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放弃“法律咨询公司”监管权的来龙去脉,以及后续将如何监管

司法部放弃“法律咨询公司”监管权的来龙去脉,以及后续将如何监管

1985年12月,司法部专门打报告给国务院,请求加强对法律咨询公司的监管。

实际上,法律咨询公司才是律师事务所和广大律师的真正“敌手”,毕竟所谓“律师经纪人”“法务经纪人”并未获得官方认可,很快就会被规范,法律咨询公司则是经过官方批准的法律服务机构。

近年来,随着法律咨询公司日益壮大并对律师事务所业务构成威胁,不少地方都曾有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律师向有关部门建议加强法律咨询公司的监管。从官方答复来看,律师事务所将长期面临法律咨询公司的竞争。

01司法部打报告要求加强法律咨询公司监管

1985年12月,司法部先后向国务院打了两份请示,分别为《关于加强法律服务机构统一管理的请示》《关于加强和改革律师工作的报告》,均获得国务院同意并转发执行。

从请示中可以发现,当时司法部加强法律咨询公司监管的理由诸如“缺乏法律专业人才”“没有固定工作人员”“任意扩大业务范围”“擅自从事律师工作”等问题,至今依然存在,甚至因为互联网平台的蓬勃发展,当下法律咨询公司存在的问题比过去更严重。

请示中加强管理的措施也只有2条,实质上核心就是一点“成立法律服务机构,必须由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司法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审核批准”。

该请示经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后,司法部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文件。

1989年,司法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司法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明确成立法律咨询公司,须先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后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

此后,法律咨询公司的设立受到严格监管,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为主的法律服务市场蓬勃发展。

02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取消法律咨询公司行政审批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国家开启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决定取消和调整一批制约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

继2002年10月和2003年2月分两批共取消和调整1300项行政审批项目后,200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取消了“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机构设立审核”等385项行政审批项目。

自此,法律咨询公司的设立不再需要司法机关批准,而只需要向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法律咨询公司借助自媒体平台,以其灵活、多样的打法,迅速抢占了法律服务市场。有人吃到螃蟹,又因注册几乎无任何门槛,于是法律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

说法律咨询公司才是法律服务市场的主流,或许并不算夸张。

法律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的唯一区别在于:法律咨询公司可以开展除诉讼业务以外的法律业务,而律师事务所则可以开展包含诉讼业务在内的任何法律业务。

简单来说,除了不能上法院打官司,律师事务所能干的业务,法律咨询公司都可以干。

除此之外,对律师事务所的诸多限制,如律师要通过法考、拿到律师执业资格证、要经过司法部门行政审批等,对法律咨询公司则完全不适用,他们不受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成立公司,能活下去。只要你能活下去,你就可以继续存在。

03不少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加强法律咨询公司监管

2023年以来,四川、辽宁、贵阳、广东等多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方式向司法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提出建议,要求加强法律咨询公司监管。

从各地公开的回复来看,对于法律咨询公司尚无明确从严加强管理的要求,只要他们不违规,就可以开展除诉讼以外的法律事务。

从各地的答复来看,态度很明确。司法部门的答复口径基本为,现在已经取消法律咨询公司的行政审批,谁审批,谁监管,他们监管无法律依据;市场监管部门的答复口径为,法律咨询公司的设立依法依规,关于虚假宣传等违法问题,将加强监管,严厉打击。

04法律服务市场的后续发展

法律服务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依法规范开展经营活动,对于加快构建多元化法律服务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法律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律咨询公司不会消失,律师事务所长期都要面临和法律咨询公司的竞争,甚至不排除出现独角兽级别的法律咨询公司。

法律咨询公司的种种乱象应该整治,但更值得司法部门、律协、律师事务所和广大律师思考的是,为什么法律咨询公司可以做到的事,律师事务所却做不到?

有律师认为,这是因为法律咨询公司虚假宣传,低价揽客。一家公司靠虚假宣传活下去,这或许有可能,20万家公司都活得好好的,难道他们都是靠虚假宣传?

