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布置的一道数学题,可把老母亲整崩溃了!

前几天开学,闺蜜半夜给我发了一条消息:

她家二年级的孩子上数学课,老师在课后留了道思考题,娃回到家挠破头都想不通答案,让老母亲辅导到接近崩溃了。那道题是这样的:

小宏与爸爸一起上楼,小宏走得慢,爸爸走得快,小宏上了1层时,爸爸已经上了2层,问小宏上到3楼时,爸爸上到几楼

但闺蜜家的娃一直认为,答案是4楼。在他眼中,爸爸是比小宏上多一层楼的,所以当小宏上到3楼的时候,爸爸就上到3+1=4楼。

闺蜜把口水都讲干了,娃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不能用加法去算结果,而是要用乘法。所以比起这道题能不能做对,闺蜜现在更关心的是娃以后的语数英能不能及格。

其实大家也能发现,这道题考的根本不是加减乘除,而是逻辑思维。

爸爸比小宏多上了1层,这是表象;爸爸的速度比小宏快1倍,这才是本质。孩子只看到了“层数+1”的表象,而没有意识到爸爸比小宏快的底层逻辑,自然就会折腾半天还是得出错误答案了。

我给闺蜜提了建议后,突然意识到很多孩子都可能会面临这道“逻辑关”,不仅仅是在各个学科上,而且还会体现在生活中:

1.说话语无伦次、没有重点

2.能听懂单个指令,但组合到一起就听不懂

3.做事不分主次先后,想到什么做什么

所以今天有必要跟大家聊聊,影响孩子一生的逻辑思维,到底是个啥,又要怎么培养。

02逻辑到底是个啥

真想对逻辑追本溯源的话,最早可以从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讲起,晚的也可以从罗素的现代逻辑学开始介绍,真的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所以今天我只讲大家能听懂的,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三种逻辑思维法:

①归纳法

归纳法是指从个别推理到普遍的方法,当我们观察到的某一类事物越来越多,就会开始得出理论。

比如,孩子在动物园观察了10只天鹅,都是白色的。

那么他可能就会得出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

这就是归纳法的论证过程,但这也有个缺陷,就是假如某天我们发现世界上出现了一只黑天鹅,那么整个论证就会被推翻,所以归纳法也叫“不保真推理”。

既然不保真,那它有什么用呢?

它最大的作用是让我们推测出,第11只天鹅有很大可能也是白的。我们现在用到的很多公式和真理,其实都是靠归纳法“猜”出来的,不过这个“猜”是有根据的,能让我们在事实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核心规律。

②演绎法

演绎法则和归纳法相反,是从普遍到个别的推理,也就是用理论对实际发生的事件进行判断。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所有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这个严密的演绎过程,就叫作“保真推理”,也就是说只要理论是真的,那么最后的结论也是真的。

孩子正在做的很多数学推导题,其实就是利用已知的数学原理进行演绎的过程。

比如下面这道题: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某个角为31°,问另一个角是多少度?

想要解题,就要从“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两个定义出发,推出未知角=180°-90°-31°=59°。

而演绎能力强的孩子能快速搜索出这道题需要哪些公式,解题的步骤也是环环相扣,让人一眼就能看懂。这种演算能力,越到高年级就越为重要。

③类比法

虽然前面两种方法都有局限性,但类比法可以说是三兄弟中最不靠谱的一种了,是从个别推导到个别的方法。如果二者有部分属性是相同的,就认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

比如,小天是来自东北的孩子,为人特别热情,而另一个小明同学也来自东北,所以推断出他应该也是热情的。

可以看到,类比法是不太严谨的,和归纳法一样属于“不保真推理”。但尽管它不保真,却同样是我们认识世界,探索规律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很多伟大的发现和创造,都是通过一次充满想象力的类比产生的。

比如著名的瑞士科学家阿·皮卡尔,他原本是一位设计平流层气球的专家,但他在转向研究潜水器后,突然想到了用气球的浮力原理作为改进,在潜水器上加上浮筒,让它能像气球一样在海里自行上浮,最后发明出了世界上潜得最深的潜水器,迪利亚斯特号。

