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入法律咨询服务圈套的人新闻频道

今年5月,张潇雨到门诊就医时,被拔错一颗牙,关于赔偿金额,她和医院一直无法达成共识。

她咨询了当地卫生局,工作人员建议她自己去法院起诉,说简单的民事纠纷没有必要请律师。

她平时工作较忙,从没接触过法律上的事情。

未料,等待她的是另一个纠纷。

近几年,部分法律咨询公司通过社交平台推广业务并线上签订合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事人可能与这类公司相距千里,导致维权成本高、难度大。

许多有法律服务需求的人,无法分辨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咨询公司的区别,加上法律咨询公司敢于承诺结果,“导致很多人落入了非法揽业的法律咨询公司的圈套。”北京市东卫(贵阳)律师事务所的王轲说。

事实上,国内的法律咨询服务已经发展了40年,也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让更广泛的基层获得法律服务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童孟君告诉澎湃新闻,2004年后,司法部不再管理此类公司,法律咨询公司逐渐成了“监管凹地”,导致该行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甚至越过法律的底线”。

真假律师

她在群里讲述了和医院的纠纷。没想到,对方比她还义愤填膺。一名自称“法务主任”的工作人员一直跟她说,“你一定要打官司,必须要维护你的权益。”

这让当时在情感上“极度脆弱”的张潇雨觉得,这支专业的“法务团队”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办公区域内,她没有看到律师事务所的名称,但发现他们有很多的奖牌,墙上挂着十多面锦旗,摆放着跟官方媒体合作的各种奖杯。

接着,她被带到一间独立的办公室,一名“法务主任”拿出一份合同。张潇雨忍着牙疼,加之心急如焚,她没有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签合同时,她问,群里面哪一个是律师?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性回答说,我们整个法务团队都是为你服务的。她一听法务团队,更加笃定这次请到了专业的律师。

签完合同,张潇雨便转给法律咨询公司7000元,这是她将近一个半月的工资。

之后的沟通都是线上进行。但让她不解的是,网上立案之前,证据收集整理的工作都需要她自己完成,“律师们”跟医院没有进行过任何沟通,仅表示可以提供指导。

她问“律师”是否给对方发去了律师函,得到的回答是,不用发律师函。后来她才知道,只有律师事务所才能发律师函。

张潇雨联系的这家咨询公司叫“广律在线法律事务所”,而她误以为“法律事务所”便是“律师事务所”。

工商信息显示,这家“广律在线(东莞)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经营范围包括法律咨询(以上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不得以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和辩护业务)、企业管理咨询等内容。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李青身上。30岁的李青从事电商行业,她对法律“一窍不通”。7月,为追回欠款,李青报过警。但警察说这属于民事纠纷,没法立案,建议她到法院起诉。

正好她在抖音上刷到四川的“宏大无忧法律咨询有限公司”。看到“法律”两个字,她以为对方是“律师”。

她联系对方的第一天,对方发给她既往成功案例,跟她视频通了话。她看到视频中的男人向她出示了营业执照,展示了办公环境。当时李青觉得,“还蛮正规的。”

无法联系上欠款人,“律师”建议李青走法律起诉程序,同时又让她交了1752元。李青记得,当时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打开是一份电子合同,她看到其中一条是“3%的返点费”。签完合同关闭页面,后来她想再看看合同,发现打不开了。

她追问,如果起诉不成功怎么办?得到的答复是,费用全部原路退回。基于信任,她又转去调查费,1752元。

但四天后,“律师”告诉她,她提供的手机号码跟欠款人的姓名不匹配,他们无法查出对方是谁。

其间,她仍没有怀疑过对方的身份。

一个纠纷变成两个纠纷

张潇雨和法律咨询公司签合同不到半个月,医院门诊主动提出和解,愿意赔偿她3万块,她同意了。

达成协议后,她在“法务群”里说,她要求撤诉。“法务们”说,你为什么要跟对方和解?张潇雨说医院赔钱了,她不想折腾了,这官司不打了。但“法务”说,这样做影响了我们的利益。

