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博士:怎么样才能让你的心理咨询更有效?来访者效果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成功的心理咨询从开始到结束的故事。

█咨询开始前

来访者是什么样的人?

这么说吧,一个人在接受心理咨询之前,ta的某些个人特点可能就已经决定了ta将要接受的咨询在多大概率上会成功。这些特点涉及学历、年龄、职业、性格、病情严重程度等诸多方面。

学历方面,高中和本科学历的来访者对咨询更容易满意,那些学历很高(硕士、博士)或比较低(初中以下)的人做咨询的效果却比较一般。可能的解释是,学历太高的人比较“自恋”,对自己认定的道理或者行为方式比较坚持,不太容易接受咨询的影响。而反过来,学历比较低的人不一定能理解和跟上心理咨询的节奏。所以,心理咨询才会更青睐学历“不上不下”的人。

年龄上,我们发现中年人(≥45岁)的心理咨询效果一般比较差,他们可能会比较固执于自己原本的人生经验和骄傲,不太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不太容易被影响,也不太情愿改变。有点“人到中年油腻腻,除了肚子和发量会变,其他咱啥都不想变”的倔强。所以,如果你是咨询师,发现和很多青少年的父母们做咨询时刚他们很难改变,不必过于自责,因为这就是正常现象。

反倒是孩子们和年轻人,只要他们愿意参加咨询,接纳了咨询师,一般改变起来都很快。所以,当你刚开始和孩子们做咨询感觉有些不顺时,别泄气,再耐心一些,因为一旦他们决定改变,变得都很快。

职业上,我们发现医务工作者、理工科从业者心理咨询效果相对不太理想。这个可能和他们一直接受自然科学思想熏陶有关。众所周知,心理咨询讲情感、讲体验、讲温情,这种“软绵绵、粘乎乎”和“虚”的思维方式,跟自然科学强调的讲数据、讲证据的“硬”风格明显不搭配,可能会让一些医务人员和理工科从业者对心理咨询缺乏信任。

人格方面,那些平时思维方式比较活络,有弹性,更愿意接受别人影响的人,心理咨询效果比较好。反过来那些极端、刻板,情绪不太稳定,过度自恋的人,心理咨询对他们的效果就不太理想了。

病情方面,那些焦虑、抑郁症状比较轻的人,咨询效果比较好。这其实很好理解,“病得越轻,越好医”。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那些合并焦虑症状的人咨询效果反而更好,这可能是因为焦虑的患者会更迫切地想要改变。

咨询师是啥样?

咨询师的人格特征和专业能力也是决定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从既往文献里提炼了来访者用来描述“理想”咨询师的关键词,包括:善于倾听、耐心、温暖、有亲和力、热情、有创造力、幽默、细致、真实、专业敏锐、共情、能整理复杂信息、理论功底深厚、医学背景、表达清晰。

各位可以对照上述词语,看看你的咨询师,或者你自己作为咨询师,哪些关键词是对得上的。越多越好。

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更喜欢真实且不“装”的咨询师。“你要跟我谈某件事,就事论事地谈,别拐弯抹角,别想着用你们那一套高深的理论来PUA我”,这是青少年的普遍心态。

二是整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就是咨询师要能够在来访者讲的大量混乱的内容里抽丝剥茧,找出主线和关键信息,然后反馈给来访者。这个就要求咨询师多少要具备一些理工科的信息分类、逻辑串联和总结重点的能力。所以,要当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只有倾听、温暖和共情显然不够,还是需要有敏锐的“线性思维”的。

三是语言操控能力,也就是咨询师能不能用最简洁易懂的话语,把自己最想表达的核心内容讲清楚。如果我们去观察那些成功的心理咨询,会发现咨询师的话其实都不多,往往简单的几句话,就把想讲的讲清楚,把该问的问到点了。

这一点还真需要反复磨炼,记得我自己刚开始做心理咨询时,就是把自己做的咨询录像和录音反复听、反复看,不断地想同样一句话怎么说更简洁、更通俗、更直击重点。半开玩笑地讲,学做咨询师有时候有点像学写作文,我们得学习怎么样操控自己的语言。

来访者职业、教育程度、性别,咨询地点,咨询方式,理论取向对咨询满意度的影响(Yaoetal.,2023)

█咨询怎么预约和安排,也会影响效果

这一点指心理咨询预约流程和设置,包括:怎么预约咨询、你在哪里接受咨询、每次咨询的时长、咨询频率和间隔,咨询收费等。

关于咨询地点,我们发现在医院、社会心理机构接受咨询的来访者普遍觉得咨询效果更好,而那些在社会公益机构接受免费咨询的人反倒觉得效果一般。这个可能跟民众对医院这一类“公家单位”相对更加信任,以及医院和社会机构的医生、咨询师经验更加丰富有关。也可能,是因为在医院和社会机构中来访者需要支付咨询费,这样他们会对咨询更加重视,主动改变的动力更强,在咨询中也更加专注。所以,免费的午餐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但是,如果咨询收费远超过来访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会起副作用。Stanley等也提出,在心理咨询收费中适当加入打折机制(discountedfees)可以间接提高来访满意度。

