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朝阳法院立案庭已经坐满了等待立案的当事人和代理人。律师万平是其中的一位,她今天是就一起赡养费纠纷过来立案。万平律师告诉记者,她的当事人是一位88岁的老太太,北京人,目前住在天津市武清区的一家养老院。老人状告的是自己的两儿、两女。据万平律师讲,老人的丈夫早在1991年就去世了,老人因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由长女赡养。现在大女儿也70多岁了,身体不好,老人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入住养老院。
“老人每月退休金才4000多,可北京地区养老院的床位费已超过8000元,所以老人只能选择在外地养老,即便如此,老人的退休金还是不够支付每月养老院的费用。”万平律师说,老人希望四个孩子每人每月支付自己1000元,但遭到了大儿子和二女儿的拒绝,所以老人才委托律师起诉到法院。
记者注意到,朝阳法院立案大厅专门设有网上预约窗口,像周雪峰律师这样已经通过线上方式递交材料并经法院审核通过的当事人或代理人,可以直接到预约窗口办理立案。
数据显示,北京法院2018年审结的案件中,至少有一方当事人住所地在河北的民事和执行案件有61577件,一方当事人在天津的有9550件。为了便利京津冀三地当事人行使诉权,缓解当事人跨域立案的奔波之苦,北京法院加强与天津、河北法院的协作,共同建立了京津冀跨域立案工作机制。
朝阳法院立案庭法官告诉记者,采用这种方式实现跨域立案的当事人,在拿到立案审核通知后,只需到立案法院跑一趟或者通过邮寄方式,即可办理正式立案手续。目前,京津冀很多法院都已实现了跨域立案。
北京市高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蔡慧永介绍说,“立体化线上立案系统”具有“全天候、零距离、全方位”的特点,真正实现了“24小时提交立案申请不打烊”,缩短了当事人与司法审判的距离。
为更好地方便群众诉讼,北京法院在立案环节配套推行了“一次性补正告知”制度,对于符合立案条件但需要进行补正的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在告知书上进行勾选,后向当事人一次性告知。此外,案件诉讼风险智能评估、试算工具、调解指引、在线调解等多种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功能也被融入到了手机端的“北京法院微诉讼平台”中。
不过记者注意到,即便是线上预约立案,当事人在完成线上申请、法院线上审查后,当事人仍需持纸质材料来法院进行现场立案。
对此,蔡慧永介绍说,北京法院正在尝试对条件成熟的法院和案件类型探索网上直接立案。目前,全市三级法院已经实现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和委托合同纠纷等五类商事案件,在有律师代理的情况下可网上直接立案。这也就意味着此类案件的代理律师立案时一趟法院都不用跑了。
注意事项:当事人或代理人通过“北京审判信息网”进行网上预约立案的方式较适合批量大宗案件的预约。
立案方式: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可以通过家门口的法院自助立案平台提交起诉材料及证据,通过网络传输至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法院经审查后符合受理条件的,直接予以登记立案。
适用案件类型:目前,京津冀跨域立案已适用于北京、天津全辖区中基层法院及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及辖区15家基层法院(路北区、路南区、丰润区、丰南区、开平区、古冶区、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曹妃甸区、遵化市、玉田县、迁西县、迁安市、滦县、滦南县、乐亭县法院)管辖的一审民商事案件、执行实施类案件。
适用案件类型:适用于全市法院的一审民商事、执行实施类案件。
注意事项:由于采取“快速立案”方式生成的二维码时效有限,建议当事人或代理人到达法院立案大厅后再进行现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