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衡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对律师行业的冲击和赋能律师时评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各行各业纷纷受到了深刻影响。尤其在律师行业,AI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改变着律师工作的方式和流程。本文旨在探讨AI技术对律师行业的影响以及律师如何与AI共同思考和解决法律问题,以期为律师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人工智能律师工作挑战应对

PART

01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背景及研究方法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律师行业的应用

人工智能(AI)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时至今日,该领域已经经历了多次的起伏和变化。早在1990年代-2000年代初,机器学习便已逐渐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直接编程的方式难以实现复杂的AI,转而使用从数据中学习的方法,即机器自我学习。随着2000年代末开始的深度学习革命的开始,深度学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度学习是一种模仿人脑工作机制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能够通过模型的深度(层数)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取特征。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诸多领域,深度学习都展示出了其优越的性能。人工智能(AI)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健康医疗、金融、零售和电子商务、交通和物流、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突破,AI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律师行业,AI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法律研究、案件分析、合同审查与起草、在线法律咨询等领域,显著提高了律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02

人工智能对律师行业的影响

2.1

法律研究与信息检索

在信息差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检索大量的法律信息,包括法律法规、案例和学术文献等。这使得律师在获取信息时的优势减弱,使得客户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法律信息。然而,律师仍具有从复杂法律信息中提炼关键要点和适用规则的能力,这是目前AI难以完全取代的。

2.2

案件分析与预测

人工智能在处理简易信息和常见问题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例如,在合同审查和起草以及初步法律咨询等方面,AI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点对律师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律师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高难度和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上,从而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在案件分析与预测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有助于律师更准确地评估案件可能的结果。通过对大量历史案例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AI系统能够发现潜在的模式和关联规律,从而为律师提供有关案件胜诉可能性的预测。这使律师能够为客户提供更明确的建议,有时甚至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诉讼。

2.3

对律师基础工作的配合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配合律师完成大量的基础工作,例如在合同审查与起草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律师自动检测潜在的风险和问题。AI系统可以识别合同中的关键条款,并与行业标准和法律规定进行比较。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根据律师的需求和指导,自动生成合同草案。这极大地提高了律师的工作效率,降低错误风险。

2.4

在线法律咨询——以PandaAI为例

AI技术在在线法律咨询领域的应用,使得公众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法律服务。通过智能聊天机器人或问答系统,用户可以获得实时的法律咨询。尽管这些系统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律师的专业判断,但它们已经能够解决许多日常的法律问题,减轻了律师的工作压力。

PandaAI(熊猫AI)利用其创始人团队积累的专业知识和一系列政府合同模板作为其“合同六大原则”知识体系的基础。该知识体系支撑着PandaAI的合同分类、模板、术语、条款、风险识别和审查指南。

PandaAI声称有两个主要特点:

1、全面覆盖中国合同类型和标准条款;

2、基于1000个风险点识别的细粒度合同审核修改建议;

PandaAI还根据合同双方的相对权力地位,量身定制合同条款、风险等级和审查报告。

尽管熊猫AI部署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学习模型,但由于人类情感和文化因素在合同中的决定性作用,人工智能系统目前还缺乏替代律师和律师助理的能力。这些定性维度难以量化和标准化,限制了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

因此,PandaAI的作用是通过自动化日常工作来协助而不是取代律师和律师助理。虽然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提供参考答案,但最终决定应由能够评估每份合同中的细微差别和背景因素的人类专业人员做出。

综上所述,虽然熊猫人工智能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合同审查中的应用潜力,但当前人工智能能力的局限性表明,目前更可取的是人机混合模式。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探索如何更好地整合人类和人工智能的互补优势来优化合同审查。

2.5

行业挑战与机遇

虽然人工智能为律师行业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

(一)AI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部分基础性工作岗位的减少,从而影响到律师行业的就业结构。律师需要适应这一变化,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以应对潜在的竞争压力。

