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判

上海法院创新思路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水平

徐汇法院法官在诉讼服务中心审核当事人提交的材料摄影马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民群众对诉讼经济便捷、公开透明等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此,上海法院近年来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举措,精益求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正如上海高院院长崔亚东所说:“司法便民体现的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让当事人发自内心地更加信任法院和法官。”

12368,小平台大作用

“您好,请提供您的案件服务密码,以便我们确认您要查询的是您本人的案件信息。”“您别急,您的事情平台已经派发工单,法官会在一个工作日内给您回复。”“如果您对判决不服可以上诉,自判决书送达第二天起有15天上诉期。”每个工作日,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的座席员们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忙碌的一天。

2014年1月2日,上海法院12368平台正式开通,全市法院原有的70多条各类热线全部并入,实行一号对外。作为全国首个省级规格的综合性便民诉讼服务平台,12368平台整合了联系法官、案件查询、诉讼咨询、心理疏导、投诉信访、意见建议、网上立案、预约立案等十大便民功能,开通两年多来,热线接电就高达41.2万余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海高院在持续完善12368平台功能的同时,注重建章立制,严格管理,以更好地服务群众诉讼,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当事人的充分肯定。平台当场测评和随机回访显示,当事人对平台人员的服务满意率达99.9%,对处理结果满意率达95%。

“12号座席员,请您在通话中稍微注意下自己的语气。”后台一名法官在话务同步监控时对前台座席提醒道。而这正是上海高院2015年建立的座席诉讼服务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常见场景。

徐汇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摄影马超

目前12368平台已经建立了“前台座席+后台法官+全市法院内网飘单预警”的工作模式,在高院层面,还专门设立了12368平台管理办公室和平台事务协调委员会,坚持每月、每季度和半年、全年定期讲评通报。

上海法院完善12368诉讼服务平台体制机制的做法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2014年12月4日,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通过视频连线听取12368诉讼服务平台工作情况汇报,给予充分肯定。2015年2月,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上海法院12368平台调研时指出:“法院自我加压,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

随着服务功能的拓展、服务质量的提高,平台服务数量大幅上升。据统计,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12368平台共提供联系法官、诉讼咨询等人工服务49.9万件,案件查询、涉案短信等自助服务187.3万次。

上海高院院长崔亚东说:“这个平台,不仅仅是架起了法院与老百姓沟通的桥梁,更促使我们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助力法院不断破解管理难题,小平台发挥了大作用。”

律师平台,专为律师打造

2015年,上海全市法院日均接待约5.28万余人次,其中律师占到33.05%;共受理各类案件62.29万件,律师代理案件占了40%。

律师既是诉讼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诉讼服务的主要对象之一。有没有可能为律师专门打造一个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平台,为律师依法执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2015年1月5日,以律师执业需求为导向,上海高院在全市三级法院依托互联网率先开通了全国首家具有网上立案、网上查询、开庭排期自动避让等20多项功能的“律师服务平台”,跨出了“互联网+”时代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方便律师参与诉讼的第一步,律师立案从此迈入了“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立案”的时代。

“法官尽责,对留言反馈非常及时”;“在平台提交申请当天,承办法官就和我取得了联系,效率之高,出乎意料”律师们在使用后纷纷留言点赞。

截至2016年8月,上海1449家律师事务所中,已有1383家使用了律师服务平台。北京、广东等十多个外省市的300多名律师也开始使用律师服务平台。平台至今为律师提供各类服务67.9万次,日均1100余次,其中通过互联网网上成功立案3.3万件,超过1.2万名律师成为该平台的实际使用者。

“一件诉讼在立案阶段牵涉的程序非常多,除了交代理词、递交案件材料外,还有申请延期开庭、诉讼保全、调查令等程序,开庭前有的还得阅卷或开展庭前调解。所有这些如果都能实现网上办理,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上立案。”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谭芳所期待的这些功能,现在在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中都已一一得到实现。

“这是全程在线直接立案的网络平台,也是第一家为律师量身定做的涉及诉讼审判执行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上海高院信息管理处处长曹红星介绍说,律师可以通过平台交代理词、递交案件材料,以及申请延期开庭、诉讼保全、调查令等事项,还能办理网上阅卷、网上调解等。