张潇雨和解后想撤诉,咨询公司要求返点费

她后来才知道,不管她如何拿到赔偿,都要给咨询公司5%的返点费。

张潇雨心想,返点费难道不是打赢官司之后才返的?“法务”说,只要你拿到钱,都要给返点费。三天之内若不给,他们就按照合同上的约定起诉她。听到“起诉”两个字,她莫名感到恐惧,怕面临另一场官司。

咨询公司收到返点费后将张潇雨移出群聊

第二天醒来,她越想越气。原本她想找律师帮她维权,没想到陷入另一个纠纷中。

她拨打12345热线后,工作人员把此事下发到当地的街道办处理。街道办告诉她,已经签了合同,要维权的话,就去法院起诉。

当地司法局的人也回电说,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针对法律咨询公司的管理办法,他们无权管理这些公司。

她也向税务局举报过咨询公司没开发票,第二天这家咨询公司仅补开了发票,退款仍然不了了之。

王轲说,考虑到大多数被法律咨询公司欺骗的案件涉及金额不大,以及维权效率问题,维权手段主要是向市场监管部门以及司法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但根据他的经验,维权情况也并不乐观。

法律服务≠委托代理

张潇雨回忆,签订合同后,“法务”只帮她做了两件事,写起诉状和网上立案。第一次办立案时,材料还被退了回来,因为证据材料没有标注页码。

常见情况是,咨询公司将知名律所的名称作为公司名的一部分,让人误认为公司与律师事务所存在特定联系。很多法律咨询公司为了招揽案件,不进行重大风险提示,比如不告知诉讼时效超期,这可能导致败诉。“这种所谓的诉讼指导并不合格。”王轲说。

张潇雨回想这些,仍感生气,“咨询公司如果告诉我,他们不是律师,不能诉讼代理,我也不会找他们。”

投诉无果后,她去了当地一家律师事务所。律师看了合同,就说她被骗了,“你签的是法律服务合同”。

他向张潇雨介绍,律所跟客户签订合同时,会写明由某位律师全权代理该案件,而法律服务合同中无此条款。律师会先拿出他的律师证,听当事人陈述事件经过,接着剖析案件适合起诉或是和解。而“法务们”不同,“他们不会冷静剖析整个事情,值不值得你去打官司。”

律师告诉她,如果法院能立案,根据以往判例,可能会判决把支付给咨询公司的费用退还给她。

这名律师的代理委托费约5000元,而她前前后后已经转给咨询公司8000多元。

在王轲接触的案例中,如果当事人发现上当后要求解除合同退还费用,各家咨询公司会有不同的话术。比如已经开始工作了,根据合同约定费用不退;民事案件本来就不需要律师出庭,刑事案件才需要律师出庭;公司从来没有说过要提供诉讼代理服务;可以让合作律所来与当事人签订合同。

后来,张潇雨在网上找到和自己类似的群体,结果发现一两百号人的群里面,每一个人都“被法律咨询公司骗过”。而这群人所认为的欺诈,因为此前没有注意保存完整的证据,从法律层面又很难被认定。

7月,她去了一趟法院,递交了起诉状等材料。她在起诉状里主张对方诈骗:对方自称可以帮她打医疗官司。不过目前,她还没有收到法院的立案通知。

那一天,她去法院立案的时候,走在一条百米长的巷子里,看到法院旁边十几家律师事务所,她发现那里的律师事务所没有一家倒闭的,而那里的法律咨询公司全部倒闭了,大门上张贴着“店面转让”的大字。

张潇雨和法律咨询公司签订的合同

灰色地带与监管缺失

王轲曾经帮他朋友处理过一起案件。朋友的母亲是一名乡镇小学中年女教师,有一笔18.5万元的借款追不回来,就在短视频平台上找了一家法律咨询公司进行询问。

咨询过程中,工作人员从没提示服务范围不包括诉讼代理。“对于很多文化程度不高或者对法律不了解的当事人来说,其实是一种不作为的隐瞒。”王轲说。

7月初,朋友“感觉不靠谱”,便咨询王轲。王轲听说是网上找的律师,目前花了1500元,就怀疑可能是法律咨询公司。“因为当事人在贵州县城,除非网上找的律师也是本地县城的,否则1500元连办案成本都不够。”

