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刑案公布揭开数字藏品“陷阱”5大套路律师支招如何勘破骗局诈骗新浪科技

2022年11月,红星新闻报道《数字藏品涉刑第一案!涉嫌诈骗资金265万余元律师:销售数字藏品要避免触及法律红线》一文,提到河南商丘市公安局睢阳分局公布了一起网络平台涉嫌诈骗、公安机关已刑事立案的案件。该案涉及一家数字藏品平台,8名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这起案件是当时官方部门公布的第一起数字藏品涉刑案件。2024年3月,红星新闻从涉及该案的知情人士处获悉,该案进入司法程序后,目前仍在审理之中。

01以划分不低于300万奖池等为噱头引人入局

在睢阳分局公布的这起案件中,经警方依法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班某伙同毕某涛、期某思、班某圆等人利用网络藏宝阁APP平台出售虚拟卡通图片,以划分不低于300万奖池、定期回购、现金奖励、实物奖励等为噱头,涉嫌诈骗资金265万余元。

睢阳案受害者李先生是一名数字藏品爱好者,他同时在多个平台购买数字藏品,还活跃在一个有多名数字藏品爱好者的社区内。李先生购买的数字藏品中,有的平台让他赚了钱,也有的平台藏品价格下跌导致他亏钱。据李先生介绍,用户在平台上购买了一定数额的藏品后,如果藏品的价格出现了低于购买者购买的价格,用户就会亏损。用李先生的话来说,藏宝阁和其他让他亏钱的平台不同的是,“其他平台仍在运营,而藏宝阁的管理人员联系不上‘卷钱跑路了’”。

02开启二级市场用“老鼠仓”套现获利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就破获了一起以发行“数字藏品”为幌子的诈骗案,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200多万元。蜀山分局民警通过调查发现,该平台公司其实是一个打着发行、交易“数字藏品”幌子的诈骗团伙,其谎称所发行的“数字藏品”系“大师名作”,实际上都是来自一些普通画手的作品,甚至直接从互联网上截图、拷贝的图片,没有任何收藏价值和实际价值,也无法适用于任何场景。公司运营团队通过价格干预、肆意炒作,以掌握内幕、承诺回购、限量发行等骗术造成饥饿营销的假象,诱导投资者争相买入,并在平台开启的二级市场,渲染“数字藏品”的价值,利用投资客“追涨”的心理,鼓动投资客与投资客之间进行交易。

等到藏品的价格被迅速拉高后,该平台公司再将留下来的份额“空投”到自己的自持账号上,冒充投资客将图片以高价挂出,实现高位套现,同时关闭其他投资客的卖出通道,实现诈骗投资客钱财的目的。

蜀山分局警方已将该平台公司负责人、程序员以及客服人员等7人抓获归案,核实客户端用户100余人,亏损共计250余万元,公司非法获利40余万元。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03虚增交易量营造交易火爆且有升值空间的假象

2023年11月,上海高院对外公布由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涉“数字藏品”的集资诈骗案件。在这起案件中,2022年6月,被告人张某起意并与被告人刘某商议设立“通古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低价购买或从网络免费下载的图片包装为“数字藏品”在平台上销售,并谎称平台是与官方文化协会联合打造、并与多家博物馆合作联合发布的。平台还设置了一些特殊的规则,开放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还自买自卖,虚增交易量及价格,营造交易火爆且有升值空间的假象。

据闵行区人民法院查实,该平台吸收数千名用户资金共计134万余元,造成被害人损失共计41万余元。案件审理期间,二被告人已退出全部违法所得。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均已构成集资诈骗罪,且属共同犯罪。主犯张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十万元;从犯刘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十万元。

05有人搭建黑平台骗钱被判刑十二年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1月17日公布的一起案件中,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认为,陈某作为A公司唯一实际控制人,搭建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涉案平台,发售不具有对等艺术、收藏价值的“数字藏品”,以夸大价值、承诺“保价回购”“赠送实物”等骗术,使客户产生错误认识交付资金。后开放二级市场供用户流转交易,以拉抬价格等方式干预、炒作,利用客户“追涨”心理保持市场热度从而归集资金。陈某持续提现涉案平台钱款,用于个人消费及偿还债务,并关闭平台造成客户无法提现和查看藏品,导致案发时无法退还全部被害人损失的危害后果,可以认定陈某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法院认为,陈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综合考虑认罪认罚等情节,依法以诈骗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五万五千元。该判决已生效。

5大套路盘点

回购承诺、“大师出品”作诱惑

拉盘、增发搞收割

红星新闻记者就部分数字藏品涉嫌到的犯罪问题以及应如何防范,采访了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的刘红林律师和刘正要律师。

