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懂法的年轻人们,不敢整顿职场

穷,是张妮为期1年半实习律师生涯最大感受。

2019年,张妮从中部某二本院校毕业。虽是二本学生,张妮一直成绩优异,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她一次就通过了。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共有313万余人报名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司法考试),通过率仅有13%。

2020年11月,张妮成为了一名实习律师。在这之前,她早已经听说了实习律师行业的现状:薪资低,压力大,遇到脾气不好的带教律师可能还会遭到辱骂。之前班级里从事律师行业的同学也提醒她,真要入行,一定要做到“放下期待,熬住日子”。

这是一个很难熬的过程。

8月底,年轻的实习律师何超杰自杀的消息就传遍了律师圈,也引起了很多实习律师的共鸣。在外人看来,何超杰有着让人羡慕的开挂人生:他自小成绩优异,本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进入向往已久的知名律所。

然而,何超杰的姐姐发现,弟弟进入律所实习后,变得每天都很忙,吃饭作息十分不规律,压力大到没有了笑容。

今年8月中旬,何超杰因工作失误接到了被辞退的消息——这意味着,他之前所有的实习都归零,要重新开始。8月最后一天,何超杰选择了自杀。

律师行业内部有着深厚的论资排辈传统,从实习律师,到执业律师、资深律师,再成为合伙人,实习律师处在链条最底端。实习期内,很多人拿着行业里最低的薪资,身体超负荷运转,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

“5块钱的米粉,至少吃3顿”

真正来到律所后,张妮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首先就是薪资。面试的时候,带教律师就提出,所有实习律师都按当地最低薪资标准发放,一个月1800块。

张妮觉得,这些工资根本不够在一座省会城市生活。带教律师对她说,“行情就是这样,不满意你可以再找找。”

刚开始知道实习律师的待遇时,赵锡安和他的同学们也感到不可思议。2018年,赵锡安毕业于长三角地区高校的法律专业。他清楚记得,毕业前一家律所来学校宣讲,那个合伙人对着台下毕业生们自豪地推荐起自己的律所,介绍的第一项福利是:给实习律师交社保。

赵锡安马上想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是国家的法定保险,是法律强制性规定。令他和同学们感到不解的是,缴纳社保怎么就成为一项福利了?

赵锡安后来也发现,不只是社保等问题,实习律师这个行业的薪资,在不那么发达的省会城市,1500到3000元再正常不过,他们甚至还能听说一些无薪实习的情况。

张妮最终接受了每月1800元的薪资,但她算了一笔账,和别人合租,每个月房租需要支出1000元,剩下800元必须省着用。但“节衣缩食”四个字,只能缩食,节衣不太可能,因为律师行业是需要对接客户的,十分注重仪表和姿态。“之前听说还有带教律师让实习律师尽量不要乘坐公交车,而去打车,理由是让别人看见律师坐公交车不好。”

在那些艰难的时刻,张妮常常提醒自己要熬住。熬不住时,就在深夜的出租房里大哭一场。最让张妮崩溃的还是2022年农历新年之后的遭遇。

当时,张妮急匆匆从老家返回省会,她不敢请假,“1800元的工资,除以21.5,再乘以请假天数,那我可能又少了几天的饭钱。”

然而,刚回所不久,所里就传开了投资方将要撤资的消息。当时,张妮和其他两位实习律师开了一句玩笑,“也许就这一点点工资也拿不到了。”

没想到,一语成谶。当带教律师神色凝重地在会上宣布实习律师之后不会再有薪资时,张妮只觉得“比想象中来得快”。但她没有别的选择,如果这时候转所,那之前一年的实习期都白干了。她告诉自己只能忍,等待执业律师实习考核的那天。

原本处于律所底层的实习律师,相当于又被套上了一层紧箍咒。很多人面对律所,或者带教律师的不合理要求,也不敢反抗。毕竟,一旦失去这次实习机会,一切又要重来。

那一天回到出租屋,张妮还是大哭了一场。她感慨自己为何要活得如此艰难,这三年的委屈全部袭来:两次考公失利,男朋友考上研究生,提出了分手,她自己只能在小小的律所里煎熬,领着微薄的薪资。如今,连这点微薄的薪资也没有了。知道这个消息之前,张妮甚至已经几个月没有来月经了,起了一脸痘,头发也掉得很严重。

