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山镇余姚临山临山镇区域概况临山镇地理风貌临山镇历史沿革临山镇产业特色临山镇村镇建设临山镇社会事业临山镇名优特产临山镇发展特色临山镇风景名胜临山镇发展目标临山镇人口数据临山镇自然地理临山镇行政区划临山镇经济状况临山镇投资环境临山镇所获荣誉
临山镇,浙江省余姚市辖镇,位于杭州湾南岸,余姚西北,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全镇境域面积49.7平方公里,海岸线2.9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8858人(2017年)。2019年10月,临山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临山镇是浙江省余姚市辖镇。位于余姚西北,杭州湾南岸,地处东经120°59′6″,北纬30°9′2″,面积49.7平方千米,海岸线2.9公里,58858人(2017年)。辖行政村10个、社区2个。镇政府驻南塘路51号,邮编:315460早在明·洪武年间就有临山卫,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戚继光曾与此驻军抗倭,尚存有卫城古城墙、烽火台、炮楼等遗迹。临山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借助千年古镇的人文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稳镇...
临山镇,浙江省余姚市辖镇,位于杭州湾南岸,余姚西北,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全镇境域面积49.7平方公里,海岸线2.9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8858人(2017年)。
2019年10月,临山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临山镇是浙江省余姚市辖镇。位于余姚西北,杭州湾南岸,地处东经120°59′6″,北纬30°9′2″,面积49.7平方千米,海岸线2.9公里,58858人(2017年)。辖行政村10个、社区2个。镇政府驻南塘路51号,邮编:315460
早在明·洪武年间就有临山卫,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戚继光曾与此驻军抗倭,尚存有卫城古城墙、烽火台、炮楼等遗迹。
临山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借助千年古镇的人文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稳镇、科教兴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临山镇位于余姚西北部,北濒杭州湾,南临四明山余脉,东与泗门接壤,西邻黄家埠镇,呈南山北海中平原的地貌特征,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全镇境域面积49.7平方公里,海岸线2.9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该镇于1992年撤区并镇,辖湖堤、汝东、临山、临城、临浦、临海、临南、兰海、梅园、邵家邱等10个行政村及凤麟1个居委会,全镇58858人(2017年)。临山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稳镇、科教兴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战略,工业、农业、三产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201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151.8亿元,财政总收入3.33亿元,是“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宁波市书画之乡”、“浙江省生态镇”、“宁波市文明镇”、“宁波市卫生镇”。
临山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唐、宋元时史称庙山,至明洪武二十年朝廷为抵御倭寇侵扰在此筑城建卫,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嘉靖时期,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与此屯兵杀敌,现尚存有古城墙、烽火台、洗心池等遗迹。因面山背海,环卫皆山,故名临山卫,临山之称一直沿袭至今。临山从唐代始便有明确行政归属,据唐《十道志》载,当时临山分别归属于姚娘、余福、余支三里;宋、元、明、清初,县、乡编制基本不变,至清末宣统元年,余姚县划为四十五乡,临山独立成乡,辖巷村、任村等7村;民国十九年余姚县改划七区、二十八镇、一百六十三乡,临山归属为第四区;民国二十九年,余姚下设八区,临山仍为其一,直至解放,相沿不变。1954年4月,余姚划十二区,临山为区。1956年,撤区并乡,改为临山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成立五星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区建制,临山重新设区。1992年,全市撤区扩镇并乡,由原临山镇、湖堤乡、兰海乡、临海乡合并成为如今的临山镇。
临山镇是余姚市农业强镇,已经形成了瓜果、榨菜、水产、畜禽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从事农产品种养及深加工的企业达到21家,其中地、市级龙头企业10家。拥有万亩葡萄福缘官网生产基地及千亩葡萄观光园,近100个国内外名优葡萄品种,以“味香园”品牌和“余姚(临山)葡萄节”为载体的观光农业已走出余姚,享誉省内外;拥有万亩榨菜生产基地,以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泰”为龙头的榨菜种植、加工能力达1.6万吨以上;享有“榨菜之乡”、“葡萄之乡”的美誉。“神农”畜禽、“来宝”香干、杭州湾海鲜等特产也久负盛名。临山又是姚北经济重镇,临山镇已形成制笔、电子电器、蓄电池、机械制造等优势行业,尤其是临山制笔闻名全国,是名副其实的“制笔王国”。近几年来,临山镇着力于开发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整机产品,如高科技指纹锁、制冰机、车载冰箱、家用冰箱、割灌机、离心式水泵、绿篱剪、加气砼砌块、镍-氢电池等产品的开发成功,为该镇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镇有各类企业1100多家,其中制笔企业267家,各类整机产品近30种,建成了镇东示范区、镇西环保特色区和镇中制笔区三大工业功能区块,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6亿元。
