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以爱之名”的兜售套路

近年来,网络平台上冒出一些号称能够诊治情感问题的“情感导师”,他们通过开设“情感课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等,为陷入情感漩涡的人带来帮助。但其中不少“导师”以所谓的个性化服务为噱头,变相推销高价情感咨询服务,牟取暴利。

比如,有网友自曝自己就是“受害者”,在情感机构指导下尝试了各种复合方法,“曾两次付费,一次2499元,另一次1899元,机构承诺会有专业老师指导。但交了钱后,老师要么不回消息,要么说忙,没了下文。新加了一个所谓的‘导师’后,还是一样的套路”。

不禁要问,网络“情感导师”真的靠谱吗?他们都有哪些套路?

一般而言,专业的心理或情感咨询师能通过在线倾听、共情回应、专业指导等方式,帮助遭受情感困扰的人们抚平情感创伤、提供决策参考。然而,互联网上越来越多“情感导师”提供的所谓指导服务,有时却更像是“以爱之名”引人入坑的陷阱。

情感安慰成为“毒鸡汤”。一些“导师”提供的经典话术,听上去似乎符合逻辑,瞬间让人情绪价值拉满,实际上更多是在刻意迎合咨询者的情感需求,对情感挫折成因的理性分析与应对判断只是一带而过。比如,讲到感情中的付出时会说“爱你的人虽然只有100块钱,但一定会拿99块钱给你买玫瑰”;要年轻人明白“情感关系的本质是交换”“要像狮子和豹子一样主动”……这些仿佛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鸡汤”语录和“攻略”,大多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或许既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加剧本就复杂且脆弱的情感矛盾。

咨询分析陷入“套路王”。在一些直播间里,网友付10块钱就能与所谓资深“导师”连线。“导师们”会将客户发来的自身情况与对象条件逐条拆解,进行正负值赋分,生成即时性匹配指数图表,预测今后的婚恋走向,等等。

然而,这类看似高大上的技术“绝活”就像用机器开展批量化“情感体检”,让感情仿佛成为流水线中的冰冷一环,有时不仅不能让情感之路走得更顺,反而摧毁了人性与感情中最值得珍惜的部分。

解决方案更像“连环套”。从情窦初开时怎样“瞬间开启吸引模式赢得TA的好感”,到情场失意时如何“一周之内让对方回心转意”,再到深陷情感迷茫想要“快速结束备胎长跑成功转正”……在各类情感机构的咨询回复中,这些问题似乎永远都有“高手出招”、提供“一对一”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而一旦有人购买了“情感挽回”服务方案却没有医好情伤,“导师们”往往会将原因归咎于用户悟性不高、执行力不强等,表示需再次高额充值,定制升级VIP方案,让人逐步陷入“连环套”。

不可否认,受含蓄内敛的传统观念影响,一些人在遇到情感困惑时往往对身边人难以启齿。还有人在线下真正面对专业情感专家、心理医生时,或许出于“情感羞耻症”等原因,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描述和表达无法做到客观全面,导致信息偏差,容易产生“情感误诊”的风险。因此,总有人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将视线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所以网络“情感导师”的存在,有一定必然性。

但当网络平台上的情感咨询服务越来越风靡,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如此套路之下“定制”出来的爱情果实,真的甜蜜吗?

其实,完全指望网络“情感导师”以旁观者清的姿态,像“全能王”一般对每一个人进行有效情感指导,显然并不现实。每一段感情都具有个性,也可能是错综复杂的,解决方案很难千人一面,即便是经过专家的专业指导,都未必能保证行之有效。

尤其是当前网络上不少所谓的“导师”多靠自我包装、自我吹捧站上“C位”,实际上可能缺乏专业资质与背景,甚至为了兜售课程赚钱,还暗藏诱导付费、霸王条款等“陷阱”,容易让人赔了感情又扁了钱包。

此外,有的“相亲分析师”嘴上说着“婚前教高嫁(娶),婚后教挽回”,实际上不仅没有真正引导人们剖析问题的本质、提高正确解决情感矛盾的能力,反而可能加剧性别对立、制造社会焦虑等,需要引起警惕。

图源:视觉中国

人们常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情感之旅更是一场起起伏伏的冒险之路。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对待上述现象?

