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财产性规定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是中国国际法学的研究重镇。她的前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和最早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组。

一、婚内夫妻一方可诉请分割共同财产

众所周知,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是婚后所得共同制。所谓“婚后所得共同制”,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夫妻另有约定外,均为夫妻共同所有的制度。通常,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应当以离婚或配偶一方死亡为前提。但我国《物权法》允许“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时可以请求分割。”(第99条)这表明,在共同共有的情形下,除共有基础丧失(如离婚)外,共有人有重大理由的,也可以请求分割。

为此,司法解释(三)第4条规定: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

本条明确了两点:第一,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原则上,当事人不能诉请分割夫妻共有财产;第二,有上述两方面理由之一,并在不损害债权人利益下,夫妻一方可以诉请分割共同财产。这是对《物权法》第99条“重大理由”含义在夫妻财产关系中的解释。在婚姻关系存续的任何期间(不限于夫妻感情不和分居期间或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期间),只要有上述情形之一发生的,夫妻任何一方均可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今后,适用本条时应注意:第一,此为不解除婚姻关系,不变更原夫妻共同财产制前提下的分割。当事人诉请分割的只是已经形成的现有夫妻共同财产。析产后,一方或双方重新取得的财产,仍是夫妻共有财产。夫妻一方侵害共有财产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第二,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人为夫或妻。第三人无此项请求权。因此,司法解释(三)允许婚内析产,虽有利于保护作为共有人的配偶一方合法财产所有权,有利于维护家庭扶养义务的履行,有利于债权人利益保护,但若要克服夫妻财产共同制易发生管理权纠纷等的不足,我国未来制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或修改《婚姻法》时,应在现有夫妻财产制结构(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基础上,增设非常财产制,以解决夫妻之间对共有财产平等管理权的冲突,协调夫妻财产共有权保护与债权人债权保护的关系。

二、个人财产婚后孳息和自然增值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按照《婚姻法》和司法解释(二),一方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新的利益中有两类是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一是,婚后一方以个人财产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婚姻法》第17条);二是,婚后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如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的收益。(《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11条)前者属于所有权人将货币或实物直接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直接投资;后者则是将货币用于购买金融资产的间接投资。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5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这表明,除以个人财产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投资的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外,孳息和自然增值是原财产所有人的个人财产。

何谓“孳息”?依民法理论,孳息是原物(母物)上产生出的新的物。孳息又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两种。天然孳息,是指物依照自然规律而产生出的出产物或收获物,如种植果树产生的果实、饲养母畜所生的子畜、耕作土地获得的粮食、水产养殖生产的水产物等。法定孳息,是原物的所有权人参加租赁、投资、储蓄等民事法律关系依法获得的报酬,通常表现为租金、红利和利息。可见,投资收益也属于孳息的范畴。

如此看来,司法解释(三)将个人财产婚后自然增值排除在夫妻共同财产之外是合适的。然而,将孳息一律排除在共同财产之外的做法,值得商榷。一来,依婚姻法和司法解释(二),直接和间接投资收益已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二来,我国《物权法》第116条对孳息归属的认定,并不一律规定为原物所有人所有,而是区分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考虑非所有权人占有使用原物的目的和双方当事人意愿,分别不同情形对其归属作出认定。

三、父母出资购房的产权归属

然而,离婚诉讼中,赠与人(父母)常会反悔,认为婚后为子女购置房屋出资是对其子女个人的赠与。现在,司法解释(三)第7条规定: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与司法解释(二)第22条相比,本条规制的对象有所不同。司法解释(二)明确了父母出资的性质,并不涉及双方购置房屋产权的归属;本条则直接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的房屋等不动产的产权归属作出认定。因此,司法解释(二)第22条是否属于司法解释(三)第19条所言与“本解释相抵触”的条款,需要最高法院做进一步明示。

再者,对第7条第一款所言“出资”应理解为“出全资”。否则,会损害到也有出资的另一方配偶利益。对于本条第一、第二款所言“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可理解为,如果产权登记在双方子女名下,则不适用这两款规定。因此,本条也有促使结婚的双方当事人在履行不动产登记手续时应明确产权归属的指引作用。