为方便律师依法行使诉讼代理权或辩护权,上海法院还积极依托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诉讼服务的品质和效率。

“利用大数据检索功能,平台设置了‘关联案件自动推送功能’。对于律师代理的一方当事人在上海法院涉及的所有案件的主要信息,平台会自动生成清单推送给律师,这一功能有助于律师识别恶意诉讼等情况。”上海高院立案庭庭长麦珏说。

“庭审排期自动避让功能”则是全国首创。“有了这一功能,律师只要将代理手续上传平台,平台就会自动识别该律师在上海三级法院代理的所有案件,对其开庭日期实行事先自动避让。”麦珏介绍。据统计,截至2016年8月,律师服务平台已经实现开庭排期自动避让2827次,免去了律师因庭期冲突不得不与多家法院反复协商的烦恼。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吕红兵此前曾为律师服务平台的建设建言献策。他说:“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是法官和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律师服务平台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律师的工作效率,而且保障了律师的执业权利,维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看上去是服务的便利,实质是执业的保障,更是彼此的监督。”

上海高院副院长、司改办主任郭伟清表示:“上海法院推出律师服务平台,就是为了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推进司法公开,更好地方便群众诉讼,更好地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营造良好的上海法治环境氛围。”

诉调对接,纠纷多元化解

在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有这样一个地方,每天人来人往,有愤怒和争吵,却也伴随着善意和欢笑,这里就是“红梅调解工作室”。“冯老师,谢谢你哦!侬一说,我们也懂了!一家人,没啥大事!”刚刚结束的这场调解,经过“红梅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冯红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首先平复双方情绪,再层层梳理分析,从法律、情感多方面抽丝剥茧地化解双方心结,当事人双方终于达成遗产继承协议。

作为浦东新区法院速调对接协助单位,2014年以来,“红梅调解工作室”共接受法院委托调解纠纷83件,调解成功75件。如今,“要调解,找冯老师”已成当地社区居民的共识。而这只是浦东新区法院近年来大力构建的“三级四层”纠纷化解网络的一个普通节点。

2014年8月起,在上海高院和浦东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浦东新区法院在全区36个街镇均成立诉调对接工作室、8个派出法庭设立诉调对接分中心,与专业调解组织、行业协会等协作设立“自贸区商事争议解决分中心”等5个专业化诉调对接分中心,促进纠纷就地化解。

诉调对接工作室中,既包括与法院协作对接的原有街镇人民调解工作室,如“红梅调解工作室”;也有根据矛盾纠纷化解需求探索设置的特色诉调对接工作室,如在动拆迁矛盾较多的祝桥镇设立的“动迁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在土地承包经营引发的矛盾较为凸显的老港镇设立的“涉农纠纷调解工作室”。

健全的纠纷化解网络充分发挥了诉调对接工作在案件繁简分流中的源头疏导作用。据统计,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浦东新区法院民商事案件共结案127494件,其中通过诉前调解和速裁结案59105件,占总结案数的46.36%。

徐汇法院的多元纠纷化解亦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近年来逐步建立完善了医疗纠纷诉前鉴定、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绿色通道”、青年律师参与诉前调解等纠纷解决机制。本着“哪里有纠纷化解需求,就把机制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徐汇法院还在上海市率先开展了“知名法官进社区”活动,将化解矛盾的功能延伸至基层社区的最前端。

以“全国十大杰出女法官”秦玲妹名字命名的“秦玲妹巡回调解工作室”就是徐汇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诉前调解的基础平台。该工作室负责与辖区内13个街道(镇)诉调对接工作站进行对接,2016年1-7月,共对418份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并对其中233起纠纷出具了民事调解书,102起纠纷出具了司法确认裁定书,调解重大疑难纠纷233起,法律咨询业务指导1198人次。

为固化司法品牌,秦玲妹工作室目前已启动“5+2工作模式”,在夜间和双休日全天候24小时接受调解员紧急咨询并提供上门法律服务,还开展“法制海报进社区”活动,制作7000份宣传海报投放全区所有305个居委,内容涵盖房屋买卖、相邻关系、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等社区常见案例,着力提升居民知法守法、防范犯罪的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纠纷产生。徐汇法院官网也设立“秦玲妹工作室”栏目,群众可网上咨询并由秦玲妹法官通过电子邮件解答,丰富了诉讼服务内容。