咨询时长方面,一次咨询控制在50-100分钟似乎是比较合适的,其中家庭治疗可以长一些,但最长也不宜超过100分钟,否则咨询师和来访者体力不支,注意力下降,反而效果不佳。

至于咨询频率和间隔,不同流派和研究并没有统一定论。有的主张最低要一周一次,甚至一周2-3次咨询,有的则认为咨询频率不能太高,2-4周一次即可。只能这么说,如果咨询师拿不定注意,那就需要和来访者就咨询频率进行讨论,而不宜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来访者。

█咨询中

你和咨询师聊不聊得来?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点是所有学者和流派都认可的:咨询师和来访之间支持性的、彼此信任的、合作性的咨询关系是影响咨询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对于来访者而言,“我信不信任这个咨询师”许多时候比“ta的背景如何”更重要。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除了咨询师表现出的耐心、温暖、专注、接纳、稳定、敏锐对咨询关系建立大有裨益之外,年龄、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和来访者比较接近的咨询师,在相同条件下更容易获得来访者的信任。

话句话说,心理咨询就像交朋友和找对象,除了讲究咨询师的专业“硬实力”之外,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门当户对”,有眼缘、聊得来也很重要。

拿我自己为例,平时我打游戏、看漫画、搜集手办、看电影、追剧、看娱乐八卦、看球、运动、看历史、读小说,可以说是“五毒俱全”,所以我和大部分不同背景的来访者(包括青少年)多少都能聊上几句。

借用某部电影里讲到的,“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咨询)更多彩一些”。

治疗师的套路和技术

这一点主要指咨询师采用的心理咨询理论流派、专业治疗方法和技术。

既往研究的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相对精神分析治疗,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人本主义治疗的来访者对治疗满意度更高,治疗副反应(sideeffect)更少。

这个结果其实不好解释,有可能跟精神分析本身做的科研少,可以用来支撑自己身有效性的“选票”不多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有咨询师太犀利,分析得太直接,让被来访者觉得不舒服。也有可能是因为精神分析比较讲究对童年创伤的“刨根问底”,这会让不少来访者重新体验当年的痛苦。

而家庭治疗和人本相对比较资源取向和温暖,认知行为比较讲究实用性,而接受调查者大部分是在咨询结束后不久填的反馈。说不定经过多年以后,来访者会在某个场景下,或者在经历某件事后意识到“当年咨询师那句犀利的点评其实很正确”。

所以,这个研究结果并不能说明不同流派孰优孰劣。

而在咨询技术和方法上,大部分来访者觉得咨询师给他们最有用的帮助不是讲道理,而是在他们迷惑、混乱时犹如拨云见日一般的,极具启发性的提问。比如,家长和孩子每次不管谈什么,最后都会以翻旧账、相互人格攻击的方式收场。此时咨询师如果能注意到家庭这种重复的行为模式,然后通过提问提醒他们去思考和改变,效果其实更好。

同时,既往研究中提到的有用的咨询技术包括:循环提问、家庭作业、可视化技术(绘画、家庭格盘、家庭雕塑、沙盘、oh卡、家谱图)、正念、冥想、隐喻、反馈、改释、阐释、认可、促进情绪表达、处理现实事宜等,在此不再一一详述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对于中国来访者来说,只是得到来自咨询师的理解、接纳和启发思考是不够的,他们更渴望咨询师可以就他们面临的具体现实困扰多做一些讨论,多给一些实用建议,多传授一些技巧。比如,怎样在被同学欺负时更坚定一致地表达和保护自己,怎么处理和老板的冲突,在和孩子交流时同样一句话怎么说更有效,怎么样更有技巧地“怼”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所以,在中国做心理咨询师,注定要多学、多看、多记、多行,这样你的“工具箱”才会用足够的储备,可以用来支持来访者。

最后,大家如果看到这里还觉得脑子糊涂,记不清上面提到的这许多复杂的因素,也没事。我们课题组编制了《有效心理治疗态度和干预量表》,专门测量咨询里咨询师的哪些操作能让心理咨询起效。

如果你是咨询师,可以请来访者填一下,看这个量表里的条目有几条你做到了。如果你是寻求咨询的人,可以参考这个量表看看你的咨询师做到了哪些有用的事。

量表已经申请著作权,有需要可点击有效心理治疗态度和干预量表(中文).pdf下载,发表相应论文时须标明作者及原始文献出处。

主要参考文献:

1.LiX,GuH,ZhaoX,ChenFandLiuL(2022)Developmentofameasurequantifyinghelpfulpsychotherapyinterventions:TheHelpfulTherapeuticAttitudesandInterventionsScale.Front.Psychiatry13:1023346.

