡延珍常常走遍青岛的大街小巷,只要侨胞们能描述出的地方,都一遍遍地去打听,只为找到当年亲人的一丝线索。
编号02
黄淑英生前系胶州市胶西街道布袋屯村村民
2013年4月,黄淑英在胶州市红十字会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2019年12月21日,70岁的黄淑英因病去世,按照她的遗愿,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角膜捐献给青岛眼科医院,成为胶州市第27例遗体、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者。黄淑英生前当过村里的民办教师和村医,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的岗位上。
编号03
李巧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园林环卫有限公司长江路作业队网格员
2001年开始,李巧先后为环卫工人们筹集衣物8000多件,2017年,她向公司提议成立了全区第一家关爱环卫工人的公益性组织——“青岛市黄岛区一枝一叶公益服务社”,服务社先后开展200多场爱心慈善活动,筹集善款170余万元、爱心物资价值100余万元,受益环卫工人达3万多人次。
编号04
江志坚即墨区“环秀爱心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负责人
编号05
刘统国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嘉定山社区居民
2012年7月25日,刘统国路遇一位老人突发心脏病,他主动停车将老人送往医院抢救,挽回了老人的生命。今年疫情期间,他从大年初三就挺身而出,坚守一线一直到7月;针对社区楼道内墙面的乱贴乱画现象,他自己掏钱购买了200多块钱的劳动用具,带领社区志愿者对10个开放式楼座、21个单元的楼道进行了清理和粉刷。
编号06
卢振华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K1路驾驶员
2014年10月,卢振华偶遇坐着轮椅前来乘车的患病男孩赫赫,赫赫每天在妈妈的陪同下乘车去做康复训练,他习惯性地将赫赫抱着上下车。结缘后,卢振华决心长期帮扶赫赫家庭。6年间,卢振华每天都要抱着赫赫上下车,买手机、买衣服、买玩具……终于,赫赫从不会说话到能说出“卢爸爸……你好”。
编号07
戴宗升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大麦岛社区居民
编号08
姜波青岛市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艺师
2003年,姜波通过互联网线上推广帮助附近菜农卖菜,把蔬菜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国外,姜波是山东省首位利用互联网线上销售蔬菜的人,开创了农民创业新局面。2008年,姜波牵头创办了青岛市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8个村庄106户农民创业。
编号09(三人同一事迹)
王怀忠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干部
苗在佩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北门里村村民
杨桂花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观海华庭小区居民
编号10
宋玉武平度市同和街道宋家赵戈庄村村民
编号11
栾德鑫市南区八大湖街道高邮湖路社区居民
编号12
王军国家税务总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第二税务所四级主办
2016年,王军的战友任虎成意外去世。悲痛之余,看着失去独子、痛不欲生的任大爷和陈大娘两位老人,王军轻声对老人说:“别怕,还有我。”从此以后,每日60公里的往返、寻医问药……1600余个日夜,见证了王军不是亲子犹胜亲子的温暖陪伴。
编号13
代松涛青岛诚信兴通快运服务有限公司货车司机
2020年春节,在疫情来势汹汹的危险时刻,代松涛作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驰援武汉。1月30日晚7点,代松涛瞒着父母,告别妻子后便载着33吨新鲜胡萝卜上路了。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1月31日下午6点,他抵达武汉市江夏区雷神山医院附近,卸完货物后便匆匆返回山东。就这样,代松涛先后8次远赴武汉等地,将200多吨爱心物资运送到战“疫”一线。
编号14
孙立芳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教师
编号15
姜法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主任
姜法春在青岛市应对非典、甲流、出血热以及输入性传染病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工作中都有突出表现,参与了奥帆赛、残奥帆赛、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等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高效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目前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组织协调并参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密接追踪管理等工作。
编号16
孙文欣市市立医院呼吸科护士长
今年疫情发生后,孙文欣主动请缨,参加山东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担任青岛医疗队的临时党支部书记和第四护理组组长,随队驻扎在尚未启用的黄冈大别山医疗区域中心。她和队员们连夜“开荒”,30多个小时完成隔离病区改造,接收救治病人;自学当地方言,为病人做心理护理;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她带领护士喂水喂饭,获得病人的广泛赞誉。
编号17
徐德祥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2020年初,当疫情发生时,徐德祥主动报名并参加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在疫区一线工作的57天,他每个班次都冲锋在隔离病区,以患者为中心,主动承担各种高风险操作,积极推行24小时床旁滴定式诊疗的模式,共参与救治263例确诊病患,52例危重症全部存活。
编号18
陆学超海慈医疗集团肺病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
今年2月9日,陆学超作为海慈援鄂医疗队领队,带领医护人员踏上去湖北援助的征程。接管光谷院区重症病区后,陆学超带领医疗队员开展救治工作。隔离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经历诸多痛苦和离别,不愿配合治疗。陆学超将他们的病情熟记于心,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安抚开导。他们援鄂52天,创造了零死亡、零复发、零差错、零投诉的战绩。
编号19
张海川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黄岛边防派出所所长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张海川所在辖区郭家台子社区2人确诊,社区实施封控管理。张海川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到一线部署,确保全民战疫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警24年以来,张海川两次荣立三等功,荣获山东省“十大边防卫士”、首届青岛市新时代“十佳人民警察”提名奖、青岛市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
编号20
秦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卫生事业管理主管医师
秦文是国家卫健委院感防控专家组成员之一,赴武汉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导工作,是山东省医疗卫生系统“逆行”武汉第一人,也是山东省最晚返回的医务人员。她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接力,在武汉抗疫攻坚战最后阶段,为确保医务人员不发生感染,最大限度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一名院感医生的神圣职责。
