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位执业律师亲身办理的案件,亲身经历的事情,不粉饰、不夸张、不卖惨,不蹭流量,展现真实的律师人生,喜怒哀乐愁,酸甜苦辣咸,尽在案件中。
对于律师来说,什么是律师的尊严?
最终的结果是,这个律所留不住人,实习律师等到律协面试后就转所了,或者执业没多久就申请转所了,成立十几年后,律师仍然没几个,成了长不大的律所,行业口碑不佳,招聘不到律师或实习律师。
与转所的律师进行交流,大多不认同这位律师主任的指导方式与做事风格,让人感受不到做律师的快乐,找不到做律师的尊严。律师是脑力工作者,是相对高学历工作者(必须是本科),是创造性工作者,如果在工作中能感受不到尊严,势必会引起律师反感进而用脚投票。什么是律师的尊严呢?
我认为是“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
何为以诚待人?
以诚待人是做人的原则,不仅仅对客户以诚待之,对于员工也要以诚待之。对于客户的案件,穷尽能力分析案件与法律,有一说一,不夸大,不隐瞒,对客户不卑不亢,以真诚赢得客户的尊重。对于内部员工,更要以诚待之,不欺骗,不隐瞒,犯了错误可以批评,但不能侮辱人格,做得太过分。
何为以信接物?
以信接物要求说出去的每一句话要说话算话,不能今天给员工一个承诺,到了兑现的时候,总是找各种理由推托拖延甚至拒绝,让员工觉得“不爽”,老板说话一阵风,说完就没了。对于客户的案件,承诺办理的事情,要排除万难做到,不能找理由应付。
何为以义取利?
以义取利就是要求律师获得收入要遵循基本的道德观念与职业水准,有不少律师依靠所谓的“专业”忽悠客户,让客户花了大价钱买到了劣质的律师服务,因为“服务”这种商品非标准化,难以有平均单价,不少律师钻这个空子,美其名曰“高溢价”,岂不知忽悠客户的律师最终将忽悠自己,客户最终会识穿律师的“把戏”。
法律行业和医疗行业一样,都有着高度的壁垒。一个饭店的饭好不好吃,尝尝就知道了,但是一个律师靠不靠谱就很难判断了。不过自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线以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具体如何操作呢?
首先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下这个律师,可以看到他代理过案子的判决书。
中国裁判文书网首页
具体怎么通过判决书看他靠谱不靠谱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
1.看搜出来判决书的数量。
如果判决书数量少于10个的话,那就算了吧。
虽然案子少也可能是刚开始执业,水平不一定低。但是案子少说明经验少,你也没必要去冒这个险不是。
2.看代理案件的类型
律师也有熟悉的领域和不熟悉的领域,要是一个律师跟万金油似的,啥都懂,啥案子都敢接,只能说明这个律师不专业。你看病也更喜欢去找专科医生不是?
所以在判决书里看看都代理的啥案子,如果你想咨询的案子类型,他代理的多不多,是不是足够熟悉这类案件。
3.看他代理原告的胜诉率
虽然说案子有胜有败,谁也不敢保证案子百分百胜诉。但要是代理原告案件的胜诉率不到百分之八十,就说明这人品不行,没胜诉的把握就接案子。
4.看被代理人一方起诉意见、答辩意见写的好坏
不懂法律的话,起码也可以看懂是否写的逻辑通顺,语言流畅。要是答辩状都写的一塌糊涂,不分一二三,那肯定不是个靠谱的律师了。
现在,你知道怎么找一个靠谱的律师了吗?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欢迎留言哦。
市民痛失20余万,遇“神奇”律师:收费2万后竟给出如此建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骗子们似乎总能找到新的方式,让无辜市民陷入防不胜防的骗局。最近,市民张先生就遭遇了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骗局,不仅损失了20余万,更被一位自诩为“专业律师”的人收了2万律师费后,给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建议。
起初,张先生投入的资金并不多,但回报却异常丰厚。这让他对这位“投资专家”深信不疑,开始逐步加大投入。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张先生发现自己的资金无法提现,而那位“投资专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张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急忙报警并寻求法律援助。
在朋友的推荐下,张先生找到了一位自称是“专业律师”的人。这位律师看上去文质彬彬,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自信。他向张先生保证,只要支付2万的律师费,就能帮助张先生追回损失。张先生虽然心有疑虑,但面对巨大的损失和迫切的追回需求,他还是决定试一试。
然而,令张先生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专业律师”在收了2万律师费后,并没有像之前承诺的那样全力以赴地为他追回损失。相反,他给出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建议。
“张先生啊,你这个案子其实挺复杂的。不过嘛,我有个建议,你可以试试看能不能联系上那个骗子,跟他好好谈谈,说不定他能退你一部分钱呢。”律师一脸认真地说道。
张先生听后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位所谓的“专业律师”竟然会给出这样的建议。他气愤地质问律师:“我花了这么多钱请你来,你就给我出这样的主意?这算什么法律援助?”
律师却不为所动,继续解释道:“张先生啊,你要理解现在的法律环境。这种网络诈骗案子很难追查的,我们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帮你追回损失。但是呢,如果你愿意尝试跟骗子沟通,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张先生听后更加气愤了,他觉得自己被这位“专业律师”给坑了。他愤怒地表示要投诉这位律师,并要求他退还律师费。然而,律师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甚至威胁张先生要小心“报复”。
对于这件事,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其次,我们在寻求法律援助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律师或律师事务所,以免上当受骗。最后,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律师行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律师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市民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法律服务。
当然,在这起事件中,张先生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虽然他是受害者之一,但他在面对诱惑时过于轻信他人、缺乏必要的警惕性也是导致他被骗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也应该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互联网+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无处不在,并将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律师业也将不断衍生出新的形态。互联网plus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