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叔时的教育理论

【原文】庄王使士亹傅1太子箴,辞曰:“臣不才,无能益焉。”王曰:“赖子之善善之也。”对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用。故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是五王者,皆有元德2也,而有奸子。夫岂不欲其善?不能故也。若民烦,可教训。蛮、夷、戎、狄,其不宾也久矣,中国所不能用也。”王卒使傅之。

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春秋》3,而为之耸4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5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6义7焉。

“若是而不从,动而不悛8,则文咏物以行之,求贤良以翼9之。悛而不摄10,则身勤11之,多训典刑以纳之,务12慎惇13笃14以固之。摄而不彻,则明施舍以导之忠,明久长以导之信,明度量以导之义,明等级以导之礼,明恭俭以导之孝15,明敬戒以导之事,明慈爱以导之仁,明昭利以导之文,明除害以导之武,明精义以导之罚,明正德以导之赏,明齐肃以耀之临16。若是而不济17,不可为也。

“且夫诵《诗》以辅相之,威仪以先后之,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制节义以动行之,恭敬以临监之,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夫子践位则退,自退则敬,否则赧18。”

【译文】楚庄王命士亹为太子箴的师傅,士亹推辞说:“臣不才,没有能力使太子受益。”楚庄王说:“依靠先生的善行使太子为善。”回答说:“善不善在于太子。太子想要善,善人就将来到;如果不想要善,有善人也不能用。所以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这五位帝王都有大的发展规律,却有奸邪的子孙。难道是不想要他善吗?是因为不能使他善。如果民众扰乱,倒是可以教训。蛮、夷、戎、狄不宾服已经久了,是中原各国所不能驾驭的。”楚庄王终于要士亹做太子的师傅。

士亹向申叔时求教,申叔时说:“教他学《春秋》历史,向他劝勉善贬抑恶,告诫和鼓励他的心思;教他学国君的谱系,向他宣扬贤明规律而废弃愚昧糊涂,以便他为善行而喜,为恶行而惧;教他学习《诗经》,用光辉的规律去开阔他的心胸,使他的心意清明。教他学习《周礼》,使他懂得上上下下的准则。教他学习《音乐》,洗涤头脑中的污浊,制止言行中的轻浮。教他学习《法令》,使他能议论为官的职事。教他学习名言《语》,使他懂得发展规律,懂得先王致力于用发展规律对待人民的道理。教他学习古书《志》,让他了解历代的兴亡,于是戒慎恐惧。教他学习先王的教导《训典》,使他了解宗族的繁衍发展,行为和同于最佳行为方式。

“如果这样还不顺从,行为不改,就用文辞吟咏事物来打动他,寻求贤人来辅佐他。改正了还没有把持住,就以身作则帮助他,多用常法教训使他接受,专心致志地实行敦厚以巩固他的品行。把持住了还不能贯彻到各个方面,就阐明施舍的意义以教导他忠诚。阐明持久不懈的道理以教导他诚信,阐明长短利害的道理以教导他选择最佳行为方式。阐明等级制度以教导他有礼。阐明恭谨俭约以教导他继承先人之志,阐明敬慎戒惧的意义以教导他办事,阐明慈爱的必要以教导他仁惠,阐明利人利己的关系以教导他具备文明教化,阐明除害的道理以教导他勇武,阐明精细的最佳行为方式以教导他懂得处罚,阐明正确的发展规律以教导他懂得赏赐,阐明恭整严肃的含义以指示他治理军国大事。象这样去教导仍然不能成就,那就不可以作为了。

“还有,用朗诵诗歌去辅助他,用威严礼仪去薰陶他,用体态容貌去支配他,身体力行处处扶持他,用节制最佳行为方式去支持他的行动,用恭敬去治理监督他,用勤勉去鼓励他,用孝顺去教育他,用忠信去启发他,用发展规律之言去激励他,教导他这样完备仍不听从,这就不是一个可教的人了。怎么能教好呢?这样做过了,太子一登位就引退,主动引退会受到尊敬,不引退就会羞愧。”

【说明】本节记录的是士亹向申叔时求教怎样做太子老师的故事,楚庄王非要安排士亹做太子的老师,士亹无奈,只好向申叔时请教,申叔时教了他一些方法。申叔时的教育理论,不但包括教育的原则、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应具有的学习态度,还特别强调了教育者必须以身作则,讲究方式方法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可以说是一篇完整的教育理论。

——————————————————

【注释】1.傅:(fù付)教师,师傅,古时特指帝王的相或帝王、诸侯之子的老师之意。《诗·大雅·崧高》:“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管子·大匡》:“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王患紫贵。傅说王曰。”

2.德:(dé得)《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管子·版法》:“法天合德,象地无亲。”《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左传·隐公三年》:“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4.耸:(sǒng怂)劝勉。《左传·襄公四年》:“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国语·楚语上》:“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

