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老伴和儿子都没了”》后续
公援车祸受害者
拨本报热线0731-84326110加入法律援助团
记者王为薇实习生陈芳
4月16日晚,一场车祸致2死2伤。事发至今,死伤者家属除了等待交警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和哭泣,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索赔(详见本报5月3日A6版)。3日上午,致公党湖南省委法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陈平凡律师通过本报发表《成立民间法律援助机构的倡议书》,呼吁更多法律工作者加入到法律援助的志愿者队伍中来,为受害者维护正当的权益。
律师呼吁成立民间法援机构
陈律师这样形容他看完本报报道的感受:“又是2条鲜活的生命!而对于伤者和生者而言,如果真相蒸发、医治延误且权益受侵,他们的人生从此卷入无底漩涡。”
“现在,逝者已矣,生者的生活还要继续,作为湖南省5000余名律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为受害者及其家属提供义务的法律服务,得到律师的专业指导,他们的索赔、维权和善后之路或许会走得更为顺畅。”陈律师在倡议书中这样写道。
陈律师承诺,他将首先呼吁与他一同就职于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成立一个纯公益的法律援助团体,为面临法律困境的受害者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让因缺乏法律知识的家庭不再茫然无助。
“提前介入能保护受害者权益”
“建立民间法律援助机构,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受害者提供免费咨询和公益诉讼服务,这是一件大好事。”湖南师范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周利民说,法律专业人士提前介入,能充分保护受害方的权益。
周主任表示,这类援助在车祸事故中尤为关键。“尤其是肇事方无力支付,而伤者伤势较重的情况下,他们更需要专业的索赔、维权和善后方面的指导。”
■记者王为薇实习生陈芳
互动
如果你愿意和陈平凡律师及其团队一样无偿帮助那些面临法律困境的人,你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731-84326110,报名参加我们的法律援助团吧。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731-84326110,向我们的记者、律师帮忙团求援,我们将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成立民间法律援助机构的倡议书》(节选)
我承诺,我将带领律师团队的所有律师们加入到免费法律援助的队伍中,无偿提供各种法律援助,让流泪的家庭不再茫然无助,以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