看看法律咨询公司的门面,再看看律师事务所的门面,谁更接地气?市场对法律服务是有需求的,谁能提供市场需要的法律服务,谁就能更好地发展。

THE END
1.关于加强我市法律服务公司监管建议的答复今年4月,司法部律师工作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成联合调研组赴郑州进行实地调研,听取司法行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和部分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意见。据悉,司法部将协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适时出台关于加强法律咨询服务公司监管的具体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法律咨询市场监管的措施https://public.zhengzhou.gov.cn/D1101X/8534641.jhtml
2.专家谈法律咨询行业乱象: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整治力度加强司法机关对法律服务的监督 关于某些法律咨询服务公司扰乱市场行情的情况,也引起了全国、省市代表委员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律师协会会长于宁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法律咨询服务公司监管的建议》,他在建议中强调,要加强司法机关对法律服务的监督。于宁杰在调查中发现,截至2023年7月,全国共有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5277775564036294&wfr=spider&for=pc
3.律师事务所和法律咨询公司的区别律师事务所和法律咨询机构有什么1、法律资质 律师事务所是由注册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机构,其律师必须具有合法的律师执业资格,通常受到法律职业道德和法律执业规范的监管。而法律咨询公司通常不要求员工必须具备律师资格,其员工可能包括律师、法律顾问、法务经理等,但不一定都必须具有律师资格。 https://www.cnpp.cn/focus/30948.html
4.律师开展企业合规法律服务业务指引6. 证券发行、交易专项合规法律服务; 7. 企业债券发行项合规法律服务; 8. 律所合规管理咨询专项合规法律服务; 9. 上市企业专项合规法律服务; 10. 涉外企业专项合规法律服务; 11. 政府监管专项合规法律服务; 1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合规法律服务; https://www.lzicredit.com/newsinfo/7082491.html
5.基金从业《基金法律法规》必考知识点(7)中国证监会根据审慎监管原则确定的其他条件。 (三)投资咨询服务 2006年2月,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对象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基金管理公司不需报经中国证监会审批,可以直接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保险公司及其他依法设立运作的机构等特定对象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https://m.oh100.com/kaoshi/jijincongye/338806.html
6.诚信企业家俱乐部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简称“公促会”)成立于2013年,是北京市民政局批准设立的以社会信用理论研究、信用体系建设咨询、社会诚信监督管理和公益法律服务为主要业务职能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也是推动公民和法人诚信道德建设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第三方机构。 三http://bjgongcuhui.org.cn/chengxinqiyejia.html
7.法务工作总结(精选12篇)二、做好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确保各部分重大项目顺利开展 法务对于食品公司重大合同项目,积极为公司重大合同项目提供法律专业支持,提供了法律意见,告知了法律风险,确保公司重大合同项目依法推进,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对于公司面临疑难法律问题及时作出法律意见书,配合承办部门做好相关合同谈判,拟写和修改对外函件;下一步,对于公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141017140605_281745.html
8.公司法务部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0篇)展望20xx年,法务部将一如既往的积极开展法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分公司和各中心的沟通与协调,努力做好合同的拟订、修改、评审工作,参与各类诉讼及非诉讼法律事务处理,为各分公司、中心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咨询服务。 针对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法务部提出以下意见与建议: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3113097.html
9.上海出台稳外贸“11条”:保障重点企业供应链扩大融资对于企业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合同履行、劳资关系等纠纷,及时提供咨询、指引、调解服务。鼓励仲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企业的案件优先受理、加速办理。公证机构优先为涉疫情的相关事务提供公证法律服务,为防疫重点企业减免相关事项的公证服务费用。对企业因疫情引发的贸易合同纠纷,支持企业向贸易促进机构和全国性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3161419940848.html
10.最新!2022年证券从公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大纲证券从业资格(1)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应当按照相关监管规定向客户充分揭示风险的要求(2)未充分揭示风险的法律责任 2.提供适合服务 (1)投资者分类标准和管理要求(2)销售产品、提供服务时应当了解客户相关信息,向客户销售、提供相匹配的产品(3)产品、服务分级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 https://www.educity.cn/zq/238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