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办理一个案件,垮掉一个企业、下岗一批职工”,2020年最高检依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出的合规改革试点工作,2022年4月宣布全面推开。企业刑事合规简单来说就是检察院根据涉案企业的案件情况符合条件的可以责令企业提出专项合规计划,启动合规审查,对于达到了审查标准的,检察院可以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变更强制措施、不起诉的决定。
由此可见,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在全国快速增长,但是在涉案企业的刑事合规中,作为企业一方的律师能做些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许多学者专家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而笔者由于参与了此类案件,就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谈一下个人浅见,供大家参考:
在企业合规中,有两个方面律师可以介入:
(一)第三方组织当中的律师
第三方组织中的律师,和企业明显是对立的,此时他的身份是考察人员,也就是对涉案企业的合规进行考察,看他们的合规计划是否符合要求,合规整改是否达到了目标,甚至可能在考察中发现涉案企业存在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而在这里我认为律师就没有保密义务了,因为身份不同,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自然不同。
(二)涉案企业的合规律师
涉案企业在企业合规中,需要进行合规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合规风险评估、制定合规计划、完善治理机构,健全内部规章,形成合规体系等工作,而这些工作是可以由律师参与完成的。
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因为笔者在企业合规案件当中发现,一些企业可能在刑事案件当中聘请了专门的辩护律师,但在企业合规中却没有聘请专业人士从事该项工作,造成合规计划的制定和落实都存在较大差距。
当然,如果进行刑事辩护的律师,同时开展企业合规,那是最好的。但此时的律师就一定要脱离出辩护律师的角度,因为在刑事辩护中,律师主要考虑的是,该涉案企业在刑事案件中是否存在罪轻、无罪、量刑情节等方面的专业问题。但企业合规考虑的却是更深层次、更广泛的问题,例如该企业发生此类刑事案件的内因是什么,存在的刑事风险是什么,如何通过制度建设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如何通过治理体系的完善建立长效机制等。
因此帮助企业进行合规建设的律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不能不考虑涉案企业的刑事案件,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只考虑涉案企业的刑事案件,而是要以此为楔子,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问题。
律师帮助涉案企业进行合规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全面体检。
该企业只要进入了合规程序,就说明,该企业涉嫌构成刑事犯罪,并且已经认罪认罚。因此该企业一定是存在问题的,而这个问题,就是要在合规之初通过体检,彻底进行深入挖掘,找出诱因和其中的规律。
而这个体检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企业尽调。律师在合规之初就要给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对于企业的主体资格、股权结构、组织体系、企业变更事项、企业股东情况、高管情况、出资情况、企业受行政处理情况、企业的涉诉情况、企业本案的基本情况、企业涉案重要信息情况等内容;
(二)企业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在企业合规过程中,第三方组织和检察院的考察是非常深入的,可以查阅文件资料,可以进行合同抽查,抽样检测,调查访谈等等,在此基础上,很有可能会发现涉案企业还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而此时,第三方组织就会停止第三方监督评估程序,将情况向办案的人民检察院报告。检察院发现的话,则应当将涉案线索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公安机关或者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当然笔者这里的意思不是包庇企业犯罪行为,而是认为如果企业确实存在此类问题,能够尽早发现,通过法定程序处理,避免出现合规到一半,企业发现其他违法行为被处理。
三、建立机构
律师帮助涉案企业进行合规建设的第二步是建立企业合规机构。成立以“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组成的合规建设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合作专业人员参与或者协助。该合规机构必须有专门的团队,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场所、有工作制度要求和工作流程。简单点来说就是: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文件;
(二)发布合规组织建设文件并在全企业发布;
(三)根据企业类型、规模、业务范围、行业特点等方面确定合规机构及成员;
(四)确定合规机构管理制度并发布公示;
(七)要求企业高管及主要负责人员和部门负责人员签订合规承诺书等。
这一步虽然在一些人尤其是律师看来,可能觉得有些形式化,但我们必须明白,很多事情的开展,都要有统领,而这个机制就是在企业建立一个统领。企业就像一个人,机构就是脑子,有了脑子才能指挥身体各个器官运行。有了这个机构,企业合规才能整体有效运行。
四、制定计划
律师帮助涉案企业进行合规建设的第三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制定“合规计划”。
(一)程序
这个合规计划可以说是此次企业合规的纲领性文件,所有的合规建设都要在这个计划中体现出来,并在获得第三方组织和检察院的通过后进行严格落实。
