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的职业是律师,我问爸爸律师是干什么的。爸爸说,律师跟蜘蛛侠,跟蝙蝠侠是一样的,维护世界正义。我说为什么不叫律师侠呢?从今以后我就叫他律师侠……”这是微电影《律师侠》影片中的经典台词。2016年,《律师侠》上线后点击率超过1000万次,这部触动无数人泪点的《律师侠》的上映也轰动了整个法律界。同时荣获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这是全国律师界首部获奖影视剧。《律师侠》的上映也让人们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了中国律师这一职业。全片以法律责任贯穿始终,功成名就的大律师郭佳(本文主人公沈腾律师本色出演)为弱势农民工维权的艰辛与坚守给笔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时,该电影的播出也给人们传递着人间正气和社会正能量。
2018年,笔者获悉《律师侠2》正筹划开拍,我们怀着无限的敬意欲采访在这个影片中既担任编剧、导演、主题曲词作者,又是主演之一的沈腾律师——一个正直、善良、极富责任感与人格魅力的中国律师,一位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的法律人。
沈腾
印象
眼前的沈腾律师,刚结束一个重要会议回到办公室,就立刻切换到了接受采访的最佳状态,他的思维转换简直可以用秒来计算。在进一步的交流中,笔者获悉,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庆及各种文艺活动中,沈腾律师一直是各个活动主持人的不二人选,少年时(12岁)他还曾因酷爱表演,遇到恰巧来当地演出的河北梆子剧团招收学员,差点跟着戏班子去闯荡江湖,也或许他的艺术情怀在少年时就早已种下。正是这样一个有豪气、胆气、侠气、义气和出众才华的沈腾,在上世纪90年代末放弃优厚待遇,放弃艺术梦想,走进中国政法大学,决定用法律谱写不一样的人生,用法律为人民伸张正义。十数年如一日,他用无数个日夜的奔波与坚守诠释着一代法律人的正义之心,一个全国优秀律师的格局与情怀、责任与担当。
侠肝义胆树正气
笔者一直有些疑惑,沈腾律师那么喜欢艺术为何要选择当一名律师?而成为执业律师后又为何要竭尽心力拍摄一部律师题材的微电影?电影的名字为何要叫《律师侠》?
《律师侠》海报
沈腾律师出身名门,父亲家族是书香门第,母亲家族是武术世家,尤其外公王德明在清末时期曾参加义和团,后又加入东北军被编入奉系首领张作霖的护卫团做教官。新中国成立后被业界奉为东北武术界十大名人之首,也是影视剧里“草上飞”的人物原型,是一位劫富济贫、抗日救国的民族英雄。舅父王少武在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成为当地第一届高考状元,后担任大学教授、武术教练,可谓文武双全。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沈腾的成长及他后来性格和气质的形成,更培养了他融入骨血的家国情怀。
沈腾就读中学时,姐姐遭遇官司,少年沈腾深知姐姐冤屈,满心要为姐姐鸣不平,但当他站在法庭上,酝酿已久的理由和说辞却瞬间被法官和对方当事人驳得体无完肤。当时的沈腾对法律真得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法律的神秘而博大精深,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恨,是因为法律总是“在水一方”,上下求索还是无法走近它。沈腾感觉法律的缜密严谨完全颠覆了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这种与法律之间的隔阂同时也引发了沈腾一生的抉择,从不认输的他就此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懂法律的人。沈腾笑言,当被法官驳斥得哑口无言的时候,挺“恨”那个法官的,自己也暗暗发誓,学有所成后一定要管管这个在他面前声色俱厉又让他无法真心叹服的“作威作福”的法官。
是律师,更是社会活动家
或许,沈腾律师生来就应该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当然,没有人天生就是社会活动家,就象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样。走进法大,深研刑法,考取法律哲学博士等等,一路走来,沈腾律师在不断实践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着自己的理论高度和水平,尤其他的博士论文《商业银行反洗钱法律制度研究》,6万余字的论文是首部反洗钱的理论著作,获得答辩委员会主席王家富老师的高度评价,该论文涉及金融、银行管理、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可谓高屋建瓴见地深刻。