普陀法院同样重视发挥法官作用,夯实基层调解力量。2013年,普陀法院在全区各街镇全部设立了“社区法官工作室”,通过社区法官直接指导、巡回开庭指导等模式,强化人民调解指导工作。2013年8月至今,社区法官共指导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群体性矛盾86批,涉及地区居民超过2万人,没有一起群体纠纷进入到诉讼程序,社区法官也因此被群众形象地称为“活跃在社区一线的全科医生”。依托人民调解员培训(实践)基地,社区法官还将基层人民调解员“请上来”,开展“集中式”理论培训和“一对一”跟班实训,提高人民调解员实战能力。自2013年1月以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纠纷33679件,人民调解成功率不断提升。

作为全国首批刑事速裁程序的试点法院,普陀法院还以司改为契机,探索小额诉讼、民商事案件速裁、刑事案件速裁等工作机制,使审判业务庭法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疑难复杂案件处理上,提升审判质效。

如针对前期刑事速裁程序适用率普遍不高的情况,该院自2015年10月起,根据案件情况,结合退赃、退赔、民事赔偿等因素,对检察院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一年以下案件,在庭前获得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同意的前提下,由法院直接启动速裁机制。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普陀法院已启动84件刑事速裁案件,均无上诉及抗诉。

自2003年上海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起步伊始,通过将司法资源下沉,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机制;与社会力量对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拓展诉调对接职能,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延伸化解机制;探索审调“无缝”衔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机制等,上海法院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已实现全覆盖、常态化,有效促进了审判质效的提升。2015年,上海全市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共受理案件20.3万件,占一审民事收案49.1%,调解成功8万件,调解成功率为39.5%;浦东新区法院、普陀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示范法院。