临山镇历来便是经济和军事两大重镇,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自古繁华。至晚清民国初年,临山注重商贸发展,镇内街道纵横,经济繁荣,被史家誉为“江南小扬州”,集镇规模和经济实力堪为姚北翘楚。随着历史的推移,“杭州湾时代”的来临,滨海产业带的开发,为如今的临山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临山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以“五高”标准重绘临山蓝图,即:高品位的集镇定位格局、高起点的集镇规划、高标准的集镇建设、高效能的集镇管理、高效益的集镇经营。并以“跳出老镇建新镇,建设新镇带老镇”的发展思路,拉开城镇建设框架,占地5平方公里的新集镇已经形成雏形,服务、生活、生产、休闲、文体等功能区块布局合理,成为该镇政治、文化、商贸、居住中心。此外,该镇积极建设通村网络公路,以纵横交错的交通脉络打通村镇接点,连点成片地推进村庄建设。涌现出了经济实力型村庄——临浦村,环境整治型村庄——梅园村,生态园林型村庄——临南村等各具鲜明特色的村庄,形成“众兴拱月”的村镇建设态势。
临山以其深厚的古镇文化底蕴和对文化体育事业不遗余力地投入,促进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落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蓬勃发展,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浙江省体育强镇”和“宁波市书画之乡”。该镇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渠道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成为了姚北的教育强镇之一;他们全面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努力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新型农村生育文化,全镇计划生育率达到99.6%;临山镇把环境整治作为改善村容镇貌的重要抓手,加强对村庄道路及河道卫生的管理,建立专业保洁队伍,落实卫生保洁管理责任,做到全天候保洁,全镇卫生状况得到空前的改善。
榨菜之乡和葡萄之乡,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万亩和1.15万亩。国泰牌榨菜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味香园”葡萄获浙江省精品水果金奖和宁波市名牌产品称号。已经连续举办两届余姚市(临山)葡萄节,味香园葡萄观光基地已成为余姚市“中国乡村游”三个旅游观光景点之一。此外,更有“来宝香干”、“西山白杨梅”、“杭州湾小海鲜”等闻名遐迩。
临山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329国道横贯境内,距杭甬高速公路入口仅10公里,距萧甬铁路余姚站为30公里,西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东至宁波栎社机场和北仑港深水码头仅70公里,329国道复线与杭州湾跨海大桥贯通,基本形成了可以辐射周边城市的水陆空立体大交通网络,交通极为便利。以姚北滨海产业园区西区这一新的发展框架之下,镇东示范区,镇中制笔专业区,镇西环保区三大园区依329国道而建,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吸引着海内外客商前来洽谈,已经初步形成企业集聚效应。
临山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历史悠久,遗迹众多。昔有“古卫城墙遗址”、“戚少保祠”、“麟山第一泉”、“苍山烟树”、“三官殿”、“浙东妈祖庙(天后宫)”、“北海观潮”、“临山烈士陵园”等临山八景,今又添“葡萄观光”、“月华垂钓”两景,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58858人(2017年)。
临山镇辖余姚市临山镇:东街、西街2个居委会;湖堤、汝东、临山、临南、临城、临浦、临海、兰海、梅园、邵家丘10个村委会。
多年来,临山镇已形成制笔、电子电器、蓄电池、机械制造等优势行业。2000年以来,已开发出整机产品二十余种,高科技指纹锁、制冰机、家用冰箱、割灌机、离心式水泵、绿篱剪、加气砼砌块、镍-氢电池等。2005年全镇有各类企业1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家。
2004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72亿元,财政总收入1.2亿元,本级财政可用资金收入78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505元。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千强镇第276位,浙江省百强镇第64位。
临山物产丰富,曾是浙江省优质稻、棉生产基地。2000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形成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即万亩优质葡萄基地。2万亩榨菜基地,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万亩花卉基地及畜禽生产基地,是宁波市葡萄之乡,中国榨菜之乡的主产地,余姚市神农畜禽有限公司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养鸡场,余姚市国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国泰”牌榨菜是浙江省名优产品,省著名商标。
临山地处浙江东部,杭州湾南岸,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曾是浙江省优质稻、棉生产基地。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形成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即万亩优质葡萄基地。2万亩榨菜基地,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万亩花卉基地及畜禽生产基地,是宁波市葡萄之乡,中国榨菜之乡的主产地,余姚市神农畜禽有限公司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养鸡场,余姚市国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国泰”牌榨菜是浙江省名优产品,省著名商标。味香园葡萄基地地处美丽富饶的杭州湾,南枕古城临山卫,是宁波市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