执业以来,沈腾律师除担任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主任外,他还兼任民进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北京市委社会与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民进海淀区委副主委;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兼台、港、澳校友联络负责人;团中央“青年之声”维权联盟副主席;北京市政府特约建议人(北京市共有120人)、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宣传联络与表彰委员会主任、涉港澳台侨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涉台法律事务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政协海淀区第九届、十届常委、海淀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最值得说明的是,他是近年来全国第一个政府挂职干部,曾挂职北京市教育工会副主席。
他还荣获各种荣誉,如:荣获民进中央“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律师、团中央“青年之声”服务体系优秀个人、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0周年“百名杰出校友”;北京市科学技术管理领军人才(俗称:北京市顶尖人才)前150位、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统战系统首届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先进个人(俗称:党的劳模)、2017年度“北京榜样”、2017年度“北京社会好人”、北京市优秀律师称号、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建之友、北京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先进个人”;连续被民进海淀区委评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连续被海淀区政协评为“政协委员特别贡献奖”、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信息员;被海淀区统战部评为统战系统优秀信息员;海淀司法局“十大金牌律师”、海淀区法律援助之星;“争先创优先进个人”;民进中央参政议政成果一等奖5篇、二等奖4篇;民进北京市委优秀信息成果一等奖4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等。
以上只是沈腾律师担任的部分社会职务及部分荣誉。正如前文所言,与其说沈腾是一名律师,准确地说他更是一位以法律为视角的社会活动家。律师沈腾;社会活动家沈腾;最懂艺术的律师,最懂法律的艺术家沈腾……他将各个角色演绎的既精彩又那么完美动人。
沈腾律师坦言,不论多忙,他每天早晨起来都要求自己读半个小时的古文经典,且只读原著,从经典中汲取养分获取精神。多年来,读经典已经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正所谓读书万遍,其义自见。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年近天命之年的沈腾律师在律海中乘风破浪十数载,历经无数风雨,他为中国律师树立了典范,更为中国的法治建设贡献着才智和力量。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应是对沈腾律师生涯最好的诠释和注脚。
下面就让我们在沈腾律师办理的案件和故事中感受他的“风雨兼程”吧!窃以为这些也最能体现他的豪气与胆气,侠气与义气,才气与正气。
(一)逝者已矣,且让生者安生
“对当事人而言,一个好律师一定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心理按摩师,如此方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冷静地处理纷争。”沈腾律师深有感触地说。
(二)意外受伤,坚持开庭
2005年,沈腾律师代理某当事人案件,在陕西省安康市与中国水利水电某局对决法庭,因沈腾律师准备非常充分,案件正朝着当事人有利的方向进展。二次开庭前晚,当事人与沈腾律师小酌,每人都有些醉意,这时沈腾律师要喝水,当拿起暖壶倒水之际,已经喝得晕晕乎乎的当事人过于兴奋失手将整个暖瓶打翻,而这时整暖瓶的开水即刻从沈腾律师的胸部一直倒了下来。由于酒精作用,当时的沈腾律师也未感觉到疼痛,两人觉无事遂就寝,但第二日清晨沈腾律师从丝丝疼痛中醒来才发现,整个胸部的皮肤已经烫没了。是延期开庭还是继续?沈腾律师没有丝毫犹豫,依然坚持开庭。当然,由于烫伤的皮肤不可能一晚上就修复好,衬衣只要接触到皮肤,就会有一种难以名状钻心窝的疼痒,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沈腾律师的思路,开庭四五个小时下来,沈腾律师就是一直靠向外侧不停地拉扯衬衣来缓解疼和痒的折磨。最终,该案判决支持了沈腾律师观点,一、二审均判决沈腾律师代理的当事人方胜诉。然而,回到北京的沈腾律师在床修养了三个月,烫伤的皮肤才得以恢复。
“向外扯衬衣,不知道扯了几百次,这次开庭让人印象太深刻了,也算是自己律师生涯中的一次小意外吧!”沈腾律师淡淡地说。
(三)临危受命,斗智斗勇
