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她”权益,我们在行动!畅通维权渠道推广法律援助……多部门为妇女撑腰

保障“她”权益,我们在行动!畅通维权渠道、推广法律援助……多部门为妇女撑腰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实施30年来的又一次“大修”,针对结婚生育、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体现出对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重视。

3月7日,记者从德州市妇联获悉,2022年度,我市妇联系统共接待妇女群众来电来访752起,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98%以上。经调查发现,随着法治宣传教育的普及,近年来德州妇女维权意识显著提升,在社会中维权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表现当代女性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例1:怀孕期间被公司辞退,劳动仲裁维护权益

“只限男性”“男性优先”……不少求职女性都见过这样的招聘要求,甚至在求职面试时也会被问及“结婚了吗?”“打算什么时候生小孩?”“打算二胎吗?”等问题。我市妇女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劳动参与率较高,但因为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妇女就业歧视问题偶有发生。

市民张女士于2014年到我市某科技公司担任会计一职。入职后单位与其签订了三年期的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2016年12月,张女士在医院检查确认自己已经怀孕。根据医院的建议张某向公司请了30天的假。公司知道张女士怀孕的事情后,于2017年8月,劳动合同到期前1个月,向张女士发出通知,与张女士解除劳动关系。2017年10月张女士产下一子。后张女士多次找单位协商无果,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怀孕被公司辞退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的两倍标准支付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在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介入下,张女士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2:“全职妈妈”离婚,可申请经济补偿

王先生与宋女士于2016年登记结婚,婚后生有一子。2021年4月,夫妻二人产生矛盾,开始分居。2022年,王先生向法院起诉离婚,要求孩子归其抚养,宋女士每月支付抚养费,并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庭审中宋女士表示同意离婚,但主张孩子从出生开始一直由其照顾,双方分居期间王先生对孩子不闻不问,故抚养权应归自己,由王先生支付分居期间及离婚后的孩子抚养费。同时,宋女士认为自己在怀孕及照顾孩子期间放弃了工作,负担了较多家庭义务,故要求王先生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王先生与宋女士离婚,孩子由宋女士抚养,王先生支付分居期间及离婚后的孩子抚养费,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并由王先生另行给付宋女士家务补偿1万元。

法官表示,家务劳动通常被认为是为了维持家庭生活而从事的没有报酬、没有交换价值的无偿劳动,因家庭需要而放弃工作的一方为家庭生活的和谐稳定付出了更多,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个人利益。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此就有明确规定。2020年《民法典》对家务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于在家庭中承担了较多家务劳动的一方,法律给予特别保护。这体现了法律对家务劳动价值的进一步支持。

案例3:男子出轨向小三转账,妻子诉请返还获支持

在张女士与王先生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王先生与第三者李女士存在不正当男女朋友关系。在张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王先生先后多次通过其名下账户向第三者李女士转账达数万元。张女士发现上述转款后,立即起诉要求李女士还款。李女士称上述款项系王先生对其的赠与,不同意返还。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先生在与张女士婚姻存续期间,擅自将夫妻共有财产赠与李女士,王先生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张女士的合法财产权益且明显违背公序良俗,故该赠与行为无效,且为全部无效。李女士取得王先生赠与的款项主观上并非善意,无合法依据,构成不当得利。因此,法院判决李女士向张女士返还全部款项。

张女士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追回属于自己应有的利益,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妇女维权服务直达“最后一米”

眼下,伴随社会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德州多部门在维护女性权益方面不断跟进探索,通过畅通维权热线、推广法律援助、出台意见等方面打通服务妇女权益的“最后一米”。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女职工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如何应对?”“如何申请法律援助?”日前,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德州市中心广场上,市妇联会同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总工会等单位联合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广大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这只是我市妇女维权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多部门协同合作,纷纷开展普法宣传,共同守护妇女群体。

2022年,我市先后出台《德州市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庇护救助工作的意见》,不仅规范了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妇联和民政等部门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职责,明确了家庭暴力告诫书的发放标准、程序;而且要求县(市、区)全部建立反家暴庇护机构,完善社会化工作机制,为符合条件的受害人提供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医疗救助、心理康复等服务。

此外,我市畅通12338妇女维权热线,2022年度全市妇联系统共接待妇女群众来电来访752起,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98%以上,随着宣传力度加大,12338妇女维权热线被越来越多的妇女群众知晓。“2022年,我们印发了《德州市妇联信访工作制度》,积极做好妇女群众信访工作,将信访案件办理时限缩短到10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德州市妇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在婚姻家庭矛盾调解中发现涉及家暴问题,我们会及时联系‘反家暴’维权志愿者,为受害人提供一对一帮助。”

2022年,德州市妇联还举办了乡、村两级妇联干部培训班,覆盖7400余名基层妇联干部和执委,培训班将《反家庭暴力法》、创建和谐家庭等业务知识纳入课程内容,提高基层妇联干部为家暴受害妇女服好务、维好权的能力,并通过她们在基层普及反家暴法律知识。

你必须知道的妇女维权方法

现如今,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妇女合法权益应该被尊重、被保护。当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去相应部门和机构反映或者求助,要求依法处理。

遭受家庭暴力维权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如遭受家暴并有伤情,可主动要求公安部门进行伤情鉴定,以便留存证据。

妇女维权热线:12338

法律咨询热线:12348

德城2311961

陵城8285637

禹城7266113

乐陵6260809

宁津5238130

齐河5321598

临邑4234231

平原7760929

武城6219729

夏津3260230

庆云8258219

天衢新区229813

女性职工维权的途径:

受害者可以向工会及工会女职工组织寻求帮助;向所在单位和地方的劳动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和仲裁;女职工因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侵害,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制止和处理;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犯,可以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处理等;女职工可以根据被侵权的情况,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财产权益、婚姻家庭权益等)、行政诉讼甚至刑事诉讼,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最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符合条件的妇女,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司法机关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THE END
1.在线咨询中常见问题答复劳动仲裁不属于本会管辖范围,如需咨询劳动仲裁相关问题,请拨打电话12333。 ⒈我是**单位员工,现在与单位有纠纷,想告单位,北京仲裁委能受理吗? 答复: 您与单位之间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不属于本会管辖范围,建议您拨打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通的劳动保障咨询维权热线https://www.bjac.org.cn/page/zxfw/zxzx.html
2.劳动仲裁电话号码是多少?关于劳动仲裁电话号码是多少?一起和华律网小编来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劳动仲裁电话号码是多少 是12333。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一系列服务。12333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拨打12333号码的收费标准按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规定执行。大多数地区是24小时人工服务https://m.66law.cn/laws/2433666.aspx
3.劳动仲裁电话号码是多少?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劳动仲裁电话号码是多少?的问题带来帮助。 劳动仲裁电话号码是多少? https://www.64365.com/zs/1862676.aspx
4.申请劳动仲裁,你需要知道的这三个电话!投诉、仲裁 申请、救助 都可以拨打区号+12345热线 简直是万能了,为政府点个赞~ 12348 法律援助热线 什么是12348 简介:12348是市、区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的法律咨询专用电话。 咨询范围:专业法律咨询、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其他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业务咨询。 拨打时间https://zhuanlan.zhihu.com/p/405249238
5.劳动仲裁网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法劳动争议劳动劳动仲裁网 | 劳动合同 | 工资福利 | 工时休假 | 社会保险 | 工伤事故 | 法律援助 | 劳动仲裁 | 教你打官司 | 新法解读 | 企业规章 | 企业管理 | 女工保护 | 商业秘密 | 竞业限制 | 劳动法规 | 劳动监察 | 劳动案例 | 朱运德说法,电话:+86-755-81895060http://www.ldzc.org/opty.asp?b_soft_id=%B7%A8%C2%C9%D4%AE%D6%FA
6.拖欠工资最全处理攻略申请劳动仲裁 仲裁流程一览图: 打官司 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申请免费法律援助 申请法律援助的程序是: http://www.kaifu.gov.cn/jdhy/hygq/gztq/202311/t20231122_11295451.html
7.劳动仲裁咨询免费24小时在线(劳动仲裁免费热线)法律讲堂(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大家遇到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市人社局网站、12333人社热线、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电话、劳动保障人事争议仲裁电话、邮寄投诉书和举报信或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文书。 劳动仲裁免费热线 12348免费法律援助也可以咨询劳动仲裁问题,全国统一免费法律援助咨询服务热线“12348”遇到各种劳动仲裁问https://m.fadada.com/notice/detail-19499.html
8.免费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怎么申请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劳动纠纷或法律问题,而免费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申请免费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呢?本文将详细介绍申请免费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的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申请免费劳动仲裁法律援助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申请人需要是劳动者或劳动争议的法定代表人,http://m.haoyunlawyer.com/hyxw/1155.html
9.农民工工资拖欠怎么办找谁电话?农民工法律援助24小时免费咨询3.最有效的是直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4.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平的,也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由法院判决执行。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https://info.imlaw.cn/laws/4152.html
10.法律援助丨小伙被欠薪,无奈之下打通了这个电话,结果太赞了!拨打了珠海市法律援助处的热线电话 ↓↓↓ 赵先生 你好,老板拖欠我的工资已经有一年多了,到现在一直没发,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冼桂芬律师 您好,单位如果是拖欠您的工资,首先您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把工资要回来的,两者都可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0/22/c4187945.html
11.上海的法律咨询热线电话是多少,上海法律援助热线号码是多少1,12333是劳动保障局电话 2,12348是免费法律援助电话都是国家机构,不收费,但比较难打通。12333是24小时的。12348周一到周五提供帮助。 如果在试用期可以提前3天,提出辞职,正式员工要提前30天提出。是不需要扣钱的。 拨打021——12333咨询。 文章TAG:上海的法律咨询热线电话是多少上海法律法律咨询http://m.qgnews.net/shanghai/hongkouqu/1316920.html
12.劳动有争议?江西这115个依法用工服务咨询电话了解一下!为切实推进全省劳动人事调解仲裁“双保”行动深入开展,更好指导帮助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和劳动者合法理性维权,全省各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已选定一批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专职仲裁员为企业或劳动者提供劳动人事法律法规用工咨询服务。现将各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咨询服务电话予以公布,欢迎有需求的企业或个人对应管辖所在http://m.wuning.yun.jxntv.cn/p/7073.html
13.哈尔滨劳动仲裁咨询电话汇总哈尔滨各区劳动仲裁咨询电话哈尔滨本地宝小编为您介绍~ 哈尔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咨询电话:84871841; 法律援助电话:84871568 哈尔滨全市各区、县(市)均设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部门),疫情防控期间联系方式如下: 道里区:84515485 南岗区:82705754(临时)http://heb.bendibao.com/live/20131111/54277.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