从12368、律师平台到纠纷多元化解,上海法院多年来坚持创新,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正如早前上海高院院长崔亚东就律师平台接受采访时所说:“这一步不迈出,也不会有人指责。但要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则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转变理念、自加压力,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THE END
1.北京法律服务网工号:服务人员904 留言回复: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法律服务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我们为您提供如下信息或建议: 您可以拨打12368选择受案的法院咨询查询。 以上信内容仅供您参考。 如您需要进一步解答,可以在每天9:00-17:00拨打12348热线或于工作日前往附近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服务,地址、联系电话http://bj.12348.gov.cn/lawservice/consult/detail?SiteID=122&ID=87544
2.诉讼服务密码?诉讼服务密码怎么来的2017年4月14日,上海市律师协会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协调联动,组织了一行青年律师参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就上海法院网上诉讼服务的建设、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交流。方达律师作为其中受邀的对象之一,与高院法官进行了互动交流,就网上立案,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的运营、服务等作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https://www.51zlaw.com/flzs/95078.html
3.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电子诉讼服务平台登录和注册常见问题答疑1山东省律师可使用律师一卡通进行登录,不需要在最高院律师服务平台进行注册。建议山东省内律师可以直接登陆诉讼服务平台,如果提示您“用户名不存在”,说明您在我们系统没有账号,可以选择使用2.3山东省律师一卡通如何登陆,也可以直接在诉讼服务平台上注册律师账号。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836057
4.浙江法院律师服务平台操作手册.DOC浙江法院律师服务平台操作手册平台简介浙江法院律师服务平台是浙江省高院自主研发,致力于为案件代理律师和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互联网服务而打造的多终端交互、全业务覆盖、大数据存储、立体化服务的信息系统。平台涵盖网上立案、网上送达、网上阅卷、网上开庭、网上查询、网上辅助等7个模块31项“一条龙”诉讼服务功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301/155287179.shtm
5.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学历提升学历教育上海法院12368平台于2014年6月推出了便民利民十大新举措,强化了App、微信、短信等移动互联网诉讼服务,并决定建设专门为律师提供诉讼服务的网络平台。2014年9月,上海高院决定将全市法院原有的70多条热线全部整合并入12368诉讼服务平台,实现“一号对外、方便群众”。2015年1月,律师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为律师提供20多项诉讼http://xueli.en369.cn/zikao/1695230245223963.html
6.浙江微法院集群项目智慧法院建设方案智慧法院解决案例(一)浙江“微法院”集群平台是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平台,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浙江“微法院”集群平台提供贴心的人性化服务,可让人民群众用手机这一最熟悉、最善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打官司,切实感受指尖诉讼的便利。该小程序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无需安装、不占内存、用完即走,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诉讼这种https://www.faanw.com/zhihuifayuan/360.html
7.中国法院首个网上律师服务平台向全国律师开放在当日的仪式上,上海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茆荣华介绍,上海律师服务平台目前采用“整体开放+个别申请”两种方式验证律师身份。“整体开放”,即对于已经实现律师身份信息数据实时验证的13个省级律协的18万余名律师,只需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以登录平台提出需求、接受服务。“个别申请”,主要是针对目前尚不具备律师身份信息“整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17/08-02/8294327.shtml
8.邦信阳律师事务所工信部明确,应用试点城市应当在五部门指导下,结合有关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方案,明确“车、路、云、网、图、安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应基于统一架构和技术标准,实现云控基础平台、城市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通信息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等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打破不同领域https://www.boss-young.com/newsDetail?id=ced79092-d3c6-4e16-dd9b-08dcba98ada8
9.@所有律师,登录这些平台,轻松get电子调查令!https://hngyssfw.hncourt.gov.cn/index,点击网上立案进入登录页面,点击下面的律师登录专用通道(注意:一定要从次入口进入河南律师服务平台,首页的律师服务平台是最高院的律师服务平台,没有律师调查令功能) 2、登录后查找要申请调查令的案件,注意,需同时满足:律师用户、案件审理中、经办法院是金水区人民法院这三个条件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38169320489461
10.律师必备!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全攻略无论是人损赔偿、工伤赔偿,还是违约金计算、利息计算,甚至是征地赔偿、个税计算、刑期计算、诉讼费计算,这个平台都能帮你搞定。更方便的是,你只需要在网页上搜索“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然后扫码验证,登录后就能直接使用。而且,这个平台还同步了最高院的立案系统,立案流程也变得超级简单。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102728212928349332
11.人物访谈位艳玲律师:不是天生非凡,而是敢于非凡界面新闻“律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用专业服务好客户,尽全力维护好客户的权益。工作目标会更明确、更纯粹,处理的关系要更简单。因为要独立面对客户、维护客户、独立代理案件、管理团队,对自己及团队要自负盈亏,用一句俗语说就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所以在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更有成长压力、成长动力及成长空间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308761.html
12.郑州市律师协会关于配发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郑州各律师事务所管理为加强郑州市律师使用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律师服务平台(http:ssfw.hncourt.gov.cn)使用力度,便于各律师事务所维护本所律师信息。根据《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司法厅关于倡导律师通过互联网办理立案和跨域立案诉讼事务的通知》要求。现将配发郑州市各律师事务所网上立案管理员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https://pkulaw.com/lar/05c36694a00da0cff1ab46297316c6bcbdfb.html
13.最高院判决后可否上诉平台律师团队 擅长法律顾问专业 官方认证 咨询我 咨询我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法院分为初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但是对于最高院判决后可否上诉的问题是很多上诉者都不清楚的一点,针对这个问题,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https://mip.66law.cn/laws/308970.aspx
14.律师资讯网律师资讯网,律师资讯网是最具影响力的律师资讯发布平台,宣传、报道律师行业的重要窗口,服务于中国律师行业,弘扬中国文化、发展中国经济、振兴中华民族。主要栏目有律师资讯、律师博文、名家说法、律师文集、律师评案、成功案例、律师文化、律所管理、律所在线等。,全国政http://lszxw.org.cn/index.php?/pmlvbk=94802222.shtml
15.快看,锦囊在手,立案不愁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通过微信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进入“我要立案”,完成实名认证后,根据操作步骤指引和提示信息内容,选择受理法院、在线填写信息、提交材料,完成立案申请。 2.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 律师可通过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根据操作步骤指引和提示信息内容完 成 网上立案。 https://i.ifeng.com/c/8e4DktbPjna
16.最高院关于律师调查令规定律师调查令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诉调查取证时,经当事人和代理律师书面申请并获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批准,由人民法院签发的供指定代理律师向相关单位、组织和个人调查收集特定证据、调取财产线索的法律文件。律师调查令的签发和使用应当坚持自愿申请、严格审查、事项具体 专人使用的原则。 律师https://www.lvshuolvda.com/flwd/63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