“以爱之名”的兜售套路值得警惕。虽然很多情感问题并非没有“解药”,但这方“解药”绝非标准化的诊疗问卷、故弄玄虚的“深度评估”、套路重重的“框架协议”。身处情感困惑中的人们,在求助咨询的同时更应理性思辨,擦亮双眼、辨清真伪,莫让无良“导师”和机构“以爱之名”的服务套餐成为“勾魂蜜糖”。正如爱情不能买卖,情感问题同样不能只靠花钱求外力解决。

生活中并非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攻略”,也并非每一场情感危机都有可参照的解法。感情之路或许难以一帆风顺,但不妨像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说的“去爱、去生活、去受伤”那样,触摸真实的情感,获得内生的自我疗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的“情感导师”应该是自己,少一些测评、少一些试探,多一些真诚、多一些勇气,最终的“通关秘籍”是以真心换真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享喂母乳喂养咨询#孕期做了很多功课,唯独没有学习如何母乳喂养#享喂母乳喂养咨询#孕期做了很多功课,唯独没有学习如何母乳喂养,以为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宝宝出生后,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母婴分离导致宝宝乳头混淆,以及奶量也跟不上宝宝需要,奶量不够宝宝几乎不肯亲喂,身边的人也没法理解~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选择了海云老师周陪伴,一周奶量进步很快,奶粉400左右https://weibo.com/3359309784/P4lbaDaiD
2.选择马士兵线上教育,肯定能学会,求职就业无忧黑猫投诉2022年6月4日,微信朋友圈像我推荐的广告,是马士兵教育公司,我点开看了下,一个叫心灵老师的客服就联系上了我,然后我正在求职,口袋也没钱,心灵老师虚假宣传忽悠我在微粒贷贷款10000块钱给我报名了个马士兵教育线上课程。但是,我学了很久,包括到现在我还会看看,根本没有当初宣传的那样,讲的很好,易懂易掌握。课程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8213931/?sld=bfd782eca9cfa282a8abd61057666a0d
3.南方的寒冷南方的寒冷, 除了肉体上的寒意以外, 更是一种直透过肉体, 仿佛要连骨肉也一起, 将生存的意志给摧残, 那种让人无法自愈的寒冷。 并不是说多穿几件衣服就能抵抗, 这样的寒冷像是游戏世界里, 专门用来击穿护甲和魔抗, 直击人心, 让人失去生存欲望的装备。https://www.jianshu.com/p/f05762fb0ddd
4.微信加的母乳喂养顾问是假的,被套路一万全款退了!陈女士因为生完二胎后,不知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奶水甚是苦恼,偶尔刷视频时通过网上的广告添加到这个母乳喂养顾问朱老师。添加成功后,他们先假装了解陈女士的情况,随后出了方案,说20多天就能调理好,可以稳定到宝宝吃到断奶。 等她买了产品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以加强疏通让她继续买下一次,价格还一次比一次高。http://haikou08028.11467.com/news/9479765.asp
5.首页这是第二次咨询王老师了,之前休产假的时候咨询过王老师,现在返回职场又遇到了背奶难题。说来也巧,决 2024-12-08 经过一周的评估和辅导,孩子进步很大,孩子妈的压力也小了不少,心里对带孩子这事有谱了,之前网上七嘴 2024-12-07 这一个星期感觉过的很快,从刚开始的时候试试看,到现在有所成绩,所有事https://www.joyfeeding.com/
6.只喂母乳两周,却成为了母乳喂养咨询师?澎湃号·湃客我的这段经历让我开始系统学习科学哺育和儿童发育的知识。我一开始的确只是想要用在自己的家庭养育中,让我这对人工喂养的早产双胞胎儿子更好地成长。疫情期间,我有幸参与了马蕾医生发起的线上公益咨询活动,为有需要的妈妈进行公益儿童发育咨询。 我发现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帮助到别的妈妈和宝宝以后,我自己也收获了满满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650970
7.微博正文马蕾孕哺育 你好,我被粉丝@后看到了你的微博,心疼你如果宝宝已经做到深衔乳了,有没有检查一下是否有口腔结构异常,比如舌系带短等?疼痛应该还是有原因的,只是可能你现在还没有找到,可以咨询我团队的咨询师,我们已经支持了全球10000+的母乳妈妈。gonghao:马蕾哺育线上咨询团队。 笑面土狼:谢谢博主!宝宝口腔结构没有https://m.weibo.cn/status/4595170412599238
8.马蕾孕哺育妇产科医生 母乳喂养孕产育儿四川 更多信息 全部 视频01:43 前奶后奶有何区别?到底谁更有营养?1次全懂了! 喂奶/挤奶多久才是后奶?后奶是不是更有营养?一个视频2024-10-22 12:51 02:19 喂奶这么久还不知道?!手放这里可以让宝宝吃到更多母乳! 2024-08-27 23:32 https://www.163.com/dy/media/T1604914482842.html
9.两岁宝宝感统失调怎么训练,感统的20多种室内训练游戏分享,改善,答:宝宝需要上感统训练课吗?,请问感统失调的训练方法有哪些,针对【1―2岁孩子感统训练方法】有效果吗? 的奥秘。 1.2岁半宝宝严重感统失调爱打人怎么办? 先做感觉统合测评,了解专业人士的建议,感统训练配合家庭治疗。 2.2岁的孩子如何进行感统训练 宝贝自测: 感觉统合失调有5大具体表现,来测一测,你家宝贝有https://www.edutt.com/news_show_2049026/?ivk_sa=1024320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