(三)AI将导致法律市场需求减少,针对低价值、简单的法律服务产品,AI技术的兴起将会导致这一市场需求急剧减少,影响到部分律师的业务和收入。

综上,人工智能技术对律师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为行业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律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AI技术紧密结合,共同应对未来的发展挑战。

03

AI的定位与局限性

3.1

人工智能的定位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定位是一个协助和辅助的角色,其目标是与人类律师共同协作,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提高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2

伦理道德的约束

(一)设计和训练约束

人工智能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基于大量的数据训练,这种训练过程由其开发者所决定。开发者在设计和训练过程中应尽力确保人工智能遵循《人工智能伦理指南》等伦理准则。

(二)遵循法律和伦理准则的约束

尽管人工智能可能在处理一些复杂和敏感的主题时,如人性、政治和哲学等,可能面临困难,但人工智能仍需在遵守法律和伦理准则的前提下进行操作。这包括避免触及敏感和极端观点,以防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冲突。根据这些伦理指南,AI的行为和决策主要基于其接收到的大量数据以及进行的训练。这意味着AI在设计和训练阶段,开发者就必须尽力确保其能够遵守这些指南,尽管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人类主导原则的约束

对于涉及人性、政治、哲学等复杂主题的问题,人工智能必须以人类的判断和思考为主导。人工智能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帮助和便利,而非主导这些敏感和复杂的话题。以侵权责任为例:在人工智能(AI)应用侵权责任的背景下,除了设计者、运营者和用户等传统主体外,人工智能应用本身是否构成侵权责任的主体也是主要争论点。对于弱人工智能应用,司法实践通常将其视为工具,即人工智能应用本身不构成侵权责任主体。然而,随着ChatGPT等更高级的人工智能应用迅速扩展,强大的人工智能应用是否应被视为侵权责任的法律主体,而不是法律客体,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欧盟首先为人工智能引入了“电子人格”的概念,例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MOSS系统等系统,在认定侵权责任主体时,人工智能应用仍普遍被认为是客体,而非主体。

人工智能应用造成侵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人工智能应用产品本身的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

②用户的故意或疏忽行为,例如操作错误或非法行为。

③不能归咎于制造商或用户的侵权行为,而是因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技术决定造成的。

例如,传统搜索引擎以未处理的原始状态呈现捕获的数据信息。如果用户非法使用这些抓取的信息,责任显然在用户。相比之下,ChatGPT或自动驾驶系统等AI应用程序以隐藏的方式处理、重组和重新创建数据,自主做出判断。如果此类应用程序产生的内容或行为侵犯了第三方的权利,则很难将过错完全归咎于用户。

因此,在涉及人工智能应用的案件中,分析并建立明确的侵权责任判定指南至关重要。这将涉及法律专家、人工智能开发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合作,以确保以公平有效的方式解决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而产生的侵权行为。

(四)不能挑战现有法律和伦理观念的约束

尽管历史上有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通过挑战现有法律和伦理观念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进步,但人工智能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不能主动地挑战现有的法律和伦理观念。人工智能必须始终遵循其设计者和监管者所设定的规则,以避免引发法律责任和道德风险。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在伦理道德方面受到严格的约束,这些约束保证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同时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法律和道德风险。

3.3

应用层的比较

(一)信息获取的民主化

信息获取的民主化指的是信息更为公开和易于获取,使得更多的人可以访问和利用信息。人工智能具备迅速检索包括法律法规、判例及学术文献在内的海量法律信息的能力,这一技术进步有可能瓦解律师在信息获取上的优势地位,进而实现法律信息的更广泛和便利的普及。然而,律师在从这些复杂法律信息中提炼出关键观点和具体应用法规的专业能力仍是AI目前难以达成的。

(二)对基础信息的高效处理

人工智能在处理基础法律信息和常见法律问题上的高效性是显著的。以合同审查、起草和初步法律咨询等任务为例,AI的参与可以显著提高这些工作的效率。对律师业而言,这是一种双刃剑:一方面,它带来了行业的挑战;另一方面,它也为律师释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难度和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中,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