如果说归纳和演绎让孩子变得逻辑严密,那么类比法就能让孩子拥有建立在事实上的奇思妙想,能很好地激发他的创造性思维。

④逻辑训练黄金期

上面这三个逻辑思维法,对孩子来说,都不是一生下来就学会的,更多是靠后天的培养,以及持续的练习的。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个原则:逻辑训练,宜早不宜晚。

先来看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人类大脑发展”曲线图,其中HigherCognitiveFunction(更高认知能力,如逻辑思维、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等)的发展高峰期,就是在1岁到5岁,可以说非常宝贵;

另外,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也指出,孩子3岁后,就会开始进入逻辑思维的敏感期,这个时候孩子的特点是就是爱问“为什么”,“为什么人是站着的”、“为什么打雷之前会闪电”、“为什么冰也会冒烟”等等。

他们对整个世界的运作逻辑和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好奇,而到了8岁以后,增长曲线会明显放缓。

也就是说,3-8岁,是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机会窗口”,如果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得到了稳定的逻辑训练,就能为以后的抽象逻辑思维打下很好的基础。

下面给大家讲讲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锻炼孩子的逻辑。

03如何训练孩子的逻辑

①积极解答孩子的“为什么”

在逻辑形成的早期阶段,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开始用问题来探索世界运作的规律,当孩子开始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就代表他的思维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了。

这时,我们只需要积极解答孩子的问题,就能帮助孩子建立丰富的知识库了。

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拘泥于某个固定的答案,而是要鼓励孩子探索多种答案,这能够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提升类比能力。

除了回答孩子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反问孩子「为什么」,鼓励孩子多开口说话,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有次我网购了一箱冰淇淋,箱子里带了一小袋干冰。弟弟以为就是冰,于是我去冰箱里拿了块冰和干冰放一起,问“有什么不一样?”

他很快就发现:“这个冒烟。”

我继续从批判性的角度问:“那冒烟的都是热的吗?”

他说:“是呀,冒烟的电饭煲可烫了。”

我又指着干冰上的烟:“那你试试摸一摸这个。”

弟弟小心翼翼地用手去扑了扑烟,很兴奋地叫道:“这个烟怎么不热啊,太奇怪了!”

我再问逻辑,“那桌上的菜是因为冒烟所以热么?”

他想了一会儿,摇头了,说明他意识到这个因果关系好像有问题了,但可能还不太清楚。我没有深入解释,因为他的认知还没到能理解的时候,灌输反而会分散注意力破坏兴趣。

我又指着干冰和冰问:“那这两种是一样的冰吗?”

“不是,这是一种神奇的冰,像有魔法一样!”于是抱着小箱子屁颠屁颠地给哥哥看去了。

一次有趣的解答和反问就这样结束了,选择好玩且难度适中的问题来问孩子,可以让他通过已有的旧知识来探究新知识。

即使回答错误,家长也不要立刻打断或是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要留给孩子自己思考和努力的空间。

②用游戏的形式促进孩子思考

对孩子来说,「玩」和「学」是密不可分的,以游戏的形式促进孩子有逻辑地思考,是非常重要的。逻辑游戏有四个主要的类型,我给大家分别讲讲。

分类与比较

找规律

找关系

综合推理

它们可能并不直接使用数字或者数学概念,但这是建立数学思维的底层能力,一样需要重视起来。

分类和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快的熟悉不同的事物,并且知道它们的差别,也会让思维和生活更加有序化,提高效率。

找不同和找相同,是最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这是在让孩子学会观察物品的特征,能够明确知道事物间的异同点▼

当然还有比大小的游戏,例如比较宠物们的数量多少▼

把数字具象化后的对比题,对低龄孩子的数感形成也是很有帮助的。

规律也是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掌握了规律,就可以很快识别出接下来的发展趋势。

简单的符号找规律有数字、汉字和一些符号等等,比如:

数字排列的规律:1-3-5-7-9

汉字搭配的规律:

而图形找规律因为加上了颜色和形状,所以玩法会更为丰富,▼

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逻辑思考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事物整体的观察,就能找到与之对应的细节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就练出来了▼

又或是找出几个物品中的共同点,选出与它们同类的物品,锻炼的是孩子的归类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形状和轮廓的对应关系,可以先从简单的配对影子轮廓开始▼

