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问诊被指花“冤枉钱”,互联网在线问诊乱象调查

因患有多年糖尿病导致眼底病变,王悦在本地医院看过后,想找大城市更权威专家进行诊断。

数月前,病友向她推荐了“好大夫在线”问诊平台。她在平台支付72元购买了图文问诊服务,包含60元医生问诊费和12元平台服务费,并上传了7张病情图片。

王悦说,等待几个小时后,她得到医生的回复却是“看不清”。“网友在平台上说,这名医生很热情、医术高明、态度好,到我怎么就变了?我觉得自己被骗了。”她说。

在某投诉平台上,关于在线问诊平台,医生回复敷衍、不及时、用户付费得不到相应的服务、退款难等问题,投诉数量超千条。

另外,根据《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然而,记者在“好大夫在线”和“百度健康”体验后发现,明确告知医生是首诊后,依然可以付费成功,医生也正常接诊,但在隐蔽处会标注“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和“回复仅供参考”。

为强化“互联网+医疗”法律监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从服务内涵、准入、执业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

网上诊疗是花“冤枉钱”?

同王悦一样,林鹏也在“好大夫在线”遇到类似情况。

林鹏告诉记者,以前家人在“好大夫在线”进行多次问诊服务,觉得医生回复还不错。这次他专门挂了专家号,希望得到更专业的诊疗。“全程通话不到3分钟,医生建议我去线下看一下,没有给出任何针对病情的专业分析。”

林鹏说,这次问诊费用是140元,120元是医生的服务费用,20元是平台服务费。

“平台收取服务费,理应解决用户需求。”林鹏说,他这次问诊未得到任何有价值信息,向平台投诉,并要求退款,“但我找不到退款窗口,只有客服对话框,回复慢且内容形式化。”

记者查看消费者多条申请退款的投诉,客服回复的拒绝退款内容相似。其中,多数消费者得到的回复是:“医生当天接诊并查询了您的病情资料后,已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给出了指导和建议,为您分析了病情,给出了初步的诊断……”

平台客服针对无法退款作出的解释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分析称,是否可以申请退款,关键在于医生是否实施了诊疗行为。如果医生仅询问病情,未做实质性诊断和治疗方案,也未开具药方,则可以认定双方之间不是医疗服务合同关系,而是普通的服务合同,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进行维权。

“因为双方缺少对于服务质量标准的约定,退款请求缺乏法律依据。”邓勇说,消费者主观认为,所购买的问诊服务不符合服务标准是缺乏证据佐证的,如果对方完整地履行了合同,也不存在欺诈消费者等非法行为,很难进行维权。

在某投诉平台,有消费者投诉称,因为当地医疗条件较差,在线上问诊平台选择了264元的“一问一答”线上问诊方式,结果得到的回复是:“建议上医院检查”。

“对患者家庭来说,花费264块钱结果没得到有价值回复,我不能忍受花这种‘冤枉钱’。”上述消费者说。

违规首诊是互联网医院通病?

对于在线问诊平台中的首诊问题,《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时,医师应当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需要医务人员亲自诊查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杨鹏表示,他曾多次在“好大夫在线”首诊,比如孩子发烧、妇科类、肺病等问题,“我都在平台问过医生,没被拒绝过。”

6月28日,记者在“好大夫在线”随机选择了一位皮肤科医生问诊,在资料填写的第二条需要选择“本次疾病去医院就诊过吗?”在记者选择“没就诊过”后,依然可以付费成功。随后,在记者未上传任何病例资料的情况下,医生正常接诊并给出诊疗意见。

此外,记者就甲状腺结节的问题在“百度健康”问诊。平台询问“是否需要补充患处、用药、检查报告等图片”,在未上传任何病情图片情况下,记者就进入付费问诊页面,对话框中还隐蔽出现两行小字,“如非复诊,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百度健康表示“如非复诊,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王鑫月律师表示,《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所规范的对象是医疗机构及在医疗机构注册的医生。但是,平台不一定是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可以和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进行互联网诊疗活动,因此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监管仍是灰色地带。

2018年,时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曾就“是否允许疾病进行在线咨询、如何界定是咨询还是问诊,如何界定初诊还是复诊”问题答记者问。

焦雅辉表示,在线疾病咨询和在线疾病诊疗,这两个之间确实有一些交叉,疾病在线的咨询不属于互联网诊疗的范围。互联网诊疗是医生对疾病下诊断的结论,并且要提出治疗方案,按照文件来进行管理。只是提供一些疾病咨询,比如说你这个要少吃盐,或者要注意多运动,提一些这样的建议,没有明确诊断和治疗,这些是属于咨询。如果明确诊断某种疾病,然后告诉患者要吃什么药,或者要到医院做某种治疗,就属于诊疗的范畴,要按照互联网诊疗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平台医生“敷衍”消费者?