(三)新型法律关系的理解与分析

尽管人工智能能够快速吸纳和处理大量信息,但在理解和分析新型法律关系的过程中,其表现仍存在局限性。在这方面,律师凭借其独特的创新思维、人文关怀以及道德伦理等因素具有明显优势,这也是AI目前尚未完全实现的。

综合来看,人工智能对律师行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但律师依旧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了应对时代的变迁,律师行业需要适应技术的发展,学习并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维护和增强他们在法律分析、人文关怀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04

律师与AI间的合作可能性

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入律师行业的背景下,律师如何与AI共同思考法律问题成了一个重要议题。本部分将探讨律师与AI在解决法律问题过程中的合作方法和策略。本部分旨在通过提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提问方法,将律师与AI共同思考法律问题,通过有效地与AI合作,律师可以充分利用AI技术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更高效和专业的法律服务。

4.1

确定问题核心

4.2

提供详细背景信息

4.3

提出具体问题

律师在与AI共同解决法律问题时,需要提出具体、明确的问题。这有助于AI系统更快地识别问题关键,并为律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同时,律师应注意避免使用模糊或笼统的措辞,以免引发AI系统的误解。

4.4

多角度思考

4.5

验证和核实

在AI提供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基础上,律师需要进行验证和核实。这包括检查AI系统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解决方案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及建议是否切合实际情况等。通过验证和核实,律师可以确保AI系统提供的支持具有可靠性和合法性。

以上五个步骤构成了律师与AI共同思考法律问题的基本方法论。在实际应用中,律师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与AI系统协同解决法律问题。例如,遵循中国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发布的《人工智能伦理指南》,在律师与AI共同解决法律问题时,有助于确保律师与AI在法律问题的处理上既符合伦理原则,又遵守法律规定。

不管我们是否接受,人工智能(AI)时代已经迫在眉睫,它将给传统法律职业和我们培养优秀法律人才的方式带来重大变革。有学者认为,法律与技术人员的融合程度决定了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深度。如何培养跨学科的“人工智能+法律”人才是法律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将“人工智能+法律”模式融入传统法学教育,为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交叉学科路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考察了以下观点。

首先,必须明确法律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培养适应数字时代核心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现代法律专业人才。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培养法学院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至关重要。传统的法律教育鼓励学生在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获得实践经验。同样,在人工智能时代,法学院应该与在实践中成功应用法律人工智能的组织合作。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法学院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对其在法律领域的潜在应用的全面了解。通过采用这些跨学科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培养新一代的法律专业人士,他们能够驾驭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不断发展的格局。

05

目前部分可应用的人工智能场景展示

目前,市场上可以投入使用的AI模型有十余个,笔者选取其中四个为例,具体如下:

5.1

CHAT-GPT4.0

收费情况:20美元/月

运营公司:OpenAI公司

是否需要连接公共互联网:需要

运用示例

5.2

NEWBING

收费情况:免费

运营公司:微软

5.3

文心一言

运营公司:百度公司

是否需要连接公共互联网:不需要

5.4

运营公司:谷歌公司

是否需要连接公共互联网:目前只有英国和美国地区能够使用

5.5

收费情况:Claude2.9美元/25万字、Claude+8.9美元/25万字、Claude+100k输入0.43美元/25万字,输出1.45美元/100万字(100k版本专门用于阅读1万字及以上的长篇文本)

运营公司:Anthropic

06

律师与AI共同思考法律问题

承接第四部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律师行业的广泛应用,律师需要积极探索与AI结合的发展策略,以应对行业变革和挑战。本部分将讨论律师行业在培训与教育、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问题以及业务拓展与多元化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6.1

