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

(2001年8月24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05年9月23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24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机构和人员

第三章形式和范围

第四章程序和实施

第五章保障和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促进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及其保障监督,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是指依法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第三条法律援助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权,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采取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五条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法律援助工作。

发展改革、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数据、市场监管、税务、档案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保障当事人依法获得法律援助,为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第七条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支持和保障本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律师协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等法律服务行业协会应当指导和支持律师事务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

第八条鼓励和支持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下,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援助宣传教育,普及法律援助知识,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援助宣传教育。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法律援助宣传。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公益宣传,并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第十条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一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设立法律援助机构,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法律援助机构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二)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

(三)指派或者安排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以及法律援助机构中具有律师资格或者法律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等法律援助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服务;

(四)支付法律援助补贴;

(五)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联络点;

(六)定期向社会公布法律援助资金使用、案件办理、质量考核工作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七)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十二条法律援助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交通便利、公众需求等因素,在城乡社区以及有关部门、单位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联络点,就近提供下列服务:

(一)解答法律咨询;

(二)协助、引导、接收法律援助申请;

(三)协助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法律援助申请;

(四)开展法律援助宣传;

(五)收集、反映法律援助需求;

(六)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服务。

第十三条总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结合自身职责和工作实际,向职工、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提供与其特点和需求相适应的法律援助服务。

第十四条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应当依法参与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机构、群团组织等可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组织招募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和规范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法律知识等符合条件的个人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依法提供法律援助服务。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组织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和法学专业学生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下依法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等法律援助服务。

省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区域流动机制。鼓励和支持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等在法律服务资源相对短缺地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第十五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按照案件类别,根据法律援助人员专业领域等建立法律援助人员名册,实施分类、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法律援助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完成法律援助机构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财物。

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人员对提供法律援助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七条法律援助机构可以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依法提供下列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务:

(一)法律咨询;

(二)代拟法律文书;

(三)刑事辩护与代理;

(四)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的诉讼代理以及非诉讼代理;

(五)值班律师法律帮助;

(六)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代理;

(七)行政复议案件代理;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形式。

第十八条下列事项的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

(五)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赔偿金;

(六)请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七)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产品质量事故以及医疗损害、建筑物(构筑物)和物件损害等人身损害赔偿;

(八)请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赔偿;

(九)主张享受义务教育权利;

(十三)因农作物、养殖产品等受到损害,或者使用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请求赔偿;

(十四)因征地、拆迁而使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并在民事诉讼中请求赔偿或者补偿;

(十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符合经济困难条件并经民政、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认定的下列人员,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

(一)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等低收入人口;

(二)无固定收入的重度残疾人;

(三)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度疾病儿童、重度残疾儿童;

(四)困难职工;

(五)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

(六)高龄、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群体。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

(一)英雄烈士近亲属为了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

(三)再审改判无罪请求国家赔偿;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情形外,对其他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或者法律援助机构没有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办案机关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安排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安排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第二十二条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法律援助需求适当放宽。

申请人经济困难状况按照申请人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认定;申请事项的对方当事人是与申请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按照申请人月收入认定。申请人因重大疾病或者遭遇突发事件造成经济困难的,根据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认定。

第二十三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在接待场所和司法行政官方网站公布并及时更新法律援助条件、程序、申请材料目录和申请示范文本等。

第二十四条对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申请,依法由申请人向办案机关所在地同级司法行政部门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对非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申请,依法由申请人向争议处理机关所在地同级司法行政部门设立或者事由发生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人存在行动不便等实际情况的,也可以向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由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律援助机构转交。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通知的法律援助案件,由该办案机关所在地同级司法行政部门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办理。

申请人向两个以上都有权受理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的,由最先收到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第二十五条申请人可以通过服务窗口、网络平台等方式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方便申请人线上办理、就近办理;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以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第二十六条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有合理的请求以及事实依据。因经济困难申请代理、刑事辩护法律援助的,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提交下列材料:

(一)法律援助申请表;

(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代为申请的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材料;

(三)经济困难状况说明;

(四)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七条法律援助机构对申请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收到申请材料的书面凭证,载明收到申请材料的名称、数量、日期等。

(二)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全部材料,或者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请人未按照要求补充材料、作出说明的,视为撤回申请。

(三)申请事项不属于本法律援助机构受理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权受理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或者转交有权受理的法律援助机构。

(四)申请事项不属于法律援助事项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能够确定有权处理部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权处理部门申请处理。

申请事项违反法律、法规,请求明显不合理,或者法律援助事项办结、处理完毕后申请人以同一事实、理由和证据再次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不予受理。

法律援助机构核查申请人的经济困难状况,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查询,或者由申请人进行个人诚信承诺。省司法行政部门会同民政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线上核查机制,为通过信息共享查询申请人的经济困难状况提供便利。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以及作出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

