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农民工的工资拖欠情况比较严重,可以考虑向以下几个部门寻求帮助:
1.劳动监察部门: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和管理劳动用工行为的政府部门,具有约束和执法权力。如果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比较明显,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他们来调查处理。
2.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较为复杂或者牵涉到法律程序,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
3.工会组织:工会是为劳动者服务的群众组织,也具有一定的调解和协调职能。如果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较为普遍,可以向当地的工会组织求助,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3.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找什么部门解决
农民工工资都要按时发放;可以找劳动部门,建筑企业的也可以找住建部门,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
二、遇到工资拖欠问题怎么办
1、要冷静理智。
2、要学会用法律维权。
如果工资被拖欠了,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劳动部门的执法监察人员会帮助协调解决;也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如果掏不起打官司的钱,也可以申请减免诉讼费。总之要借助政府、法律的帮助,获得应得的报酬。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已要求各地,重视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把企业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钱,作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重点,依法严厉查处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责令用人单位补清所拖欠的工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据了解,北京市劳动部门加强了劳动执法监察,特别对拖欠农民工资的,举报一件就要查处一件。
讨要农民工的工资,可以找劳动行政部门。该部门受理对单位劳动违法行为的投诉,因此农民工可以及时去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限期支付工资;逾期不付的,责令其加付赔偿金给农民工。
拖欠农民工工资可以找以下部门解决:
2、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有欠条的,自应当支付之日起或欠条出具之日起三年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可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5、可以向用人单位住所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拖欠工资需要准备以下证据:
1、工资转账凭据;
2、考勤记录;
3、工作证件;
4、人证;
6、加班的证据;
7、入职通知书;
8、录音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农民工工资的讨要方法: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依法申请调解;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没有最快的办法,可以多策并举,以下方法供参:
1、请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给予帮助,或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一、农民工如何讨要工资
1、请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给予帮助,或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县(包括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有劳动保障局,下辖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履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该《条例》第十条第二、第三款分别是: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第十一条第六款是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就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农民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不必费力寻找用人单位负责人,因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一般都能找到他们,并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被告负担)。
4、请电视台等媒体给予帮助。
二、劳动者讨薪时要注意什么
一是依法维权切记理性。暴力讨薪和玩命讨薪是劳动者在讨薪过程中采取的两种极端方式,这两种讨薪方式其实得不偿失。在前一种讨薪方式中,劳动者很可能会因毁坏欠薪单位财物或拘禁、殴打欠薪人而将自己送进监狱。而后一种讨薪方式就更不可取了,因为讨薪者从法律上而言,大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主要责任,欠薪者并不构成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罪,其至多也就是承担个民事补偿责任,因此,此举对他们起不到多大的惩罚作用。
二是留心收集维权证据。谁主张谁举证劳动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基本举证规则。劳动者只有提供真实、充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维护,否则就容易导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败诉结果。
具体来说,应当留意收集以下三个方面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法律主观: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各省的工资支付规定。例如:《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当日结清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三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