实习律师的生存法则

工资低,但张妮每天要忙的事并不少。“活多、钱少、累心”是日常。

整理文件、归档、写诉状、端茶倒水、接送客户,张妮所在律所规模比较小,没有行政人员,张妮和其他两位实习律师还要兼任行政和前台的岗位。

除了接送来访客户,他们必须要在会议室做好服务工作,端茶倒水只是基本,材料也需要准备好,不能出一点差错。甚至有的带教律师会暗地里问他们能不能拉来客户,能不能找到其他办公场地。因为只有这些都做好,才能够为带教律师“分忧”。

入职律所实习4个月,实习律师赵璐已经熟知了一整套泡茶的流程:“有客户过来谈业务,我们必须在旁边照顾着,一定不能看到会议室里有人的茶杯是空的。”

对待这些规则,赵璐并没有觉得不适,在一代代律所人传承下,这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矩。既然选择入行,最好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这些规矩。

进律所前,赵璐甚至还听说过很多更夸张的,比如帮老板接送孩子、开车、取快递、买衣服、送东西、深夜“话疗”等。

赵璐是家里独生女,过去25年里,她甚至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这么服务过父母。相反,父母竭力为她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赵璐一路不负众望,考上了知名学校。她曾就读的学校属于法律界有名的五院四系——五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四系分别是指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和吉林大学法律系。

赵璐是今年6月毕业的,不过她5月就已经开始实习,7月开始挂证。如果顺利的话,明年7月便可以参加执业律师实习考核。

在大环境不稳定的当下,越来越多人倾向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律师行业虽然干得好的话未来薪资和发展都会好,但二八定律也切实发生在这个行业,赵璐说,“只会越来越卷,越来越辛苦,我们学校可能只有50%的毕业生选择进入律所。”

在豆瓣小组“大学后悔学法学专业”中,法学学生感慨着司法考试的艰难,实习律师的困窘,以及执业律师的压力。目前,这个小组人数已经超过3.6万人。

端茶倒水之类的杂活,也能够忍受,最难的还是心理上的落差。赵璐坦言,“我们老板虽然不是那种动辄辱骂的人,但每次和他说话内心都要经历一番挣扎。尤其是请假。”

赵璐5月入职的时候还没毕业,面试就和合伙人说好了毕业答辩和拍照需要请假。6月的答辩是在周末,但拍毕业照是在星期三。

“我都已经习惯了,如果哪位律师让我们做事的时候说句‘谢谢了’和‘辛苦了’,那简直都很感人。”赵璐说。

上个月,赵璐所在的小区因为疫情被封了,她在上班时收到消息,便和领导说,也许回去就出不来了。

领导一听说,马上建议赵璐去住酒店或者租个房子,不要耽误下周工作。

“我当时想,一个月3000的工资,根本住不起酒店,更租不起房子。”赵璐说,这次她没有分辩,而是告诉领导要看看情况,最终还是选择抱着电脑回了家。

赵璐总结了一套实习律师的生存法则:维持体面、懂得反思、敬爱师长、友善同事、保持勤奋。但在遇到不合理的要求,甚至察觉到是PUA时,也要敢于拒绝,但拒绝时仍需维持一定的体面。

“高强度工作已成常态”

赵璐比较庆幸的是,自己所在的律所并非红圈所,也不是精品所,更不在一线城市,所以业务没有那么多,加班也没那么多。

红圈所,是律所行业天花板。比如环球、中伦等律所,这类律所名气大,收入高,同样,压力也很大。

她有一个同学,毕业后去了深圳的一家著名律所,主做婚姻业务,她向赵璐吐槽说,诉状多到根本写不完,晚上10点多到家,还要抱着电脑继续工作到凌晨。她常常在濒临崩溃时在群里发誓,“明天就去提辞职,一定要换所!”赵璐听她说,律所有一个年轻律师,因为长期劳累导致身体问题,住进了医院。

去年他去大学所在城市出差,提前联系了三位老同学,聚会时,只来了一个人,另外两个都在加班,尽管当时是周日。

赵锡安有个学弟在红圈环球所实习,曾发朋友圈说:“律所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带来的体验确实不太好,甚至让我的身体几度出现问题。”