难度再进阶,就是通过观察叠加后的影子,找出它们原本的轮廓▼

这部分的资源难度要稍微大一些,需要孩子有一定的逻辑概念,能够综合运用逻辑线索,但更好玩。

通过找到行与列的形状和颜色线索,推理出空格处的图形。讲真,这题我做的时候,都要想一想呢。▼

还有职业与交通工具的关系,考验的更是孩子对生活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当然还少不了排序任务,能够让孩子学会有条不紊地完成一件事情。

多多练习上面这四种类型的游戏,孩子就能在趣味的玩乐中,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无论是对数学或是其他学科,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写在最后:

另外,文中用到的逻辑训练游戏——逻辑狗也是我非常推荐的好帮手,正在火热开团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入手。

THE END
1.小学奥数五年级计算问题:找规律三篇小学奥数五年级计算问题:找规律【三篇】 【#小学奥数# #小学奥数五年级计算问题:找规律【三篇】#】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可言,如果有的话,就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学习也是一样需https://www.51test.net/show/8731969.html
2.《完整初中数学找规律专项练习题有答案》《完整初中数学找规律专项练习题有答案》 下载积分:1200 内容提示: 1、观察规律:1=1;1+3=2;1+3+5=3;1+3+5+7=4;…,则 2+6+10+14+…+2014 的值是 。2、用四舍五入法对 31500 取近似数,并精确到千位,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3、观察下面的一列数:0,﹣1,2,﹣3,4,﹣5,6…请你找出其中https://www.doc88.com/p-98537889590972.html
3.找规律图形题,找规律的数学题找规律图形题,找规律的数学题 逻辑思维题内容:数学图形推理题带答案之看图找规律(1)找到图中的规律,在问号处填入正确的选项。(2)仔细观察图形,找出规律,并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问号处的正确继续!寻找解决方法》》 答案。(3)仔细观察图形,找出规律,并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问号处的正确继续!http://www.swtzw.cn/tuxing/5492.html
4.一道找规律的数学题,全班同学都不会做综艺一道找规律的数学题,全班同学都不会做 节目简介 快乐大本营 2018 播出:湖南卫视 / 芒果TV 主持人:何炅/ 谢娜 / 李维嘉 / 杜海涛 / 吴昕 地区:内地 类型:真人秀 / 访谈 / 搞笑 简介:《快乐大本营》是湖南电视台于1997年7月11日开办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目前固定每周六晚黄金时段在湖南卫视播出,是湖南卫https://www.mgtv.com/b/320519/14454830.html
5.二年级找规律数学题,三角形中间的数填什么?聪明孩子只用10秒去查看 00:00 00:00 720P 倍速 默认音效 返回 二年级找规律数学题,三角形中间的数填什么?聪明孩子只用10秒 2020年12月17日发布 02:03 二年级找规律数学题,三角形中间的数填什么?聪明孩子只用10秒 讨论 登录参与讨论 这里的评论内容走失了 请检查网络后,点击空白处重试https://v.qq.com/x/page/p3213a861sx.html
6.初中数学找规律题目(精选8篇),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则第24个三角形数与第22个三角形数的差为。第n项是。12.观察下列等式 1-0=1 4-1=3 9-4=5 16-9=7 25-16=9 ……… (1)第n项的关系式为:。(2)1+3+5+7+9+···+2n-1的和为。(3)如果前面n+1项的和为10000,那么n=。 篇2:初中数学找规律题目 2)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gggfl4a.html
7.初中数学复习题之找规律继续为大家送大餐啦,相信同学们都可以吸收整合了吧。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数学复习题大全之找规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过来看看。 上面为大家送来的大餐是初中数学复习题大全之找规律,朋友们都可以吸收整合了吧。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初中数学试题等着大家来练习呢。 https://www.yjbys.com/edu/chuzhong/424876.html
8.十道初中数学找规律的题型及解题思路寻找解题思路。?归纳: 根据观察和比较的结果,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验证: 将得到的规律代入后面的数或图形中进行验证,确保规律的正确性。注意事项:?找规律题的答案可能不唯一,只要找到一种合理的规律即可。?遇到困难时,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多做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https://wenku.baidu.com/view/634684c4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f.html
9.初中数学找规律的题目14篇(全文)(3)表现形式多样化。“找规律”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也是苏教版找规律一类题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图形、表格以及文字的综合运用使得找规律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并且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青睐。而且形式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nyqogn1.html
