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结合本章的“情景导入”案例,模拟网络交易过程,为采购
方设计交易流程,并在流程设计中,标注出可能会发生的法律
风险及解决对策。
答:本章的“情景导入”案例,模拟网络交易过程,为采购方设计交易流程如下:
2、寻找自己注册的产品
3、购买
4、修改数量
5、重新计价
6、生成询价单
7、填写询价说明
8、询价完成
9、网上洽谈
10、供应商报价
11、报价说明
12、提交报价
13、网上洽谈
14、同意
15、双方都同意彼此的洽谈结果
16、签订电子合同
17、供应商订单处理
18、供应商生成配送单
19、物流商配送处理
20、物流商出库
21、车辆调度
22、完成配送处理
23、送货完成
24、采购商收货确认
25、采购商支付应付款
26、采购商订单结算
27、填写支付信息
29、供应商查询应收款
30、向物流商支付应付款
31、物流商查询应收款
(一)主体资格审查签订合同前,应对供货商的资格进行认真审查。供货商作为采购合同的一
方当事人,对其资格进行审查是防范合同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要想保证交易安全,首先应当
了解“交易对手”。通过主体资格审查,判断对方当事人是否具有订立合同的相应的民事权利
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主体资格审查主要可分为自然人,法人两类。对自然人而言,要查
验其身份证,确认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8周岁),否则该自然人不具有签约资
格。一般而言,除非即时清洁的采购合同,不建议与自然人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供
货方大部分是公司法人。审查公司法人的主体资格,一般查验对方的营业执照,特别专注其
基本信息,如法人代表,地址,年检状况。营业执照不方便查验的,也可以到工商局查询其
基本状况。在了解上述情况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如未通过年检,采购方要适时调整合同条
款或者不再与之签约。(二)履约能力调查通过履约能力调查,查明对方当事人的经济实力、
信用情况和不良行为记录,为避免合同风险提供有力保障。履约能力调查是通过公共信息、
特别渠道信息和对方提供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公共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络收集对方的销
体情况。对方提供的情况也是判断其履约能力的重要依据。例如,功过公共信息的掌握,可
风险控制采购合同的签订过程实际是合同双方确定并填写合同条款的过程。1、合同的主
体采购合同的主体指买受人和出卖人,亦称需方和供方或买方和卖方,是合同的当事人,
是合同权利、义务的具体承担者。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址—定要清楚。企业或单位应当
使用全称,保证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致,可以将营业执照作为合同附件。如果是自然人,
姓名应当与其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同时写上身份证号码。2、买卖的标的物双方一定要明
确约定买卖产品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等级,生产厂家,数量等详细内容,尽可能把产
品的各项标示都作为标的内容写进合同。同时,要求供货方对产品的所有权及处分权作出保
证或承诺,防止其产品上存在权利限制,如产品被出租、抵押、涉嫌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等
影响到标的物的交付。3、价款及支付方式采购合同的主要义务是一方给物,一方给钱。因
此,价款是采购合同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采购单一货物,价格固定,价款比较清楚,一
明,则极易产生争议。因此,合同中应明确产品单价、计量标准、数量、产品附件等,对于
涉外合同,还应当明确货币种类及外汇结算标准,防止出现分歧。另外,支付方式也应当
约定明确,价款支付是现金支付,还是用支票支付;如果采用汇款,汇费由谁负担等细节应
当明确。4、标的物交付标的物的交付即所谓的收货、送货,是采购合同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其涉及到货物风险的承担、所有权的转移等诸多问题,所以,应在采购合同中对交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