2006年,沈腾律师一当事人因劳务纠纷遭遇绑架,当事人一大家子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应对,沈腾律师听到家属陈述后,沉着应道:“我们要24小时后再报案”,第二日,公安人员接警后与家属商议,为确保人质安全,赎金还是要送的,但商议半日仍没有一个人愿意去送赎金,都怕有去无回,这时沈腾律师站了出来:“我是律师我去吧”。听到有人自告奋勇去送赎金,大家都把希冀的眼光投在了沈腾律师身上。到达约定的交赎金地点,沈腾律师与绑匪对接人见面后提出要看一下人质,但遭到拒绝。沈腾律师道:“我是律师,我要么保证赎金安全,要么保证人质安全,我看到人才会给你钱,且你们的绑架行为已经超过24小时,已经构成非法拘禁罪,刑期可是10年以上。”对接人当场吓得赶紧回去向老大汇报,当然,第一轮谈判以“失败”告终。稳住绑匪后,沈腾律师立即安排第二人与绑匪联系,故意称:“第一次谈判的那个律师脾气太臭,我们赶紧见个面,把赎金给了你们,只要带着人质过来就行”。这时绑匪只想赶紧拿到赎金走人,放松了警惕,遂带人质来拿赎金。公安人员找准时机立即出动,将绑匪悉数抓获。
(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010年,沈腾律师一法律顾问单位被无端催账,债主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宴请”顾问单位老总,顾问单位老总未敢赴宴,遂求助沈腾律师。沈腾律师深知此行肯定是一场“鸿门宴”,因为他即将面对的是一帮用非法手段追债为生的“黑社会”人员,但他依然选择前往。果然,当沈腾律师到达约定酒楼刚进包间就立刻被几个彪形大汉予以控制。追债人员对他所用的方法更让人无法想象,沈腾律师也不甘示弱,摆脱控制后,义正言辞地道“今天来不就是要喝酒吗?我陪你们喝。”最终,追债的五个人被沈腾律师喝倒三个,当然,他也喝进了医院,沈腾律师手臂上的烫伤就是这次赴宴留下的印迹。
“受人之托,就一定要忠人之事,这是律师的第一准则;做律师不仅要懂专业、懂规矩,更要懂社会、懂江湖。”沈腾律师用几十个字对自身过往惊险的办案经历做了以上总结,似乎那些惊险的经历只是电影中的情节,当然,他确实也将这些经历和故事搬上了银幕,《律师侠1》获得极大成功,让我们期待《律师侠2》早日上映。
心怀家国,无怨无悔
多年来,忙碌的沈腾律师一直怀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实际工作中牢记着法律人的使命、责任与担当,用他的侠义之心回馈着每一个与之相交的人。
作为北京市法学会涉台法律事务研究会的创办者之一、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五年来沈腾律师一直努力致力于促进两岸法律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为台胞台商在陆权益保护不遗余力。
作为国际红十字会东亚地区唯一法律顾问,沈腾律师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竭力提高中国律师的国际地位,争取中国律师的国际话语权。举办多年的高校间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将冠名也定为“帅和杯”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
作为“法大”校友,沈腾律师无私回馈母校,为母校中国政法大学捐赠教育基金累计达68.8万元,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逸夫楼大厅坐落的彭真像也是沈腾律师所捐赠。
作为怀揣艺术梦想的法律人,沈腾律师不仅担任法大校庆活动主持人、拍摄微电影,他还为十八大谱写歌曲《国徽颂》,刊登于人民网。为建国60周年谱写歌曲《担当》,被人民日报社作为国内法治动态要闻全文刊发,被中国政法大学收录为校歌,并成为《律师侠》主题曲。他还在《海淀政协》、《中关村》等刊物上发表创作歌曲《中关村——追梦圆梦的地方》等等。“最懂艺术的律师,最懂法律的艺术家”,沈腾律师当之无愧!
身为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宣传与联络表彰委员会主任、共青团中央“青年之声”维权服务联盟副主席,沈腾在维护青少年权利保护和“青年之声”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负责落实设立了“青年之声”维权机制,包括维权热线、律师函、案件跟踪、律师在线值班等系列制度。他做客“青年之声”在线访谈,解读和分析了“蕾力CP”、校园暴力侵权、不良校园贷等热点事件、焦点案件。他联络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北京市律师协会、以及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组建了"青年之声"专家团,把青少年维权工作提高到了专业化、规范化、机制化的新高度。他积极宣传“青年之声”专家形象,参与制作了“青年之声”公益宣传片和平面媒体宣传。因此,他被共青团中央评为“青年之声”服务体系优秀工作者、服务体系优秀个人和建设优秀专家等称号。
后记
有人说《律师侠》是一部让人泪奔的微电影,作为法律界资深媒体人,笔者也看了数遍,而每一个片段都能触动到本人心灵的最深处,影片全长9分钟零几秒,而这不足10分钟的视频却凝结了那么多人的心血和无私付出,凝聚了那么多如沈腾律师一样有着家国情怀的法律人的光荣与梦想,更诠释了中国律师的使命、责任与担当。
还是让我们以《律师侠》的主题曲《担当》作为本次采访的结束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