四、个人婚前按揭购房的产权归属

司法解释(三)第10条规定: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本条第一款没有直接明确该类不动产的权属,而是允许“双方协议处理”,但第二款又规定,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的,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这实际将以夫妻共同财产还贷,变成了产权方向非产权方的借贷。既是借贷关系,那么,离婚时,“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由拥有产权的一方予以补偿”的规定,便有不妥之处:第一,以夫妻共同财产还贷所支付的款项,一半是非产权方的个人财产,产权方应予返还而不是补偿;第二,对于“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需区分是自然增值,还是因配偶他方支付金钱、提供智力或劳力所带来的增值。如果是后者,应视为夫妻共有财产予以分割。第三,《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确立的“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其适用对象是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并且它是在适用均等分割原则基础上的“照顾”。因此,将它用于此种情形不妥,也会对男性非产权方不公平。

五、一方擅自处分夫妻共有房屋的效力

在共同财产制下,夫妻双方不论职业、社会地位及收入多少,对全部共同财产不分份额地平等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婚姻法》第17条第2款指出,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此所谓“平等的处理权”,是指夫妻在对共同财产行使处分权时,应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夫妻在对重大的婚姻共同财产处理时,须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处分。

为此,司法解释(三)第11条规定:

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首发《中国妇女报》2011年8月16日,A3版。作者略有修改)

THE END
1.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https://www.gov.cn/banshi/2005-06/13/content_5993.htm
2.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规定有哪些?导读:《婚姻法》已经失效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https://www.64365.com/zs/837083.aspx
3.夫妻共同财产法律规定(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所得的财产。对于继承遗产的所得,指的是财产权利的取得,而不是对财产的实际占有。即使婚姻关系终止前并未实际占有,但只要继承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继承的财产也是夫妻共同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https://www.66law.cn/laws/300279.aspx
4.2021婚姻法最新夫妻共同财产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那么,2021婚姻法最新夫妻共同财产规定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带您一起了解下相关内容。 目录: 一、 https://china.findlaw.cn/zs_1333918.html
5.《婚姻法》关于夫妻共同财产是怎样规定的动态河北律师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得,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受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婚姻法第18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婚姻法》第19条规定的夫妻约定属于共https://mobile.fabao365.com/dcontent/108156/123552
6.婚姻法夫妻共同财产规定(婚后共同财产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裁定《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如要推翻该推定,则需举证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债权人明知夫妻双方实行约定财产制。 简而言之,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法律推定为夫妻共同https://www.n6z6.com/falv/2211/15180.shtml
7.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如何界定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新婚姻法关于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及特点 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新婚姻法对此有哪些规定,它具体有什么特点: (一)新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83668
8.婚姻法财产分割新规定接亲网婚姻法财产分割新规定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的,因为很多人都是利益相关者,在一个市场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无不与利益相关,利益把我们每个人捆绑在一起,一场婚姻的结束也离不开利益的维护,所以大家在走到离婚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离婚财产分割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86811
9.新婚姻法下离婚财产分割规定详解一、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界定 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婚前财产、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https://www.jiwu.com/baike/110730.html
10.2016新婚姻法关于财产分割的最新规定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有关2016新婚姻法关于财产分割的最新规定全文内容,提供给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节录) 第四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https://www.cnfla.com/guiding/91370.html
11.《婚姻法》作废,《民法典》有哪些关于婚姻法的新规定婚礼纪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和其他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是本法第1063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https://www.hunliji.com/bai_ke/detail_60816
12.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认定标准婚姻法实施后,许多人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了解的不太详细。本文将为您着重介绍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含义及范围,篇幅有点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受我国《婚姻法》调整的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所谓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https://www.anyangls.com/h-nd-627.html
13.法律规定那些是夫妻共同财产?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一、夫妻共同财产 法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双方婚前或婚后未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或者约定无效的情况下,直接适用法律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度。我国《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采取的是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制度,并明确规定,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才适用法定财产制。法定财产制中又可分为法定共同财产制和分别财产https://www.lawpa.cn/changshi/182261.html
14.如何界定夫妻或合伙人的共同财产?共同财产的界定有哪些法律依据和在房产领域,夫妻或合伙人之间的共同财产界定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法律问题。了解这一问题的法律依据和注意事项,对于维护各方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共同财产的界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另有约定外,应视为https://house.hexun.com/2024-10-16/21498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