通过这些观察,赵锡安感叹,高强度加班基本是头部甚至是大部分律所的常态,因为“要对得起客户的需求”,因为行业内卷严重,因为钱越来越不好赚。

高强度的加班并不能带来同等回报,“实习律师正常的薪资都不能保证,更别提加班费了。”赵锡安感到无奈。

律师行业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态环境,适应不了的只能离开。学习了四年甚至七年的法律,他们当然知道这样的情况不符合常理,但没有人愿意冒险举报自己的律所。赵锡安发现,“面对经年累月、明目张胆的违法违规,中国最懂法的群体,却鲜有人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劳动仲裁、诉讼。”

因为他们面对的,也是中国最懂法、关系网最广的群体,或碍于情面,或为了以后的职业生涯考虑,最终选择了忍耐。

有时候律师圈的人际关系很微妙。

最初实习期,张妮对带教律师的指导非常感谢,诉状上每一处修改痕迹都会仔细揣摩更正。但一年后,张妮发现,带教律师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改动,只加一些定语,张妮没有得到肯定,反倒越来越多地受到打击。“他时时刻刻提醒我你不行,你得依赖我,依赖律所,不然你什么都不是。”

后来有一次,带教律师单独找张妮谈话,问她以后想做授薪律师(专职律师的一种,就是给固定工资,办案没有提成或者提成很低的律师)还是独立律师,张妮选择了后者,觉得独立律师更有挑战。

今年6月,张妮终于通过了考核。这位带教律师又找到她,对她说,“你没有任何经验,什么也干不了,还不如就留在这儿转正,也就这里还能给你个机会。”

张妮问到每月薪资,对方说,2500。

张妮倒吸了一口凉气,下决心逃离这间律所。

离开的、留下的

这一年半的实习过程中,张妮觉得穷困和心累,但让张妮感到欣慰的是,实习考核也一次性顺利通过了。

通过考核后,张妮面试了当地几家律所,青年律师没有资源,薪资也低得可怜,有一家主做交通事故的律所还要他们去医院门前拉客户。

张妮最终决定先进一家建筑公司做法务,毕业三年了。起码要先养活自己,公司给她开出每月6000的薪资,试用期8折。张妮的计划是先通过法务工作攒点钱,再去做律师。

中秋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张妮收到了银行的短信,这是她半年来的第一笔收入。

和张妮一同实习的律师决定离开这个行业了,她刚在英国读完了硕士,觉得行业太卷,自己并不适合。

张妮也发现这行里,有很多在实习律师阶段就放弃的人,在社交媒体上,她看到一位实习三个月的律师选择去英国发展,他在网络上吐槽说,曾看到同所的实习律师被带出去陪客户喝酒,直到快把肠子吐出来,才收获了合伙人的夸奖。

“这行是适合身体好、抗压能力强、精力比较旺盛的年轻人,不然真的很难坚持下来。”张妮也这样认为。

赵锡安觉得国内的律师行业陷入了一个怪圈,合伙人也是从实习律师做起,也经历了严苛的生存环境,当他成为管理者时,会再去以当时的标准剥削新人。而新人大多选择顺从和沉默,因为他们相信“越往上,越公平”。

并非所有的实习律师待遇都如此低。同样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律师林峰,现在已经是北京一家著名律所的律师了。据他介绍,在北京一些顶级律所,能拿到1万甚至2-3万的实习律师也有很多。但在小律所,或者二三线城市的律所里,实习律师的收入确实很低。

“律师是一个对个人能力要求极高的职业,这不是一个可以混的行业。”林峰说,“这个行业可能是一九定律,10%的人赚了行业90%的钱,这10%的人及其团队富到流油。而绝大部分律师都很艰难。”

林峰解释道,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律所或律师团队收入差距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实习律师制度。不低于一年的实习要求,使得律所和带教律师处于非常强势的地位。

“比如你实习了11个月,因为跟老师关系很紧张,对方要辞退你,你要重新找个律所开始实习。这种现实下,你敢不敢得罪这个老师?”林峰说,“律所不签字,你连转正面试都参加不了。”