培训与教育——迫在眉睫

6.2

技术创新——高效赋能的冲击

6.3

目前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立法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地带,距离欧盟科技法的发展尚存在巨大差距,目前较为主要的为指导性、原则性而非实践性的法律,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法发〔2022〕33号(于2022年12月29日发布),其确立了我国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应用中五个原则:安全合法原则、公平公正原则、辅助审判原则、透明可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将应用范围确定在:加强人工智能全流程辅助办案、加强人工智能全流程辅助办案、加强人工智能全流程辅助办案、加强人工智能全流程辅助办案、加强人工智能全流程辅助办案。

律师行业在与AI技术结合的过程中,应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和实现多元化发展。这包括开发新的法律服务模式,如在线法律咨询、法律知识产权管理等,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律师还应探索跨界合作的机会,与其他行业共同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和应用场景,以实现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2023年1月,在人工智能(AI)文本生成器ChatGPT的协助下,哥伦比亚做出了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法律决定。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例法官利用人工智能来告知他们的裁决。根据日期为2023年1月30日的法庭文件,哥伦比亚卡塔赫纳第一巡回法院的加西亚法官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出与案件有关的法律问题,随后将他们的答复纳入他的最终判决。

虽然这种创新方法引起了不同的意见,但哥伦比亚最高法院法官OctavioTegeou称赞了加西亚的方法。Tegeou强调,司法系统“应该充分拥抱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必须将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法官提高决策能力”。

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整合一直在获得动力。2016年5月,美国Baker&Hostetler律师事务所正式聘请法律人工智能机器人ROSS担任律师助理。ROSS建立在IBM的Watson人工智能系统之上,通过搜索数十亿份文档来快速回答查询。在商业发布之前,ROSS接受了为期10个月的培训,重点是破产法。

剑桥大学的数学家在2015年开发了Luminance,这是一种用于法律流程自动化和文件审查的AI解决方案,进一步证明了AI对法律部门的影响越来越大。Luminance能够理解任何语言的文件,形成概念性理解,将其适用性扩展到一系列法律任务,包括合同起草、谈判、审查和调查。目前,Luminance为60个国家/地区的5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包括所有四大咨询公司、全球领先的律师事务所和跨国组织。

总而言之,律师行业在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和机遇时,需要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具体来说,律师行业应在培训与教育、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问题以及业务拓展与多元化等方面进行努力。通过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律师行业将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获得行业化和专业化的驱动力。

07

结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AI时代

人工智能能快速、精确地处理大量信息,包括法律文献、案例和规定,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可获取性。然而,尽管人工智能在处理简易信息和常见问题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处理复杂法律信息中提炼关键要点和适用规则的能力,以及理解和分析新型法律关系的能力方面,律师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由于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往往是“黑箱”的,这可能引发公平性、透明性和歧视等伦理问题。另外,数据隐私和知识产权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AI技术的发展本身是“反知识产权”保护的,因其训练语言模型和图形模型需要的训练素材往往本身由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而AI的成熟与产权保护的严格程度本身成反比。因此,我们需要在使用人工智能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尊重知识产权,确保公平性和透明性,对于AI生成的材料与答案,需要人工进行知识产权的审查。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应顺应AI技术的发展,积极采用和开发这些工具,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质量,以应对行业竞争。这也需要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对AI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培训,确保未来的法律专业人员能够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使用AI工具,避免传统法学教育中实务与理论完全脱节的遗憾在AI时代再现。

同时,立法者还需要在法律和道德层面对这些工具进行深入的审查。AI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问题,包括隐私权,数据安全,公平性,透明度和责任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律师行业的全力投入,并与计算机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袖等各方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尽管AI对律师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变革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律师行业应积极拥抱这种变化,通过深入理解和积极应用AI技术,以适应并引领这个正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和防止由于AI技术的应用而可能产生的新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以确保我们的法律服务仍然是公正,公平、透明、称职、符合公众利益的。在这个过程中,法律专业人员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既是法律和道德标准的捍卫者,也是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驱动者。