朋友决心要把母亲已经支付的1500元拿回来。考虑到此时法律咨询公司还没开展任何工作,王轲便指导朋友马上向对方发送一个通知,表明不再需要他们的法律服务,立刻将已支付的钱退还。

这家法律咨询公司以不存在违规经营、签订合同经双方确认为由,拒绝退款。后面在法律服务群里的一个人表示,要求当事人进另外一个群,补签一份以合作律所为主体的委托合同。

王轲除了让朋友向该公司所在地的两级市场监管部门与司法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外,也向司法局和重庆律协举报了这家律师事务所,同时联系了这家律所告知这一情况。很快,态度一直强硬的咨询公司工作人员便同意了退款。

这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结局了。王轲说,通常,市监部门面对此类投诉、举报,会无视其中存在的违法线索,仅作为消费者权益争议,以调解的方式进行处理。

法律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确满足了人们差异化的法律需求。但当下的法律咨询公司依照《公司法》进行审批和注销,同时也导致公司在出现问题时直接注销,工作人员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

这种情况可以追溯至2004年,按照当时加入世贸组织(WTO)的要求,国家对所有行政许可项目进行清理。司法部作出《关于废止〈司法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等三件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从此,设立法律咨询公司不再需要经过司法行政机关的批准,只需要向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这份决定同时提到,有关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后续监管措施,拟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另行规定。“而所谓的另行规定的‘后续监管措施’,至今未出台。”王轲说。

除了缺乏监管,法律咨询市场准入几乎没有门槛,其公司员工也不需要通过任何法律类的考试。日常也没有司法行政部门与行业协会进行监管。

2019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对已经取消审批但仍需政府监管的事项,主管部门负责事中事后监管。

由于对方始终不同意退款,李青就在社交平台上发了她被骗的经历,四川这家法律咨询公司联系她,称如果要退钱(1200元)的话需要签署一份协议,同时要求她删掉已发布的内容,这份协议中有条是“本协议生效后,若甲方(李青)散布恶意言论给乙方(法律咨询公司)造成负面影响的,乙方有权追责甲方的法律责任”。

李青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被骗”经历后,法律咨询公司同意解除合同

咨询公司发给张潇雨公司简介

因为工作太忙“没空跟他们扯”,几天后,李青同意接受对方1200元的退款。

需求与壁垒

据他介绍,改革开放之初,法律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但律师从业人数少,国家允许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通过设立社会法律服务咨询机构,对外提供法律服务。这是法律咨询服务公司的雏形。“那时候法律咨询公司服务的也是高端市场,跟律所是一样的,由司法部进行管理。”

到2004年,司法部不再管理此类公司,“按照国家的制度设计,应该是律师成为法律服务市场的主体。”金上均说。

人们本以为这类公司会慢慢被市场淘汰。但是,一部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因为收入微薄,选择转入法律咨询公司。“曾经流行叫他们‘黑律师’。”此外,一些退休或辞职的法官也加入到法律咨询公司中,“容易出现司法‘掮客’和司法腐败,影响法治环境。”

2012年,在司法部的建议下,国家从立法层面取消了“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的规定。此后,法律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无法再代理诉讼。

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市场格局,课题组另一名研究员童孟君分析,律师都倾向于向大城市聚集,或者倾向于接标的额高、复购率高的客户,导致很多小标的额、一次性的普通老百姓的法律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法律咨询服务公司客观上满足了基础法律服务的需求。

之前,金上均在苏南的镇上调研发现,当地的工厂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出现工伤时,工厂没有买保险,这时会发生纠纷。镇上的法律工作者通常不会代理这种案件,而普通工人也不会写诉状,“受伤工人的法律服务需求其实是法律咨询公司来满足的。”