赵锡安也意识到,强制的实习制度,从效果上来看,不光没能达成实习制度设立的目的,还进一步恶化了整个律师行业的风气,使得无数实习律师变得没有执业尊严。

这几年,在社交网络上,关于改革现行的实习律师制度的呼声很高。法律职业发展平台环球法研也曾多次发文指出,现有的行业问题是因为一些律所和律师滥用实习律师制度,而现有的实习律师制度亟需完善,包括简化实习律师的申请手续,提高实习律师的工资待遇,保障实习律师的合法权益等。

不久前,赵璐听说,同一个办公室另一个律师团队的一个女生,入职不满一年,因为讲话比较直、不说敬语、爱说反问句,有时候上下班准时走,疫情在家被封了10天没上班,最终被劝离职了。

作为过来人,林峰建议新入行的年轻人找律所实习时,尽量不要去没有薪资或者薪资极低的律所。从实习律师薪资方面,一定程度上也能看出律所的情况,这些低薪或者无薪律所,本质上也不可能有什么发展。

赵璐也坦言,律师行业是一个前期需要投入和付出的行业。要想在律师行业有所发展,就需要日复一日的不断成长。如果以一年为一个年级,那么1-3年属于低年级,然后4-6年属于中年级,7-9年属于高年级,熬过了低年级以后,日子就好过多了,薪资也会有一个飞跃。

实习4个月,赵璐依旧保持着乐观,她说这4个月的经历大多都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因为入行前,她将心理预期降到低得不能再低。她盼望着,十年后的自己能够在这个行业里有个华丽的转身。