5.休:(xiū羞)《易·复·六二》:“休复,吉。”《书·大禹谟》:“戒之用休,董之用威。”《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诗·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诗·周颂·载见》:“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管子·小匡》:“休德维顺,端悫以待时使。”《尔雅·释诂》:“休,美也。”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6.比:(bǐ彼)《易·比·辞》:“比,吉。”《书·伊训》:“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闲之为则。”陆德明释文:“比,齐同也。”《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陆德明释文:“比,李云:‘合也’。”《孟子·梁惠王上》:“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荀子·修身》:“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韩非子·初见秦第一》:“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於慢矣。”郑玄注:“比,犹同也。”《广韵·脂韵》:“比,和也。”这里用为“相合、和同”之意。

8.悛:(quān圈)《书·泰誓》:“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晏子春秋卷四·内篇问下》:“而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左传·襄公七年》:“亦无悛容。”《左传·昭公九年》:“为是悛而止。”《韩非子·难四》:“过而不悛。”《广雅·释诂三》:“悛,更也。”这里用为悔改、改变之意。

9.翼:(yì义)《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左传·昭公九年》:“翼戴天子而加之以共。”《礼记·文王世子》:“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集韵·职韵》:“翼,辅也。”这里用为辅助、辅佐之意。

10.摄:(shè社)《左传·定公十三年》:“比君之驾也,寡人请摄。”《国语·吴语》:“摄少马兹。”《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礼记·聘礼》:“庭实皮,则摄之。”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这里用为执、持之意。

11.勤:(qín琴)《书·康诰》:“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今君其不勤民。”《吕氏春秋·不广》:“勤天子之难。”《国语·晋语》:“秦人勤我也。”这里用为帮助之意。

12.务:(wù雾)《书·康王之诰》:“富不务咎,厎至齐信。”《管子·轻重甲》:“务在四时,守在仓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荀子·解蔽》:“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吕氏春秋·察今》:“非务相反也。”《战国策·秦策一》:“欲富国者,务广其地。”这里用为专心致力于某件事之意。

13.惇:(dūn敦)《书·皋陶谟》:“惇叙九族。”《国语·晋语四》:“守学弥惇。”《韩非子·诡使》:“而惇悫纯信,用心怯言,则谓之‘窭。’”《说文》:“惇,厚也。”《汉书·公孙弘传》:“惟戾以惇谨复终相位。”这里用为敦厚、笃实之意。

14.笃:(dǔ堵)《书·洛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诗·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诗·大雅·大明》:“长子维行,笃生武王。”《诗·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荀子·修身》:“笃志而体,君子也。”《吕氏春秋·孝行》:“朋友不笃,非孝也。”《史记·五帝纪》:“尧九男,皆益笃。”这里用为忠实笃厚之意。

15.孝:(xiào笑)《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诗·周颂·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礼记·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礼记·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里用为能继先人之志之意。

16.临:(lín林)《易·临·辞》:“临,元亨,利贞。”《书·大禹谟》:“临下以简,御众以宽。”《诗·大雅·皇矣》:“临冲闲闲,崇墉言言。”《诗·鲁颂·閟宫》:“上帝临女。”《管子·八观》:“置法出令,临众用民。”《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荀子·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韩非子·十过》:“少欲,则能临其众。”这里用为统治、治理之意。

17.济:(jì技)《书·君陈》:“必以忍,其乃有济。”《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管子·宙合》:“毒而无怒,此言止忿速济也。”《老子·五十二章》:“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荀子·不苟》:“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淮南子·览冥》:“杀黑龙以济冀州。”《后汉书·荀彧传》:“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资治通鉴》:“以济大事。”这里用为帮助、成就之意。

18.赧:(nan览)《孟子·滕文公下》:“观其色赧赧然。”柳宗元《乞巧文》:“大赧而归,填恨低首。”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这里用为形容词,因羞惭而脸红之意。