2.YaoL,ZhaoX,XuZ,ChenY,LiuL,FengQandChenF(2020)InfluencingFactorsandMachineLearning-BasedredictionofSideEffectsinPsychotherapy.Front.Psychiatry11:537442.

3.YaoL,WangZ,GuH,ZhaoX,ChenYandLiuL(2023)PredictionofChineseclients'satisfactionwithpsychotherapybymachinelearning.Front.Psychiatry14:947081

作者介绍

TeacherIntroduction

刘亮博士

同济大学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部访问学者。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委员,中德家庭治疗班中方老师。

《父母做这9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作者,《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教育心理学》副主编。(下方可扫码购买)

THE END
1.“速成版”心理咨询师能治“心病”?心理咨询乱象亟待规范在德国,想成为心理治疗师,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还要再进行总计4200小时、为期三年的全日制培训。 “在我国,除了北师大,其他高校每年培养出的心理咨询人才只有两三百人,也就是说,全国学历教育每年供给的心理咨询人才不到500人,规模非常小。”乔志宏说。 http://www.legalweekly.cn/fzzg/2023-12/14/content_8938963.html
2.无锡市值得推荐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精选名单榜首一览德瑞姆心理教育的课程涵盖心理咨询师执业及大众心理普及两大领域的内容。涉及心理咨询师专业培养、心理讲师培养、心理学学历教育、少儿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咨询、家庭教育指导、职业生涯管理多个主题。为心理咨询师从业者提供强有力的执业培训及督导支持,为大众普及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帮助更多中国人解决自身问题,使工作更https://www.360yuanshuo.com/newsdetail/id/21205.html
3.心理咨询师是个大坑,姐妹们千万别考啦。最近这几年关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是个大坑,姐妹们千万别考啦。最近这几年关于心理咨询师的风越刮越大,也有不少人通过拿证转行,收获了心理咨询师带来的一大波红利月入五位数,虽然这个行业薪资待遇不错,但是姐妹一定要了解清楚,要不然容易踩雷 计划考心理咨询师的姐妹,这篇文章一定要详细的阅读,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https://www.douyin.com/note/7358291385230937383
4.花费数万元拿985211高校研究生学历?起底“学历提升”诈骗套路近期,上海警方就捣毁了三个以“研究生学历提升”为幌子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涉案资金高达4300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13人。“花钱就能获得研究生学历”,背后究竟是何套路? 只要支付数万元就能走个“过场”免试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继续支付费用还能准时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看到这样的“承诺”,上海市民王女士https://wap.yzwb.net/news_details.html?id=4191278
5.医生咨询师心理咨询心理医生一定一定要找女性,最好看一下学历背景是否是专业科班出身,和擅长哪类治疗方法,如果有一些平台能提供医生的理念和偏向方向,就比如说单女最好找有女性主义学习背景和经历的女性心理咨询师!!!打个比方我比较困扰的都是工作和自我价值实现包括焦虑和抑郁情绪, 全文 长图 136 80 2346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q=%E5%8C%BB%E7%94%9F%E5%92%A8%E8%AF%A2%E5%B8%88
6.你尝遍爱情的苦他赚尽爱情的钱,“情感咨询”套路深几许?黄冰洁表示,这些看似专业的情感咨询其实踩到了很多专业心理咨询忌讳的“雷区”,比如直接承诺帮助来访者挽回前任,专业心理咨询极少给出建议或承诺,去剥夺来访者思考的机会。 对于专业心理咨询的评判标准,黄冰洁举例:“首先可以看咨询师的学历背景和受训经验是否正规。其次看他是否有专业的咨询设置,比如标准的收费,固定的时https://m.thepaper.cn/wap/v3/jsp/newsDetail_forward_14847722
7.遭培训师胁迫收费:心理咨询收费好乱封面目前,许多机构根据咨询师的资历、年龄、学历、咨询量等客观指标来制定咨询师的收费标准。一般来说,心理咨询行业比较常见的定价标准,主要依据心理咨询师的资历制定。“所谓资历就是心理咨询师的个案经验、督导经历、专业培训等综合因素。”陈诺说。 心理咨询师的资历越深,个案经验越丰富,受过的专业培训越严格,收费也越高http://www.lawnewscn.com/channel/content/2024-04/02/content_8980252.html
8.教育宝教育宝汇聚了全国海外硕士领域的65位优秀老师、规划师、留学顾问,他们为您提供1对1的海外硕士咨询答疑,支持文字咨询、电话咨询和见面咨询https://www.jiaoyubao.cn/ka/zhongwaihezuo/
9.成为百万美元咨询师(豆瓣)看美国最有名的独立咨询师想说些什么。92年出版多次再版的经典永流传。适合大型的专业的外企咨询公司工作套路,也可作为中国土鳖咨询公司提升专业档次是很好的案头书。 0 有用 binhu87 2013-11-13 09:58:44 对于没有实际咨询项目销售经验的人来说,有些文字还是没法有对应实感经验帮助理解。所以这本书先mark之,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302-31279-6/