1.企业要制定提交专项或者多项合规计划,并在合规计划中承诺完成时限;
2.第三方组织会对涉案企业提交的合规计划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全面性进行审查,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建议,并根据案件情况和企业承诺的期限,确定合规考察期限;
3.待该合规计划通过并提交检察院后,企业可以按照该合规计划和考察计划有步骤的展开执行。
(二)内容
合规计划的内容主要围绕与企业涉嫌犯罪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内部治理机构、规章制度、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的合规管理规范,构建有效的合规组织体系,健全合规风险防范报告制度,弥补企业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漏洞,防止再次发生相同或者类似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涉案企业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应当在专项合规计划中作出合规承诺并明确宣示。
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合规计划至少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1.涉案企业的基本情况;
2.涉案企业的合规考察启动情况;
3.涉案企业的合规领导小组、合规机构、管理流程、动员会召开情况等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4.涉案企业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作出合规承诺及明确宣示情况;
5.深入剖析发现企业涉嫌犯罪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内部治理机构、规章制度、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条件的情况下,形成自查报告;
6.制定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制度、检查制度、举报奖励制度、绩效考评制度、保密管理制度、合规文化制度、信息管理制度、不合格调查制度、不合规补救制度等;
7.制定合规管理运行体系。针对涉案企业发现的风险点,建立合规程序建设、维护合规程序建设、运用合规程序建设、业务程序建设;
8.制定合规风险识别体系。针对涉案企业发现的风险点,建立识别预警机制、风险检查机制、风险等级机制、风险应对机制、问责机制等;
9.制定合规培训制度体系。针对涉案企业发现的风险点,制定合规培训计划、确定合规培训内容、进行合规培训人员选任、做好培训覆盖面要求,对培训方式、培训场次、参与人员等等进行明确;
10.承诺合规考察期限。
总之,这个“合规计划”要条理清晰,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更要具备可操作性,让第三方组织的考察人员认为,涉案企业的合规有步骤有安排有条理是可以落实到位的。
(三)执行
因此,“合规计划”的执行,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合规计划的执行中,律师除了按部就班的按照合规计划制定的内容,按照考察期限,有步骤的逐步落实,还要不定期进行“整改报告”。
例如在笔者参与的企业合规案件中就发现,该涉案企业虽然自查到了问题,但制定的合规制度与组织架构衔接不紧密,没有对组织架构进行重新规划,也没有建立有效的运行流程。就对企业提出了《合规计划执行情况整改建议》,企业针对整改建议,必须迅速做出反应,进行整改,并提交专项整改情况报告。
也就是说,律师在帮助涉案企业进行整改的时候,除了合规计划里需要制定的内容,至少要向第三方组织提交以下报告:
1.涉案企业合规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定期);
2.涉案企业合规计划执行情况整改建议落实报告(随时)。
这些报告不仅要报送第三方组织,还要抄送办案的人民检察院。
五、配合考察
律师在帮助企业进行合规建设的时候,还必须注意一件事情就是,第三方组织同时开展的“第三方监督评估程序”,在这个合规考察期当中,重点是以下内容:
(一)对涉案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控制;
(二)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及时处置;
(三)合规管理机构或者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
(四)合规管理制度机制建立以及人力物力的充分保障;
(五)监测、举报、调查、处理机制及合规绩效评价机制的正常运行;
(六)持续整改机制和合规文化已经基本形成。
第三方组织会通过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审阅、访谈、观察、检查、问卷调查、知识测试、抽样检测、穿透式检查、综合对比检查等方式对涉案企业进行考察评估。
因此,面对形式多样的考察方式,律师必须帮助企业合规机构做好对第三方组织考察的配合工作。
首先,在企业合规考察开始之初,就要在企业掀起浓厚的合规氛围,比如制作相应版面,召开相应大会,组织开展培训等等,确保企业前后差别明显,让第三方组织在考察过程中明显感受到整改的效果;
其次,在合规考察中,一定要针对涉案企业自查当中发现的问题,对员工进行培训,尤其是高管或直接责任人员,因为这些人都是要面对第三方组织的知识测试和座谈的,如果在座谈中出现员工一问三不知,对企业合规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很容易造成第三方组织的不良印象。
再次,在合规考察中,要做好层级管理,要求所有高管及中层管理人员,都要对本行业、本企业、本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梳理,制定明确的防控措施,同时合规内容与绩效挂钩,确定一票否决制。
最后,要做好企业合规的实效性展示。向第三方组织提供的所有资料都查有实据,都能落实到位,都有运行依据,保证落实在企业运行中,能够确保整改实效。
总之,在企业合规建设过程中,律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工作当中的一点个人浅见,希望对大家略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