刘正要律师指出,我国刑法上的非法集资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这两个罪名。数字藏品涉及的罪名中,被官方认定为非法集资罪或诈骗罪的,通常涉及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虚假宣传,承诺升值,部分数藏平台在销售数字藏品的时候会对外宣称产品能够升值,例如百分之三十甚至更高,或者承诺保底回购,如某个数字藏品的发行价为999元,平台承诺将来这个数字藏品的市场价格跌破发行价时候,平台进行发售价回收。

二就是虚假上链,数字藏品具有唯一性,能够真实上链,部分平台发布的所谓数字藏品并没有真实上链,消费者购买之后不能在区块链上查到。

三是老鼠仓或者拉盘行为,部分数字藏品平台宣称卖出1000份数字藏品,实际上对外只卖了400份,其中可能有600份都还在平台。后期平台在二级市场上,通过各种宣传造势,例如消费者群里有1000人,其中七八百人都是平台内部账号,通过账号之间的互动,营造某个藏品非常火爆的假象,从而炒高某个藏品价格,再将平台手里的600份全部高价抛出,平台获得大量盈利,被抛售的数字藏品价格迅速下跌。

四是增发,平台对外宣称为了提高数字藏品的收藏价值,只销售1000份数字藏品,但市场上流通出来的却有2000份。

五是平台售卖的数字藏品画作对外宣称是某名家所画,但实际上平台只是随便找的某画师,并不符合它的IP价值。

在以上涉刑案件中,被告人被判刑的轻重程度不同,刘正要认为主要是根据涉案的金额确定。刘正要提到,诈骗罪的量刑一共有三档:第一档,诈骗金额3千至1万元(全国各省可以根据各省的经济发展、治安情况等制定该幅度内的标准,江浙沪、广东深圳等地区的立案标准是6千元),属于刑法规定中的“数额较大”,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第二档,诈骗金额3万元至10万元(多数地区都设置在10万元),属于刑法规定中的“数额巨大”,可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档,诈骗金额50万以上,属于刑法规定中的“数额特别巨大”,可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刘红林谈到,涉及刑事犯罪的数字藏品平台的负责人将犯罪的金额进行主动退还,那么这一行为在定罪量刑这方面是考量的重要因素。

部分涉刑案件提到了平台开通二级市场,刘正要提醒说,一级市场是指发售的市场,是平台与用户的交易,二级市场是指平台开通了寄售市场,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在平台上面进行买卖,用户之间、用户和平台都可以进行交易。开通了二级市场并不一定构成犯罪,只是开通了二级市场以后,会更加利于平台方进行集资诈骗等不法行为,对于用户来说,风险会较大。刘正要律师进一步解释说,在二级市场中,部分平台方会假装买家或者卖家账号在市场里参与交易,此类账号的体量较大,平台方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去收割其他的普通用户。

如何勘破骗局

购买前需确认平台8项资质

数字藏品要有真实知识产权

有关数字藏品的刑事案件涉及到的被诈骗资金能否要回的问题,刘正要表示,被司法机关追回的财物是可以依法返还的,但实务中因为很难全额追回用户的投资款,比如用户投资款被犯罪嫌疑人挥霍,一般情况是按照用户购买时的投资比例返还。

为了加强风险防范,刘红林认为监管机构在准入资质方面需要有一个引导性的标准,官方发布的涉及合规经营资质的指导文件,对于行业发展而言是有价值的。其次是对于消费者和平台的纠纷,监管部门需要一个合理的应对机制,双方的权益都需要保护。

