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存款19年,215元变8元!小额管理费,真的合理吗?
200元在银行存19年后变多少?答案让人大吃一惊。
“我在一家国有银行存入的215.16元活期存款在19年后只剩下8.67元,期间从未支取。”家住浙江的左旭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他被银行告知,账户里余额减少是因为银行从2006年6月开始按照每个季度收取了3元的小额管理费。
所谓小额管理费,是银行针对日均余额低于一定数额的账户,每月收取一定金额的管理费。据了解,不同银行对于小额管理费的收费标准不尽相同。银行将需要收管理费的余额标准划定在了100元到500元、收费标准为每个季度3元。但也有部分银行已取消小额管理费。
在社交平台上,多家银行的持卡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银行划扣了小额管理费。部分网友表示,自己是偶然查看时才发现,银行卡里的钱已经被扣光,事前并无通知。有网友甚至表示,“银行卡里哪怕只有1分钱,也会被银行‘扣走’。”
小额管理费的争议一直存在。支持者认为这有利于银行进行资源整合,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对客户“雁过拔毛”。那么小额管理费到底能否追回,这项收费是否合理?
钱存工行越存越少?
19年后200元变8元
“我虽然一开始也没太多期待200多元能变多,但只剩下8元钱确实有点出乎意料,很无语。”左旭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这张工商银行的存折,是他1996年办理的,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小学生。那时银行进入学校为学生办理存折,也是为了向学生普及金融和理财知识。
左旭曾在2005年时更换过一次存折,该存折在2005年12月22日时的余额是215.16元,随后就一直未使用过。直到今年10月份,他偶然间翻出这张存折,才想着将里面的钱取出来。但到银行后却被告知,余额仅剩下8.67元。原因是这么多年银行一直在以小额管理费为由不断扣费,自2006年6月起每个季度扣除3元。
“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取这项费用并不合理。”左旭说,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存折会收取小额管理费,“银行后来新增的这项服务并未告知我,也没有重新签订存款协议”。
贝壳财经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工商银行官方客服,工作人员表示,该行自2006年6月21日起对余额不足300元的账户收取小额管理费,这包括了银行储蓄卡和存折,但确实无法做到每次扣费的通知。客服表示,该行的系统可识别出唯一账户,识别出的账户均已全部免收小额管理费。
然而,左旭的存折就是属于“唯一账户”,却在过去将近20年中被不断扣费。
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付鹏对记者分析指出,对于免除义务的,银行公告就对储户有效。对于增加义务的,比如要收费的,一定要进行明确告知并取得储户同意,否则,不能直接收取。
沉睡十多年的农行卡
因急用刚激活就被扣钱
同样是被扣了小额管理费,家住重庆市的哈文燕遇到的情况是在重新激活睡眠卡之后。
近期,由于她丈夫必须使用农业银行的储蓄卡办理公积金贷款,才将沉睡了十余年的银行卡激活,但刚打入1000元,却被银行补扣了173.90元小额管理费,加上2010年到2011年份的银行卡年费共计15元。
她告诉记者,该卡片是今年7月10日被激活的,在今年9月24日开始扣费,而中途银行并未通知即将扣费。
收取小额管理费合理吗?
律师:银行服务应保障用户知情权
尽管小额管理费已经征收了十多年,但针对这项费用的讨论依然不少。
银行为何要收取金额并不大的小额管理费?有银行人士表示,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希望可以减少闲置不动的“睡眠账户”,这类账户对银行账户资源形成了巨大浪费。放大到全社会层面,同一客户常常在不同银行间开立多个账户,浪费社会的金融账户资源。与此同时,收取小额管理费,也是希望客户可以将自身账户进行整合,提升金融理财意识。
不过,不少银行卡持卡人则对这项收费持质疑态度,“不知情”“未通知”占据大多数。
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付鹏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会对月均流水低于一定金额的且未注销的银行账户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且银行应当履行收费公示和提示义务,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2017年7月,发改委和原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取消和暂停商业银行部分基础金融服务收费的通知》,重申各商业银行应继续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对一个本行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免收年费和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
根据该规定,各商业银行应通过其网站、手机APP、营业网点公示栏等渠道,以及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主动告知提示客户申请指定免费账户。客户未申请的,商业银行应主动对其在本行开立的唯一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免收年费和账户管理费。
事实上,部分银行已自202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免收个人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小额账户管理费;部分银行还明确对存量历史欠费,也不再进行补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