“(现在)也有一些正规的、恪守本分、只做诉前服务的法律咨询公司。很多法院都会通过诉前调解来解决,当事人并不需要出庭,这给法律咨询公司很大的发展空间。”童孟君说。

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法律咨询服务公司转向网络获取客源,发展迅速。通过企查查搜索“法律咨询”,可以查到状态为存续、在业的企业约有48万家,其中近三年成立了约30万家。相比之下,目前全国的律师事务所不到5万家。

前不久她到江苏江阴一个镇上调研,发现有一家法律咨询公司在乡镇布局,每个乡镇都留一个营销人员负责揽客。

加之整个法律服务市场行业存在专业壁垒,普通人很难分辨对方是不是律师,甚至没有意识核查一下对方有没有律师证。“所以他们很容易受骗。这会导致法律服务的可及性更弱了。”童孟君说。

那上述受骗的人为什么不找这些公共法律服务?

童孟君分析认为,虽然普惠型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已经铺到乡镇一级,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的法律咨询和面向贫困人员的诉讼代理等,“但实际上它运行得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她这样作比较,公共法律服务往往是通过委派或者政府购买的形式让律师去做,补贴跟他们的付出不相匹配,又是被动地待在司法局;而法律咨询公司的市场营销非常厉害,当事人可能还没有想到要找公共法律服务,就已经被法律咨询公司截获了。

面对法律咨询服务行业混乱,金上均认为,监管的一个方向是打击律师跟法律咨询公司的合作。此外,规范还要靠市场,当从业律师越来越多,基层的法律服务需求便能从专业律师那里得到满足。

