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紫女士,著名心理咨询师、中国最大的心理服务机构“林紫心理机构”创始人、心理咨询中文网创办人、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企业员工心理管理EAP专家、专栏作家,上海市公安局及司法系统特聘心理专家。
林紫企业EAP中心简介:
林紫企业EAP中心是一家专业的心理健康管理机构,为企业和个人量身定制心理健康解决方案,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和个人达成目标,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个人更好地生活。林紫的企业客户主要来自世界500强,个人来访者也遍布世界各地,迄今已服务了30余万人,在大中华地区具有相当的口碑和影响力。
专业度提升推动EAP服务多样化发展
最早接受和使用EAP服务的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因此林紫80%的客户都是500强公司。但是最近两年,国企、民企逐步加入EAP客户的行列,甚至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但只要企业高层和HR注重员工关爱,也会寻求EAP的帮助。其实,这些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对于员工的细致的关爱,在采用EAP服务的客户中已经有了政府机构、党政机关甚至包括一些保密单位的身影。比如上海市公安局,司法机构等,都聘用了心理顾问。“最近我还参与了由中宣部部长带头组织的200位政府官员和国企高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交流会。”
“如今,随着EAP的普及,我们发现企业的HR越来越专业,其中不少人还参加了我们的EAP咨询师培训课程。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创新,将EAP服务的形式变得多样化,给企业量身定制服务解决方案。”林紫女士告诉记者,中国的EAP服务经历了排斥、神秘、接受、适应、和更多需求的过程,因此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要在中国推行EAP服务,需要在每一次项目启动前作充分的宣导,传输真正的EAP的概念,并根据中国企业的特色,进行创新,开展如驻场咨询、心理嘉年华等多种形式的辅导。“在外企EAP是常识,但在中国不同的客户层面对EAP的需要和理解程度都有很大不同,同时国内的EAP市场还有待改善和规范。”
EAP特色:从解决问题到预防问题
林紫企业EAP中心自1998成立以来,逐步开始推广和提供EAP服务,作为最早的一批从事EAP服务的公司,见证了中国EAP服务的发展。那么EAP究竟是什么它对企业管理者、对HR都有哪些帮助
总之,EAP服务能帮助解决影响全体员工工作意愿、工作表现和工作行为的各类问题,包括员工的自我概念、工作价值观、员工的家庭与婚姻问题、工作与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情绪困扰、职业生涯危机、个人的某些不良行为,乃至自我实现的追求等问题,提供社会支持、心理辅导与咨询、生涯规划、心理测评、心理培训、危机干预、心理内刊等员工帮助方案,协助员工稳定情绪和行为,从而达成稳定的工作表现及高度的组织认同。
行业规范建立指日可待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5%以上使用了EAP服务。美国有将近四分之一企业的员工享受EAP服务。经过几十年发展,EAP的服务的内容涉及:管理者的心理管理咨询、心理健康、工作压力、情绪困扰、人际冲突、灾难事件、职业生涯困扰、婚姻家庭问题、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减肥和饮食紊乱、成瘾行为等等,全方位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在成熟的国外市场,EAP服务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规范,然而在中国,EAP的行业规范尚是否形成了呢
林紫EAP中心作为国内EAP行业中发展最早的企业,有使命为该行业的规范贡献力量。为此,公司做了多方面的努力。比如公司开设了EAP实战培训班,举办了项目管理人员研讨会,与国外EAP机构合作汲取EAP的发展经验,翻译大量国外书籍,培养国内专业的EAP从业人员……所有的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促进行业规范的早日形成。
记者了解到,要形成行业规范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从业团队的资质建设。包含管理人员、项目运作、专业咨询人才。目前官方尚未对从业人员有统一的资质认定。二是规范的从业准则。包括从业者的道德准则,团队行为标准、标准化操作等。三是对重大情况处理的规范准则。比如突发企业裁员、并购、危机事件和工伤事故后的干预等。
建立行业规范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对客户来说,EAP将是一个更成熟的行业;其次,在执行中,企业懂得了EAP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操作准则,就不会提出违规操作的要求,也不会要求EAP机构跨越规范提供员工个人咨询信息。再次,企业能了解机构资质,合理选择正规的服务机构。最后,帮助中国EAP行业建立优质品牌。
快速发展期遭遇人才瓶颈
EAP服务除了一套流程和系统外,服务品质往往取决于服务机构、人员的专业度,我们市场上的EAP服务人才的状况如何林紫又是如何在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吸纳和培养优秀的EAP服务人才
企业需求的扩容、EAP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行业人才极度紧缺。据了解,EAP从业人员主要包含三类,一是管理团队、二是项目人员、三是咨询师。在林紫EAP中心,目前有专职、兼职、签约的咨询师100多位。管理团队都有心理学知识和企业管理的经验。项目人员不仅有心理学专业背景,50%以上的人员都是海归,能与外资企业进行顺畅的交流。而咨询师必须有5年以上的心理咨询经验,其中80%有企业工作经验,40%是HR工作经验。
如此高的要求,国内符合的人才非常少,因此人才极度紧缺。为此,林紫EAP中心的做法是,用“专业与爱”培养人才,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和提升经验。同时,开设“EAP咨询师培养计划”、“EAP项目管理人员培养计划”,吸纳有HR背景的人员来学习,他们若对EAP行业有兴趣的话,就可以通过培训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