THE END
1.网络贷款诈骗常见的套路有哪些律师普法网络贷款诈骗常见的套路如下: 1、虚假贷款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短信、电话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以无抵押、低利息、不要求征信、只需提供身份证、当天即可放款等幌子,引诱添加对方的联系方式; 2、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名义诈骗,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 3、低价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以加缴关税https://www.110ask.com/answer/1581.html
2.律师告诉你,生活中常见的网络诈骗套路有哪来自用户2169697861律师告诉你,生活中常见的网络诈骗套路有哪些? 1、通过冒充豪门公子/少女、面容姣好或特殊职业美女/帅哥、重金求子的少妇引诱被害人,以各种理由向被害人索取钱财。 2、冒充大品牌、单位担保,称XX公司经淘宝、https://weibo.com/2169697861/JFSYWggvH
3.网络诈骗“星”套路追星美梦变噩梦县公安局肖堰派出所民警侯玉洁说,我们通过资金流向,找到了位于合肥市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办案民警连夜赶往合肥,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归案,李某对其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并主动将诈骗金额全数退还。 据了解,此类骗局中,骗子通常会利用网络平台筛选“追星”的未成年人群体,冒充明星、经纪人、律师等身份与受害人建立联系。随http://nz.xiangyang.gov.cn/xwzx/bmdt/202412/t20241217_3724449.shtml
4.金融诈骗和电信网络诈骗国家已经在严打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骗局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投资顾问公司,在我国严打金融诈骗和电信网络诈骗的现在,一些金融改头换面成了投资顾问公司,这些公司通过非法荐股、引导客户不断操作收取高额服务费。他们的外表看似正规,但是分析下来依然存在诸多不合法之处。正规的投资顾问不会给股民推荐某一只股票或者引导客户频繁操作从而产生高额服务费,但是这些黑投https://m.64365.com/wenji/78422/
5.成都网络诈骗法律咨询成都网络诈骗免费法律咨询1位律师解答 网络诈骗2024-10-12 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子想处关系给她代付买了300多的衣服对方属于诈骗吗钱能找回来吗 3位律师解答 网络诈骗2024-10-12 微信上被骗了45 3位律师解答 网络诈骗2024-10-08 套路货款怎么办 5位律师解答 网络诈骗2024-10-06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通过微信转账给我?有些人不https://m.findlaw.cn/ask/a3602_p210_t01/
6.海普瑞遭遇A股史上最大电信诈骗,涉案近亿,律师表示追回难度大“上市公司遭电信诈骗并非孤例,且大多起因于财务人员被‘套路’而错误汇款,导致被骗。”北京市天岳律师事务所律师聂成涛对第一财经说。 聂成涛表示,在国内,由于近年来国家大力宣传反诈,人们的反诈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银行方面也会主动预警,如果在国内被电信诈骗,追回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在海外,如果被电信诈骗,https://www.yicai.com/news/101957142.html
7.网上找“律师”挽损,他遭遇“二次诈骗”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怎么办?请在第一时间报警求助!然而,有些受害人会在网上自行搜索“被骗怎么办”“如何追回被骗资金”,殊不知,诈骗分子可能利用这点,把受害人从一个坑骗进了另一个坑,进行“二次诈骗”。 典型案例 日前,市民于先生在网上被骗,想着尽快追回损失,于是在某搜索引擎查找“如何追回被骗资金”,打开其中一https://kdbw.njmu.edu.cn/2024/0603/c12416a265204/page.htm
8.保险金才能贷款,这是诈骗吗?我之前录信息错误时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很可能是遇到了诈骗,他们套路很深。建议直接加我简介中微信沟通,教你正确的处理办法!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刘平律师 VIP2020-10-06 19:30 注意此类网络诈骗的识别与防范,该类网络诈骗表现形式:冒用P2P网贷平台、小贷公司、金融服务公司、银行等真实存在的企业、机构名义,以发放贷款为幌子,并以http://m.110.com/question/15488907.html
9.被骗后在网上找“律师”“网警”求助?小心受到“二次诈骗”!小心受到“二次诈骗”! 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怎么办?当然要第一时间报警求助。然而,有这样一群人,在上当受骗后自行在网上搜索“被骗怎么办”,并向所谓的“网络警察”、“律师”寻求帮助,殊不知,诈骗分子也正好利用这点,把受骗人从一个坑骗进了另一个坑,进行“二次诈骗”。https://m.gmw.cn/2023-09/11/content_1303511391.htm
10.逾期法律咨询广告套路法律知识专题逾期法律咨询广告套路相关内容 来源:听律网整理 丨 2024-12-12 17:15:44 丨 许议文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一、网络诈骗报警流程是怎样的,法律上如何认定? 1、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等。2、将您的被骗经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3、带着您的https://m.tinglv.cn/zt/2337668.html
11.案件分析报告(精选11篇)当事人对在国外登记注册的结婚证书在该国进行公证(该国的公证机关或有公证权的律师行),然后到我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进行认证。 2、台湾地区结婚证书的认证程序: 首先由台湾地区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台湾公证机关将公证书副本寄交上海公证员协会,大陆一方将公证书副本带到上海公证员协会核证。 https://www.ruiwen.com/baogao/7170824.html
12.东秦金融网络诈骗套路多律师以案说法给你支招华山网 本地新闻 生活服务 渭视栏目 随拍分享 精彩活动 县市联播 网络聚睛 秦东印象 主持人 东秦金融||网络诈骗套路多 律师以案说法给你支招播放器加载失败: 未检测到Flash Player,请到安装编辑:马艾莉 0 0905东秦金融 2024-09-05 0829东秦金融 2024-09-05 0822东秦金融 2024-08-22 0815东秦金融 2024-https://www.hshan.com/vod/wntv/dqjr/2024-02-22/890225.html
13.假靳东们7大行骗套路揭秘:炮制爱情杀猪盘回馈粉丝……上游新闻梳理公开报道发现,近年来,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各种假冒明星、名人的多媒体账号、明星高仿号,使出浑身解数在行骗、吸粉、博流量;各种行骗套路、手法可谓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不断有老人、学生、年轻粉丝上当受骗。 8女子扮靳东批量炮制爱情 2014年1月全国关注的上海静安假靳东诈骗案中,8名被告人是平均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78777741350004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