10.盘点心理咨询师考证误区,90%的心理咨询师都白瞎了你的碎银我从创办心理工作室到自己从线上多点执业、地面、政府电台合作,从医院心理科、学校心理工作室、社工心理援助整条心理咨询的业务都走完一趟后,看到身旁有90%拿证的同行,似乎在拿心理咨询师证的路上都走入了误区。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二: 培训证 很多同行问我:我有中科院的证、中国心理协会的证、各大平台、各大协会的https://m.chunyuyisheng.com/m/topic/2647190/
11.2024年下半年考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基本流程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 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医学、教育学初级以上职称; 3、高等院校本、专科毕业年级学生,具有学生证或在校证明。 步骤二:正规机构报名 现在的培训机构套路实在是太多了,例如说那种包过的,毫无疑问全部都是骗子。 https://m.shenchuang.com/scnews/20240903/1830685803827826689.html
12.介绍马健老师黑尔斯心理咨询工作室太叔豪思马健--黑尔斯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办者 主任职业讲师培训师心理顾问心理咨询师心理教育研究者 马健(网名:黑尔斯,health谐音)老师66年5月生人,金牛座、AB血型、B型性格、回族。马健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经济系、教育管理学院学习8年,取得经济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学历,于北京师范大学工作10年,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职讲师心理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88357970100gzf0.html
13.学历提升咨询常见的问题需要注意什么?1、通过百度搜索来了解,咨询,不过大多都是广告,学生也不懂,很多机构会通过百度投放招生广告链接,投入的经费越多,排名就会越靠前。然后咨询很多家培训机构,多方面对比,最终选择。 2、朋友介绍 在跟很多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在提升学历时,选择报名点前,会先咨询自己身边的朋友,特别是已经报了名的朋友,然后https://chengkao.eol.cn/chengkaozhuanshengben/20200918144119.html
14.沧州师范学院专业设置数学系始建于1958年,现有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本科专业,数学教育、金融与保险两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工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具博、硕士学历14人,国内著名高校客座教授5人。设有金融数学研究所1个,数学建模实验室1个,数学实验室1个。藏有专业图书2500余册,专业期刊26种。 https://www.caztc.edu.cn/info/1010/1501.htm
15.“法式”生活丨志愿填报成“生意经”动辄上万元的咨询真能帮考生“想抱牢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大腿并不容易,20分钟付费4000,一次咨询课收费近2万。钱收了,志愿报了,孩子却没如愿录取。”张艺露告诉记者,这样的案件每年都在发生。很多家长再次登门咨询,不是被告知换人,就是吃“闭门羹”。 “拿捏心理+刺激焦虑+时间差,是许多高考志愿规划师的惯用套路。”张艺露告诉记者,“高价”买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6/27/033119639.shtml
16.西安万优学教育咨询公司骗取学历提升报名费2023年3月份在抖音看到提升学历的一个广告,点了他们的网页一会有一个自称西安东亚专修学院的招聘老师给我打电话加我微信,给我说他们是东亚专修学院的助学单位,发来他们营业执照和各种荣誉各种夸张的诱导,我报的是成考,先交了300元报名费,又交了4480元的培训费,缴费单位是西安万优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这不是虚假宣http://rexian.cnwest.com/data/html/content/2023/10/242827.html
17.单身经济催生“代追”服务,9.99元女友带回家?原创:崔进财经女记者在单身经济风口下,暴利的“代追”服务迎来粗放式的发展,然而,“代追”服务的平台商家、人员资质问题正构成巨大隐患。代追人员门槛、平台资质过低,与卖家宣称的“专业背景”、“有五六年的代追经验”、拥有“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资格证等很难吻合,不可避免涉嫌虚假宣传与消费者权益侵害的问题。 https://xueqiu.com/7775030973/132993027
18.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14篇)1、世纪之交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对我们小学教师的新的挑战和考验。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根底教育的需要,我自中师毕业的同时先后进修北大心理学、教育学院英语专科,目前还在进修中文本科学历,充实全面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底。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ziliao/16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