“好大夫在线”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7月,好大夫在线收录了国内10000余家正规医院的89万名医生信息。其中,26万名医生在平台上实名注册,直接向患者提供线上医疗服务。

同医院、同级别、同科室医师问诊费用对比

“对我们来说,看病花了不少钱,每一分钱都很重要。让人气愤的是,钱花出去了,购买的服务没什么价值。”王悦说。

互联网医疗平台工作人员苏雅认为,“用户体验差”成为投诉的重灾区,这与线上线下的沟通方式有关。受限于线上沟通的方式,医生不可能用长篇文字去解释,只能挑重点来说。在线下,医生和患者面对面沟通,一分钟就能输出的信息和内容很多,所以这个体验感本身不一样。

北京某医院实习医生范哲称,在互联网远程问诊咨询服务中,医生掌握的资料并不多,出于职业要求,不能随意给出结果或意见,以防造成误诊。在患者看来,自己付出金钱希望能买到有价值的回复,这种带有“消费”性的咨询,就让人觉得医生回复“敷衍”。

记者注意到,为了解决该问题,互联网医疗问诊平台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推行医生团队模式、嵌入预问诊、AI辅诊等工具,帮助医生更加高效地获取患者资料。

亟需平台、患者和监管方面形成合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同比增长21.7%,成为去年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应用。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兼CEO王航曾表示,在这个行业,患者的终极投诉是“医生回复慢、回复太简单”。对此,他表示只有改变服务供给侧结构,通过搭建团队工作模式、建立预问诊机制、培养更多医生助理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据媒体报道,“先药后方、AI开处方药、隐私泄露、虚假宣传、收费缺乏标准等问题这些年来也屡见不鲜。