编号21
张莉市公安局黄岛分局隐珠派出所指导员
张莉在户籍业务办理中创新推行“容缺受理”审批服务机制,借助先进科技信息手段和大数据实践应用,建成了全市首家“智慧警务室”,实行24小时自助服务。她主动请缨牵头在全市率先开展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示范工程,其改革创新经验受到市委政法委等部门的一致好评。
编号22
张孝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
编号23
孙晓兰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变电运维三班班长
编号24
尹星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运营二中心车辆部工程车检修工
作为一名车辆检修技师、青岛地铁“畅达幸福”的护航人,尹星26年来扎根一线、大胆创新,牵头搭建了“青岛地铁尹星技师工作站”,完成科研创新项目50余项,在全国轨道交通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技术论文35篇,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编号25
李秋航山东正航律师事务所主任
编号26
李健莱西市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李健全程参与了莱西市全部涉黑涉恶案件的公诉审理,虽然临近退休,但她干劲不减,不畏艰难,让74名被告人得到了应有的惩处。2009年至2012年,连续4年被青岛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办案能手,2011年、2012年,李健因办理涉黑案件工作成绩突出,分别获莱西市委、市政府嘉奖,荣立三等功。
编号27
梁建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梁建英主持研制的CRH380A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主持研制的“复兴号”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作为技术领军人物,梁建英带领团队攻克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助力中国高铁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编号28
陈呈章市公安局市南分局珠海路派出所一级高级警长
18年风雨“片警”路,陈呈章始终与时代同向而行。2008年奥运会后,针对小区外国人不断增多的情况,他率先提出“社区警务国际化”,打造全省首家“涉外警务室”。上合峰会后,他创新“1+2+N”模式,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做好社区管理。今年,陈呈章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编号29
于文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今年疫情期间,于文成日夜坚守在青岛防控一线,和专家组成员们诊断确诊山东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元宵节青大附院接到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命令,于文成再次主动请缨,成为出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医生。在专家组长于文成的带领下,医疗队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97人,赢得了各级专家组高度评价和患者的信任与褒扬。
编号30
胡克涛青岛金莱热电有限公司汽机专工兼维修班长
在企业,胡克涛是出了名的技术狂人,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实现自主创新,他经常不眠不休,带领班组日夜奋战。他创新的多项新技术,获得国内专家和同行的认可,被行业内称作“汽轮机诊治专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胡克涛创新工作室”成为能源热电青年技能培训实作基地。
编号31
宋伟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五大队科员
2020年6月2日,宋伟东与同事按计划在青岛火车北站东广场站前路进行执法检查时,遭遇一辆涉嫌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黑车”暴力抗法,宋伟东被车轮两次碾压及拖行。目前宋伟东已进行4次修复手术,正在继续康复治疗。
编号32
孙明生前任山东省青岛监狱第五监区副监区长
疫情发生后,他率先带队参加监狱第一批封闭执勤任务,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任务最紧急的关键时期,连续60天坚守在监狱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确保了监区疫情防控“零输入”“零感染”、监管安全“零事故”。9月29日,孙明在狱内封闭执勤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年仅45岁。
编号33
孙世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孙世春从事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科研工作30多年,发表论文/著作120余篇,获市青年科技奖、海洋创新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励。为助力西藏双湖县精准脱贫,孙世春带领团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援助工作。
编号34
王慎芳市公安局李沧分局李村派出所向阳路社区民警
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曾荣获山东省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优秀社区民警标兵等荣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2019年12月,被李沧区委评为“感动李沧”十佳人物。2020年8月被评为最美退役军人。
编号35
徐秀玉城阳区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居民
在城阳村社区,提起徐秀玉,村民们总是评价她贤惠、坚强、能干。45年来,她和婆婆从未红过脸、吵过架,多年的婆媳变成了母女。徐秀玉用行动诠释了孝心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付出传递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编号36
青岛市乡村振兴工作队
2018年4月,市委率先在全省选派20个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平度市、莱西市20个经济相对薄弱的镇街、100个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开展联镇帮村工作。派驻两年多来,工作队成员发挥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先锋队”作用,交上了一份让市委满意、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编号37
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
编号38
青岛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群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青岛市先后派出5批次来自全市11家医疗机构共计306名医护人员,星夜兼程火速增援湖北武汉、黄冈。经过近两个月的共同努力,青岛市援鄂队员圆满完成驰援任务,凯旋归来。(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刘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