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状态分析(一)

编者注|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律所法律意见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的状态可以分为:完全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期限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及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各种效力状态对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一)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前提要求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具有“可能性”和“确定性”,可能和确定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应有之义。所谓可能即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可能实现,内容无法实现的民事法律行为称之为标的不能,标的不能则民事法律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所谓确定即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自始确定或者能够确定。能够确定则是指行为已经包含了将来确定内容的方法,或者可以由任意性法律规定来对当事人的意思不足予以确定补足,或者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依职权对行为内容依职权解释确定。标的不确定的行为属于无效行为。

(二)附条件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分析

附条件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行为上附加一定条件,并将该条件成就与否作为确定行为人民事权利义务发生或丧失法律效力的根据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本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是指决定行为的效力发生或者消灭的特定事实。但是,当事人约定的客观情况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要求,才构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所附条件,发挥其产生或终止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作用。

1.条件应当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未来性,如果当事人约定的事实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则不构成民事法律行为的所附条件。

2.条件应当是当事人在约定时不知道其将来是否发生,即具有或然性,如果当事人在约定之时确知其在将来必须发生或者必须不发生的事实,则均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所附条件。

3.条件应当是当事人依其意志所选择的事实,即具有意定性。如果是法律规定的条件则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所附条件。

4.条件应当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实,即具有合法性。因此,当事人作为条件所约定的事实就不得违反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有悖于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5条规定的,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所附条件违背法律规定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

5.条件应当是约定用于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事实,即具有特定的目的性,从而,如果当事人约定的事实是为了其他目的,则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所附条件。

THE END
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有哪些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以下:(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4)在具体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有哪些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以下: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https://www.66law.cn/laws/338909.aspx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是怎样的爱问知识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https://iask.sina.com.cn/b/law1z6ThCSIzBsN.html
3.《民法典》词解(49)“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无效可撤销条件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规定 (4)不违背公序良俗 2、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条件 (1)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的民事法律行为 (2)、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4)、行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953533836794918&wfr=spider&for=pc
4.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主观上善意且无过失 D.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答案 【参考答案】 ABD 【参考解析】《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https://m.shangxueba.com/ask/tk/UEZLNXTV.html
5.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文案:裴蕾丨设计:张雨薇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159762
6.关于诚实信用,民法典是如何规定的?1.第七条【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2.第一百四十二条【意思表示的解释】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TM5NDgyMg==&mid=2247522811&idx=2&sn=ba708d4ba79b69641dd238206240ecfb&chksm=fa9a4b9a888f581e814085c9f2c9c545915f0771fd0bda0569b8bf76104b10129a2ae72b4827&scene=27
7.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表示与其内在的真实意志相一致。 (3)行为内容合法。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行为内容合法表现为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 (4)行为形式合法。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也就是行为人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凡属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http://jxjg.hljcourt.gov.cn/m/?act=a&aid=75908&cid=4
8.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有效条件有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有效条件有A.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行为不违反法律C.行为人意思表https://www.netkao.com/shiti/818887/6969322nx5485kde.html
9.简述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题目】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助考班推荐 HOT:整专业保障班 全专业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超值精品网课 剖析考点 上千+科次精品网课 买网课即送全真模考题库 自考教材资料 备考助考 五千+科次教材资料 电子资料满三件9折 全真模拟考场 考试https://www.zikaosw.cn/daan/20234653.html
10.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具备的条件有()。历年试题二级建造师《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年二级建造师备考已经开始,每天做题巩固知识必不可少。在建设工程教育网还有很多免费试题可以练习。免费试题从哪找呢?https://www.jianshe99.com/jianzao2/stzx/zh20210721144443.shtml
11.民事合同有效的条件有哪些?导读:民事合同的有效条件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在签订民事合同后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民事合同才是有效的。 民事合同有效的条件有哪些? 一、民事合同有效的条件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民事合同有效条件为:行为人具有https://www.64365.com/zs/1357194.aspx
12.2021年4月自考试题: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需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列民事法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历年试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试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 扫码入群>>获取自考公共课试题及答案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需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有效的是( )。 A.违背公序良俗买卖淫秽物品 https://www.zikao365.com/ask/ch20210520111355.shtml
13.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具备的条件有()思越教育官网2021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5.22) 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具备的条件有()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D.行为人获得行政许可 E.不违背公序良俗 【考点来源】2Z204014 无效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https://www.siyueedu.com/97614.html
14.民法必考知识点之民事法律行为之三:效力体系民法典第143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1.实质要件 (1)行列人具有相应的尽事行为能力。即各方当事人都具有与从事某民事法律行为相适应的行为能力,否则将导致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瑕疵,比如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78079976305454741.html
15.第143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第三,民法通则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从三十多年施行的情况来看,这一规定展现了较好的实践价值,已成为判断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重要标准,民法总则应当继续予以坚持。 第四,从正面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并不意味着任何一项要件不具备,就必然导致行为无效。从逻辑角度来说,正确的推论应当是:同时符合这些条件的https://shop1999368.youzan.com/v2/category/jurmlj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