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包括: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行为人必须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以理解并承担其行为的法律后果。

2.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人应基于真实的意愿和意图进行表达,而非受到欺诈、胁迫或误解的影响。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这意味着民事法律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这些要件共同构成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基础,确保了民事主体在从事法律行为时能够遵循公平、公正和合法的原则。

追认作为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在无权代理的情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时,被代理人可以通过追认的方式使该代理行为有效。追认的构成要件包括:

1.追认人必须是被代理的本人,即声称自己是他人的代理人时,只有该他人才享有追认权。

2.无权代理人在实施代理行为时,其意欲代理的人必须现实存在。

3.被代理人在追认时必须具备亲自实施该行为的行为能力,且必须知情。

需要注意的是,追认行为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效。例如,如果无权代理行为涉及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即使被代理人进行了追认,该行为仍可能被视为无效。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具备可撤销事由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的法律行为。常见的可撤销事由包括:

1.重大误解。这是指因认识错误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方面存在错误认识而作出不符合自己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

2.显失公平。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行为。

3.乘人之危。这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

4.欺诈、胁迫。

(1)欺诈是指行为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2)胁迫则是指行为人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行为。

你还有其他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问题吗?欢迎在找法网留言提问,我们会尽快为你解答,助你更好理解法律条文。

THE END
1.第一章民法概述(2)关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因素:原则上与当事人是否认识到其行为背俗无关;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背俗,乃法律共同体的价值判断,而非行为人的价值判断 6.绿色原则: 第六节、民法的适用 一、民法的效力 1.时间效力: ①民事法律的生效时间规范模式: 1、明文规定该法从通过或公布之日起生效;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9551541
2.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什么黄嘉律师精选解答一、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二、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三、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是非为要求等价性),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四、https://m.64365.com/tuwen/aaantqv/
3.《民法典》词解(49)“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无效可撤销条件《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二、定义: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三、民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953533836794918&wfr=spider&for=pc
4.民法专题03:民事法律行为(01)民事法律行为主要包括三种:合同,婚姻,遗嘱。它们效力逐级减少。‖合同的效力有四种可能性,有效的合同,无效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可撤销的合同。‖婚姻的效力只有三种,有效的婚姻,无效的婚姻,可撤销的婚姻。没有效力待定的婚姻。‖遗嘱作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只有两种效力状况,有效的遗嘱和无效的遗嘱。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1466712
5.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民事法律行为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为目的的合法行为。如合同、遗嘱、结婚、收养行为等,这些常见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保障人们合法权益。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一、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https://www.66law.cn/laws/3268591.aspx
6.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律师普法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 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要有效,则行为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该行为应当是其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12507684113081381268.html
7.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2023-08-15 中级会计职称 1926人浏览 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①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https://www.gaodun.com/wenda/zhongji/138692.html
8.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种类【本文摘要】: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对于民事法律行为都不是太了解,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那么具体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种类?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您一起了解一下吧!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https://www.asklvshi.com/baike/508.html
9.民事法律行为包括违法行为吗所谓的民事违法行为,只能说违法法律规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需要进行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的行为。 例如:在网上传某人绯闻或者隐私,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是民事违法行为,应当赔偿对方损失;如果在网上转播危害公共安全的谣言,造成公众恐慌的,但没有严重后果的,就是行政违法,会受到治安处罚;在网上传播企图颠覆政府国家的谣言http://www.mfgclaw.com/zqkj/29743.html
10.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别→MAIGOO知识摘要:很多人在学习和了解民法的时候总是不会区分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总是把民事行为看做民事法律行为,我们知道,对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把握是很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具体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录 民事行为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3577.html
11.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意思?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有哪些?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有哪些?关于民事行为之前有个案例,两位老人各拿一份遗嘱到公证处要求公证,公证人员在经过审核两位老人的遗嘱后,认定其中一位老人的遗嘱属于“有效的法律行为”,给予公证。对于另一位老人的遗嘱给出的结果是:“无效的法律行为”,从而拒绝公证。上面的案例涉及到一部分民事法律行为的知识,接下来小编带https://m.haolvshi.com.cn/ztw/0-42732.html
12.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153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各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https://www.gzswtzb.org.cn/dbbanner/xfxcz/dnfg/202112/t20211203_71911708.html
13.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明责任——对一个法律漏洞的分析袁翠律师这表明,衡量法律行为是否成立与民事行为是否有效在法律上有不同的标准,两者具有不同的要件。一个有效的民事行为既要具备成立要件,又要具备有效要件,也就是说有效的民事行为需要更多的要件来支持。正因为如此,在民法学教科书中,都是把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把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分开来进行分析和论述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837.html
14.宪法宣传周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请听题!澎湃号·政务66.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包括:( )。 A、委托代理 B、指定代理 C、法定代理 D、职务代理 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 )。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E、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68. 下列关系中能成为我国民法调整的民事主体是( )。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236387
15.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成立和生效两者联系在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是递进关系,具体而言即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是生效的前提,一般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即生效,成立和生效可以同时具备,但也有法律行为成立后尚未生效的几种情形,附生效期限的、附条件的、需要登记批准的。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有哪些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926875_113249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