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牛津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2014:北大-斯坦福-牛津:互联网法律与公共政策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行。腾讯公司副总法律顾问、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秘书长司晓博士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题为《移动互联与“智慧民生”》的演讲。
司晓博士从移动互联产业趋势、“智慧民生”和“开放合作”三个部分详细阐述了移动互联与“智慧民生”的关系,并以腾讯公司的大量前沿实践进行了直观展示。此外,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网站(www.tisi.org)也正式上线。
以下是司晓博士的演讲全文:
司晓: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跟大家讲一讲我们在互联网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我们现在的一些推动“智慧民生”的项目。我的演讲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趋势,一部分是在“智慧民生”方面我们做的探索。
全球步入移动互联“连接一切”的时代
第一部分,是我们对产业趋势发展的预测和判断。第一个趋势是,全球已经步入了移动互联连接一切的时代。这里我想用大航海时代做一个类比,大航海时代人类的足迹遍布全球,同时也带动了动植物的跨区域物理迁徙;可以说航海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包括人类在内各物种的跨区域物理迁徙和连接。而科技和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的发展使得我们有能力把一切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连接起来,全球已步入连接一切的时代。正如我们公司CEO马化腾先生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所提出的腾讯要做“连接器”,我们的愿景是通过产品和服务实现人与人的连接,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人与服务的连接。接下来我将重点介绍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在加强人与公共服务连接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第二个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的引领者之一。我想通过下面两组数据跟大家做一个说明。右边这张图表显示,目前在全球市值前十名的互联网公司中有四家来自中国,他们合起来的市值占到了整个前十的近40%。左边这张图表显示,据麦肯锡的统计,在2010年时,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只占到GDP的3%,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在2013年,这个数值已经上升到4.4%,高于美、法、德等国,移动互联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朝阳产业。
在另外两个数据中,我们看到通讯产业的营收是互联网产业的8.8倍,汽车产业的营收是互联网产业的4.8倍,但市场对于它们的估值,我们可以看到运营商只有互联网的1/2,汽车行业还不足它的1/10。这都可以反映出市场很看好移动互联。
第三个趋势,“互联网+”正逐渐拓宽产业边界。下面这张图可以非常清晰地展示出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对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公共服务,乃至基础服务领域的渗透,互联网及移动互联在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个社会连接的维度和效率。传统产业在互联网的助推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第四个趋势,移动互联的竞争空前激烈。据36Kr统计,移动互联初创项目的平均成活周期只有326天,而曾经红极一时的团购网站在中国平均每天便会消失4.6家。除了创新的加快,入口的泛化也加大了竞争的广度和深度。互联网的第一代入口是门户主导的模式,第二代是搜索引擎主导的模式,现在随着移动终端的使用,入口逐步泛化,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巨头可以维持对入口的长期控制,移动互联网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去中心化趋势。因此,无论是中国的百度、阿里、腾讯,还是谷歌、脸谱、亚马逊,全球的产业巨头都在以非常积极进取的心态通过不断地创新、投资及并购维持自身活力,这也是互联网经济“破坏性创新”模式的最佳佐证。
移动互联助力智慧民生
下面我想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在这个领域中所做的一些探索。
第一个就是在移动医疗领域。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看病需要预约、支付、挂号,还有候诊、拿报告种种环节。在移动互联普及之前,可能每一个环节都要排队。我们无法知道医院有多少人,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挂上号,到了那里才能知道。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为例,大家添加了公众号就可以直接查看医院的介绍、科室的介绍、医生的介绍,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就诊医生并挂号。你可以看到前面还有多少人在候诊,也就意味着你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再过去,这样就不会发生排队的情况,同时支付也变得非常方便。
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
同样有意思的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一份数据报告。这份报告以非常鲜活的数据反映出了腾讯公益慈善平台上用户的行为特征,人群特征以及行为背后的动因,为更好地进行慈善管理提供了基础。截止今年11月21日,网民通过我们平台的捐款超过了2.37亿,而这2.37亿是由2463万次的捐赠完成的,这也意味着平均每次的捐赠不到十块钱。我们认为这种小额捐赠的公益模式大有可为。我想强调的不仅仅是这里,而是其中更有意思的数据。比如根据大数据的分析,其中80%的捐款来自于男性,而非我们惯常以为的女人的心更加柔软。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心理学的分析,这并不意味着女性不乐于慈善,而是她们通过网络捐赠的方式不如男性强。同样,大家都说90后是叛逆的一代,但是我们数据反映出来的是80后和90后占到了捐款的79%,而且90后超过80后,所以我们认为年轻一代是更有希望的一代。我们还做了个统计,当捐款平台的默认捐款是10块钱时,客户的平均捐款为17.6块钱;当我们把这个数值调到了20,就发现用户的捐款上升到了36块。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利用大数据可以更加好管理慈善的案例。
不仅如此,正如刚刚提到的春运案例,大数据对于我们提高运力管理,甚至我们在立法中的科学决策等等,我觉得都有着非常高的价值。
移动互联将有效消除数字鸿沟
所以我们也在进行类似的尝试。当前,中国政府正在通过科技扶贫的方式帮助偏远地区架设移动通信网络,建立硬件的信息高速公路,而腾讯的公益慈善基金会和研究院正在一起积极探索移动互联改变乡村的可复制模式。我们在云贵地区尝试选择了3个村庄,给当地的人们配备手机,教他们如何利用手机获得医疗、教育等信息,以及如何利用手机把自己的农产品在京东、阿里巴巴等平台上直接销售,通过“公平贸易”的理念,让农民在家门附近就能够得到一份有尊严的收入。后续,我们将会建议移动互联改善乡村的可复制模型,为政府的“科技扶贫”提供服务设计的全套解决方案。可以说,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中国农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刚刚结束的海南博鳌“2014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我们公布了一组数据,在整个腾讯开放平台上面,现在有240万的应用,超过500万的应用开发者,现在我们平台上的合作伙伴总估值已经超过了2000亿。就是马总讲的,我们真的实现了承诺,实现了我们在三年前提出通过我们的开放战略再造一个腾讯的承诺。三年前腾讯的市值大概是2000亿左右,现在我们刚好真的实现了当时的承诺。这也是一个趋势和愿景,我们会更加坚定地在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