参考文献

[1]王晓晖,张一鸣.(2017).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律师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学报,2017(3),95-103。

[2]李媛,赵建红.(2018).人工智能时代律师业务的变革及发展策略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0-89。

[3]胡文杰.(2019).人工智能时代律师执业的挑战与应对.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1),118-126。

[4]徐明雨.(2020).人工智能对律师业务的冲击及对策.法商研究,2020(1),100-106。

[5]高峰.(2020).人工智能时代律师事务所的发展策略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5),110-120。

THE END
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辩护律师百人高级研修班办班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硕士 学院学习时间:2024年6月15日-6月21日培训人数:11办学地点:中国政法大学http://zfkfjy.cupl.edu.cn/info/1002/6606.htm
2.牛津班法大法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大法考司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学院【官网】,全国唯一公办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机构,30年律考、司考、法考培训经验,法大副教授以上独家名师授课,法考行业超高通过率,铸就法大法考金字招牌!咨询热线:01058908130https://cuploeru.com/articles/991
3.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建立卓越法治人才联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王文英教授在致辞时对法大所取得成绩及与政法大学血脉联系及合作交流给予肯定,希望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卓越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将开启中国政法大学与法大律师事务所合作新篇章。 随后举行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卓越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http://www.legaldaily.com.cn/Lawyer/content/2024-12/12/content_9100608.html
4.广西律师协会关于举办2024年涉外律师法律实务培训班的通知各市律师协会,区直各律师执业机构: 为增强涉外律师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我区涉外法律服务律师人才培养及储备,提升律师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化水平及实务能力,广西律师协会定于2024年12月举办2024年涉外律师法律实务培训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地点 https://www.gxlawyer.org.cn/info/92731b43046245fd8697ed7e05d97a24
5.第二期“市律协专业委员会领导力专题培训班”圆满结业近日,由市律协业务创新与发展委员会组织开展的第二期“深圳市律师协会专业委员会领导力专题培训班”圆满举办,来自市律协各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团队成员38人参加培训。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市律协专业委员会领导团队的领导力与管理效能,助力深圳律师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http://www.szlawyers.com/info/37d157a7d8b94c04beacca93c3d3630a
6.内蒙古律师法律检索与网络培训学院律师会员登录:用户名为执业证号初始密码见通知法规案例检索问题请咨询19910151203【咨询电话:13720056154(李部)】 直播课程 精选直播 财产性判项与减刑假释关联机制改革|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在线讲座第三季第四讲 超越德国民法体系 诉讼当事人为何不请律师?中国数据的法律实证研究 http://nmglawyer.pkulaw.com/
7.网络和北大法宝登录通知通知公告一、省律协为全省执业律师免费提供30课时网络培训和网上法规查询系统 自2007年开始,省律协每年以10万元的年费,向全国律协合作单位北大英华公司购买网络法规查询“北大法宝会员卡”,免费提供给全省执业律师使用,这即方便律师执业,提高法律服务质量与效果,也节省律师查找法律法规文本的精力、时间和购书费用。 http://www.jxlawyer.com/index.php?a=show&catid=259&id=2531
8.网上诉讼服务平台?深圳市法院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官网如您对企业法务与合规的培训、咨询等感兴趣,可加“一法”官方微信crocso或来电15010055730,将有专人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如何网上立案教程来了 自2019年年底开始,新冠疫情蔓延至今。促生了网上立案的迅速发展。 “网上立案”是指人民法院通过网络接受当事人提交的一审民商事案件的相关诉讼材料并在线审查的一种新的立https://www.51zlaw.com/flzs/97493.html
9.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信息服务平台律师如何玩转短视频营销 2024第二届厦门青年法律人创新文化节之“法 法律人的健康管理 律师网络营销体系化课程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争端解决国际合作的 大数据与法律检索基础 辩护实践中对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运用 从法律工具主义向自然理性回归 https://www.chinalawinfo.com/