THE END
1.学大教育(000526)个股概要股票价格行情走势图807.13 特大 1401.70 1083.10 大单 2936.93 1129.17 中单 1961.89 2214.45 小单 2438.07 资金流向 实时日周月 整体 特大单 大单 中单 小单 新闻 快讯| 学大教育:紫光集团管理人拟协议转让5%公司股份 快讯12/13 20:38 光大证券:K12教培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年内行业龙头盈利逐步恢复 智通财经12/10 16:58 国金证券https://www.futunn.com/stock/000526-SZ?code=300601
2.每日龙虎榜详情数据中心4000526学大教育明细股吧买一主买,成功率14.17%32.424.99%1020.161223.43203.271426.701223.4383.38%116.62%0.392%31.19日涨幅偏离值达到7%的前五只证券 5000526学大教育明细股吧买一主买,成功率26.17%32.424.99%1343.901667.35323.451990.801667.3580.60%119.40%0.392%31.19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 https://data.eastmoney.com/stock/tradedetail/2017-07-17.html
3.出自己亥冬夜梦入大匡即景言怀作者苏继祖古诗名句Toggle navigation 学门教育网 查诗文 查诗文 查诗文 搜素 己亥冬夜梦入大匡即景言怀作者:苏继祖 朝代:近现代 匡山旧游处,一夕忽飞越。庐舍尚宛然,人物非畴昔。对此发怆怀,功名幻磨蠍。伊谁摄我来,放大光明色。朗如玉山行,雪月涵空绝。千树梨花开,万树琼瑶缀。岩径失险巇,林泉迥澄沏。我心素滓秽,安睹此https://m.xmedu.net.cn/gushi/mingju/show/245870.html
4.卒年解釋: 1.去世之年。相對於生年而言。 2.終年、全年、一整年。《管子.大匡》:「管仲進而舉言,上而見之於君,以卒年君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卒年 授權資訊: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8D%92%E5%B9%B4
5.大匡,DaKuang,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亟待弄清的问题主要有 :汲冢到底有没有出土《逸周书》 ?《逸周书》的篇名有没有“解”字 ?两篇《大匡》究竟哪篇篇题有错 ?注者孔晁的时代与著述情况怎样 ?弄清这些问题 ,对深入研究《逸周书》与先秦史 ,无疑都是有帮助更多例句>> 2) Oemasafusa 大江匡房3http://dictall.com/indu/279/27867102C59.htm
6.「大匡贸易招聘」大匡贸易公司介绍 公司简介 我们是融翼网络科技集团分支公司,属于创新业务子公司,以科技数据为核心,专攻互联网金融领域,主要以消费金融,团队精良,方向明朗,北京联合创始人招聘 北京播音主持教师招聘 北京课程编辑招聘 北京机器人教师招聘 北京课程设计招聘 北京其他教育培训职位招聘 北京旅游产品经理招聘 北京地理教师https://m.kanzhun.com/firm/info/1XF92920FVc~.html
7.教育辞典.pdf与商、韩不同的是:齐法家虽强调法治和法制教育,但并不 排斥礼义教化。仍认为 “治世之时,德行必有所是,道义必有所明” (《管 子·法禁》)。其思想渊源于管仲,犹为明显。今存 《管子》中少数篇目如 《牧民》、《形势》、《乘马》、《权修》及《大匡》、《中匡》、《小匡》 等保存了管仲遗说,其他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1/0325/121155.shtm
8.“匡”,匡正。《中匡》与前面的《大匡》和后面的《酗》,相当“匡”,匡正。《中匡》与前面的《大匡》和后面的《小匡》,相当于上、中、下,都是讲述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以匡正天下的过程和事迹的。每日一读《管子·中匡》(3),本节记述如何树立威信的问题。首先从治身做起,其次是治国,最后是治天下。其中“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治身也。”是从《黄帝内经https://www.douyin.com/note/7417061147343342889
9.我刚刚关注了雪球组合$大匡哥(ZH1350829)$,当前净值166.3129作者: 我刚刚关注了雪球组合$大匡哥(ZH1350829)$,当前净值 166.3129 。https://xueqiu.com/3826836926/317463525
10.学校与校长之二传统文化《管子?大匡》中记载了管仲和鲍叔牙的一段对话,中心意思是“生死利齐”,表达了士大夫们对国家的态度,说明了齐人不以个人利益为进退标准,而是把自己的生死性命寄托在国家社稷上。正是这份深厚的家国情怀,激发了像管仲、鲍叔牙、晏婴等一批批的士子,他们一心为国,励精图治,在富国、利民、强兵上大展宏图,实现了https://www.sdjky.net/index.php?a=shows&catid=9&id=31
11.赤峰市南山生态园10、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南山历史变迁展示区: 以革命烈士碑、苏军烈士纪念碑、碉堡、叶大匡石刻、南山夏家店为展区。 二、 六大休闲娱乐旅游观赏长廊 1、观赏采摘景观长廊 2、花卉观赏长廊 3、植物景观长廊 4、环保教育长廊 5、体育健身长廊 6、辽文化教育长廊 特色美食 哈达火烧、哈达饼、对夹、手扒肉、烤全羊https://www.maigoo.com/citiao/113676.html
12.无为范文12篇(全文)在其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 其思想的形成深受曹氏家族教育、曹氏家风的影响。曹操本人有着“忽而法, 忽而儒, 忽而术”的多元思想, 在这种多元思想的影响下, 曹氏家风明显表现出两个特点: 相对宽容的文化氛围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何晏在这种文化相对宽容与鼓励入世的家风下成长起来, 其思想自然也就拥有了兼收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rzto8s0.html
13.镇设施农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精选10篇)据全镇青墩、月青、兴隆、头灶、洋湾、才堂等土地流转面积较大的村居统计, 一般土地流转后集体可增加15%左右的面积, 主要是匡口内沟渠、道路、田埂, 农户交给集体的是净面积, 发包给老板是大匡口四角向内丈量, 增加的面积同样每年收取土地租金, 同时亭湖区政府对土地流转100亩、300亩、500亩、1000亩、整村流转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a48pcq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