10.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试题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试题 一、 口算下面各题 280÷70=13×4= 42÷3= 45÷15= 360÷40=15×6= 65÷5= 68÷17= 490÷70=3×25= 56÷4= 50÷25= 二、 比一比,算一算 180+90÷30 3×130-90 810÷45×2 (180+90)÷303×(130-90)810÷(45×2) https://www.oh100.com/kaoshi/shuxueshiti/597992.html
11.一二年级数学每日一题:找规律画图形(10月30日)(2)一二年级数学每日一题:找规律画图形(10月30日)(2) 10月30日第35题答案 【答案】第一图:上面加一个三角形,下面也加一个三角形;第二图加一个菱形。 【分析】在做规律题的时候一定是从前面的图形变化来找出规律推测后面的图应该怎么填。http://cd.aoshu.com/e/20140126/52e4e28126421_2.shtml
12.《找规律》教案师:生活中还有很多都是有规律的。观察一串有规律的项链。请幼儿设计有规律的项链。 《找规律》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让幼儿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幼儿初步观察、推理能力。 3·激发幼儿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找规律图卡、不同颜色的椅子、油画棒、胶水 https://www.jy135.com/jiaoan/883449.html
13.原小学二年级一道找规律题,家长:好难!脑袋“发蒙”这不,今天就在论坛,看到了一个家长发的帖子,说是他家孩子写作业时,遇到了一道找规律的数学题,好难,脑袋直发蒙,思考半天,还是不会做。 先来看看是一道什么样的题目吧: 题目当中,给出了一组数字,每一组数字,都由4个数字组成,题目的要求是,寻找这4个数字之间的规律,认真观察,填写出所空的空格。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010599.html
14.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http://download.yuxicloud.cn/rrt_2016_1/doc/30/18/3/3998adc9dbd00fa9c500086196393a1b_doc.html
15.一年级下数学找规律题(图形较多,比较直观简单,适合认识规律)一年级下数学找规律题(图形较多,比较直观简单,适合认识规律) 本系列题以图形为主,少量数字题,比较适合认识规律,孩子可以从图形中直观的看出一些规律。 然后把这种感觉应用到数字中,希望能够让你的孩子体会到规律! 我是翼翔老师,明天见! 喜欢,就点击关注哟!https://www.360doc.cn/article/4714218_650663220.html
16.小学数学找规律练习题3篇.docx小学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一) 题目:1,3,6,10,15,21,28,36,45,… 这是一道找规律的数列题目。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数字是按照某个规律依次排列的。首先我们可以列出前几项数字之间的差值,如下: 3-1=2 6-3=3 10-6=4 15-10=5 21-15=6 28-21=7 36-28=8 45-36=9 通过观察以上数字之间的差值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03/6153114025005223.shtm
17.找规律1: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练习题一年级数学0 0 1 微信 发送 大象好课 关注https://www.hntv.tv/fgjd/article/1/1265570604547969024
18.数学找规律的方法(精选6篇)3、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 4、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 四、练习题 篇4:初一数学找规律方法 0,3,8,15,24,··· 2,5,10,17,26,··· 0,6,16,30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678878.html
19.第六届清华大学数学基础大赛题(趣味组)第六届清华大学数学基础大赛题(趣味组) 趣味组(2小时,满分100分) 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Matrix67的博客http://www.matrix67.com。 一、(5分)找规律,画出下一个图形: 答案: (只要看起来是字母J的轮廓即可,不限字体)。 分析:这些图形分别是字母A到J的“轮廓”——假设我们在从A到J的每个字母https://ggk.wspc.edu.cn/info/1066/1164.htm
20.小学二年级数学图形找规律解题技巧教学漫谈教研平台小学二年级数学图形找规律解题技巧 在二年级开始就有不少的看例题填数字,或看图片找规律的填空题,这样的题目是考察大家对事物变化的观察能力。也是让大家养成做题仔细认真的好习惯。这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是观察这些数的变化或者说图形变化,我们一般需要看三个才能发现它的规律,通过三个及以上的比较,找出http://cnsx.haianedu.net/jypt/jxmt/content_11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