法律援助机构请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核查申请人的经济困难状况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予以协助;因客观原因无法协助的,应当及时告知并说明理由。

法律援助机构经核查发现申请人不符合经济困难标准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申请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承诺的,还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纳入信用记录。

法律援助机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经济困难状况核查工作中获取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信息泄露,并不得将获取的信息用于核查工作以外的用途。

第二十九条法律援助申请人有材料证明属于下列人员之一的,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

(二)社会救助、司法救助或者优抚对象;

(三)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申请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或者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三十条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审查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申请事项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申请事项有利害关系;

(三)与申请人或者申请事项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第三十一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请之日起七日内进行审查。决定给予法律援助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决定不予法律援助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二条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看守所等场所派驻值班律师,依法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法律帮助。

第三十三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时,不得限制或者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辩护或者安排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后,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及时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依法作出终止法律援助的决定。

第三十四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指派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受援人为未成年人或者遭受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的受害人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结合受援人意愿,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或者熟悉反家庭暴力等法律、法规的法律援助人员办理。

第三十五条申请人、受援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不予法律援助、终止法律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设立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

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五日内进行审查,作出维持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或者责令法律援助机构改正的决定。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便当事人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推动法律援助机构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

法律援助经费由法律援助机构负责使用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八条省、设区的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依法设立法律援助基金会。

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等方式为法律援助事业提供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第三十九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法律援助人员支付法律援助补贴。

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由省司法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省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援助的服务类型、承办成本、基本劳务费用等确定,并实行动态调整。

设区的市可以在省定法律援助补贴标准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高法律援助补贴标准。

法律援助补贴依法免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第四十条受援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立案时应当依法缓收诉讼费用。对方当事人胜诉的,人民法院根据受援人的经济困难状况等情形依法减收、免收诉讼费用。未减收的诉讼费用可以在法律文书送达后交纳。

受援人申请公证、司法鉴定的,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依法减收或者免收公证费、鉴定费。

第四十二条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法律援助办案互助机制,为异地办理调查取证、文书送达、申请执行等法律事务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四十三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对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参与法律援助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服务评价、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

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管理,分类规范法律援助事项办理流程,通过案卷检查、第三方评估、回访受援人等方式定期进行质量考核,并对经济困难状况核查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法律服务行业协会应当督促本行业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遵守执业规范。鼓励通过实施法律援助服务积分管理、建立法律援助服务诚信档案等方式,依法实施激励约束。对在法律援助服务中表现突出的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法律服务行业协会可以依据章程酌情减免会费。

第四十四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投诉查处制度,向社会公布投诉方式;接到投诉后,按照有关规定受理和调查处理,并及时告知投诉人处理结果。

第四十五条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法律援助资金使用、案件办理、质量考核结果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十六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法律援助的指导,完善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法律援助的组织形式和方式,在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经费使用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支持、帮助。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加强与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案件流转等工作制度,并可以通过设置站点、派驻人员等方式协同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第四十八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四十九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本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主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技术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大道999号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网站支持IPV6