赵锡安说,自己还是有些理想主义,当他发现法律专业的从业者连自己的权益都保护不了时,常会感到挫败。

他认为,学法律专业并通过了法考的毕业生都很优秀,但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毕业后只能拿到最低标准的薪资,加班没有时长限制,完全跟着“客户需求”和合伙人的安排走,更没有1.5倍、2倍、3倍的加班费,猝死、抑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THE END
1.现在年轻律师的生存现状是这样的!现在的律师工作不好做,收入凭实力,现在很少有老百姓愿意请年轻律师,不管年老年轻律师都有一个很大的压力是,一场官司打赢你的收入不错,打不赢你的口碑就受质疑,所以年轻人就要不断锤练自己,在坎坷中成长,努力固牢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习主席给青年一代指明了前进方向,牢记习主席的指示,你的前途才光明,你的人生https://zq.zhaopin.com/answer/10833603/
2.调研报告:我国青年律师的生存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我国青年律师的生存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青年律师队伍的不断壮大,青年律师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凸显。他们的工作、生存状态直接影响到律师 行业的未来,也影响到各律师事务所的长远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律师实践中,青年律师的现状和发展困境不断凸显。要有效地解决青年律师在生存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1228/16/76407869_1012510759.shtml
3.个人律师所调研情况汇报(推荐6篇)实习报告个人律师所调研情况汇报(推荐6篇)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个人律师所调研情况汇报(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个人律师所调研情况汇报(推荐6篇)》。 第一篇:个人律师所调研情况汇报 个人律师所调研情况汇报https://m.588k.com/bgzj/sxbg/308849.html
4.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 608 问答专辑 2022/8/16 如何看待国内社交平台公开IP属地? 如何理解并说服长辈避免通过营销号获取信息? 如何看待《财新》所处的环境? 回复会员通讯604期《互联网必然抖音化?》 607 加拿大网络新闻法:平台向媒体付钱? 2022/8/12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
5.实习律师工作总结(精选15篇)同时律师职业也是复杂的,因为不仅要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当事人,而且要和司法、政府等众多部门打交道。一个案件往往涉及很多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层面,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年轻律师而言,这些经验无疑是极其鲜活而又深刻的。作为律师,一定要在工作中准确地对自己进行定位,也要灵活地面对不同的人群。https://mip.jy135.com/shixizongjie/1089839.html
6.律师实习工作总结但是普通大众对律师这个职业还是很羡慕的,认为这是一个收入很高的,比较不错的体面职业。经过我一年的律师实习生涯的体验,我深刻体会到现在的年轻律师,生存环境十分的恶劣,不少年轻律师处于生存线上挣扎,年轻律师在武汉大多数就相当是一个无底薪的业务员,表面光鲜,实际上不少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ixizongjie/20230507164723_7021660.html
7.关于环卫工的请示11篇(全文)关键词:城市环卫工,生存现状,劳动保障 一、研究背景 1.为建设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 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卫工人权益保障机制, 切实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生观”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 而环卫工人是我们中的一份子, 也有享有社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1g77gql.html
8.5月2019人民论坛我们也到李氏基金会去拜访拿督李光前。他是一个亲切和令人愉快的老人,客气地以茶水接待我们,并且慷慨捐助了200元。我们年轻又热情,甚至跑到一些毕业生如Tan Peng Boo所任职的政府办公室去向他们募捐,并没有引起他们过度的尴尬。 其它的支持者包括左派律师T.T.拉惹,他无私地将他的一生和他的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奉献https://wangruirong.wordpress.com/2019/05/
9.张成刚京郑杭深四地调查:日结工待遇下降,零工提前回流在访谈中,一位中年女性表示,她外出打工的原因是害怕老了之后没有足够的钱养老,因此希望能缴纳社保满15年。但是,对于零工市场的年轻劳动者来说,他们其实对养老、医保方面的压力感受并不是特别强烈,相反,他们更希望能在短期内拿到更多的钱。 经济观察网:除了养老和医保,零工们还希望得到哪些帮扶? https://i.ifeng.com/c/8V8w6s0jgTW
10.李北方:认识这个时代以及记者在这个时代的使命打印页面今天的主题是“认识这个时代以及记者在这个时代的使命”,具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个是“中国传媒思想状况批判”,我个人是在传媒圈里是属于非主流的,这些观点各位在日常看报纸、杂志的时候不太看得到,听起来不知道是觉得新鲜还是觉得我荒唐;二是“媒体的生存环境”,讨论一下是什么在侵蚀媒体的自由空间;三是“认识这个https://www.hswh.org.cn/e/DoPrint/index.php?classid=34&id=10989
11.当代年轻人如何在生存与生活中“苟活”?——一个实习律师的工作心得工作之前,我有无限幻想,成为一名如何如何厉害的大律师,工作之后,我发现这确实是幻想。工作越来越努力,钱包越来越空,心越来越累。当事人嫌我年轻,法官嫌我墨迹……突然好像从如鱼得水变得一无是处。我开始不知道该不该努力,还是差不多就行。 我开始尝试躺平,但我发现躺平只会让我短暂的快乐,工作不会因为躺平减https://www.jianshu.com/p/aad4f04640c5
12.青年律师的培养与成长行业和律所,都需要具有这些技能的律师,毕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律所的生存、发展和壮大,不是简单依靠律师人数增加就能实现的,律师质量的提高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三、没有新鲜血液不断充实力量的行业是有前途的行业吗? 每一位通过系统学习取得律师执业资格证的年轻律师,如何在上述能力上得到锻炼和提高,书本的作用显然https://www.66law.cn/domainblog/115043.aspx
13.律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1篇)我们年轻律师队伍十分庞大,但拥有的案源微乎及微,生存状况和条件异常艰辛。但是随着律师行业3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执业环境有了更好的改善。党和国家对律师行业有了更大的支持和扶助,为我们年轻律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同时社会各阶层人士法律意识不断地加强,维护权益的意识得到普遍地宣传,为我们提供了良好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00326013207_398145.html
14.律师工作总结(通用14篇)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意识到,起码一部分资深律师已经开始意识到专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这对于青年律师来说,依然是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的。因此,从现状来看,目前的形势应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而年轻律师是否能够做到专业化,根源应当是青年律师是否愿意走专业化道路。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zongjie/220752.html
15.年轻律师肯定会遇到的10个定律现在的多数资深律师初入律师行业时,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律师业竞争并不激烈,即使不能发财,至少能够在律师界占有一席之地,生存无忧。而现在的年轻律师进入律师行业时,市场份额已经基本被瓜分,要想在虎狼当道的律师丛林中分得一杯羹谈何容易,要想出人头地更是难上加难。 https://www.ilawpress.com/share/material?id=15563312642759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