THE END
1.12348热线“三个聚焦”确保服务不打折部门动态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线上”“线下”多种培训形式齐发力,实现多频次、全覆盖、规范化相统一,不断提高接线律师服务能力。12348热线7×24小时运行5年来,服务总时长超过20万小时,累计为202万人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解答服务,接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二是聚焦联动共建,拓展便民服务网络。积极强化与其他公共服务平台的https://www.tj.gov.cn/sy/zwdt/bmdt/202412/t20241213_6805184.html
2.八个月了什么都没解决,现在联系不上了免费法律咨询您好!什么案件 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724664.aspx
3.有矛盾就堵路?侵权!律师法律权利人不动产通行权家庭成员2、相关个案咨询,欢迎随时拨打贵州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获得24小时暖心服务。 黔微普法的粉丝朋友们: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再次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是按时间发布顺序展示给用户,没有被星标的账号,粉丝很容易错过推送!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黔微普法的文章,请一定要将我们设为★星标★账号哦(如图所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NCN320552F71X.html
4.为何我每次打12348都接不通?收取市话通话费用,没有咨询费用。123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工作职责,主要解答法律咨询,普及法律常识;实施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151093.html
5.12348法律援助电话为啥打不通(已回复)12348法律援助电话为啥打不通 本人刚刚拨打了四次12348法律援助电话,接通后均无人应答,等于收了四次通话费用换来12348故意默不作声,这是变相打击求助者。 回复部门:司法局 网友您好: 12348平台是省司法厅建设的平台,这几天省厅平台有故障,已经向省厅报告过此问题,正在维修。另外12348法律服务热线属于免费服务,不会https://people.lyd.com.cn/app/Question/queDetail/20180820170632194/
6.重庆拆迁律师免费咨询电话(房屋拆迁律师咨询免费重庆)1、12348法律咨询热线是免费的吗,除了12348哪里还可以免费问律师 “12348",通过电话咨询的形式得到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因各地语言差别较大,“12348"专线值班人员可能因语言不通无法清楚了解案情,同时,本地的一些案件可能不适用外地的地方性法规,因此,为便于沟通、便于就近申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建议咨询人拨打本市、本省http://www.bjsheng.cn/laws-baike/13112.html
7.免费法律咨询电话号码多少法律咨询电话是24小时的吗→MAIGOO知识其他省(区、市)部分地区也开通了“12348”法律援助咨询专线。凡开通“12348”法律援助咨询专线的地方,群众都可以拨打电话号码咨询法律问题,不过通过电话咨询的形式因各地语言差别较大,“12348”专线值班人员可能因语言不通无法清楚了解案情,同时,本地的一些案件可能不适用外地的地方性法规,因此,为便于沟通、便于就近申请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1694.html
8.法律实习报告此次实习,主要任务是提供法律咨询,因此实习科目涉及各个法律,其中运用比较多法律有劳动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在实习期间,我为人民群众解答法律问题;为经济困难的群众帮写法律文书;接听12348法律援助热线;以及做笔录等。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工作人员和律师学习,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224121602_2437683.html
9.公安局12348电话可以咨询哪些方面?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关于消费纠纷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纠纷,当消费的权益受到商家的侵权的时候,消费者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失,就需要和商家打消费纠纷的官司。 目录?公安局12348电话可以咨询哪些方面 ?咨询法律电话12348 法律咨询? ?哪些方面可以拨打临潭律师电话咨询 ?什么问题可以咨询12348律师 ?在线律师电话咨询可以https://www.471.cn/zt/1201882.html
10.免费法律咨询电话号码多少?“12348”是市、区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的法律咨询专用电话。通常司法局会委派专业律师轮班,律师主要可提供免费的法律解答。但是由于咨询人数多,律师少,所以可能存在电话打不通的情况,大家可以多打几次。声明:本内容为听讼网律师原创解答,由听讼统一整理发布,未经平台和作者同意,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不https://m.tingsonglaw.com/baike/detail?id=9456
11.12378投诉流程,拨打12378真的有用吗?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小崔和你说要给你寄律师函不要怕,先打12368查询一下真的假的。 3、法律援助12348 如果真的被起诉了也不要怕,先拨打12348寻求法律援助,庭前可以协商。 4、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如果催收违规操作故意泄漏你的个人隐私,比如爆通讯录等,可拨打12377举报。 https://www.baoxian2.com/11773.html
12.5.24全市免费法律咨询,在这里大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每天有6名公益驻场律师,为来访当事人提供最专业的法律解答与帮助。 来访当事人可以根据驻场律师所擅长的领域来进行法律咨询 1.或关注大连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在线咨询 2.或拨打12348热线电话咨询,让百姓足不出户解决法律问题 周一到周五:8:30-11:30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96521
13.12348公益法律咨询热线法律知识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12348公益法律咨询热线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12315投诉,具体相关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专业分析 1、登陆浏览器--登陆12315网上投诉。 2、可以看到,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消费者协会、一种是工商部门。建议选择由工商部门来处理。 https://m.tinglv.cn/zhishi/2340439.html
14.12368123091234812389等你需要知道的法律等便民热线当事人可通过拨打12368,咨询法律问题、了解法律政策、申请法律援助、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反映司法服务质量等问题。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通过拨打12368查询案件进展、承办法官及其联系方式等,当然地区的案件还需要加拨相应地区的区号。12368热线可能有的时候打不通,建议多拨打几次;如果还是联系不上,可以寻找当地的立案庭电话https://www.360doc.cn/article/54192271_1136239618.html
15.第二12348法律援助电话,可以进行免费的法律咨询。第三12333第二12348法律援助电话,可以进行免费的法律咨询。第三12333劳动保障电话,老板不签合同,克扣工资,就打这个电话投诉他。第四出去消费或购物,店家不给开发票,打12366跟税务部门投诉。第五你爸爸对你动手,打他妈妈座机电话救急,让他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第六买东西被店家高价坑了,打12358跟物价局投诉。遇事不求人,全https://www.kugou.com/mv/3oox27b/
16.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见习总结12篇(全文)随着法援工作队伍的壮大, 难免会出现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形。过分重视实践, 反而暴露了法学基础欠缺的弊病。在市场经济的大熔炉里, 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急剧增长, 疑难复杂的案件数量亦逐日增多, 法援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已达不到案件的要求之时, 便是法援工作大打折扣的时刻。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0l7cgt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