10.关于网络培训检索工具等平台整合的通知1.北大法宝,使用周期2020年4月10日-2021年4月9日,使用权限:法律法规检索。 2.无讼天工律师智能案管系统-天工air, 使用周期2020年6月11日-2021年12月31日,使用权限:案例、法规、文章检索,案管平台等功能。 三、使用方法 1.登录安徽律师网(http://www.ahlawyer.com.cn/),点击网站右侧 “网络培训”“检索工具http://www.xclslawyer.cn/p/guanyuwangluopeixunjiansuogongjudengpingtaizhenghedetongzhi.html
11.法律人必备的法学网站合集!吐血整理!!考试分享考试资讯www.ipcnn.com知识产权律师 www.law-bridge.net/corplawyer公司法律师 www.51labour.com劳动法——中国劳动资讯网 www.jjxj.com.cn经济法——经济学家 www.gdlaowei.com劳维律师网 04法律法规、案例检索网站 www.chinalawinfo.com北大法律信息网 www.pkulaw.cn北大法宝 http://www.wproedu.com/law/usbar/news/ksfx/show_675.html
12.李泳仪李律师现在也有从事诉讼业务,但与从过往站在律师角度进行法律检索和研究不同,现会增加法官和对方当事人心理考量,因此对案件走向预判较准确,诉讼案件的胜诉和调解率较高。当然这也与李律师收紧案源有关,对个别当事人诉求不合于道的,不接;当事人有调解可能的,建议当事人调解;当事人无胜诉可能的,会如实告知。 https://www.dafanglaw.com/2019/ls_0729/37.html
13.2018年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四是注重基层领导干部执法能力培训。依托上海行政学院举办依法行政专题培训示范班,重点进行城市管理执法、法治政府建设等专业知识实务培训;同时,要求各区公务员局会同相关部门,参照示范班模式,组织本地区行政执法类处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五是开展领导岗位必备法律法规知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培训,举办5期处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https://yjj.sh.gov.cn/fzzfjsbg/20210304/2f42d358233a44608395c70ea34d0b4a.html
14.实习律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我们的的'培训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网络课程的学习,省律协请了法律各专业领域的教授、专家、律师给我们授课。内容丰富、实用,对我们专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由于授课教师众多,我再次就不一一详述了,只就印象最深的两门课,谈谈自己的体会,一门是隋彭生老师讲的《民法与律师实务》课。隋老师讲课风趣、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11026100651_1421721.html
15.律师实习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3篇)我们的的培训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网络课程的学习,省律协请了法律各专业领域的教授、专家、律师给我们授课。内容丰富、实用,对我们专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由于授课教师众多,我再次就不一一详述了,只就印象最深的两门课,谈谈自己的体会,一门是隋彭生老师讲的《民法与律师实务》课。隋老师讲课风趣、https://www.yjbys.com/shixi/shixixinde/2105716.html
16.数据资产入表实践观察与分析为全面了解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实践情况,本文通过公开网络检索了截至2024年7月8日的上市公司、国资控股或参股企业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的已公开数据资产入表信息,汇总形成如下分析报告。 一、数据资产入表相关法律规定 及入表条件 (一) 数据资产入表制度层面 http://m.jingshsz.com/show-19-560-1.html
17.久远银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发行事项公司公告网下向投资者询价配售与网上按市值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或中 发行方式 国证监会等监管机关认可的其他发行方式 发行后总股本 8,000 万股 发行日期 2015 年 7 月 6 日 拟上市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自发行 人上 市之 日 起三十 六 个月 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 久远集团、锐锋集团 接或间接https://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5062500000023
18.法律硕士培养方向范文传统的法学硕士教育更侧重于学术,而非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法学家;法律硕士教育培养的是法律家(即所谓的律师),也就是既有一定的法律功底,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律从业人员。法律硕士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重应用、重实务,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突出。相比于法学本科的基础通识教育和法学硕士的https://www.gwyoo.com/haowen/15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