临山葡萄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嘉靖年间的《临山卫志》就有记载。延续至今,共有38个品种,1.15万亩的种植面积,是“江南葡萄之乡”之一。多年来临山镇一直注重提高质量临山镇(3张)、打响品牌。1986年成立葡萄协会,1989年被评为全国农村专业协会先进单位,2003年成功创建宁波市最大的葡萄绿色农产品基地―“味香园”葡萄基地,同年创建国家级无公害基地,通过省绿色农产品品牌认证,2004年在宁波市名优葡萄评比会中,获4个金奖(美人指、红萝沙里奥、贵纪玫瑰、矢富罗莎)和7个优秀奖(秦龙大穗、奥山红宝石、奥库斯特、美人指、无核白鸡心、粉红亚都密、温克)
临山农民勤劳智慧,富有创造性,当前正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临山工业发展起步较早,在七十年代初,已有了乡镇企业的雏形。经过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临山工业已初具规模。现全镇有各类企业近1000家,固定资产原值超过1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形成了工业门类齐全、产品种类繁多、区域特色明显的工业格局。其中,制笔业和按键业发展迅猛,以“按键王国”和“制笔中心”闻名全国。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围绕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技改投入力度。
二OO二年全镇共批准实施技改项目56项,总投资达2.5亿元,其中千万以上的技改项目有8只,累计完成财务数1.93亿元,同比增长41.7%。通过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产品得到了改造和提升,开发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效益好的产品,逐步形成了市场适销对路的圆珠笔系列、工量具系列、小家电系列、建筑电器工关系列、美容器具系列、电源连接系列等主导产业和产品,并且涌现了小型受话器、光纤通讯、新型铝塑复合管、清纱器等一秕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从而使全镇的产业产品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抓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我镇党委、市政府发展经济的又临山镇(4张)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利用各种有利时机,不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全镇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年份待考证)全镇共完成产品交货值3.57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自营出口完成225万美元,同比增长25%。出口产品和出口企业不断增加,形成了五金工量具、制笔、美容器具、小家电、受话器等重点出口产品,进一步提高了我镇的外向度。
同时,我们还抓紧实施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在重点做好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配套工作的同时,强化园区招商,优化服务质量,鼓励企业到园区落户,现已有42家企业落户园区,投资额达到3.2亿元,另有10余家企业签订了落户园区的意和,总征地面积已超过400亩。为全镇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企业机制新,制度新,是我镇实现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早在90年代初,我们根据当时的形势,率先对乡镇企业进行了产权明晰和权责明确。近几年来,又根据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不规范,股权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有关企业中控索了企业制度创新的新思路,既保证了企业的平衡过渡,又构筑了资本、技术、管理、市场和人才资本组成的比较完善、合理的产权结构,使企业内部活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抓好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通过积极引导,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使全镇的非公制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年份待考证)全镇个私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18.5%,占了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0%,成为全镇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笔和按键两大块状经济继续提到健康发展,分别完成产值4.6亿元和3.5亿元,而且企业规模、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产品外向度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临山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329国道横贯境内,距沪杭甬高速道路入口为10公里,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机场和北仑港深水码头都仅70公里,同时距正在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仅20公里。
临山工业功能区始建于1992年,位于329国道线南北二侧。经2004年新的规划调整,现总规划面积267公顷,已投资落户企业55家,开发面积67公顷,区内迎凤大道、南塘大道交错纵横,供水规模5万吨/日,污水处理站排放能力1万吨/日,其他供电、通信等配套设施齐全。工业功能区经过大力开发,现已形成镇东示范区、镇西环保特色区和镇中制笔区三大功能区块,各区规划有序,功能定位明确,适合相应类型企业落户。
临山工业起步较早,形成以“制笔、电器、蓄电池、机械”为主导的产业群,其中尤以临山制笔闻名全国。现全镇有各类企业1100余家,是浙江省经济百强镇和宁波市综合实力20强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