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主线就是电子商务发展要紧紧围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主线。
两个战略重点:一是普及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动力。第一个重点任务是从存量角度,通过信息技术与现有产业的融合,加强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应用,切实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材料、能源、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利用水平,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第二个重点任务是从增量角度,通过大力发展交易服务、业务外包服务和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等电子商务服务业,创造国民经济新的增长领域,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这两个发展重点的确定是整个规划的核心所在,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举措。
二、关于框架结构的具体考虑
1、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
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应用。创新政府采购模式,完善政府采购法规。开放政府采购信息资源,引入市场机制,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加强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各级政府要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政府采购,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切实发挥政府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动力
加快发展业务外包服务。扶持基于网络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现代物流、供应销售、财务管理等生产经营性业务外包服务,培育在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技能培训等辅助性业务外包服务。鼓励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整合旅游、教育、培训、保险、医疗保健等传统服务业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带动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
稳步推动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发展第三方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降低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成本,促进专业化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业发展。
3、着力完善支撑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电子认证体系。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进一步规范密钥、证书、电子认证机构的管理,发展和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密和认证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电子认证基础设施,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建立布局合理的电子认证体系,实现交叉认证,为社会提供可靠的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服务。
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充分利用铁道、交通、民航、邮政、仓储、商业网点等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广泛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整合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建立电子商务国家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抓紧完善电子商务的国家标准体系。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制定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正,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化进程。
4、鼓励电子商务技术和服务创新,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集成现有资源与技术力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电子商务共性关键技术装备和软件开发,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电子商务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提高自主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