THE END
1.南京律师在线免费咨询南京律师法律快车南京律师网为您推荐知名的南京律师,在线免费为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这里您可以找到更专业的南京律师,想要向南京律师咨询更多法律问题,请上法律快车网!https://www.lawtime.cn/nj/
2.南京律师南京律师收费名单南京律师24小时免费咨询律图提供丰富的南京律师名单,让您安心选择。我们提供南京律师24小时免费咨询服务,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疑问。如需南京律师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竭诚为您服务。https://www.64365.com/nanjing/
3.南京交通事故律师事务所价格费用排名工伤理赔律师汇集南京专业交通事故律师,专业提供交通事故律师在线咨询和电话咨询,交通事故律师为您在线解答相关法律疑问.http://www.rouhuan.cn/citynj/jtsgls/
4.南京涉外离婚婚姻律师咨询电话南京涉外经济纠纷律师涉外官司律师网汇集南京专业涉外案件律师和涉外官司律师事务所,专业提供涉外离婚律师,涉外婚姻律师,涉外纠纷律师,涉外经济律师,涉外继承律师,涉外刑事律师,涉外知识产权律师,涉外商事律师,涉外贸易律师,涉外专利律师为您在线解答相关法律疑问.http://www.nkuo.cn/nj/
5.南京房产律师事务所价格费用排名交通事故诉讼律师汇集南京专业房产律师,专业提供房产律师在线咨询和电话咨询,房产律师为您在线解答相关法律疑问.http://www.chancong.cn/citynj/fcls/
6.南京知名律师南京免费咨询律师南京法律援助律师南京律师服务网是由南京多位知名资深大律师组成的一个律师团队,他们均毕业于国内一流法律院校,执业前有的或者任职于法院 高校老师,或者刑事侦查,或者在律师一线从业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获得了无数好评 感激。擅长公司法务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建筑工程 交通https://www.njlsfw.com/
7.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南京市“148”法律服务中心南京市医患纠纷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南京市“148”法律服务中心、南京市医患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注册地位于南京市白下路314号一楼,法定代表人为徐玲,经营范围包括:负责受理和审查本级法律援助申请,组织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等服务,负责全市12348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法律咨询、业务受理和转办工作。展开 http://www.zk71.com/qiye/1611320.html
8.第六届“江苏慈善奖”拟表彰对象正在公示澎湃号·政务6. 岱山“零距离”法律援助服务项目(南京市雨花台区法律援助中心实施) 7. 急救知识进万家(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实施) 8. 海内外华侨抗击新冠肺炎(江苏省华侨公益基金会实施) 9. “致敬援鄂白衣勇士”书画赠送活动(实施单位:江苏省文联;合作单位:江苏省卫健委、新华日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473234
9.法院有免费法律援助的义务吗法院有免费法律援助的义务吗? 一、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 二、什么是法律援助机构? http://27.nj64.com/open.asp?id=55583
10.南京市江宁区法律援助中心: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等南京市江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地址位于六朝古都、江苏省会南京,南京 南京市江宁区竹山路358号(邮编:211100),,于2003-07-05 在南京注册成立,,我中心迄今已经为客户提供了21年优质的服务,,,我中心主要经营负责解答法律咨询,普及宣传法律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负责协调有关机构提供法律援助,承办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https://nanjing023534.11467.com/
11.南京市的法律援助中心有哪些在哪里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地址一览表→买南京市的法律援助中心有哪些,分别在哪里?在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获得必要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等无偿法律服务等,那么在南京市的法律援助去哪里咨询呢,下面买购网小编通过各项参考资料整理了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名单及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地址一览表,给你提供参考,排名不https://www.maigoo.com/news/625531.html
12.南京律师南京律师在线电话免费咨询南京律师事务所排行法议网南京律师频道提供众多知名南京律师,资深南京律师不胜枚举,您可以在这里免费在线或者电话咨询南京律师,也可以委托适合您的南京律师代理案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https://www.59fayi.com/nanjinglvshi/
13.南京市江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免费求购发布 --- 南京市企业简介 最近更新时间:2024-12-07 13:44:57 南京市江宁区法律援助中心,于2003年7月5日在南京注册成立。在法人庞家龙经营下,属于咨询与调查业,主营行业为咨询与调查业,员工人数4(人),注册资本1(万元)。南京市江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地址为江苏 南京 东山街道大街西路78号,如果您对我http://www.likuso.com/city200/2101765.html
14.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025这是关于 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 的114电话名录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区、地址、电话、邮编以及产品等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名称: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 省份:江苏省 地市:南京市 区县: 地址:北京东路43-2号 邮编:210008 ? 联系方式 类型:律师咨询、服务 https://114.mingluji.com/minglu/%E5%8D%97%E4%BA%AC%E5%B8%82%E6%B3%95%E5%BE%8B%E6%8F%B4%E5%8A%A9%E4%B8%AD%E5%BF%83
15.不孕不育怎么领养孩子不孕不育可以通过咨询专业社会工作者、家庭治疗、心理咨询与辅导、法律援助等治疗措施来领养孩子。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咨询专业社会工作者 首先需要寻找并联系当地的民政部门或者相关机构,然后由其推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咨询服务。通过与社会工作者交流,可以获得关于领养的相关信息、政策法规以及操作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zzxxhyy/0xwep7w/
16.南京银行京东金融逾期怎么办还款方法是什么逾期资讯### 1. 寻求法律援助 假使在与京东金融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寻求法律援助。以下是部分途径: - 咨询律师:咨询专业律师熟悉本身的权益和义务,寻求法律建议。 - 法律援助机构:向法律援助机构求助,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 ## 五、节约开支的建议 ### 1. 优化消费惯 http://baiqi.makepolo.com/zixun/10633957860.html
17.2011年锦天城新闻锦天城动态成都会议由浦东新区司法局法律援助指导处处长孙玉主持,浦东新区法律援助处主任刘玮琍、副主任厉纯达、浦东新区司法局分管副局长陈春兰及上海市司法局法律援助指导处关明泉处长分别作了工作报告。本所合伙人邹梦涵代表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出席会议并领奖。 经遴选,我所从众律所中脱颖而出,荣获“2011年度上海市浦东新区法律援助工作https://www.allbrightlaw.com/Chengdu/CN/10481/faec9370db65ad48.aspx
18.在南京,这11个领域你能享有的权利,你都知道吗?10、就业援助 服务对象:城乡劳动者 保障标准: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信息、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认定等服务,使城镇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11、就业见习服务 服务对象: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南京籍)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毕业时间不足三个月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南京籍)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 保障标准:组http://mt.sohu.com/20170530/n4950059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