在苏雅看来,目前,线上问诊的一些乱象不断出现,说明对互联网健康问诊平台的监管仍不完善,需要平台、患者和监管方面的共同努力。

为了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就互联网诊疗服务中涉及的基本事项起到了规范作用。

THE END
1.问大夫帮你在线问医生问大夫是您值得信赖的在线网络医疗服务网站.问大夫提供贴心,专业的线上网络医疗信息服务,其中包括地区,医院,医生,药品,咨询的搜索和查询服务,以及健康常识等信息.https://www.wendaifu.com/
2.百度免费咨询医生在百度上咨询医生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因为百度上的信息来源可能不可靠,而且没有经过专业医学机构的审核。https://askar.39.net/ask/changshouzhongliuke/EywW5LDy.html
3.百度降线上咨询医生,医生不回答问题,客服不给退款8月25日19:57分百度健康线上咨询医生,支付375元问诊费用,20:22分要检查报告,发送后,迟迟没有回复,8月26日14:38分才回复了几个问题,一直线上等,在15:19分咨询的问题,截止到20:17分订单结束,也没有回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联系客服,不同意退款,购买咨询费用时,承诺未解答全额退款,未履行承诺,客服不处理。声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5467225/
4.请问我在百度上加了一个医生微信,然后说他的药可以治好病,先转了680不会负法律责任 https://www.66law.cn/question/25435496.aspx
5.下体痒尿道分泌物多怎么治疗?医疗科普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下体痒尿道分泌物多怎么治疗? 近期发布5月29日 尹龙主治医师泌尿外科 银川百度健康互联网医院 去咨询 智能提取 病情摘要 患者信息 男,32岁 病情描述 下体痒,尿道分泌物多 治疗情况 服用左氧星片一个多星期,症状有所缓解 展开 患者咨询 我的下体偶尔痒,早上起床时尿https://health.baidu.com/m/detail/im_9599858037269276098
6.我刚在百度上问百度上的医生,突然跳出一个说要填身份证号码和名字的人填写个人信息需谨慎,可能影响个人隐私安全。分析:在不确定来源的情况下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和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5919571.html
7.百度上看到的医生是真医生吗大概率不是真的医生。从逻辑上讲,1医院不会允许医生顶着单位名字上网答这种题,不然出事追究负责怎么办;2公立医院医生有值不完的班看不完的门诊排不完的手术和科研任务,没有空上来答题。 最后不要上百度问医!不要信网上的保健品!及时就医,祝你姥姥快点康复。 赞(1619) 回应 己汪销 2022-09-28 13:02:11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75766675/
8.自从上次生病在百度上面搜了一下,就吓得不轻快速问医生病情分析:你好,看了你的描述,考虑有焦虑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与你工作生活压力,人际烦恼以及个性等https://m.120ask.com/askg/bd_detail/78399896
9.百度平台医生不靠谱,平台不靠谱在百度上搜索医院,跳出来百度健康平台,说是可以线上找医生,付费进去发现平台上的医生非常不靠谱。 百度霸王条款,说他们的医生是专业的,不给退款。 里面的回答非常不靠谱,问过药房的医生,这个方子有毒,不敢吃。希望有关部门可以管一管,百度平台上搜索出来医院的信息,希望可以退款给我。 https://tousu.sina.cn/complaint/view/17369397027/
10.在百度问医生的问题会不会泄露客户信息?比如手机号码?2、在使用百度医疗健康中心的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中关于隐私权的保护,不能够自行使用拇指医生追踪或https://www.64365.com/ask/8627654.aspx
11.付费问诊无回复还不退款,百度降被举报医生冒名注册,职称不实宣称“医生多、速度快”“汇聚全网10万医生,平均5分钟回复”的百度健康被不少用户吐槽在线付费咨询却未得到医生的回复。来自陕西的吴希(化名)告诉《消费者报道》,9月25日在百度健康平台上花费了45元向上海某三甲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进行咨询,但对方并没有回复吴希。 https://www.time-weekly.com/index.php/post/274859
12.百度降让10多万医生实时在线解答网友,单个医生单日最多回答300据近日百度App所发布的《百度健康在线医疗大数据报告》显示,截止3月12日,疫情期间百度健康“问医生”已累计为用户提供超过2500万次的服务,成为全网最大的在线咨询平台。 令人敬佩的是,两千多万次优质线上咨询服务体验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医生的无私奉献和坚守。来自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主治医师刘光英,因年纪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085986.html
13.百度医生在线问诊百度医生在线问诊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王珊珊 主治医师 滨州市中心医院 皮肤性病科 请问你有什么皮肤方面的问题吗? 多久了 搔抓后有白皮儿吗? 就这几天 痒吗 有 不疼不痒 像是牛皮癣 这几天就一直在家里门都没出去过呀 我看着是有点像 你可以去正规医院皮肤科看https://www.miaoshou.net/consult/1zoEVkGRLBDb8aAN.html
14.百度免费问诊在线医生安全吗?然而,疫情的爆发使远程问诊网络热度便急剧攀升,疫情期间网络咨询收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判断患者症状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见病诊断、孕产妇相关防护咨询等,此后热度便一直保持在较为活跃的水平线上,到前为止,相关网络热度仍在持续。 伴随着热度上升的同时,大家难免会对这一新兴模式有一些疑问,例如百度免费问诊在线医https://www.xuedoctor.com/archives/5475.html
15.百度降问医生可靠吗,百度降在线咨询医生可信吗?一恒网销学记者于8月30日10点52分在百度健康上以消费者身份花费9.9元购买了在线问医服务,接诊医生为秦皇岛妇幼保健院的王丽萍医生,订单时长为1小时。然而,医生在接单后要求上传照片后便久未回复,直到订单即将结束时才回复了一句“在”,而订单在11点52分到时自动结束,记者无法继续咨询。 https://www.yiheng8.com/237537.html
16.百度“问医生”累计咨询量近400万次7*24小时免费服务助力全民自1月27日启用肺部感染类难题免费在线咨询安全通道至今,百度搜索App“咨询医生”服务项目网页页面总浏览量已经贴近2亿,截止2月10日15时,总计资询量近400万次数,单天资询量早已提升30万次数。客户只需在百度搜索App内检索“咨询医生”,就可以迅速寻找资询安全通道,足不出门开展网上咨询。https://www.cockor.com/a/1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